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871349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7273.2

申请日:

20120608

公开号:

CN102668769B

公开日:

2014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1/00

主分类号:

A01C1/00

申请人: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涛,肖承鸿,江维克

地址: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50号

优先权:

CN20121018727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所述的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包括:将细度为1~3mm的细砂洗净,于120~122℃烘干灭菌20~25min后装入漏水容器中;取太子参种子,常温下用蒸馏水浸泡20~26h,装入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砂中,其中,埋入的深度为5~8cm;将容器置于-2~3℃的环境中层积35~70天。本发明通过控制层积时间、发芽温度和光照,使其发芽率达85%以上,并且操作简单,发芽检验的准确率高,有利于提高植株生长率及旺盛、整齐率,有效缩短育苗周期,节约育苗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太子参种子的休眠周期长,发芽检验困难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细度为2mm的细砂洗净,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装入漏水容器中;取太子参种子,常温下用蒸馏水浸泡24h,装入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砂中,其中,埋入的深度为6cm;将容器置于-2~3℃的环境中层积65天;每3天检测一次埋藏有太子参种子的细砂的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35%时,及时补水,保持细砂的湿润。 2. 一种对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发芽床的制备(1)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2)将细度为2mm的细砂洗净,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铺于培养皿底部,砂床的厚度为0.5cm; (3)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细砂并沥去多余的水; B.种子的萌发和检验(1)取层积好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并均匀排布于上述培养皿上;(2)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10~15℃,无光培养15天;(3)统计种子的发芽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的萌发和检验步骤中,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10℃,无光培养15天。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12cm,每个培养皿中均匀排布12粒种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属 于药材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子参,别名童参、四叶参、米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属植物。野 生的太子参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其块根具有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在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脏病、 肠胃道疾病和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 来,随着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研制开发,太子参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栽培,使太子参病害加 剧、种性退化、品质劣变严重。有性繁殖是太子参进行脱毒复壮、优 良品种繁育的有效途径。

自然条件下,由于太子参种子具有休眠的特点,一般需要在土壤中经 过7~8个月才能萌发,发芽率低;当前用常规的发芽实验对太子参种子 进行检验,太子参种子并不发芽,且太子参种子的质量没有相应的检 验标准,给太子参种子的应用带来很多障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 快速正确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和检测其发芽能力的室内检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 验的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太子参种子的休眠周期长、发芽率低及太 子参种子发芽检验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解除太 子参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将细度为1~3mm的细砂洗净,于120~122℃ 烘干灭菌20~25min后装入漏水容器中;取太子参种子,常温下用蒸馏 水浸泡20~26h,装入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砂中,其中,埋入的 深度为5~8cm;将容器置于-2~3℃的环境中层积35~70天。

具体的,将细度为2mm的细砂洗净,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装入漏水 容器中;取太子参种子,常温下用蒸馏水浸泡24h,装入帆布口袋并埋 藏于上述的细砂中,其中,埋入的深度为6cm;将容器置于-2~3℃的 环境中层积60~70天。

更具体的,将容器置于-2~3℃的环境中层积65天。

前述的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中,每3天检测一次埋藏有 太子参种子的细砂的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35%时,及时补水,保持细 砂的湿润。

一种对前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A.发芽床的制备,采用下述a、b、c或d中的任意一种发芽床:

a.(1)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2)将细度为1~3mm的细砂洗净,于120~122℃烘干灭菌20~25min后 ,铺于培养皿底部,其中,砂床的厚度为0.4~0.6cm;

(3)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细砂并沥去多余的水;

b.(1)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2)将3层纱布铺于培养皿底部;

(3)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纱布并沥去多余的水;

c.(1)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2)将3层滤纸铺于培养皿底部;

(3)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滤纸并沥去多余的水;

d.(1)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2)将2层滤纸铺于培养皿底部,2层滤纸盖于种子上;

(3)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滤纸并沥去多余的水;

