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大蒜素和春雷霉素的生物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大蒜素(Allicin)是从葱科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的鳞茎(大蒜头)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葱和其他葱科植物中。学名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大蒜素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不仅可应用于医药生产,具有消炎、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保护肝脏、防治糖尿病等多种功能;而且可用于畜牧和水产养殖,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
大蒜素也可用于植物保护,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分有机硫醚化合物对作物有杀虫、杀菌、保健等作用,使用后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大蒜素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同时对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抑制油菜菌核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的生长。
春雷霉素,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功能的内吸性杀菌剂、杀细菌剂。可抑制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阻止病害发展。
两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穗枯病(又名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者复配能够有效的减缓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复配药剂的使用有效的增加农业生产领域植物源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用药量,有助于克服现有农药残留及抗性问题。目前国内尚没有两者复配应用于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穗枯病防治的报道。
目前国内西南大学肖田、姚廷山申请了“一种用于枳壳疾病防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专利申请号:201610164135.0。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为主要成分的用于枳壳疾病防治药物组合,该发明公开了大蒜素和春雷霉素组合物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产品配方,同时公布了组合物为可溶液剂、可溶粉剂的制备方法。
通过对申请号为201610164135.0的发明专利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几点缺陷:①:配方中使用了羧甲基纤维素钠,该物质在水溶液中成碱性,春雷霉素和大蒜素在碱性条件下化学性质均不稳定,很容易分解,国标中规定②配方没有pH调节剂,且最终将配方pH调节至6-7,pH调整方法不明确,表明其技术方案不完整。③使用丁基萘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其在配方中用量仅为1-3%,很难保证油状的大蒜素能够较好的乳化,并溶于水呈透明状,其制剂物理稳定性存在问题。④丁基萘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均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阴离子基团较大,春雷霉素易于和酸性物质反应呈盐,增加其溶解度,但是与弱酸性阴离子结合后以形成不溶物。⑤该发明在技术方案中加入了乙醇,乙醇的加入会明显降低春雷霉素的溶解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大蒜素和春雷霉素的生物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生物农药微乳剂,该微乳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有效成分:1-50份、乳化剂:15-30份、增效剂:1-10份,pH调节剂,水补余至100%;其中有效成分是质量比为1~80:1~80的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优选:有效成分是质量比为1~20:1~20的大蒜素和春雷霉素。
上述微乳剂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AEO-15、吐温80、吐温6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增效剂为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甜菜碱、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卵磷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pH调节剂为柠檬酸、醋酸、磷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
微乳剂中的乳化剂为吐温8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AEO-15和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微乳剂中的增效剂为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卵磷脂和氮酮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上述生物农药微乳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大蒜素、乳化剂和增效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以及pH调节剂再次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春雷霉素并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生物农药微乳剂。
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生物农药水乳剂,该水乳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有效成分:1-50份、乳化剂:3-15份、增效剂:1-10份,防冻剂:0.01~5份,增稠剂:0.01~0.5份,pH调节剂,水补余至100%;其中有效成分是质量比为1~80:1~80的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优选:有效成分是质量比为1~20:1~20的大蒜素和春雷霉素。
上述水乳剂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吐温80、吐温6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增效剂为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甜菜碱、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卵磷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和聚乙烯醇1788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的pH调节剂为柠檬酸、醋酸、磷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
水乳剂中的乳化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吐温6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水乳剂中的所述的增效剂为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或甜菜碱。
一种上述的防治水稻病害的生物农药水乳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大蒜素和乳化剂、增效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油相,将pH调节剂、防冻剂、增稠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剪切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水乳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物农药微乳剂在制备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穗枯病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物农药水乳剂在制备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穗枯病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农药制剂所述的农药制剂,创新性的制备成了微乳剂和水乳剂,优化了配方组成,加入pH调节剂,增强了春雷霉素稳定性,且不使用有机溶剂,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增效剂,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药效,该生物农药制剂应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穗枯病效果突出,拓宽了该类产品的应用领域,优化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0+1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微乳剂时,该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20kg,春雷霉素1kg,吐温80kg 8kg,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22k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5kg,柠檬酸:0.3kg,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吐温80、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加入搅拌釜搅拌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柠檬酸搅拌均匀,加入春雷霉素搅拌溶解完全,即得到所述的微乳剂。
