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7092810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15043.3

申请日:

20110623

公开号:

CN202160623U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3/00

主分类号:

A23L3/00

申请人:

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童向阳,王建勤,朱理权,马莉锋

地址: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71号

优先权:

CN201120215043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吴秉中;冯优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在所述杀菌锅(1)的顶部锅壁处设置上进气口(10),在所述杀菌锅(1)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11),在所述杀菌锅(1)内底部设置主喷气管(5),在所述杀菌锅(1)内上部设置上喷气管(4),所述的主喷气管(5)和上喷气管(4)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9),使蒸汽在锅内分布更为均匀,提高杀菌效率,提高产品成品率,改变了原有单管蒸汽紊流状态,形成汽体湍流,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比传统的单管进蒸汽热交换更为充分,节约能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杀菌锅(1)的顶部锅壁处设置上进气口(10),在所述杀菌锅(1)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11),在所述杀菌锅(1)内底部设置主喷气管(5),在所述杀菌锅(1)内上部设置上喷气管(4),所述的主喷气管(5)和上喷气管(4)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9),蒸汽进气管(2)的上支管(12)通过上进气口(10)与上喷气管(4)连接,蒸汽进气管(2)的下端通过下进气口(11)与主喷气管(5)连接,蒸汽进气管(2)的上支管(12)设置有上进气阀(6),蒸汽进气管(2)的下端附近设置有下进气阀(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5)有1根,所述上喷气管(4)有3根,所述3根上喷气管(4)之间通过连接管(8)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根上喷气管(4)其中一根位于杀菌锅(1)内顶端上进气口(10)处,与蒸汽进气管(2)的上支管(12)连接,另外2根分别位于杀菌锅(1)内中间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口(10)还连接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阀(13)。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5)上的喷气孔(9)在主喷气管(5)的上侧交错分布,不在一条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5)上的喷气孔(9)呈正弦线分布排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杀菌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背景技术

热分布均匀性是食品罐头杀菌领域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蒸汽杀菌装备行业一直致力于改进提高蒸气杀菌的热分布均匀性,水排气等新的工艺技术应用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杀菌过程中存在的“死点”,但在杀菌锅结构的改进提高蒸汽排放的均匀性及在杀菌过程中控制热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技术应用较少,目前大多数采用单管直流进蒸汽方式,且没有对锅内蒸汽匀流工艺,因此在整个杀菌过程中,热分布的均匀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提高了蒸气杀菌的热分布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杀菌锅的顶部锅壁处设置上进气口,在所述杀菌锅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在所述杀菌锅内底部设置主喷气管,在所述杀菌锅内上部设置上喷气管,所述的主喷气管和上喷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蒸汽进气管的上支管通过上进气口与上喷气管连接,蒸汽进气管的下端通过下进气口与主喷气管连接,蒸汽进气管的上支管设置有上进气阀,蒸汽进气管的下端附近设置有下进气阀。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有1根,所述上喷气管有3根,所述3根上喷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根上喷气管其中一根位于杀菌锅内顶端上进气口处,与蒸汽进气管的上支管连接,另外2根分别位于杀菌锅内中间两侧。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口还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阀。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上的喷气孔在主喷气管的上侧交错分布,不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上的喷气孔呈正弦线分布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改变原先蒸汽直流方式,正弦线排列进汽孔比直线式排列进汽孔锅内蒸汽更能迅速充盈锅内,使蒸汽在锅内分布更为均匀,提高杀菌效率,提高产品成品率,改变了原有单管蒸汽紊流状态,形成汽体湍流,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比传统的单管进蒸汽热交换更为充分,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的主喷气管的俯视图;

图中,1—杀菌锅;2—蒸汽进气管;3—进水管;4—上喷气管;5—主喷气管;6—上进气阀;7—下进气阀;8—连接管;9—喷气孔;10—上进气口;11—下进气口;12—上支管;13—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该杀菌锅1的顶部锅壁处设置上进气口10,杀菌锅1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11,在杀菌锅1内底部设置1根主喷气管5,在杀菌锅1内上部设置3根上喷气管4,3根上喷气管4其中一根位于杀菌锅1内顶端上进气口10处,与蒸汽进气管2的上支管12连接,另外2根分别位于杀菌锅1内中间两侧,3根上喷气管4之间通过连接管8相互连通,主喷气管5和上喷气管4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9,主喷气管5上的喷气孔9呈正弦线分布排列,蒸汽进气管2的下端通过下进气口11与主喷气管5连接,蒸汽进气管2的上支管12设置有上进气阀6,蒸汽进气管2的下端附近设置有下进气阀7,上进气口10还连接进水管3,进水管3上设置进水阀13。

