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苗生长罐.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711191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436664.3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号:

CN206283960U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0

主分类号:

A01G9/10

申请人:

洛阳市耕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韦英群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秦岭东路洛阳大学科技园区1号楼410-1室

优先权:

CN201621436664U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孙笑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芽苗生长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盖子,在所述罐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载芽苗并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的托盘,所述托盘活动放置在罐体内,在托盘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用于支撑上方配重物的承托壁,承托壁沿托盘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间,所述承托壁向上突出的高度大于托盘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且小于生长出的芽苗的高度,以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承载配重物的重量,而在种子发芽后使配重物的重量作用在芽苗上。既解决的保证芽苗生长粗壮的问题,又减少了芽苗的扭曲现象,使培育出的芽苗具有良好的生长形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芽苗生长罐,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盖子(2),在所述罐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载芽苗并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4)的托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活动放置在罐体(1)内,在托盘(3)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用于支撑上方配重物的承托壁(301),承托壁(301)沿托盘(3)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间,所述承托壁(301)向上突出的高度大于托盘(3)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且小于生长出的芽苗的高度,以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301)承载配重物的重量,而在种子发芽后使配重物的重量作用在芽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手柄(3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上设有用于向下漏水的漏水孔(3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最下方的芽苗生长腔的底部设有篦子(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最上方的芽苗生长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过滤材料(7),并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的过滤篮(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最下方的芽苗生长腔的底部也设有托盘(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最上方的芽苗生长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的压盘(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容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培育芽苗的生长罐。

背景技术

豆芽等芽苗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清脆、风味独特的蔬菜,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家里自己发豆芽等芽苗菜。家用的豆芽罐大多为单层结构,一次只能培育一层豆芽,培育量比较少。有些家用的豆芽罐为了使豆芽长得粗壮,在豆芽罐内设置配重盘,通过对豆芽加压,使其生长的更为粗壮。这种配重通常在豆子发芽之前就直接放置压在豆子上,直至培养结束。由于豆子放入豆芽罐时朝向是随机的,发芽时会从不同方向萌发。压上配重后,种子堆放比较密实不易活动,虽然培育出来的豆芽比较粗壮,但是扭曲现象较多,形态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芽苗生长形态好的芽苗生长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芽苗生长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盖子,在所述罐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载芽苗并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的托盘,所述托盘活动放置在罐体内,在托盘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用于支撑上方配重物的承托壁,承托壁沿托盘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间,所述承托壁向上突出的高度大于托盘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且小于生长出的芽苗的高度,以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承载配重物的重量,而在种子发芽后使配重物的重量作用在芽苗上。

所述托盘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手柄。

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向下漏水的漏水孔。

所述罐体最下方的芽苗生长腔的底部设有篦子。

所述罐体最上方的芽苗生长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过滤材料,并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的过滤篮。

所述罐体最下方的芽苗生长腔的底部也设有托盘。

所述罐体最上方的芽苗生长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的压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载芽苗的托盘具有承托壁,配重物的重量在种子未发芽之前由承托壁承载,不直接作用在豆子等种子上,使其堆放较为松散,能够种子发芽后调整生长方向时有一定的活动量,从而减少芽苗的扭转。而在芽苗长出来后,由于高度增长并超过承载壁的高度,使其失去承载作用,上方配重物的重量直接作用在芽苗上,通过一定的压力保证芽苗生长粗壮。通过该结构方式,既解决的保证芽苗生长粗壮的问题,又减少了芽苗的扭曲现象,使培育出的芽苗具有良好的生长形态。利用托盘的分隔作用,可以实现多层同时培育,而上方的托盘又能作为下方芽苗生长腔的配重物,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一次大量培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豆子发芽之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豆子发芽后的示意图。

图3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罐体,2、盖子,3、托盘,301、承托壁,302、手柄,303、漏水孔,4、芽苗生长腔,5、篦子,6、过滤篮,7、过滤材料,8、压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芽苗生长罐,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盖子2,在罐体1内活动放置有两个托盘3,其中一个托盘位于底部,另一个托盘3位于底部托盘的上方。位于上方的托盘3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4。下方芽苗生长腔4的芽苗由底部的托盘承载,上方芽苗生长腔4的芽苗由上方的托盘承载。本实施例具有两个层叠设置的托盘,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按图1的方式层叠设置三个托盘时,位于上方的两个托盘则分别分隔出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托盘3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承托壁301,承托壁301沿托盘3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间。所述承托壁301在种子发芽之前用于支撑上方的配重物,避免配重物直接压在未发芽的种子上。在图1中,上方的托盘3兼做下方芽苗生长腔内芽苗的配重物,压盘8作为上方芽苗生长腔内芽苗的配重物。设置三个或更多层托盘时同样道理,压盘8作为最上方芽苗生长腔内芽苗的配重物,托盘依次作为其下方芽苗生长腔内芽苗的配重物,最下方芽苗生长空间底部的托盘放置在罐体底部四周的台阶上,不再起到配重物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承托壁301向上突出的高度要大于托盘3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压盘8和上方的托盘3的重量由其下方的承托壁301承担,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301承载配重物的重量。如图2所示,承托壁301向上突出的高度要小于生长出的芽苗的高度,种子发芽后的高度超过承托壁301,使配重物的重量作用在芽苗上,在芽苗生长期间通过一定压力促使其生长的更为粗壮。

