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50962.X (22)申请日 2018.06.22 (71)申请人 刘辉 地址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道东门北路1032号虹楼11B源泰农业 公司 (72)发明人 刘辉 (51)Int.Cl. A01C 23/04(2006.01) A01C 2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农 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因此, 本发明的技 术问题为: 提供一种能。
2、够控制稻田水量, 可以将 复合肥均匀洒向稻田内的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 灌溉设备。 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 灌溉设备, 包括有第一支杆、 安装架、 第一L型支 杆、 第一导套、 第一导杆、 固定板、 第一弹簧、 竖 杆、 开关、 第一拉线、 橡胶球等; 地面左右对称插 有第一支杆,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顶端设有安装 架, 安装架底部左侧开有第一通孔。 本发明通过 橡胶球位置改变, 从而控制主动轮启动和关闭, 如此即可控制稻田的水位, 搅动板左右往复摆 动, 加快复合肥与河水的混合速率, 之后通过河 水将复合肥带往稻田的每一个角落, 有效地提高 了农人的施肥效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
3、页 附图5页 CN 108934374 A 2018.12.07 CN 108934374 A 1.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第一支杆、 安装架、 第一L型 支杆、 第一导套、 第一导杆、 固定板、 第一弹簧、 竖杆、 开关、 第一拉线、 橡胶球、 缸体、 活塞、 第 一推杆、 第二支杆、 主动轮、 凸轮、 第三支杆、 第二导套、 第二导杆、 滑轮、 铁块、 第二推杆、 第 一单向管、 第二单向管、 安装块和框体, 地面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顶 端设有安装架, 安装架底部左侧开有第一通孔, 安装架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 杆, 左右两侧第一。
4、L型支杆内端设有第一导套, 第一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 第一导 杆顶端设有固定板, 固定板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底端与第一导套顶部连接, 固定 板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竖杆,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顶部均设有开关, 开关位于竖杆正下方, 第一导杆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线, 第一拉线穿过第一通孔, 第一拉线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第一 导套右侧的安装架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 缸体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 活塞顶部连接有第一 推杆, 安装架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 第二支杆顶部设有主动轮, 主动轮后侧输出轴连接 有凸轮, 缸体右侧上部设有第三支杆, 第三支杆右端设有第二导套, 第二导套内滑动式连接 有第二导。
5、杆, 第二导杆底端设有滑轮, 滑轮与凸轮接触, 第二导杆顶端设有铁块, 第二导杆 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推杆, 第二推杆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顶端连接, 缸体左侧下部连接有第 一单向管, 第一单向管左端穿过安装架左壁, 第一单向管下方的缸体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 单向管, 第二单向管下部穿过安装架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 上 下两侧安装块左端设有框体, 框体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末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第四 支杆、 第三导套、 第三导杆、 推板、 第二弹簧、 滑杆、 滑套、 第一连杆、 第一轴承座、 第一转轴、 第二连杆。
6、和搅动板,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第四支杆, 第四支杆顶端设有第三导套, 第三导 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杆, 第三导杆左端设有推板, 推板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弹簧, 第二 弹簧右端与第三导套左侧连接, 第三导杆右端设有滑杆, 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套, 滑套前 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 安装架底部右侧开有第二通孔,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一轴承 座, 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通孔后方, 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后端与第一连杆 连接, 第一转轴前端设有第二连杆, 