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5532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4980.4

申请日:

1996.05.14

公开号:

CN1137408A

公开日:

1996.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6.12.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8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8

申请人:

刘海峰;

发明人:

刘海峰

地址:

100850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许淑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以皂角刺、青、黄柏、连翘、白芷、苦参、三七、杏仁、蝉蜕、桑枝、茵陈为主要原料经浸泡、提取工艺加工成的中药保健酊剂。用以防治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瘙痒(红斑、丘疹型湿疹、外阴、肛门瘙痒、阴部疱疹、滴虫及经期除异味等);粘膜白斑病(女性外阴白斑、男性口腔白斑);变应性皮肤病(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物理性皮炎(手足皲裂)等类型皮肤病。具有止痒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有效率为93%~100%、治愈率50~100%),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用保健制剂,其特征是以纯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经浸泡、提 取加工成的酊剂,所述药物的组方(重量分)为: 皂角刺10~30、青 10~30、黄柏10~30、连翘10~30、白芷10~30、 桑枝10~30、蝉蜕5~15、杏仁5~15、苦参10~30、三七10~30、茵陈 10~3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制剂,其特征是所述药物的最佳组方(重量 分)为: 皂角刺20、青 20、黄柏20、连翘20、白芷20、桑枝20、蝉蜕10、杏仁 10、苦参20、三七20、茵陈20。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保健制剂的方法,其具体制作步骤是: 按组方将药物混合,破碎成粗药粉,按每100g药粉加250ml乙醇浸泡15~25天, 过滤,再加200ml水浸泡4~6天,滤出,混合两次滤液,加活性炭,加热脱色, 冷却过滤得250ml酊剂。

说明书


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

    本发明涉及以纯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外用保健制剂;具体为防治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瘙痒、粘膜白斑病、变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等的外用中药酊剂。

    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红斑、丘疹型湿疹、肛门糜烂、皮炎、外阴瘙痒、滴虫、经期异味等);男性口腔粘膜白斑、女性外阴粘膜白斑、手足皲裂等皮肤病,目前尚未见到根治的药物,有的如女性外阴白斑瘙痒,手术治疗后,虽可暂缓减,但仍要复发。因此,此类皮肤病,虽发病率约千万分之一,属非常见性皮肤病,但一旦患病,由于长期不能治愈,使患者十分痛苦。

    本发明目的,为预防和解除上述神经机能障碍性等皮肤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供一种以纯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使用方便、安全无毒、疗效显著、无禁忌、治愈率高的外用保健制剂。

    根据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中药药理及功效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筛选和临床实践,开发出本发明的以纯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以乙醇、水为溶剂,经浸泡、提取、脱色加工制作成的酊剂,所选用的纯天然药物原料,均按《中国药典》所规范鉴定的中药材,然后进行组方,所述药物的组方(重量分)为:

    皂角刺10~30、青10~30、黄柏10~30、连翘10~30、白芷10~30、

    桑枝10~30、蝉蜕5~15、杏仁5~15、苦参10~30、三七10~30、茵陈10~30。

    本发明的外用保健酊剂加工的具体制作步骤是:按《中国药典》鉴定选好组方所需的药物(中药材),并对下列药物进行炮炙:

    以20%食用醋拌入皂角刺,匀拌后闷6-8天后炒干;

    以20%白酒拌入黄柏,闷6-8天后炒干;

    以温水浸泡杏仁6-8天后,换水煮沸30分钟,冷却去皮,炒至微黄色;

    三七碎至约2mm的碎粒;

    茵陈加20%食用醋拌匀,闷1-1.5天后炒干;按组方将上述已鉴定和炮炙好的药物混合在一起,破碎成粗药粉,然后按每100g药粉加250ml乙醇浸泡、溶解提取15-25天,过滤,滤液备用;药粉中再加200ml水浸泡4-6天后滤出,混合两次滤液,加入活性炭,加热至65~75℃一小时脱色,冷却至室温,过滤得250ml浅棕色半透明液,即加工制成本发明的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外用中药保健酊剂。所用的乙醇为通常的医用乙醇,所用的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矿泉水中任一种。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保健酊剂主要原料药物的最佳组方(重量分)为:

    皂角刺20、青20、黄柏20、连翘20、白芷20、桑枝20、蝉蜕10、

    杏仁10、苦参20、三七20、茵陈20。

    本发明的中药酊剂用于治疗: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瘙痒(丘疹型湿疹、红斑、外阴、肛门瘙痒、阴部疱疹、滴虫、经期除异味等)、粘膜病(女性外阴白斑病及瘙痒、男性口腔粘膜白斑病)、变应性皮肤病(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物理性皮肤病(手足皲裂)等皮肤病。一般用药10~40天可治愈,有效率93~100%,治愈率50~100%,优于现有的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用药方法:皮肤瘙痒、湿疹、皮炎、手足皲裂等:用棉球醮酊剂涂于患处,每日2-3次,一般10天可愈;女性外阴白斑瘙痒:用棉球醮酊剂塞入阴道内,早晚各1次,一般30~40天可愈;男性口腔粘膜白斑:口含酊剂10~15ml 10分钟后吐出,每日3次,30~40天可愈。

