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73226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9960.4

申请日:

20140911

公开号:

CN105396081A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10,A61P9/14,A61P17/0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10,A61P9/14,A61P17/02

申请人:

乔宇

发明人:

乔宇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

优先权:

CN201410459960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熟地22~33份,鹿角胶3~13份,肉桂1~10份,姜炭1~10份,白芥子3~13份,麻黄1~10份,甘草1~10份;本发明配方中的原料温阳散寒,兼以通脉功效,总有效率为88.1%,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疗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熟地22~33份,鹿角胶3~13份,肉桂1~10份,姜炭1~10份,白芥子3~13份,麻黄1~10份,甘草1~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熟地26份,鹿角胶6份,肉桂6份,姜炭6份,白芥子6份,麻黄6份,甘草6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熟地30份,鹿角胶10份,肉桂3份,姜炭3份,白芥子10份,麻黄3份,甘草3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加4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1小时,过滤得药液和药渣,向药渣中再加入2倍药量的水,煎煮0.5小时,过滤得药液,合并两次的药液,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坏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同属中医“脱疽”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四肢所致。但化学药还没有专门针对糖尿病足的药物,一般治疗方法均为保守对症治疗,同时常用的化学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长期用药对身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寒,兼以通脉的功效,且操作简便易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22~33份,鹿角胶3~13份,肉桂1~10份,姜炭1~10份,白芥子3~13份,麻黄1~10份,甘草1~10份。

优选地,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26份,鹿角胶6份,肉桂6份,姜炭6份,白芥子6份,麻黄6份,甘草6份。

更为优选地,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30份,鹿角胶10份,肉桂3份,姜炭3份,白芥子10份,麻黄3份,甘草3份。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加4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1小时,过滤得药液和药渣,向药渣中再加入2倍药量的水,煎煮0.5小时,过滤得药液,合并两次的药液,即得。

药效分析: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姜炭:味苦,辛,涩,性温,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温经止血药;温脾止泻药。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白芥子:味辛、辣,入太阴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甘草:甘,平,入脾、胃、肺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中医“痹症”范畴。糖尿病阴虚燥热日久,津血枯竭成瘀,痹阻血络,经脉不通,出现疼痛、麻木、肌肉萎缩、发凉怕冷等症状。其中,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症状为,肢体发凉,足趾麻木疼痛,喜温恶寒,遇寒加重。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行走后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细。本发明中原料多具温阳散寒,兼以通脉功效,总有效率为88.1%,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22克,鹿角胶3克,肉桂1克,姜炭1克,白芥子3克,麻黄1克,甘草1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33克,鹿角胶13克,肉桂10克,姜炭10克,白芥子13克,麻黄10克,甘草10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26克,鹿角胶6克,肉桂6克,姜炭6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甘草6克。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肉桂3克,姜炭3克,白芥子10克,麻黄3克,甘草3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标准。临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年龄41~62岁,病程2~15年;对照组为40例,年龄40~69岁,病程1-14年;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诊断标准:肢体发凉,足趾麻木疼痛,喜温恶寒,遇寒加重。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行走后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细。

1.3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足(Wagner分级0级)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Wagner分级)1级及以上患者;有其他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

1.4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及适当运动,均应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硫辛酸450mg/日(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5869);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本发明实施例4的中药组合物足浴,取本发明实施例4中每剂药煎煮两遍,共取汁200~3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两周为一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足部皮肤颜色明显改善,且无疼痛麻木感;

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偶有疼痛麻木感,其他症状略有改善;

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1.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24例,占57.14%,有效13例,占30.95%,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显效9例,占22.5%,有效13例,占32.5%,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59960.4 (22)申请日 2014.09.11 A61K 36/9068(2006.01) A61P 3/10(2006.01) A61P 9/14(2006.01) A61P 17/02(2006.01) (71)申请人 乔宇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 17 号 (72)发明人 乔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赵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 的中药组合物, 由。