第二连杆下部穿过第二通孔, 第二连杆下部左右对称设 有搅动板, 搅动板位于框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7、,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安装 板、 第二轴承座、 第二转轴、 第三轴承座、 第三转轴、 第一研磨杆、 皮带轮、 平皮带、 第四轴承 座、 第四转轴、 第二研磨杆和传动齿轮,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安装板, 前侧安装 板前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 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轴, 第二转轴前端与第一连杆后侧 连接, 前后两侧安装板上部均设有第三轴承座, 前后两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 第三 转轴后部设有第一研磨杆, 第三转轴前端设有皮带轮, 第二转轴后部也设有皮带轮, 上下两 侧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 第三轴承座上方的前后两侧安装板上部均设有第四轴承座, 前 后两侧第四轴承座内设有第四转轴,。
8、 第四转轴后部设有第二研磨杆, 第四转轴前端设有传 动齿轮, 第三转轴前部也设有传动齿轮, 下侧传动齿轮与上侧传动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第二 L型支杆、 第二拉线和晴天娃娃, 安装架顶部右侧设有第二L型支杆, 第二L型支杆顶部内侧 连接有第二拉线, 第二拉线底端连接有晴天娃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放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934374 A 2 框和导板, 前后两侧安装板顶部设有放料框, 前侧后侧安装板内侧下部倾斜连接有导板。 权 利 要 求。
9、 书 2/2 页 3 CN 108934374 A 3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的水稻种植是中国南方非常重要的生产方式, 水稻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特性, 在生长初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以达到自身快速生长的目的, 目前一般是直接从河流或者水 渠将水引流至稻田内, 而且部分稻田位置较高, 需要使用抽水机才能对水稻灌溉, 如此对稻 田的水量不好控制, 为了水稻能够有足够的养料, 因此需要手动将复合肥洒在稻田里, 因稻 田较大, 手动洒复合肥不均匀, 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 且需要耗费较多的劳。
10、力。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不好控制稻田水量, 人工手动洒复合肥不均匀的缺点, 因此, 本发明的技 术问题为: 提供一种能够控制稻田水量, 可以将复合肥均匀洒向稻田内的农业水稻种植用 自动灌溉设备。 0004 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包括有第一支杆、 安装架、 第一L型 支杆、 第一导套、 第一导杆、 固定板、 第一弹簧、 竖杆、 开关、 第一拉线、 橡胶球、 缸体、 活塞、 第 一推杆、 第二支杆、 主动轮、 凸轮、 第三支杆、 第二导套、 第二导杆、 滑轮、 铁块、 第二推杆、 第 一单向管、 第二单向管、 安装块和框体, 地面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 左右两侧第。
11、一支杆顶 端设有安装架, 安装架底部左侧开有第一通孔, 安装架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 杆,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内端设有第一导套, 第一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 第一导 杆顶端设有固定板, 固定板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底端与第一导套顶部连接, 固定 板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竖杆,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顶部均设有开关, 开关位于竖杆正下方, 第一导杆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线, 第一拉线穿过第一通孔, 第一拉线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第一 导套右侧的安装架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 缸体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 活塞顶部连接有第一 推杆, 安装架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 第二支杆顶部设有主动轮, 主动。
12、轮后侧输出轴连接 有凸轮, 缸体右侧上部设有第三支杆, 第三支杆右端设有第二导套, 第二导套内滑动式连接 有第二导杆, 第二导杆底端设有滑轮, 滑轮与凸轮接触, 第二导杆顶端设有铁块, 第二导杆 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推杆, 第二推杆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顶端连接, 缸体左侧下部连接有第 一单向管, 第一单向管左端穿过安装架左壁, 第一单向管下方的缸体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 单向管, 第二单向管下部穿过安装架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 上 下两侧安装块左端设有框体, 框体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末端连接。 0005 此外, 特别优选的是, 还包括有第四支杆、 第三导套、 第三导杆、 推板、。
