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干设备.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872344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78650.2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号:

CN205512058U

公开日:

2016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龚炳树

发明人:

龚炳树

地址:

36243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燎原村荆厝180号

优先权:

CN20162007865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炒干设备,所述盛茶容器设置在烘箱的中间,盛茶容器设置为网状容器,所述凹槽设置在烘箱底部的中间,所述集尘盒设置在凹槽的下方,所述湿度感应装置设置在烘箱右侧内壁的中间,所述除湿器设置在烘箱右侧外壁的上部,所述干燥剂设置在烘箱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支脚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烘箱的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盖子设置在烘箱的上端。该茶叶炒干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烘箱的设置,可以烘干茶叶,盛茶容器的设置,用于盛放茶叶,网状容器更容易烘干茶叶,湿度感应装置的设置可以感应烘箱中的湿度,除湿器的设置,可以除去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干燥剂的设置,辅助除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叶炒干设备,包括烘箱(1)、盛茶容器(2)、鼓风机(3)、凹槽(4)、集尘盒(5)、湿度感应装置(6)、除湿器(7)、干燥剂(8)、支脚(9)、盖子(10)、卡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茶容器(2)设置在烘箱(1)的中间,盛茶容器(2)设置为网状容器,且网孔直径小于茶叶宽度,盛茶容器(2)与烘箱(1)之间有较大距离,所述鼓风机(3)设有两个,且分别倾斜设置在烘箱(1)底部的左右两侧,且向内倾斜,所述凹槽(4)设置在烘箱(1)底部的中间,凹槽(4)的下方设有开口,且凹槽(4)设置为倒三角形状,所述集尘盒(5)设置在凹槽(4)的下方,所述湿度感应装置(6)设置在烘箱(1)右侧内壁的中间,所述除湿器(7)设置在烘箱(1)右侧外壁的上部,所述干燥剂(8)设置在烘箱(1)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支脚(9)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烘箱(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盖子(10)设置在烘箱(1)的上端,所述卡扣(11)设置在除湿器(7)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炒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0)的左端与烘箱(1)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连接装置,且盖子(10)盖上后烘箱(1)内部密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炒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0)的右端设有与盖子相垂直的卡端,卡端卡入卡扣(11)与盖子(10)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机械为加工茶叶所用的机械设备,包括采茶机、包揉机、松包机、筛沫机、摇青机、除铁机、抖筛机、拣梗机、圆筛机、滚切机、磨光机、解块机、理条机、曲毫机、分级机、炒茶机、烘培机、提香机、筛选机、杀青机、热风炉、炒干机、揉捻机、分装机、内膜机、茶叶挑梗机及真空包装机等等。炒干机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机械之一,然而,现有的多数烘干机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多数烘干机的烘干效果一般,同时,多数烘干机的功效单一,只能烘干掉茶叶中多余的水分,而不能对茶叶中多余的灰尘进行过滤,导致烘干后的茶叶会形成很大的灰尘,严重影响了茶叶烘干的环境卫生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干设备,包括烘箱、盛茶容器、鼓风机、凹槽、集尘盒、湿度感应装置、除湿器、干燥剂、支脚、盖子、卡扣,所述盛茶容器设置在烘箱的中间,盛茶容器设置为网状容器,且网孔直径小于茶叶宽度,盛茶容器与烘箱之间有较大距离,所述鼓风机设有两个,且分别倾斜设置在烘箱底部的左右两侧,且向内倾斜,所述凹槽设置在烘箱底部的中间,凹槽的下方设有开口,且凹槽设置为倒三角形状,所述集尘盒设置在凹槽的下方,所述湿度感应装置设置在烘箱右侧内壁的中间,所述除湿器设置在烘箱右侧外壁的上部,所述干燥剂设置在烘箱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支脚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烘箱的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盖子设置在烘箱的上端,所述卡扣设置在除湿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盖子的左端与烘箱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连接装置,且盖子盖上后烘箱内部密闭。