为了便于取出或将托盘3放入罐体,可以如图3所示在托盘3的中心设置向上突出的手柄302。在托盘3上设置漏水孔303,使水能够透过托盘向下漏,更便于多层培育时向芽苗淋水,并且透气性更好。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罐体内的最上方设置有一个过滤篮6,过滤篮6内装有麦饭石等过滤材料7。培育过程中浇的水淋在过滤篮6上,利用过滤材料7进行过滤后在淋到下方的芽苗上。过滤篮6的结构与托盘类似,可以用托盘替代,但其周围的突出仅用于限制过滤材料,不再起到支撑上方重物的作用。罐体1底部设置一个篦子5,用于承载最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该芽苗生长腔没有承托壁301,因此,芽苗的形态没有上方的芽苗好。由于篦子5与压盘8的结构差不多,因此,该实施例的设置方式也可以看成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

一种芽苗生长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芽苗生长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芽苗生长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芽苗生长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芽苗生长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36664.3 (22)申请日 2016.12.26 (73)专利权人 洛阳市耕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秦岭东 路洛阳大学科技园区1号楼410-1室 (72)发明人 韦英群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孙笑飞 (51)Int.Cl. A01G 9/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芽苗生长罐 (57)摘要 一种芽苗生长罐, 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 端口的盖子, 在所。

2、述罐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 载芽苗并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 生长腔的托盘, 所述托盘活动放置在罐体内, 在 托盘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用于支撑上方配重 物的承托壁, 承托壁沿托盘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 容纳种子的空间, 所述承托壁向上突出的高度大 于托盘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 且小于生长出的芽 苗的高度, 以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承载 配重物的重量, 而在种子发芽后使配重物的重量 作用在芽苗上。 既解决的保证芽苗生长粗壮的问 题, 又减少了芽苗的扭曲现象, 使培育出的芽苗 具有良好的生长形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283960 U 2017.06.30 CN。

3、 206283960 U 1.一种芽苗生长罐, 包括罐体 (1) 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盖子 (2) , 在所述罐体 (1) 内设 有至少一个用于承载芽苗并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 (4) 的托盘 (3) ,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 (3) 活动放置在罐体 (1) 内, 在托盘 (3) 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用于支撑 上方配重物的承托壁 (301) , 承托壁 (301) 沿托盘 (3) 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间, 所述承托壁 (301) 向上突出的高度大于托盘 (3) 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 且小于生长出的芽苗 的高度, 以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 (301) 承载配重物。

4、的重量, 而在种子发芽后使配重 物的重量作用在芽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 (3) 的中心设有向上突 出的手柄 (302)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 (3) 上设有用于向下漏 水的漏水孔 (303)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 (1) 最下方的芽苗生长 腔的底部设有篦子 (5)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 (1) 最上方的芽苗生长 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过滤材料 (7) , 并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的过滤篮 (6) 。 6.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 (1) 最下方的芽苗生长 腔的底部也设有托盘 (3)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芽苗生长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 (1) 最上方的芽苗生长 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的压盘 (8)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83960 U 2 一种芽苗生长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容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培育芽苗的生长罐。 背景技术 0002 豆芽等芽苗是一种营养丰富、 口感清脆、 风味独特的蔬菜, 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日。

6、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们对 生活情趣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家里自己发豆芽等芽苗菜。 家用的豆芽罐大多 为单层结构, 一次只能培育一层豆芽, 培育量比较少。 有些家用的豆芽罐为了使豆芽长得粗 壮, 在豆芽罐内设置配重盘, 通过对豆芽加压, 使其生长的更为粗壮。 这种配重通常在豆子 发芽之前就直接放置压在豆子上, 直至培养结束。 由于豆子放入豆芽罐时朝向是随机的, 发 芽时会从不同方向萌发。 压上配重后, 种子堆放比较密实不易活动, 虽然培育出来的豆芽比 较粗壮, 但是扭曲现象较多, 形态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芽苗生长形态。