13、 第二弹簧、 滑 杆、 滑套、 第一连杆、 第一轴承座、 第一转轴、 第二连杆和搅动板,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第 四支杆, 第四支杆顶端设有第三导套, 第三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杆, 第三导杆左端设 有推板, 推板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弹簧, 第二弹簧右端与第三导套左侧连接, 第三导杆右端 设有滑杆, 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套, 滑套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 安装架底部右侧开有 说 明 书 1/10 页 4 CN 108934374 A 4 第二通孔,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一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通孔后方, 第一轴承座 内设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后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第一转轴前端设有第二连。
14、杆, 第二连杆下 部穿过第二通孔, 第二连杆下部左右对称设有搅动板, 搅动板位于框体内。 0006 此外, 特别优选的是, 还包括有安装板、 第二轴承座、 第二转轴、 第三轴承座、 第三 转轴、 第一研磨杆、 皮带轮、 平皮带、 第四轴承座、 第四转轴、 第二研磨杆和传动齿轮, 安装架 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安装板, 前侧安装板前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 第二轴承座内设 有第二转轴, 第二转轴前端与第一连杆后侧连接, 前后两侧安装板上部均设有第三轴承座, 前后两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 第三转轴后部设有第一研磨杆, 第三转轴前端设有 皮带轮, 第二转轴后部也设有皮带轮, 上下两侧皮带轮之间绕。
15、有平皮带, 第三轴承座上方的 前后两侧安装板上部均设有第四轴承座, 前后两侧第四轴承座内设有第四转轴, 第四转轴 后部设有第二研磨杆, 第四转轴前端设有传动齿轮, 第三转轴前部也设有传动齿轮, 下侧传 动齿轮与上侧传动齿轮啮合。 0007 此外, 特别优选的是, 还包括有第二L型支杆、 第二拉线和晴天娃娃, 安装架顶部右 侧设有第二L型支杆, 第二L型支杆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二拉线, 第二拉线底端连接有晴天娃 娃。 0008 此外, 特别优选的是, 还包括有放料框和导板, 前后两侧安装板顶部设有放料框, 前侧后侧安装板内侧下部倾斜连接有导板。 0009 本发明正常工作时, 本发明固定在稻田内, 由。
16、于水稻种植初期需要大量的水, 进而 当稻田内水量充足时橡胶球会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水稻的光合作用及其他因素导致稻田内 的水量下降时, 会慢慢使得橡胶球悬空, 此时橡胶球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拉线拉动第 一导杆向下运动, 第一导杆向下运动带动固定板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 第一弹簧被压缩, 当 左右两侧竖杆均按动左右两侧开关时, 由于开关通过电路与主动轮连接, 进而当左右两侧 开关被同时按动时, 左右两侧开关相互配合控制主动轮转动, 主动轮输出轴带动凸轮转动, 通过凸轮和滑轮的相互配合, 使得第二导杆上下往复运动, 第二导杆通过第二推杆带动第 一推杆上下往复运动, 使得活塞上下往复运动, 通过铁块,。
17、 可以产生足够的向下推力, 有效 地保证了活塞可以向下运动, 第一单向管末端伸入河流内连接,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 活塞通 过第一单向管将河水抽入缸体内, 当活塞向下运动时, 活塞通过第二单向管将缸体内的河 水排入框体内, 当框体装满河水时, 河水自然溢出, 最终流入稻田内, 通过框体, 可以避免河 水直接冲击稻田, 防止水稻的根部受损, 有效地保证了水稻的正常生长, 当稻田内的含水量 增多时, 水位会逐渐增高, 使得橡胶球重新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第一弹簧恢复原状, 推动固 定板及其上装置向上运动复位, 左右两侧竖杆分别与左右两侧开关分离, 此时开关控制主 动轮停止转动, 从而本发明停止向稻田内。
18、注水。 0010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支杆、 第三导套、 第三导杆、 推板、 第二弹簧、 滑杆、 滑套、 第一连 杆、 第一轴承座、 第一转轴、 第二连杆和搅动板,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第四支杆, 第四支杆 顶端设有第三导套, 第三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杆, 第三导杆左端设有推板, 推板右侧 上部连接有第二弹簧, 第二弹簧右端与第三导套左侧连接, 第三导杆右端设有滑杆, 滑杆上 滑动式连接有滑套, 滑套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 安装架底部右侧开有第二通孔, 安装架 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一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通孔后方, 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后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第一转轴前端设有。