实施例2
4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40+4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水乳剂时,该水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40kg,春雷霉素4kg,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巴斯夫公司PE10500)2kg,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石家庄海森化工GS7810)6kg、甜菜碱3kg,PVA1788 1kg,乙二醇5kg,柠檬酸:0.3kg,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PE10500 4kg,甜菜碱加入剪切釜搅拌均匀,在高速剪切的条件下加入水剪切1.5h至完全剪切均匀,一次加入丙二醇、柠檬酸剪切均匀,加入春雷霉素剪切均匀,在加入增稠剂PVA1788剪切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水乳剂。所述制备方法中高速剪切是剪切机的转速为3000r/min。
实施例3
12%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0+2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微乳剂时,该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10kg,春雷霉素2kg,吐温80 25kg,氮酮:3kg,柠檬酸:0.3kg,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吐温80,氮酮加入搅拌釜搅拌至完全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柠檬酸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春雷霉素搅拌溶解完全,即得到所述的微乳剂。
实施例4
2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0+4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水乳剂时,该水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20kg,春雷霉素4kg,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巴斯夫公司PE10500)3kg,吐温60 6k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5kg,丙二醇2kg,黄原胶0.1kg,柠檬酸:0.3kg,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PE10500,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加入剪切釜搅拌均匀,在高速剪切的条件下加入水剪切1.5h至完全剪切均匀,一次加入丙二醇、柠檬酸剪切均匀,加入春雷霉素剪切均匀,在加入增稠剂黄原胶剪切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水乳剂。所述制备方法中高速剪切是剪切机的转速为3000r/min。
实施例5
20%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0+10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水乳剂时,该水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10kg,春雷霉素10kg,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巴斯夫公司PE10500)2k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3kg,乙二醇5kg,黄原胶0.1kg,柠檬酸:0.3%,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PE10500,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加入剪切釜搅拌均匀,在高速剪切的条件下加入水剪切1.5h至完全剪切均匀,一次加入乙二醇、柠檬酸剪切均匀,加入春雷霉素剪切均匀,在加入增稠剂黄原胶剪切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水乳剂。所述制备方法中高速剪切是剪切机的转速为3000r/min。
实施例6
10%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5+5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微乳剂时,该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5kg,春雷霉素5kg,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20kg,氮酮4kg,柠檬酸:0.3%,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氮酮入搅拌釜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柠檬酸搅拌均匀,加入春雷霉素搅拌溶解完全,即得到所述的微乳剂。
实施例7
6%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5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微乳剂时,该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1kg,春雷霉素5kg,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5k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3kg,氮酮3kg,柠檬酸:0.3%,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氮酮入搅拌釜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柠檬酸搅拌均匀,加入春雷霉素搅拌溶解完全,即得到所述的微乳剂。
实施例8
11%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10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水乳剂时,该水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1kg,春雷霉素10kg,GS7807(腰果酚聚氧乙烯醚)5kg,甜菜碱5kg,丙三醇5kg,PVA17882kg,柠檬酸:0.3%,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GS7807(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甜菜碱加入剪切釜搅拌完全均匀,在高速剪切的条件下加入水剪切1.5h至完全剪切均匀,加入柠檬酸剪切均匀,加入春雷霉素搅拌均匀,在加入增稠剂PVA1788剪切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水乳剂。所述制备方法中高速剪切是剪切机的转速为3000r/min。
0000
实施例9
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20
一种水稻病害生物农药制剂,该制剂为微乳剂时,该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大蒜素1kg,春雷霉素20kg,AEO-15:15k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5kg,卵磷脂1kg,柠檬酸:0.3kg,水补余至100kg。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大蒜素、AEO-15、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卵磷脂加入搅拌釜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柠檬酸搅拌均匀,加入春雷霉素搅拌溶解完全,即得到所述的微乳剂。
对比例1
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大蒜素6kg,春雷霉素8kg,丁基萘磺酸钠1kg,CMC-Na 3kg,加入82kg水中,搅拌均匀。
对比例2
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大蒜素5kg,春雷霉素9kg,丁基萘磺酸钠1kg,CMC-Na 3kg,加入82kg水中,搅拌均匀。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0
下面对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二者复配的不同产品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试验农药: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0:1)、4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2%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0%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0%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6%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1%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20)
