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661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8661A21申请号201410474383622申请日20140918A61B5/1120060171申请人毕宏政地址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峰山路1号72发明人毕宏政54发明名称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57摘要本发明属骨折临床研究与应用领域,一种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其特征在于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利用信号采集、计算。
2、及报警功能想到配合,形成对下肢骨折负重行走过程中骨折端微动大小的动态监测,并将监测到的结果实时通知患者以利于及时调节负重力度的功能,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与反馈快速准确、有利于减少下肢骨折早期负重训练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661ACN104188661A1/1页21一种数字化骨折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其特征。
3、在于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权利要求书CN104188661A1/2页3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骨科临床中具有动态监测与控制外固定支架固定的下肢骨折在负重训练过程中骨折端微动的装置,尤其是能为患者提供动态的骨折端微动大小的信息以利于患者自主控制负重训练的力度。0002技术背景早期负重训练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方法,其生物学基础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但目前该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仍处于“模糊”状态,除了结合骨折愈合的基本时间、X线检查结果外,主要依靠临床医生经验性指导患者功能训练。
4、,对于训练负荷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广泛展开,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关于人类的不同骨折类型、不同骨折愈合阶段微动促进骨折愈合的最佳时间及力学参数无法采用动物实验中应用的设备及方法进行建立,至今无法设计出能实现骨折端控制性微动并适用于临床实践的方法或设备,其困难尤其表现在通过主动式负重产生生理性应力来诱发微动方面。许多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动力化低刚度的外固定支架所产生的微动效果更能刺激骨折端骨膜骨痂形成,但长期的过大的活动范围显然不利于骨折愈合过程的发展。而临床实验证明下肢骨折愈合早期骨折段控制性细微运动可以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但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无法在临床中广。
5、泛应用。因此,采用肢体主动式负重的方式产生可控性的骨折端微动是目前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其研究前景尚不明朗。0003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为传感器与信息处理构件相结合的器具,可动态监测骨折端的微动大小,并参照预设阈值发出不同信号通知患者,为患者调节负重力度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数字化骨折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其特征在于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附图说。
6、明000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具体实施方式0006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利用信号采集、计算及报警功能想到配合,形成对下肢骨折负重行走过程中骨折端微动大小的动态监测,并将监测到的结果实时通知患者以利于及时调节负重力度的功能。0007本发明具有可以动态的监测下肢骨折负重训练过程中骨折端微动大小,并将监测结果实时通知患者,患者可根据结果及时调节负重训练的力度,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说明书CN104188661A2/2页4便、监测与反馈快速准确、有利于减少下肢骨折早期负重训练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等优点。说明书CN10418866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866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