B.种子的萌发和检验

(1)取层积好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并均匀排布于上述培 养皿上;

(2)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5~25℃ ,无光培养15天;

(3)统计种子的发芽数。

优选的,采用a发芽床进行发芽检验,且在a发芽床的制备方法步骤( 2)中,将细度为2mm的细砂洗净,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铺于培 养皿底部,砂床的厚度为0.5cm;在种子萌发和检验的步骤(2)中,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10~15℃,无 光培养15天。

具体的,在种子萌发和检验的步骤(2)中,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 中,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10℃,无光培养15天。

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12cm,每个培养皿中均匀排布12粒种子。

为了验证上述方法对太子参种子解除休眠状态和发芽检验的作用结果 ,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1、太子参种子的生活力测定

种子生活力是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测定方法 参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中“生活力的生物化学(四唑)测定”法 进行。随机数取100粒太子参种子,重复4 次,用30℃左右的蒸馏水浸泡12h,然后从靠近种胚处将种子纵切,使 种胚暴露,用0.2%的TTC对种子染色60min左右,染色温度约为40℃, 然后进行观察鉴定,种胚完全被染色的为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结果显 示:2011年5月采至贵州施秉的太子参种子生活力为90.22%。

2、低温层积时间对太子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室温下浸种24h,置于灭菌好的湿润细砂中,于-2~3℃砂藏层积,保 持砂子湿润。定期于0,10,20,30,35,40,45,50,55,60,65d ,70d取出60粒种子置于3层纱布发芽床,在15 ℃左右的无光环境下 进行发芽实验,每天观察、补充水分,并记录各层积时间的发芽数。 每个层积时间均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种子。不同层积时间发芽情 况如下(“—”表示0~30d内无种子发芽):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太子参种子层积35d后,部分种子打破休眠开始 发芽,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层积65d和70d的种子发芽率 基本不变,准确率分别为90.34%、90.90%,从节约时间方面来考虑, 层积时间定为65d。

3、发芽床对太子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取层积65d的种子分别置于0.4~0.6cm的砂上、3层纱布上、3层滤纸上 和上下各2层滤纸间的4种发芽床进行发芽试验,发芽温度15℃左右, 无光培养15天。每日观察,补充水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发芽 床中的发芽数和霉烂种子数。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个重复60粒种子。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床的发芽情况如下:

从数据可以看出,太子参种子在砂上和纸上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准确 率达到92.36%以上,且种子霉烂率差异不大。但在试验中观察发现, 纸上发芽床的种苗平铺生长,细砂发芽床的种苗直立生长,纸上发芽 床的异常种苗明显多于细砂发芽床,且细砂发芽床的保湿能力比纸上 发芽床强。故以厚度为0.4~0.6cm的细砂作为太子参种子室内发芽检 验的发芽床为佳。

4、不同发芽温度和光照对太子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取层积65d的种子置于0.4~0.6cm厚的细砂发芽床中,分别在5、10、 15、20、25 ℃恒温,5/15℃变温,10/20℃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 ,其中变温采用高温8 h、光照,光照强度为990LX和低温16 h、黑 暗。每日观察、补充水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 与霉烂种子数。培养15d。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个重复60粒种子。发 芽情况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温会抑制太子参种子的萌发,10℃无光照条 件下发芽效果最好,准确率达94.68%。