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5%大蒜素微乳剂、(对比例1)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对比例2)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水稻稻瘟病
环境条件:试验设在淮安市洪泽县,试验小区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一致。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4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5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14个处理分别为:
(1)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0:1)(2)4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3)12%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4)2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5)20%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6)10%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7)6%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8)11%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9)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20)(10)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11)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12)2%春雷霉素水剂(13)5%大蒜素微乳剂(14)清水对照。
试验方法:试验于水稻破口初期施药1次,齐穗期再施1次。每小区兑水1.5kg,使用3WBD-16B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改用金属单喷头,喷速可调,药剂不留残液。
调查方法:施药后20天,待对照区穗颈瘟病情稳定、症状明显时,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0株水稻发病情况,记录各小区调查总穗数,发病穗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按下述标准进行病情分级;按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效。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三分之一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轴发病,造成白穗)
结果见表1
表1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注:采用DPS软件中Duncan’s新复极差法比较,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两种成分复配后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春雷霉素和大蒜素单剂的防治效果;相对于对比例而言,各实施例对水稻稻瘟病防效更高,不仅减少了用药量,同时降低了用药成本。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大蒜素与春雷霉素联合使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既经济又高效、环保。
实施例11
稻瘟病菌,采自淮安市洪泽县水稻田,从发病的水稻病穗中分离、鉴定,经挑单孢法纯化后保存在PDA上备用。
试验药剂:70%春雷霉素原药,50%大蒜素母药
试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毒力测定
将稻瘟病菌接种在燕麦片番茄汁琼脂培养基上,于25℃条件下培养7天,用无菌水轻轻洗下菌丝和分生孢子,将其悬浮液均匀涂于新的平板培养基上,每皿约400μL,在超净工作台中吹干。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约40h至培养基表面长出一层稀疏的气生菌丝体。向菌落上加少量无菌水,用棉签轻轻擦去表面的气生菌丝,并用水将培养基表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清洗干净,待培养基表面晾干后罩上2层纱布,于25℃光照条件下培养至有大量分生孢子产生。从培养基上洗下分生孢子,离心,弃上清,沉淀下来的分生孢子用0.05%Tween 80水溶液悬浮,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悬浮液浓度调至2×105个/ml。
将春雷霉素原药和大蒜素母药用甲醇溶解成1000mg/L的母液,大蒜素和春雷霉素配比设置为50:1、40:1、30:1、20:1、10:1、5:1、1:1、1:5、1:10、1:20、1:30、1:40、1:50。将配制的药剂用无菌水等比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每个实验设5个浓度,以清水处理作对照。
各浓度处理4盆,每盆10株。盆中先灌满水,然后在稻苗上用喷雾塔定量喷雾,同一浓度的4盆放在喷雾塔转台中央一起喷,每4盆20ml药液,顶部和侧面喷头用时喷,喷后倒掉盆中的水,防止部分喷到盆中的药液内吸到水稻体内,影响测定结果。喷药24h后用薄层用玻璃喷雾器喷雾接种稻瘟病菌孢子,喷后移至保湿罩中,26℃保持黑暗24h,RH100%,保证叶片上有水膜。再移至植物生长室中,光暗各12h,10000LUX,RH85%-90%,26℃-28℃培养7天后,调查结果。记录第2-3片完全叶的发病级数。
按下述标准进行病情分级(以叶为单位);按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效。
0级:整株无病
1级:出现褐点病斑
3级:出现典型纺锤型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以下;
5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6%-25%;
7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6%-50%;
9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0%以上。
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回归方程、EC50。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增效作用,即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0.5≤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相加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配比范围:A:B=50:1-1:50,优选配比范围为A:B=20:1-1:20
从表2可以看出,大蒜素与春雷霉素在20:1-1:20范围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活性显著提高,说明二者复配对防治水稻稻瘟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12
下面对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二者复配的不同产品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试验农药: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0:1)、4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2%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0%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0%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6%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1%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20)
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5%大蒜素微乳剂、(对比例1)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对比例2)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水稻白叶枯病
环境条件:试验设在淮安市洪泽县,试验小区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一致。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4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5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14个处理分别为:
(1)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0:1)(2)4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3)12%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4)2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5)20%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6)10%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7)6%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8)11%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9)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20)(10)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11)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12)2%春雷霉素水剂(13)5%大蒜素微乳剂(14)清水对照。