2、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 成 : 熟地 22 33 份, 鹿角胶 3 13 份, 肉桂 1 10份, 姜炭110份, 白芥子313份, 麻黄1 10 份, 甘草 1 10 份 ; 本发明配方中的原料温阳 散寒, 兼以通脉功效, 总有效率为 88.1%, 可以改 善临床症状, 缩短治疗疗程。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396081 A 2016.03.16 CN 105396081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 药原料制成 。

3、: 熟地 2233 份, 鹿角胶 313 份, 肉桂 110 份, 姜炭 110 份, 白芥子 313 份, 麻黄 110 份, 甘草 110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 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26 份, 鹿角胶 6 份, 肉桂 6 份, 姜炭 6 份, 白芥子 6 份, 麻黄 6 份, 甘草 6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 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30 份, 鹿角胶 10 份, 肉桂 3 份, 姜炭 3 份, 白芥子 10 份,。

4、 麻黄 3 份, 甘草 3 份。 4. 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 : 将上述药材放入 砂锅中, 加 4 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 2 小时, 煎煮 1 小时, 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向药渣中再 加入 2 倍药量的水, 煎煮 0.5 小时, 过滤得药液, 合并两次的药液,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96081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阳虚阴 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足 (DF) 是糖尿病。

5、慢性并发症之一, 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 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 感染和 (或) 深层组织破坏, 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 皮肤干燥和发 凉、 胼胝, 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 坏疽, 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着 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3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坏疽, 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症同属中医 “脱 疽” 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为气阴两虚、 瘀血阻络, 气血不能通达四肢所致。但化学药 还没有专门针对糖尿病足的药物, 一般治疗方法均为保守对症治疗, 同时常用的化学药物 有明显的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 长期用药对身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

6、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寒, 兼以通脉的功效, 且操作简便易行。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2233 份, 鹿角胶 313 份, 肉桂 110 份, 姜炭 110 份, 白芥子 313 份, 麻黄 110 份, 甘草 110 份。 0006 优选地,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26 份, 鹿角胶 6 份, 肉桂 6 份, 姜炭 6 份, 白芥子 6 份, 麻黄 6 份, 甘草 6 份。 00。

7、07 更为优选地,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30 份, 鹿角胶 10 份, 肉桂 3 份, 姜炭 3 份, 白芥子 10 份, 麻黄 3 份, 甘草 3 份。 0008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 加 4 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 2 小时,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药液和药渣, 向药渣中再加入 2 倍药量的水, 煎煮 0.5 小时, 过滤得药液, 合并两次的药 液, 即得。 0009 药效分析 : 熟地 : 甘, 微温, 归肝、 肾经, 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0010 鹿角胶 : 温补肝肾, 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 腰膝酸冷, 虚劳消瘦。 0011 肉桂 : 补元阳, 暖脾。

8、胃, 除积冷, 通血脉。治命门火衰, 肢冷脉微, 亡阳虚脱, 腹痛泄 泻, 寒疝奔豚, 腰膝冷痛, 经闭症瘕, 阴疽, 流注, 及虚阳浮越, 上热下寒。 0012 姜炭 : 味苦, 辛, 涩, 性温, 温中散寒 ; 回阳通脉 ; 温肺化饮。温经止血药 ; 温脾止泻 药。主治脘腹冷痛 ; 呕吐 ; 泄泻, 亡阳厥逆 ; 寒饮喘咳 ; 寒湿痹痛。 0013 白芥子 : 味辛、 辣, 入太阴经, 温肺豁痰利气, 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化痰逐饮, 散结消 说 明 书 CN 105396081 A 3 2/3 页 4 肿, 主咳喘痰多, 胸满胁痛, 肢体麻木, 关节肿痛, 湿痰流注, 阴疽肿毒 ; 治乳痈。