该多喷管结构特别适合应用于“水排气”杀菌锅,当杀菌锅1内注满水时,打开上进气阀6,蒸汽通过蒸汽进气管2的上支管12从上喷气管4的喷气孔9喷入逐渐置换出锅内温水,排出锅内不凝性气体。然后在升温和恒温杀菌阶段,关闭上进气阀6,打开下进气阀7,通过蒸汽进气管2的下端从主喷汽管5向锅内通入蒸汽。主喷汽管6上的喷气孔9如图3所示的正弦线布孔方式,可使锅内喷汽更加合理均匀,使热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上进气阀6按一定频率打开,从上喷气管4按一定频率喷射蒸汽,可改变蒸汽汽流状态,从紊流改变成湍流状态,使蒸汽和锅内产品的热交换更加充分,节约蒸汽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热分布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606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3.14 CN 202160623 U *CN202160623U* (21)申请号 201120215043.3 (22)申请日 2011.06.23 A23L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地址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 71 号 (72)发明人 童向阳 王建勤 朱理权 马莉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冯优章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杀菌。

2、锅蒸汽杀菌 的多喷管结构, 在所述杀菌锅 (1) 的顶部锅壁处 设置上进气口 (10) , 在所述杀菌锅 (1) 的底部锅 壁处设置下进气口 (11) , 在所述杀菌锅 (1) 内底 部设置主喷气管 (5) , 在所述杀菌锅 (1) 内上部设 置上喷气管 (4) , 所述的主喷气管 (5) 和上喷气管 (4) 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 (9) , 使蒸汽在锅内分布 更为均匀, 提高杀菌效率, 提高产品成品率, 改变 了原有单管蒸汽紊流状态, 形成汽体湍流, 提高产 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比传统的单管进蒸汽热交换 更为充分, 节约能源。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

3、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2160632 U1/1 页 2 1.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杀菌锅 (1) 的顶部锅壁 处设置上进气口 (10) , 在所述杀菌锅 (1) 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 (11) , 在所述杀菌锅 (1) 内底部设置主喷气管 (5) , 在所述杀菌锅 (1) 内上部设置上喷气管 (4) , 所述的主喷气管 (5) 和上喷气管 (4) 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 (9) , 蒸汽进气管 (2) 的上支管 (12) 通过上进气口 (10) 与上喷气管 (4) 连接, 蒸汽进气管 (2) 的下端通过下。

4、进气口 (11) 与主喷气管 (5) 连接, 蒸汽进气管 (2) 的上支管 (12) 设置有上进气阀 (6) , 蒸汽进气管 (2) 的下端附近设置有下进 气阀 (7)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 (5) 有 1 根, 所述上喷气 管 (4) 有 3 根, 所述 3 根上喷气管 (4) 之间通过连接管 (8) 相互连通。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 3 根上喷气管 (4) 其中一根位于 杀菌锅 (1) 内顶端上进气口 (10) 处, 与蒸汽进气管 (2) 的上支管 (12) 连接, 另外 2 根分别 位于杀菌锅 (1) 内。

5、中间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口 (10) 还连接进水管 (3) , 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阀 (13) 。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 (5) 上 的喷气孔 (9) 在主喷气管 (5) 的上侧交错分布, 不在一条直线上。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 (5) 上的喷气孔 (9) 呈 正弦线分布排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60623 U CN 202160632 U1/2 页 3 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

6、杀菌领域, 具体是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热分布均匀性是食品罐头杀菌领域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 蒸汽杀菌装备行业一直 致力于改进提高蒸气杀菌的热分布均匀性, 水排气等新的工艺技术应用在极大程度上解决 了杀菌过程中存在的 “死点” , 但在杀菌锅结构的改进提高蒸汽排放的均匀性及在杀菌过程 中控制热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技术应用较少, 目前大多数采用单管直流进蒸汽方式, 且没有 对锅内蒸汽匀流工艺, 因此在整个杀菌过程中, 热分布的均匀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 构, 提高了蒸气杀菌的热分。

