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钓鱼铃.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01765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536467.5

申请日:

20100911

公开号:

CN201846701U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97/12

主分类号:

A01K97/12

申请人:

巩健飞

发明人:

巩健飞

地址: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广乐南小区4号楼3单元7号

优先权:

CN20102053646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风钓鱼铃,它是由鱼竿夹、弹簧、铃铛和鱼线卡组成,它的特点是在弹簧的顶部有一V型鱼线卡,使用时将防风钓鱼铃固定在鱼竿尾部,鱼线通过V型鱼线卡与鱼钩相连,它的优点是控制铃铛发声的因素是鱼线受力的大小,而不是鱼竿顶部受力震动的大小,因此使垂钓时最大限度地防止铃铛的误动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风钓鱼铃,是由鱼竿夹(1)、弹簧(2)、铃铛(3)组成,其特征是弹簧(2)的顶部有一鱼线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钓鱼铃,其特征是鱼线卡(4)的卡线部分呈V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钓鱼铃,特别适用于在有风、夜钓情况下垂钓使用

背景技术

现在的钓鱼铃是由鱼竿夹、弹簧和铃铛组成,使用时将钓鱼铃通过鱼竿夹夹在鱼竿顶部即可,这种钓鱼铃虽设计精巧,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一、人们在垂钓时,如遇有风天气和鱼咬钩时都会使鱼竿顶部受力震动,铃铛发出的铃声,容易使人们产生误决策,尤其是夜钓人们看不清鱼线时此缺点更为突现。二、鱼竿夹夹在鱼竿顶部,抛放线时容易使鱼线和钓鱼铃缠绕在一起,从而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简单的防风钓鱼铃。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风钓鱼铃是由鱼竿夹、弹簧、铃铛和鱼线卡组成。鱼竿夹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上部与铃铛连接,弹簧的顶部有一鱼线卡,鱼线卡卡线部分呈V型,当人们使用防风钓鱼铃时,只要将防风钓鱼铃的鱼竿夹夹在鱼竿尾部,将鱼线甩出,放置固定好鱼竿后,将鱼线嵌入鱼线卡卡线部分即可,由于防风钓鱼铃安装在鱼竿尾部,鱼竿顶部受力震动的现象传到鱼竿尾部时,震动现象大为减弱,夹在鱼竿尾部的防风钓鱼铃因震动较小,鱼竿夹传给弹簧的震动也小,弹簧的微小震动不会使铃铛发声。当鱼咬钩时鱼线受力,力通过鱼线由鱼竿顶部下传到鱼竿尾部的鱼线卡,使防风钓鱼铃上的鱼线卡震动,鱼线卡的震动传给铃铛,使铃铛发出铃声,这样人们在垂钓时不管是有风天气还是夜钓,都不易产生误决策。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防风钓鱼铃是由鱼竿夹1、弹簧2、铃铛3、和鱼线卡4组成。鱼竿夹1与弹簧2一端连接,弹簧2的另一端上部与铃铛3连接,弹簧2的顶部有一鱼线卡4,鱼线卡卡线部分呈V型,当人们使用防风钓鱼铃时,只要将防风钓鱼铃的鱼竿夹1夹在鱼竿尾部,将鱼线甩出,放置固定好鱼竿后,将鱼线嵌入鱼线卡4卡线部分即可,由于防风钓鱼铃安装在鱼竿尾部,鱼竿顶部受力震动的现象传到鱼竿尾部时,震动现象大为减弱,夹在鱼竿尾部的防风钓鱼铃因震动较小,鱼竿夹1传给弹簧2的震动也小,弹簧2的微小震动不会使铃铛3发声。当鱼咬钩时鱼线受力,力通过鱼线由鱼竿顶部下传到鱼竿尾部的鱼线卡4,使防风钓鱼铃上的鱼线卡4震动,鱼线卡4的震动传给铃铛3,使铃铛3发出铃声,这样人们在垂钓时不管是有风天气还是夜钓,都不易产生误决策。

防风钓鱼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风钓鱼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风钓鱼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风钓鱼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风钓鱼铃.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4670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01 CN 201846701 U *CN201846701U* (21)申请号 201020536467.5 (22)申请日 2010.09.11 A01K 97/12(2006.01) (73)专利权人 巩健飞 地址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广乐南小 区 4 号楼 3 单元 7 号 (72)发明人 巩健飞 (54) 实用新型名称 防风钓鱼铃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风钓鱼铃, 它是由鱼竿 夹、 弹簧、 铃铛和鱼线卡组成, 它的特点是在弹簧 的顶部有一 V 型鱼线卡, 使用时将防风钓鱼铃固。