7、好的芽 苗生长罐。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芽苗生长罐, 包括罐体 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盖子, 在所述罐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载芽苗并将罐体内部空间 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的托盘, 所述托盘活动放置在罐体内, 在托盘的边缘设有向上 突出的用于支撑上方配重物的承托壁, 承托壁沿托盘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 间, 所述承托壁向上突出的高度大于托盘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 且小于生长出的芽苗的高 度, 以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承载配重物的重量, 而在种子发芽后使配重物的重量 作用在芽苗上。 0005 所述托盘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手柄。 0006 所述托盘。

8、上设有用于向下漏水的漏水孔。 0007 所述罐体最下方的芽苗生长腔的底部设有篦子。 0008 所述罐体最上方的芽苗生长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过滤材料, 并对下方芽苗生长 腔内的芽苗施压的过滤篮。 0009 所述罐体最下方的芽苗生长腔的底部也设有托盘。 0010 所述罐体最上方的芽苗生长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对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施压 的压盘。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承载芽苗的托盘具有承托壁, 配重物的重量在种子未 发芽之前由承托壁承载, 不直接作用在豆子等种子上, 使其堆放较为松散, 能够种子发芽后 调整生长方向时有一定的活动量, 从而减少芽苗的扭转。 而在芽苗长出来后, 由于高度增长。

9、 并超过承载壁的高度, 使其失去承载作用, 上方配重物的重量直接作用在芽苗上, 通过一定 的压力保证芽苗生长粗壮。 通过该结构方式, 既解决的保证芽苗生长粗壮的问题, 又减少了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83960 U 3 芽苗的扭曲现象, 使培育出的芽苗具有良好的生长形态。 利用托盘的分隔作用, 可以实现多 层同时培育, 而上方的托盘又能作为下方芽苗生长腔的配重物, 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一次 大量培育。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豆子发芽之前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豆子发芽后的示意图。 0014 图3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10、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 图中标记: 1、 罐体, 2、 盖子, 3、 托盘, 301、 承托壁, 302、 手柄, 303、 漏水孔, 4、 芽苗生 长腔, 5、 篦子, 6、 过滤篮, 7、 过滤材料, 8、 压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芽苗生长罐, 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上端口的 盖子2, 在罐体1内活动放置有两个托盘3, 其中一个托盘位于底部, 另一个托盘3位于底部托 盘的上方。 位于上方的托盘3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4。 下方芽苗生长 腔4的芽苗由底部的托盘承。

11、载, 上方芽苗生长腔4的芽苗由上方的托盘承载。 本实施例具有 两个层叠设置的托盘, 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 按图1的方式层叠设置三个托盘 时, 位于上方的两个托盘则分别分隔出上下两个芽苗生长腔。 0019 如图1和图3所示, 在托盘3的边缘设有向上突出的承托壁301, 承托壁301沿托盘3 的周向设置形成用于容纳种子的空间。 所述承托壁301在种子发芽之前用于支撑上方的配 重物, 避免配重物直接压在未发芽的种子上。 在图1中, 上方的托盘3兼做下方芽苗生长腔内 芽苗的配重物, 压盘8作为上方芽苗生长腔内芽苗的配重物。 设置三个或更多层托盘时同样 道理, 压盘8作为最上方芽苗生长腔内芽苗。

12、的配重物, 托盘依次作为其下方芽苗生长腔内芽 苗的配重物, 最下方芽苗生长空间底部的托盘放置在罐体底部四周的台阶上, 不再起到配 重物的作用。 0020 如图1所示, 承托壁301向上突出的高度要大于托盘3所承载种子的总厚度, 压盘8 和上方的托盘3的重量由其下方的承托壁301承担, 保证在种子发芽之前由承托壁301承载 配重物的重量。 如图2所示, 承托壁301向上突出的高度要小于生长出的芽苗的高度, 种子发 芽后的高度超过承托壁301, 使配重物的重量作用在芽苗上, 在芽苗生长期间通过一定压力 促使其生长的更为粗壮。 0021 为了便于取出或将托盘3放入罐体, 可以如图3所示在托盘3的中心。

13、设置向上突出 的手柄302。 在托盘3上设置漏水孔303, 使水能够透过托盘向下漏, 更便于多层培育时向芽 苗淋水, 并且透气性更好。 0022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罐体内的最上方设置有一个过 滤篮6, 过滤篮6内装有麦饭石等过滤材料7。 培育过程中浇的水淋在过滤篮6上, 利用过滤材 料7进行过滤后在淋到下方的芽苗上。 过滤篮6的结构与托盘类似, 可以用托盘替代, 但其周 围的突出仅用于限制过滤材料, 不再起到支撑上方重物的作用。 罐体1底部设置一个篦子5,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83960 U 4 用于承载最下方芽苗生长腔内的芽苗, 该芽苗生长腔没有承托壁301, 因此, 芽苗的形态没 有上方的芽苗好。 由于篦子5与压盘8的结构差不多, 因此, 该实施例的设置方式也可以看成 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8396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283960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283960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