因此,优选发芽温度及光照条件为10℃,无光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将 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期由原来的7~8个月缩短至2个月左右,并且通过控 制层积时间、发芽温度和光照,使其发芽率达85%以上,本发明操作简 单,发芽检验的准确率高,播种后出苗好且较为整齐,有利于提高植 株生长率及旺盛、整齐率,有效缩短育苗周期,节约育苗成本,从根 本上解决了太子参种子的休眠周期长,发芽检验困难的问题。另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细砂, 其中可能存在细菌,因此需要灭菌;由于太子参种子在5℃左右既能解 除休眠又能发芽,故层积温度定为-2~3℃。另外,因发芽其间种子需 水量较多,且根部需要插入发芽床中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要用0.4~ 0.6cm厚的细砂作为发芽床;太子参种子皮薄,20~26h浸种可以使种 子充分吸水,以供其发芽阶段使用。此外,解除休眠的太子参种子在 自然条件下适宜的发芽温度为无光、10~15℃,温度过高种子萌发明显 受抑制;在无土壤的条件下,发芽温度越高种子生霉的可能性越高, 因此,在保证种子发芽率的同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当在温度为10℃ 无光的条件下培养时,发芽效果最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休眠的解除:将细度为2mm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 装入能漏水的容器中;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4h,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中,埋入深度为6cm,将容器置于-2~3℃环境 中层积65天,保持细砂湿润。

发芽床的准备:将直径为12cm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然后用于121℃ 烘干灭菌23min的2mm左右细砂铺于培养皿底部0.5cm;培养皿中的细砂 用蒸馏水充分润湿,沥去多余的水。

种子萌发和检验:将层积65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每个 培养皿中放入12粒种子,共5盘,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细砂 上,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10℃无光培养,每日观察、补充水 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15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2: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 法,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休眠的解除:将细度为1mm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120℃烘干灭菌20min后 装入能漏水的容器中;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0h,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中,埋入深度为5cm,将容器置于-2~3℃环境 中层积35天,保持细砂湿润。

发芽床的准备:将直径为12cm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然后用3层滤纸 铺于培养皿底部;培养皿中的滤纸用蒸馏水充分润湿,沥去多余的水 。

种子萌发和检验:将层积35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每个 培养皿中放入12粒种子,共5盘,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3层 滤纸上,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5℃, 无光培养,每日观察、补充水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 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15天后,统计种子发芽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3: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 法,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休眠的解除:将细度为3mm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122℃烘干灭菌25min后 装入能漏水的容器中;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6h,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中,埋入深度为8cm,将容器置于-2~3℃环境 中层积70天,保持细砂湿润。

发芽床的准备:将直径为12cm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然后用3层纱布 铺于培养皿底部;培养皿中的纱布用蒸馏水充分润湿,沥去多余的水 。

种子萌发和检验:将层积70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每个 培养皿中放入12粒种子,共5盘,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3层 纱布上,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25℃、无光培养,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 15天后,统计种子发芽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4: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休眠的解除:将细度为2mm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 装入能漏水的容器中;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4h,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中,埋入深度为6cm,将容器置于-2~3℃环境 中层积65天,保持细砂湿润。

发芽床的准备:将直径为12cm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用2层滤纸铺于 培养皿底部 ;培养皿中的滤纸用蒸馏水充分润湿,沥去多余的水。

种子萌发和检验:将层积65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每个 培养皿中放入12粒种子,共5盘,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中的2 层滤纸上,另取2层滤纸盖于种子上,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1 0℃无光培养,每日观察、补充水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温度下 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15天后,统计种子发芽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5: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休眠的解除:将细度为2mm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 装入能漏水的容器中;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4h,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中,埋入深度为6cm,将容器置于-2~3℃环境 中层积60天,保持细砂湿润。

发芽床的准备:将直径为12cm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然后用于121℃ 烘干灭菌23min的2mm左右细砂铺于培养皿底部0.5cm;培养皿中的细砂 用蒸馏水充分润湿,沥去多余的水。

种子萌发和检验:将层积60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每个 培养皿中放入12粒种子,共5盘,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细砂 上,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15℃无光培养,每日观察、补充水 分,挑出霉烂种子,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15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6876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2 CN 102668769 B (21)申请号 201210187273.2 (22)申请日 2012.06.08 A01C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贵阳中医学院 地址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 50 号 专利权人 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周涛 肖承鸿 江维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62 代理人 郭防 SU 1207412 A,1986.01.30, CN 101352118 A,2009.01.28, 温学森。