优选的,所述盖子的右端设有与盖子相垂直的卡端,卡端卡入卡扣与盖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茶叶炒干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烘箱的设置,可以烘干茶叶,盛茶容器的设置,用于盛放茶叶,网状容器更容易烘干茶叶,鼓风机的设置,不仅可以吹落茶叶中的灰尘,而且方便烘干茶叶,使茶叶烘干的更彻底,集尘盒的设置,用于手机茶叶中掉落的灰尘,湿度感应装置的设置可以感应烘箱中的湿度,除湿器的设置,可以除去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干燥剂的设置,辅助除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箱;2、盛茶容器;3、鼓风机;4、凹槽;5、集尘盒;6、湿度感应装置;7、除湿器;8、干燥剂;9、支脚;10、盖子;1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所示的一种茶叶炒干设备,包括烘箱1、盛茶容器2、鼓风机3、凹槽4、集尘盒5、湿度感应装置6、除湿器7、干燥剂8、支脚9、盖子10、卡扣11,所述盛茶容器2设置在烘箱1的中间,盛茶容器2设置为网状容器,且网孔直径小于茶叶宽度,盛茶容器2与烘箱1之间有较大距离,所述鼓风机3设有两个,且分别倾斜设置在烘箱1底部的左右两侧,且向内倾斜,所述凹槽4设置在烘箱1底部的中间,凹槽4的下方设有开口,且凹槽4设置为倒三角形状,所述集尘盒5设置在凹槽4的下方,所述湿度感应装置6设置在烘箱1右侧内壁的中间,所述除湿器7设置在烘箱1右侧外壁的上部,所述干燥剂8设置在烘箱1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支脚9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烘箱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盖子10设置在烘箱1的上端,所述盖子10的左端与烘箱1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连接装置,且盖子10盖上后烘箱1内部密闭,所述卡扣11设置在除湿器7的上方,所述盖子10的右端设有与盖子相垂直的卡端,卡端卡入卡扣11与盖子10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先将待烘干的茶叶放入盛茶容器2中,盖好盖子10并卡好卡扣11,使盖子牢固,打开电源,烘箱1内部温度上升,逐渐将茶叶烘干,鼓风机3吹风,可吹动盛茶容器2中的茶叶,使烘干效果更好,吹风的过程中,可讲茶叶中的灰尘一并吹落,顺着凹槽4落入集尘盒5中,干燥剂8可以吸收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当湿度感应装置6感应到湿度过大,除湿器7开始工作,可有效的除去大量水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炒干设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78650.2 (22)申请日 2016.01.27 (73)专利权人 龚炳树 地址 36243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 燎原村荆厝180号 (72)发明人 龚炳树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所述 盛茶容器设置在烘箱的中间, 盛茶容器设置为网 状容器, 所述凹槽设置在烘箱底部的中间, 所述 集尘盒设置在凹槽的下方, 所述湿度感应装置设 置。

2、在烘箱右侧内壁的中间, 所述除湿器设置在烘 箱右侧外壁的上部, 所述干燥剂设置在烘箱的左 侧内壁上, 所述支脚设有两组, 每组两个且分别 设置在烘箱的底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盖子设置在 烘箱的上端。 该茶叶炒干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 理, 烘箱的设置, 可以烘干茶叶, 盛茶容器的设 置, 用于盛放茶叶, 网状容器更容易烘干茶叶, 湿 度感应装置的设置可以感应烘箱中的湿度, 除湿 器的设置, 可以除去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干 燥剂的设置, 辅助除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512058 U 2016.08.31 CN 205512058 U 1.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包括烘。

3、箱 (1) 、 盛茶容器 (2) 、 鼓风机 (3) 、 凹槽 (4) 、 集尘盒 (5) 、 湿 度感应装置 (6) 、 除湿器 (7) 、 干燥剂 (8) 、 支脚 (9) 、 盖子 (10) 、 卡扣 (1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盛 茶容器 (2) 设置在烘箱 (1) 的中间, 盛茶容器 (2) 设置为网状容器, 且网孔直径小于茶叶宽 度, 盛茶容器 (2) 与烘箱 (1) 之间有较大距离, 所述鼓风机 (3) 设有两个, 且分别倾斜设置在 烘箱 (1) 底部的左右两侧, 且向内倾斜, 所述凹槽 (4) 设置在烘箱 (1) 底部的中间, 凹槽 (4) 的 下方设有开口, 且凹槽 (4。

4、) 设置为倒三角形状, 所述集尘盒 (5) 设置在凹槽 (4) 的下方, 所述 湿度感应装置 (6) 设置在烘箱 (1) 右侧内壁的中间, 所述除湿器 (7) 设置在烘箱 (1) 右侧外壁 的上部, 所述干燥剂 (8) 设置在烘箱 (1) 的左侧内壁上, 所述支脚 (9) 设有两组, 每组两个且 分别设置在烘箱 (1) 的底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盖子 (10) 设置在烘箱 (1) 的上端, 所述卡扣 (11) 设置在除湿器 (7) 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 (10) 的左端与烘箱 (1) 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连接装置, 且盖子 (10) 盖上后烘箱。

5、 (1) 内部密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 (10) 的右端设有与 盖子相垂直的卡端, 卡端卡入卡扣 (11) 与盖子 (10) 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12058 U 2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茶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机械为加工茶叶所用的机械设备, 包括采茶机、 包揉机、 松包机、 筛沫机、 摇青 机、 除铁机、 抖筛机、 拣梗机、 圆筛机、 滚切机、 磨光机、 解块机、 理条机、 曲毫机、 分级机、 炒茶 机、 烘培机、 提香机、。