19、第二连杆, 第二连杆下部穿过第二通孔, 说 明 书 2/10 页 5 CN 108934374 A 5 第二连杆下部左右对称设有搅动板, 搅动板位于框体内, 所以当凸轮转动与推板接触时, 凸 轮突出部分推动推板向右运动, 进而带动第三导杆向右运动, 从而带动滑杆向右运动, 第二 弹簧被压缩, 当凸轮与推板分离时, 第二弹簧恢复原状, 推动推板及其上装置向左运动复 位, 通过凸轮与推板的配合, 使得滑杆左右往复运动, 通过滑杆和滑套的配合, 使得第一连 杆正反交替转动一定的角度, 进而带动第一转轴正反交替转动, 从而带动第二连杆正反交 替转动, 使得搅动板正反交替转动, 当需要为稻田内添加固体复。
20、合肥时, 可以将固体复合肥 倒入装有河水的框体内, 通过搅动板左右往复摆动, 加快复合肥与河水的混合速率, 之后通 过河水将复合肥带往稻田的每一个角落, 有效地提高了农人的施肥效率, 当凸轮停止转动 时, 搅动板及其上装置也随之停止运作。 0011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 第二轴承座、 第二转轴、 第三轴承座、 第三转轴、 第一研磨 杆、 皮带轮、 平皮带、 第四轴承座、 第四转轴、 第二研磨杆和传动齿轮, 安装架内底部右侧前 后对称设有安装板, 前侧安装板前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 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轴, 第 二转轴前端与第一连杆后侧连接, 前后两侧安装板上部均设有第三轴承座, 前后两侧第三。
21、 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 第三转轴后部设有第一研磨杆, 第三转轴前端设有皮带轮, 第二转 轴后部也设有皮带轮, 上下两侧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 第三轴承座上方的前后两侧安装 板上部均设有第四轴承座, 前后两侧第四轴承座内设有第四转轴, 第四转轴后部设有第二 研磨杆, 第四转轴前端设有传动齿轮, 第三转轴前部也设有传动齿轮, 下侧传动齿轮与上侧 传动齿轮啮合, 所以当第一连杆正反交替转动一定的角度时, 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转轴正反 交替转动, 第二转轴转动带动下侧皮带轮转动, 下侧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上侧皮带轮转 动, 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 从而带动下侧传动齿轮和第一研磨杆转动, 下侧传动齿轮带动。
22、 上侧传动齿轮转动, 进而带动第四转轴转动, 从而带动第二研磨杆转动, 通过第二研磨杆与 第一研磨杆的配合, 对固体较大的复合肥进行研磨处理, 最终研磨处理后的固体复合肥会 落在前后两侧安装板之间的安装架内底部, 农人只需将其收集倒入装水的框体内即可, 通 过将固体复合肥进行研磨处理, 有效地提高了复合肥的混合速率, 节约了时间, 当第一连杆 停止正反交替转动时, 第二研磨杆与第一研磨杆也随之停止转动。 0012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L型支杆、 第二拉线和晴天娃娃, 安装架顶部右侧设有第二L型 支杆, 第二L型支杆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二拉线, 第二拉线底端连接有晴天娃娃, 所以通过晴 天娃娃, 表现了。
23、农人对于风调雨顺的向往, 同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便于驱赶部分啄食水 稻叶苗的鸟类。 0013 因为还包括有放料框和导板, 前后两侧安装板顶部设有放料框, 前侧后侧安装板 内侧下部倾斜连接有导板, 所以通过放料框, 避免农人因大意而卷入第二研磨杆与第一研 磨杆内, 保证了农人的工作安全环境, 导板则是达到了便于收集研磨后的复合肥的效果。 0014 本发明通过橡胶球位置改变, 从而控制主动轮启动和关闭, 如此即可控制稻田的 水位, 搅动板左右往复摆动, 加快复合肥与河水的混合速率, 之后通过河水将复合肥带往稻 田的每一个角落, 有效地提高了农人的施肥效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第。
24、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3/10 页 6 CN 108934374 A 6 0017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在图中: 1.地面, 2.第一支杆, 3.安装架, 4.第一通孔, 5.第一L型支杆, 6.第一导 套, 7.第一导杆, 8.固定板, 9.第一弹簧, 10.竖杆, 11.开关, 12.第一拉线, 13.橡胶球, 14.缸 体, 15.活塞, 16.第一推杆, 17.第二支杆, 18.主动轮, 19.凸。
25、轮, 20.第三支杆, 21.第二导套, 22.第二导杆, 23.滑轮, 24.铁块, 25.第二推杆, 26.第一单向管, 27.第二单向管, 28.安装 块, 29.框体, 30.第四支杆, 31.第三导套, 32.第三导杆, 33.推板, 34.第二弹簧, 35.滑杆, 36.滑套, 37.第一连杆, 38.第一轴承座, 39.第一转轴, 40.第二通孔, 41.第二连杆, 42.搅动 板, 43.安装板, 44.第二轴承座, 45.第二转轴, 46.第三轴承座, 47.第三转轴, 48.第一研磨 杆, 49.皮带轮, 50.平皮带, 51.第四轴承座, 52.第四转轴, 53.第二研磨。
26、杆, 54.传动齿轮, 55.第二L型支杆, 56.第二拉线, 57.晴天娃娃, 58.放料框, 59.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 照附图,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该理解, 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 而并非要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 此外, 在以下说明中, 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 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 发明的概念。 0022 实施例1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第一支杆2、 安装架3、 第一L 型支杆5、 第一导套6、 第一导杆7、 固定板8、 第一弹簧9、 竖杆10、 开关。