2、, 等 . 太子参种子休眠原因初探 .中 草药 .2003, 第 34 卷 ( 第 8 期 ), 任永权, 等 . 太子参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 幼苗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2,( 第 6 期 ), (54) 发明名称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 验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 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 所述的快速解除太子参 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包括 : 将细度为 13mm 的细 砂洗净, 于120122烘干灭菌2025min后装 入漏水容器中 ; 取太子参种子, 常温下用蒸馏水 浸泡 2026h, 装入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砂 中, 其中, 。

3、埋入的深度为 58cm ; 将容器置于 -2 3的环境中层积 35 70 天。本发明通过控制 层积时间、 发芽温度和光照, 使其发芽率达 85% 以 上, 并且操作简单, 发芽检验的准确率高, 有利于 提高植株生长率及旺盛、 整齐率, 有效缩短育苗周 期, 节约育苗成本, 从根本上解决了太子参种子的 休眠周期长, 发芽检验困难的问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曹猛猛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68769 B CN 102668769 B 1/。

4、1 页 2 1.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细度为 2mm 的细砂洗净, 于121烘干灭菌23min后装入漏水容器中 ; 取太子参种子, 常温下用蒸馏水浸泡24h, 装入 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砂中, 其中, 埋入的深度为 6cm ; 将容器置于 -2 3的环境中 层积65天 ; 每3天检测一次埋藏有太子参种子的细砂的含水量, 当含水量低于35%时, 及时 补水, 保持细砂的湿润。 2. 一种对上述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A发芽床的制备 (1) 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 (2) 将细度。

5、为 2mm 的细砂洗净, 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后, 铺于培养皿底部, 砂床的厚 度为 0.5cm ; (3) 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细砂并沥去多余的水 ; B种子的萌发和检验 (1) 取层积好的太子参种子, 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并均匀排布于上述培养皿上 ; (2)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 10 15, 无光培养 15 天 ; (3) 统计种子的发芽数。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种子的萌发和检验步骤中,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 10, 无 光培养 15 天。 4. 根据权。

6、利要求 2 所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 12cm, 每个培养皿中均匀排布 12 粒种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68769 B 2 1/6 页 3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 属于药材栽培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太子参, 别名童参、 四叶参、 米参, 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属植物。 野生的太子参分布 于辽宁、 河北、 山东、 安徽、 江苏等省。 其块根具有益气健脾、 生津润肺之功效, 在治疗心脑血 管病、 糖尿病、 肝脏病。

7、、 肠胃道疾病和肿瘤等常见病、 多发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 来, 随着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研制开发, 太子参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 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栽培, 使太子参病害加剧、 种性退化、 品质劣变严重。有性繁殖是太 子参进行脱毒复壮、 优良品种繁育的有效途径。 0003 自然条件下, 由于太子参种子具有休眠的特点, 一般需要在土壤中经过 78 个月 才能萌发, 发芽率低 ; 当前用常规的发芽实验对太子参种子进行检验, 太子参种子并不发 芽, 且太子参种子的质量没有相应的检验标准, 给太子参种子的应用带来很多障碍。因此, 迫切需要一种能快速正确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和检。

8、测其发芽能力的室内检验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及发芽检验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解决太子参种子的休眠周期长、 发芽率低及太子参种子发芽检验困难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 眠状态的方法, 将细度为13mm的细砂洗净, 于120122烘干灭菌2025min后装入漏 水容器中 ; 取太子参种子, 常温下用蒸馏水浸泡 2026h, 装入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 砂中, 其中, 埋入的深度为 58cm ; 将容器置于 -2 3的环境中层积 35 70 天。 0006 具体的, 将细。