9、、 乳癌、 乳腺疼 痛、 结核、 痰饮咳喘, 胸胁胀满疼痛, 反胃呕吐, 中风不语, 肢体痹痛麻木, 脚气, 阴疽, 肿毒, 跌打肿痛。 0014 麻黄 : 辛、 微苦, 温, 归肺、 膀胱经,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 胸闷喘咳, 风水浮肿 ; 支气管哮喘。 0015 甘草 : 甘, 平, 入脾、 胃、 肺经,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清咽利嗓,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 00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中医 “痹症” 。

10、范畴。糖尿 病阴虚燥热日久, 津血枯竭成瘀, 痹阻血络, 经脉不通, 出现疼痛、 麻木、 肌肉萎缩、 发凉怕冷 等症状。其中, 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症状为, 肢体发凉, 足趾麻木疼痛, 喜温恶寒, 遇寒加 重。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 行走后症状加重。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迟或沉细。本发明中原 料多具温阳散寒, 兼以通脉功效, 总有效率为 88.1%,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缩短治疗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 实施例 1 :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22 克, 鹿角胶 3 克, 肉桂 1。

11、 克, 姜炭 1 克, 白芥子 3 克, 麻黄 1 克, 甘草 1 克。 0019 实施例 2 :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33 克, 鹿角胶 13 克, 肉桂 10 克, 姜炭 10 克, 白芥子 13 克, 麻黄 10 克, 甘草 10 克。 0020 实施例 3 :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26 克, 鹿角胶 6 克, 肉桂 6 克, 姜炭 6 克, 白芥子 6 克, 麻黄 6 克, 甘草 6 克。 0021 实施例 4 : 一种治疗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

12、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 熟地 30 克, 鹿角胶 10 克, 肉桂 3 克, 姜炭 3 克, 白芥子 10 克, 麻黄 3 克, 甘草 3 克。 0022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标准。临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82 例患者分两组, 其 中治疗组 42 例, 年龄 4162 岁, 病程 215 年 ; 对照组为 40 例, 年龄 4069 岁, 病程 1-14 年 ;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程、 病情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 有可比性。 0023 1.2 临床诊断标准 : 全部患者均符合 WHO(1999 年)。

13、 糖尿病诊断标准, 阳虚阴寒型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 肢体 发凉, 足趾麻木疼痛, 喜温恶寒, 遇寒加重。 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 行走后症状加重。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迟或沉细。 0024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说 明 书 CN 105396081 A 4 3/3 页 5 (1) 纳入标准 : 符合 WHO(1999 年) 糖尿病诊断标准 ; 符合糖尿病足 (Wagner 分级 0 级) 诊断标准。 (2) 排除标准 : 1 型糖尿病患者 ; 糖尿病足 (Wagner 分级) 1 级及以上 患者 ; 有其他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 。 0025 1.4 治疗方法 :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

14、病教育及适当运动, 均应用胰岛素治疗, 控制血糖水平。其中, 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硫辛酸 450mg/ 日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H20055869) ;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本发明实施例4的中药组合物足浴, 取本 发明实施例 4 中每剂药煎煮两遍, 共取汁 200300ml, 分早、 晚两次温热服用, 服药期间忌食 生冷、 辛辣、 刺激及腐烂之物, 油煎、 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两周为一个疗程。 0026 1.5 疗效判定标准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及中国中医药学会 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 “消渴病 (。

15、糖尿病) 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 制定。 0027 显效 :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患者足部皮肤颜色明显改善, 且无疼痛麻木感 ; 有效 : 临床症状好转, 偶有疼痛麻木感, 其他症状略有改善 ; 无效 : 症状未见改善。 0028 1.6 统计学处理 : 应用 SPSS1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 标准差以 表示, 计 数资料采用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0029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 一个疗程后, 治疗组显效 24 例, 占 57.14%, 有效 13 例, 占 30.95%, 无效 4 例, 总有效率 为 88.1% ; 对照组显效 9 例, 占 22.5%, 有效 13 例, 占 32.5%, 无效 12 例, 总有效率为 55.0%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0030 2.3 不良反应 : 治疗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说 明 书 CN 10539608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