    经临床试用表明:本发明的外用中药酊剂具有止痒快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过敏性反映、安全无毒、不潜伏隐患、无绝对禁忌的特点,优于其他药物及治疗方法,深受患者欢迎。(见资料1、2、3、4、5、6)

    实例1

    按《中国药典》规范地方法选好并鉴定组方所需中药材,对下述中药材进行炮炙:

    40g皂角刺用10g食用醋拌匀闷7天,然后炒至无热气;40g黄柏用10g白酒拌匀闷一周,然后炒至无热气;30g杏仁用温水泡一周后,换水煮沸30分钟,冷却去皮,炒至微黄色;三七碎至2~3mm大小;40g茵陈加10g食用醋拌匀,闷24小时后,炒至无热气备用。

    称取:皂角刺20g、青20g、黄柏20g、连翘20g、白芷20g、桑枝20g、蝉蜕10g、杏仁10g、苦参20g、三七20g、茵陈20g混合在一起,然后破碎为4~8mm粒度的粗药末:将混合药末加500ml医用乙醇浸泡20天,过滤,留滤液备用;再加入400ml蒸馏水浸泡5天后,滤出药液,将两次滤液混合,加入135g活性炭,加热至70℃一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500ml浅棕色半透明液,即制得可临床应用的外用中药酊剂。

    实例2

    用实例1方法制得的中药酊剂治疗瘙痒性皮肤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2个月~65岁,病程4天~10年,湿疹28例;皮炎15例;皮肤瘙痒症9例;痒疹2例),用法:用毛刷或棉球醮液外涂患处,每日2-3次,或痒时涂,一日多次;治疗结果表明对红斑、丘疹型湿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有较好效果,尤其适用于肛门、外阴湿疹,一般1~2周可获明显效果,治愈61.1%、显效18.5%、有效16.7%总有效率为96.3%,且安全、无刺激、过敏等副作用。(见资料2)

    实例3

    用实例1方法制得的中药酊剂治疗163例患者(其中物理性手足皲裂91例、男59例、女32例,年龄31~58岁,病程6~21年;粘膜白斑病6例,男性口腔粘膜白斑2例,女性外阴白斑瘙痒4例;女性外阴瘙痒66例:年龄23~56岁,病程6-14年。使用方法:手足皲裂:用棉球醮药液涂患处每日3次;口腔粘膜白斑:含酊剂10~15ml,10分钟后吐去,1日3次。女性外阴白斑及白斑瘙痒(包括滴虫病),用棉球醮药液塞入阴道内,早晚两次,愈后再巩固治疗1周。治疗结果表明:对久治不愈的手足皲裂病,一般20天可治愈。男性口腔粘膜白斑及女性外阴白斑瘙痒40天左右可治愈。女性外阴瘙痒10天可愈。并止痒快、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100%,愈后5年无异常(资料1)

    实例4

    用实例1方法制得的中药酊剂治疗外阴瘙痒(12人)、神经皮炎(4人)、慢性湿疹(4人)、外阴念珠菌病(4人)、阴部疱疹(3人)、及经期保健(3人)共30人;全部女性、年龄21-71岁,病程15天-20年。洗涤方法:先将小毛巾或纱布块用水浸湿,再倒上5-10ml酊剂,轻轻搓洗患处,起泡沫后,停留1-3分钟,再用水冲洗干净;每日临睡前一次。经四周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93.33%(治愈50%、显效33.33%、有效10%)(见资料3)

    参考资料;

    1、肤康保健剂对口腔粘膜白斑、女性外阴白斑瘙痒、外阴瘙痒症及手足皲裂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老龄康复医院提供)

    2、天然女性清洁灵治疗搔痒皮肤病疗效观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提供)

    3、女性清洁剂临床观察总结。(北京友谊医院提供)

    4、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临测所检验结果报告(检验项目:药品中的Pb、Hg、As)

    5、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临测所检验结果报告(检测项目:微生物指标检验)

    6、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测所检验结果报告(检测项目: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等类型的中药酊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以皂角刺、青、黄柏、连翘、白芷、苦参、三七、杏仁、蝉蜕、桑枝、茵陈为主要原料经浸泡、提取工艺加工成的中药保健酊剂。用以防治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瘙痒(红斑、丘疹型湿疹、外阴、肛门瘙痒、阴部疱疹、滴虫及经期除异味等);粘膜白斑病(女性外阴白斑、男性口腔白斑);变应性皮肤病(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物理性皮炎(手足皲裂)等类型皮肤病。具有止痒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有效率为93100、治愈率50100),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