9、度为 2mm 的细砂洗净, 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后装入漏水容器中 ; 取太子参种子, 常温下用蒸馏水浸泡 24h, 装入帆布口袋并埋藏于上述的细砂中, 其中, 埋入 的深度为 6cm ; 将容器置于 -2 3的环境中层积 60 70 天。 0007 更具体的, 将容器置于 -2 3的环境中层积 65 天。 0008 前述的快速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状态的方法中, 每 3 天检测一次埋藏有太子参种 子的细砂的含水量, 当含水量低于 35% 时, 及时补水, 保持细砂的湿润。 0009 一种对前述的解除休眠状态的太子参种子的发芽检验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0 A发芽床的制备, 采用。

10、下述 a、 b、 c 或 d 中的任意一种发芽床 : 0011 a (1) 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 0012 (2) 将细度为 13mm 的细砂洗净, 于 120 122烘干灭菌 20 25min 后, 铺于培 养皿底部, 其中, 砂床的厚度为 0.4 0.6cm ; 0013 (3) 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细砂并沥去多余的水 ; 0014 b (1) 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 说 明 书 CN 102668769 B 3 2/6 页 4 0015 (2) 将 3 层纱布铺于培养皿底部 ; 0016 (3) 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纱布并沥去多余的水 ; 0017 c (1) 清洗培养。

11、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 0018 (2) 将 3 层滤纸铺于培养皿底部 ; 0019 (3) 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滤纸并沥去多余的水 ; 0020 d (1) 清洗培养皿并对其进行灭菌 ; 0021 (2) 将 2 层滤纸铺于培养皿底部, 2 层滤纸盖于种子上 ; 0022 (3) 用蒸馏水润湿培养皿中的滤纸并沥去多余的水 ; 0023 B种子的萌发和检验 0024 (1) 取层积好的太子参种子, 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并均匀排布于上述培养皿上 ; 0025 (2)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525, 无光培养15 天 ; 0026 (3) 统计种子的发芽数。 0027 优选。

12、的, 采用 a 发芽床进行发芽检验, 且在 a 发芽床的制备方法步骤 (2) 中, 将细 度为 2mm 的细砂洗净, 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后, 铺于培养皿底部, 砂床的厚度为 0.5cm ; 在种子萌发和检验的步骤 (2) 中,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 10 15, 无光培养 15 天。 0028 具体的, 在种子萌发和检验的步骤 (2) 中,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光照培养 箱的温度保持在 10, 无光培养 15 天。 0029 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 12cm, 每个培养皿中均匀排布 12 粒种子。 0030 为了验证上述方法对太子参种子解除休眠。

13、状态和发芽检验的作用结果, 申请人进 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具体如下 : 0031 1、 太子参种子的生活力测定 0032 种子生活力是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测定方法参考 国际 种子检验规程 中 “生活力的生物化学 (四唑) 测定” 法进行。随机数取 100 粒太子参种子, 重复 4 次, 用 30左右的蒸馏水浸泡 12h, 然后从靠近种胚处将种子纵切, 使种胚暴露, 用 0.2% 的 TTC 对种子染色 60min 左右, 染色温度约为 40, 然后进行观察鉴定, 种胚完全被 染色的为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结果显示 : 2011 年 5 月采至贵州施秉的太子参种子生活力为 90。

14、.22%。 0033 2、 低温层积时间对太子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0034 室温下浸种24h, 置于灭菌好的湿润细砂中, 于-23砂藏层积, 保持砂子湿润。 定期于 0, 10, 20, 30, 35, 40, 45, 50, 55, 60, 65d, 70d 取出 60 粒种子置于 3 层纱布发芽床, 在 15 左右的无光环境下进行发芽实验, 每天观察、 补充水分, 并记录各层积时间的发芽数。 每个层积时间均设 4 个重复, 每个重复 60 粒种子。不同层积时间发芽情况如下 ( “” 表示 030d 内无种子发芽) : 说 明 书 CN 102668769 B 4 3/6 页 5 0035 0。