试验方法:试验于水稻白叶枯病发病初期施药1次,每间隔7天左右再施1次,共施药2次。每小区兑水1.5kg,使用3WBD-16B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改用金属单喷头,喷速可调,药剂不留残液。
调查方法:最后一次施药后14天,对照区白叶枯病病情稳定、症状明显时,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0株水稻发病情况,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以下两片叶,记录各小区调查总叶数,发病叶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按下述标准进行病情分级;按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效。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10%以下;
3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11%~25%;
5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26%~45%;
7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46%~65%;
9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65%以上。
结果见表3
表3供试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注:采用DPS软件中Duncan’s新复极差法比较,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两种成分复配后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春雷霉素和大蒜素单剂的防治效果;相对于对比例而言,各实施例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更高,不仅减少了用药量,同时降低了用药成本。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大蒜素与春雷霉素联合使用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既经济又高效、环保。
实施例13
水稻白叶枯病菌,采自淮安市洪泽县水稻田,从发病的水稻叶片中分离、鉴定,真空冻干保存在-18℃冰箱中。于测定前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挑取单菌落再划线培养。然后接种在N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h,用无菌水配制成浊度仪显示数字为20的细菌悬浮液备用。
试验药剂:70%春雷霉素原药,50%大蒜素母药
试验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将春雷霉素原药和大蒜素母药用甲醇溶解成1000mg/L的母液,大蒜素和春雷霉素配比设置为50:1、40:1、30:1、20:1、10:1、5:1、1:1、1:5、1:10、1:20、1:30、1:40、1:50。将配制的药剂用无菌水等比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每个实验设5个浓度;50ml空三角瓶加入含药NB培养基25ml,再接种细菌悬浮液100μL,设清水处理作对照。各浓度处理重复4瓶。
采用浊度法。28℃、转速175rpm摇培36h后测定浊度,计算各药剂处理对病菌增殖的抑制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回归方程、EC50。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增效作用,即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0.5≤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相加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供试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配比范围:A:B=50:1-1:50,优选配比范围为A:B=20:1-1:20
从表4可以看出,大蒜素与春雷霉素在20:1-1:20范围复配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显著提高,说明二者复配对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14
下面对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二者复配的不同产品对水稻穗枯病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水稻穗枯病菌,采自杭州市富阳区水稻田,从具有水稻穗枯病症状的稻穗中分离、鉴定,于测定前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挑取单菌落再划线培养。然后接种在N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h,用无菌水稀释成108cfu/ml的细菌悬浮液备用。
试验农药: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0:1)、4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2%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24%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0%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10%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6%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1%大蒜素·春雷霉素水乳剂、21%大蒜素·春雷霉素微乳剂(1:20)
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5%大蒜素微乳剂、(对比例1)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对比例2)14%大蒜素·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
试验设计:采用盆栽法。试验共设9个试验药剂、4个对照药剂及清水对照,共计14个处理;每个处理4盆,每盆10棵。按总有效成分用药量45g/hm2、每亩兑水50kg计算,设置试验药剂浓度为60mg a.i./L。在水稻抽穗前5天左右,盆中先灌满水,然后在稻苗上用喷雾塔定量喷雾,同一药剂的4盆放在喷雾塔转台中央一起喷,每4盆20ml药液,顶部和侧面喷头用时喷,喷后倒掉盆中的水,防止部分喷到盆中的药液内吸到水稻体内,影响测定结果。喷后自然晾干,24h后将配制好的108cfu/ml水稻穗枯病菌悬浮液喷洒接种于水稻上,每株平均接种量为10ml。喷后移至保湿罩中,26℃保持黑暗24h,RH100%,保证叶片上有水膜。再移至植物生长室中,光暗各12h,10000LUX,RH85%-90%,26℃-28℃培养,间隔7天再施药1次,继续培养至成熟期,待对照发病明显后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清水对照穗枯病病情稳定、症状明显时,调查每株水稻发病情况,每穗调查病谷粒数,记录各盆调查总粒数、发病粒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效。
结果见表5
表5供试药剂对水稻穗枯病的防治效果
注:采用DPS软件中Duncan’s新复极差法比较,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和春雷霉素两种成分复配后对水稻穗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春雷霉素和大蒜素单剂的防治效果;相对于对比例而言,各实施例对水稻穗枯病防效更高,不仅减少了用药量,同时降低了用药成本。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大蒜素与春雷霉素联合使用用于防治水稻穗枯病,既经济又高效、环保。
实施例15
水稻穗枯病菌,采自杭州市富阳区水稻田,从具有水稻穗枯病症状的稻穗中分离、鉴定,于测定前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挑取单菌落再划线培养。然后接种在N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h,用无菌水稀释成107cfu/ml的细菌悬浮液备用。
试验药剂:70%春雷霉素原药,50%大蒜素母药
试验药剂对水稻穗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将春雷霉素原药和大蒜素母药用甲醇溶解成1000mg/L的母液,大蒜素和春雷霉素配比设置为50:1、40:1、30:1、20:1、10:1、5:1、1:1、1:5、1:10、1:20、1:30、1:40、1:50。将配制的药剂用无菌水等比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每个实验设5个浓度;50ml空三角瓶加入含药NB培养基25ml,再接种细菌悬浮液100μL,设清水处理作对照。各浓度处理重复4瓶。
采用浊度法。28℃、转速175rpm摇培36h后测定浊度,计算各药剂处理对病菌增殖的抑制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回归方程、EC50。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增效作用,即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0.5≤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相加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供试药剂对水稻穗枯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配比范围:A:B=50:1-1:50,优选配比范围为A:B=20:1-1:20
从表6可以看出,大蒜素与春雷霉素在20:1-1:20范围复配对水稻穗枯病菌的活性显著提高,说明二者复配对防治水稻穗枯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