2、 定在鱼竿尾部, 鱼线通过 V 型鱼线卡与鱼钩相连, 它的优点是控制铃铛发声的因素是鱼线受力的大 小, 而不是鱼竿顶部受力震动的大小, 因此使垂钓 时最大限度地防止铃铛的误动作。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CN 201846701 U1/1 页 2 1. 一种防风钓鱼铃, 是由鱼竿夹 (1)、 弹簧 (2)、 铃铛 (3) 组成, 其特征是弹簧 (2) 的顶 部有一鱼线卡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风钓鱼铃, 其特征是鱼线卡 (4) 的卡线部分呈 V 型。 权 利 要 求。

3、 书 CN 201846701 U1/1 页 3 防风钓鱼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钓鱼铃, 特别适用于在有风、 夜钓情况下垂钓使用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钓鱼铃是由鱼竿夹、 弹簧和铃铛组成, 使用时将钓鱼铃通过鱼竿夹夹在鱼 竿顶部即可, 这种钓鱼铃虽设计精巧,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 一、 人们在垂钓时, 如 遇有风天气和鱼咬钩时都会使鱼竿顶部受力震动, 铃铛发出的铃声, 容易使人们产生误决 策, 尤其是夜钓人们看不清鱼线时此缺点更为突现。二、 鱼竿夹夹在鱼竿顶部, 抛放线时容 易使鱼线和钓鱼铃缠绕在一起, 从而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

4、的就是为解决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简单的防风钓鱼铃。 本实用 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防风钓鱼铃是由鱼竿夹、 弹簧、 铃铛和鱼线卡组成。鱼竿夹与弹簧一端 连接, 弹簧的另一端上部与铃铛连接, 弹簧的顶部有一鱼线卡, 鱼线卡卡线部分呈 V 型, 当 人们使用防风钓鱼铃时, 只要将防风钓鱼铃的鱼竿夹夹在鱼竿尾部, 将鱼线甩出, 放置固定 好鱼竿后, 将鱼线嵌入鱼线卡卡线部分即可, 由于防风钓鱼铃安装在鱼竿尾部, 鱼竿顶部受 力震动的现象传到鱼竿尾部时, 震动现象大为减弱, 夹在鱼竿尾部的防风钓鱼铃因震动较 小, 鱼竿夹传给弹簧的震动也小, 弹簧的微小震动不会使铃铛发声。当鱼咬钩时鱼线受力, 力通过鱼线由。

5、鱼竿顶部下传到鱼竿尾部的鱼线卡, 使防风钓鱼铃上的鱼线卡震动, 鱼线卡 的震动传给铃铛, 使铃铛发出铃声, 这样人们在垂钓时不管是有风天气还是夜钓, 都不易产 生误决策。 附图说明 0004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5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06 参照附图 : 防风钓鱼铃是由鱼竿夹1、 弹簧2、 铃铛3、 和鱼线卡4组成。 鱼竿夹1与 弹簧2一端连接, 弹簧2的另一端上部与铃铛3连接, 弹簧2的顶部有一鱼线卡4, 鱼线卡卡 线部分呈 V 型, 当人们使用防风钓鱼铃时, 只要将防风钓鱼铃的鱼竿夹 1 夹在鱼竿尾部, 将 鱼线甩出, 放置固定好鱼竿后, 将鱼线嵌入鱼线卡 4 卡线部分即可, 由于防风钓鱼铃安装在 鱼竿尾部, 鱼竿顶部受力震动的现象传到鱼竿尾部时, 震动现象大为减弱, 夹在鱼竿尾部的 防风钓鱼铃因震动较小, 鱼竿夹 1 传给弹簧 2 的震动也小, 弹簧 2 的微小震动不会使铃铛 3 发声。当鱼咬钩时鱼线受力, 力通过鱼线由鱼竿顶部下传到鱼竿尾部的鱼线卡 4, 使防风钓 鱼铃上的鱼线卡4震动, 鱼线卡4的震动传给铃铛3, 使铃铛3发出铃声, 这样人们在垂钓时 不管是有风天气还是夜钓, 都不易产生误决策。 说 明 书 CN 201846701 U1/1 页 4 附图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