15、03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太子参种子层积 35d 后, 部分种子打破休眠开始发芽, 发 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层积 65d 和 70d 的种子发芽率基本不变, 准确率分别为 90.34%、 90.90%, 从节约时间方面来考虑, 层积时间定为 65d。 0037 3、 发芽床对太子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0038 取层积 65d 的种子分别置于 0.4 0.6cm 的砂上、 3 层纱布上、 3 层滤纸上和上下 各 2 层滤纸间的 4 种发芽床进行发芽试验, 发芽温度 15左右, 无光培养 15 天。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挑出霉烂种子, 并记录各发芽床中的发芽数和霉烂种子数。每个处理重复 。

16、4 次, 每个重复 60 粒种子。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发芽床的发芽情况如下 : 0039 0040 从数据可以看出, 太子参种子在砂上和纸上种子发芽效果最好, 准确率达到 92.36% 以上, 且种子霉烂率差异不大。但在试验中观察发现, 纸上发芽床的种苗平铺生长, 细砂发芽床的种苗直立生长, 纸上发芽床的异常种苗明显多于细砂发芽床, 且细砂发芽床 的保湿能力比纸上发芽床强。故以厚度为 0.4 0.6cm 的细砂作为太子参种子室内发芽检 验的发芽床为佳。 0041 4、 不同发芽温度和光照对太子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668769 B 5 4/6 页 6 0042 取层积 65。

17、d 的种子置于 0.4 0.6cm 厚的细砂发芽床中, 分别在 5、 10、 15、 20、 25 恒温, 5/15变温, 10/20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 其中变温采用高温 8 h、 光照, 光照 强度为990LX和低温16 h、 黑暗。 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挑出霉烂种子, 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 芽数与霉烂种子数。培养 15d。每个处理重复 4 次, 每个重复 60 粒种子。发芽情况如下 : 0043 004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高温会抑制太子参种子的萌发, 10无光照条件下发芽效 果最好, 准确率达 94.68%。 0045 因此, 优选发芽温度及光照条件为 10, 无光照。 00。

18、4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不仅将太子参种子的 休眠期由原来的 78 个月缩短至 2 个月左右, 并且通过控制层积时间、 发芽温度和光照, 使 其发芽率达 85% 以上, 本发明操作简单, 发芽检验的准确率高, 播种后出苗好且较为整齐, 有利于提高植株生长率及旺盛、 整齐率, 有效缩短育苗周期, 节约育苗成本, 从根本上解决 了太子参种子的休眠周期长, 发芽检验困难的问题。另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 细砂, 其中可能存在细菌, 因此需要灭菌 ; 由于太子参种子在 5左右既能解除休眠又能发 芽, 故层积温度定为 -23。另外, 因发芽其间种子需水量。

19、较多, 且根部需要插入发芽床中 才能直立生长, 因此需要用 0.4 0.6cm 厚的细砂作为发芽床 ; 太子参种子皮薄, 20 26h 浸种可以使种子充分吸水, 以供其发芽阶段使用。 此外, 解除休眠的太子参种子在自然条件 下适宜的发芽温度为无光、 1015, 温度过高种子萌发明显受抑制 ; 在无土壤的条件下, 发 芽温度越高种子生霉的可能性越高, 因此, 在保证种子发芽率的同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 当 在温度为 10无光的条件下培养时, 发芽效果最好。 004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本发明的实施例 1 :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

20、验方法, 是通过 下列步骤实现的 : 0049 休眠的解除 : 将细度为 2mm 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后装入能 漏水的容器中 ; 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24h, 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 说 明 书 CN 102668769 B 6 5/6 页 7 中, 埋入深度为 6cm, 将容器置于 -23环境中层积 65 天, 保持细砂湿润。 0050 发芽床的准备 : 将直径为 12cm 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 然后用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的 2mm 左右细砂铺于培养皿底部 0.5cm ; 培养皿中的细砂用蒸馏水充分润湿, 沥去多 余的水。 005。