6、 筛选机、 杀青机、 热风炉、 炒干机、 揉捻机、 分装机、 内膜机、 茶叶挑梗机 及真空包装机等等。 炒干机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机械之一, 然而, 现有的多数烘干 机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导致多数烘干机的烘干效果一般, 同时, 多数烘干机的 功效单一, 只能烘干掉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而不能对茶叶中多余的灰尘进行过滤, 导致烘干 后的茶叶会形成很大的灰尘, 严重影响了茶叶烘干的环境卫生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包括烘。

7、箱、 盛茶容器、 鼓风机、 凹槽、 集尘盒、 湿度感应装置、 除湿器、 干燥剂、 支脚、 盖子、 卡扣, 所述盛 茶容器设置在烘箱的中间, 盛茶容器设置为网状容器, 且网孔直径小于茶叶宽度, 盛茶容器 与烘箱之间有较大距离, 所述鼓风机设有两个, 且分别倾斜设置在烘箱底部的左右两侧, 且 向内倾斜, 所述凹槽设置在烘箱底部的中间, 凹槽的下方设有开口, 且凹槽设置为倒三角形 状, 所述集尘盒设置在凹槽的下方, 所述湿度感应装置设置在烘箱右侧内壁的中间, 所述除 湿器设置在烘箱右侧外壁的上部, 所述干燥剂设置在烘箱的左侧内壁上, 所述支脚设有两 组, 每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烘箱的底部的左右两侧, 。

8、所述盖子设置在烘箱的上端, 所述卡扣 设置在除湿器的上方。 0005 优选的, 所述盖子的左端与烘箱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连接装置, 且盖子盖上后烘箱 内部密闭。 0006 优选的, 所述盖子的右端设有与盖子相垂直的卡端, 卡端卡入卡扣与盖子固定连 接。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茶叶炒干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烘箱的设置, 可以烘干茶叶, 盛茶容器的设置, 用于盛放茶叶, 网状容器更容易烘干茶叶, 鼓风机的设置, 不仅可以吹落茶叶中的灰尘, 而且方便烘干茶叶, 使茶叶烘干的更彻底, 集尘盒的设置, 用 于手机茶叶中掉落的灰尘, 湿度感应装置的设置可以感应烘箱中的湿度, 除湿器的设置。

9、, 可 以除去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干燥剂的设置, 辅助除湿。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12058 U 3 0009 图中: 1、 烘箱; 2、 盛茶容器; 3、 鼓风机; 4、 凹槽; 5、 集尘盒; 6、 湿度感应装置; 7、 除湿 器; 8、 干燥剂; 9、 支脚; 10、 盖子; 11、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1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所示的一种茶叶炒干设备, 包括烘箱1、 盛茶容器2、 鼓风 机3、 凹槽4、 集尘盒5、 湿度感应装置6、 除湿器7、 干燥剂8、 支脚9、 盖子10、 卡扣11, 所述盛茶 容器2设置在烘箱1的中间, 盛茶容器2设置为网状容器, 且网孔直径小于茶叶宽度, 盛茶容 器2与烘箱1之间有较大距离, 所述鼓风机3设有两个, 且分别倾斜设置在烘箱1底部的左右 两侧, 且向内倾斜, 所述凹槽4设置在烘箱1底部的中间, 凹槽4的下方设有开口, 且凹槽4设 置为倒三角形。

11、状, 所述集尘盒5设置在凹槽4的下方, 所述湿度感应装置6设置在烘箱1右侧 内壁的中间, 所述除湿器7设置在烘箱1右侧外壁的上部, 所述干燥剂8设置在烘箱1的左侧 内壁上, 所述支脚9设有两组, 每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烘箱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盖子10 设置在烘箱1的上端, 所述盖子10的左端与烘箱1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连接装置, 且盖子10盖 上后烘箱1内部密闭, 所述卡扣11设置在除湿器7的上方, 所述盖子10的右端设有与盖子相 垂直的卡端, 卡端卡入卡扣11与盖子10固定连接。 0012 工作原理: 先将待烘干的茶叶放入盛茶容器2中, 盖好盖子10并卡好卡扣11, 使盖 子牢固, 打开电源。

12、, 烘箱1内部温度上升, 逐渐将茶叶烘干, 鼓风机3吹风, 可吹动盛茶容器2 中的茶叶, 使烘干效果更好, 吹风的过程中, 可讲茶叶中的灰尘一并吹落, 顺着凹槽4落入集 尘盒5中, 干燥剂8可以吸收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当湿度感应装置6感应到湿度过大, 除 湿器7开始工作, 可有效的除去大量水分。 0013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1205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512058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