7、布均匀性。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杀菌锅 的顶部锅壁处设置上进气口, 在所述杀菌锅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 在所述杀菌锅内 底部设置主喷气管, 在所述杀菌锅内上部设置上喷气管, 所述的主喷气管和上喷气管上分 别设置有喷气孔, 蒸汽进气管的上支管通过上进气口与上喷气管连接, 蒸汽进气管的下端 通过下进气口与主喷气管连接, 蒸汽进气管的上支管设置有上进气阀, 蒸汽进气管的下端 附近设置有下进气阀。 0005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有 1 根, 所述上喷气管有 3 根, 所述 3 根上喷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0006。

8、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 3 根上喷气管其中一根位于杀菌锅内顶端上 进气口处, 与蒸汽进气管的上支管连接, 另外 2 根分别位于杀菌锅内中间两侧。 0007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口还连接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上设置 进水阀。 0008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上的喷气孔在主喷气管的上侧交错 分布, 不在一条直线上。 0009 所述的多喷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管上的喷气孔呈正弦线分布排列。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改变原先蒸汽直流方式, 正弦线排列进汽孔比直线式排列进汽孔锅内蒸汽更能迅速充盈锅内, 使蒸汽。

9、在锅内分布更 为均匀, 提高杀菌效率, 提高产品成品率, 改变了原有单管蒸汽紊流状态, 形成汽体湍流, 提 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比传统的单管进蒸汽热交换更为充分, 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的示意图 ; 0012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的剖视图 ; 说 明 书 CN 202160623 U CN 202160632 U2/2 页 4 001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的主喷气管的俯视 图 ; 0014 图中, 1杀菌锅 ; 2蒸汽进气管 ; 3进水管 ; 4上喷气。

10、管 ; 5主喷气管 ; 6 上进气阀 ; 7下进气阀 ; 8连接管 ; 9喷气孔 ; 10上进气口 ; 11下进气口 ; 12上支 管 ; 13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6 如图 1 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杀菌锅蒸汽杀菌的多喷管结构, 该杀菌锅 1 的顶部锅壁处设置上进气口 10, 杀菌锅 1 的底部锅壁处设置下进气口 11, 在杀菌锅 1 内底 部设置 1 根主喷气管 5, 在杀菌锅 1 内上部设置 3 根上喷气管 4, 3 根上喷气管 4 其中一根位 于杀菌锅 1 内顶端上进气口 10 处, 与蒸汽进气管 2 的上支管 12 连接,。

11、 另外 2 根分别位于杀 菌锅 1 内中间两侧, 3 根上喷气管 4 之间通过连接管 8 相互连通, 主喷气管 5 和上喷气管 4 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孔 9, 主喷气管 5 上的喷气孔 9 呈正弦线分布排列, 蒸汽进气管 2 的下端 通过下进气口 11 与主喷气管 5 连接, 蒸汽进气管 2 的上支管 12 设置有上进气阀 6, 蒸汽进 气管 2 的下端附近设置有下进气阀 7, 上进气口 10 还连接进水管 3, 进水管 3 上设置进水阀 13。 0017 该多喷管结构特别适合应用于 “水排气” 杀菌锅, 当杀菌锅 1 内注满水时, 打开上 进气阀 6, 蒸汽通过蒸汽进气管 2 的上支管 12 。

12、从上喷气管 4 的喷气孔 9 喷入逐渐置换出锅 内温水, 排出锅内不凝性气体。 然后在升温和恒温杀菌阶段, 关闭上进气阀6, 打开下进气阀 7, 通过蒸汽进气管 2 的下端从主喷汽管 5 向锅内通入蒸汽。主喷汽管 6 上的喷气孔 9 如图 3 所示的正弦线布孔方式, 可使锅内喷汽更加合理均匀, 使热分布更加均匀, 同时, 上进气阀 6 按一定频率打开, 从上喷气管 4 按一定频率喷射蒸汽, 可改变蒸汽汽流状态, 从紊流改变 成湍流状态, 使蒸汽和锅内产品的热交换更加充分, 节约蒸汽用量, 同时也可以提高热分布 均匀性。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160623 U CN 202160632 U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60623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