21、1 种子萌发和检验 : 将层积 65 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每个培养皿中放 入 12 粒种子, 共 5 盘, 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细砂上,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 中, 10无光培养, 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挑出霉烂种子, 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 子数, 15 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0052 本发明的实施例 2 :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 下列步骤实现的 : 0053 休眠的解除 : 将细度为 1mm 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 120烘干灭菌 20min 后装入能 漏水的容器中 ; 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20h, 装入帆布口袋中, 。

22、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 中, 埋入深度为 5cm, 将容器置于 -23环境中层积 35 天, 保持细砂湿润。 0054 发芽床的准备 : 将直径为 12cm 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 然后用 3 层滤纸铺于培养 皿底部 ; 培养皿中的滤纸用蒸馏水充分润湿, 沥去多余的水。 0055 种子萌发和检验 : 将层积 35 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每个培养皿中放 入 12 粒种子, 共 5 盘, 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 3 层滤纸上,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 箱中, 光照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 5, 无光培养, 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挑出霉烂种子, 并记录 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 15。

23、 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0056 本发明的实施例 3 :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 下列步骤实现的 : 0057 休眠的解除 : 将细度为 3mm 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 122烘干灭菌 25min 后装入能 漏水的容器中 ; 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26h, 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 中, 埋入深度为 8cm, 将容器置于 -23环境中层积 70 天, 保持细砂湿润。 0058 发芽床的准备 : 将直径为 12cm 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 然后用 3 层纱布铺于培养 皿底部 ; 培养皿中的纱布用蒸馏水充分润湿, 沥去多余的水。 0059 种子萌发和。

24、检验 : 将层积 70 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每个培养皿中放 入 12 粒种子, 共 5 盘, 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 3 层纱布上,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 箱中, 25、 无光培养, 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挑出霉烂种子, 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 烂种子数, 15 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0060 本发明的实施例 4 :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 下列步骤实现的 : 0061 休眠的解除 : 将细度为 2mm 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后装入能 漏水的容器中 ; 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24h, 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

25、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 中, 埋入深度为 6cm, 将容器置于 -23环境中层积 65 天, 保持细砂湿润。 0062 发芽床的准备 : 将直径为 12cm 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 用 2 层滤纸铺于培养皿底 部 ; 培养皿中的滤纸用蒸馏水充分润湿, 沥去多余的水。 0063 种子萌发和检验 : 将层积 65 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每个培养皿中放 入 12 粒种子, 共 5 盘, 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中的 2 层滤纸上, 另取 2 层滤纸盖于种 说 明 书 CN 102668769 B 7 6/6 页 8 子上,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10无光培养, 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26、 挑出霉烂种子, 并 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子数, 15 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0064 本发明的实施例 5 : 本发明的太子参种子室内解除休眠和发芽检验方法, 是通过 下列步骤实现的 : 0065 休眠的解除 : 将细度为 2mm 左右的细砂洗净后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后装入能 漏水的容器中 ; 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24h, 装入帆布口袋中, 埋藏以上灭菌过的细砂 中, 埋入深度为 6cm, 将容器置于 -23环境中层积 60 天, 保持细砂湿润。 0066 发芽床的准备 : 将直径为 12cm 培养皿进行清洗和灭菌, 然后用于 121烘干灭菌 23min 的 2mm 左右细砂铺于培养皿底部 0.5cm ; 培养皿中的细砂用蒸馏水充分润湿, 沥去多 余的水。 0067 种子萌发和检验 : 将层积 60 天的太子参种子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每个培养皿中放 入 12 粒种子, 共 5 盘, 且这些种子均匀排布于培养皿的细砂上,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 中, 15无光培养, 每日观察、 补充水分, 挑出霉烂种子, 并记录各温度下的发芽数与霉烂种 子数, 15 天后, 统计种子发芽数。 说 明 书 CN 102668769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