27、11、 第一拉线12、 橡胶球 13、 缸体14、 活塞15、 第一推杆16、 第二支杆17、 主动轮18、 凸轮19、 第三支杆20、 第二导套21、 第二导杆22、 滑轮23、 铁块24、 第二推杆25、 第一单向管26、 第二单向管27、 安装块28和框体 29, 地面1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2,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2顶端设有安装架3, 安装架3底部左 侧开有第一通孔4, 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杆5,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 5内端设有第一导套6, 第一导套6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7, 第一导杆7顶端设有固定板8, 固定板8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 第一弹簧9底端与第一导套6顶。
28、部连接, 固定板8底部左右对 称设有竖杆10,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5顶部均设有开关11, 开关11位于竖杆10正下方, 第一 导杆7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线12, 第一拉线12穿过第一通孔4, 第一拉线12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13, 第一导套6右侧的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14, 缸体14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15, 活塞 15顶部连接有第一推杆16, 安装架3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17, 第二支杆17顶部设有主动 轮18, 主动轮18后侧输出轴连接有凸轮19, 缸体14右侧上部设有第三支杆20, 第三支杆20右 端设有第二导套21, 第二导套2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杆22, 第二导杆22底端设有滑轮。
29、23, 滑轮23与凸轮19接触, 第二导杆22顶端设有铁块24, 第二导杆22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推杆25, 第二推杆25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16顶端连接, 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单向管26, 第一 单向管26左端穿过安装架3左壁, 第一单向管26下方的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单向管 27, 第二单向管27下部穿过安装架3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2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28, 上下两侧安装块28左端设有框体29, 框体29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27末端连接。 0023 实施例2 说 明 书 4/10 页 7 CN 108934374 A 7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如图1-5所示, 包。
30、括有第一支杆2、 安装架3、 第一L 型支杆5、 第一导套6、 第一导杆7、 固定板8、 第一弹簧9、 竖杆10、 开关11、 第一拉线12、 橡胶球 13、 缸体14、 活塞15、 第一推杆16、 第二支杆17、 主动轮18、 凸轮19、 第三支杆20、 第二导套21、 第二导杆22、 滑轮23、 铁块24、 第二推杆25、 第一单向管26、 第二单向管27、 安装块28和框体 29, 地面1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2,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2顶端设有安装架3, 安装架3底部左 侧开有第一通孔4, 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杆5,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 5内端设有第一导套6, 第一导套。
31、6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7, 第一导杆7顶端设有固定板8, 固定板8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 第一弹簧9底端与第一导套6顶部连接, 固定板8底部左右对 称设有竖杆10,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5顶部均设有开关11, 开关11位于竖杆10正下方, 第一 导杆7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线12, 第一拉线12穿过第一通孔4, 第一拉线12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13, 第一导套6右侧的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14, 缸体14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15, 活塞 15顶部连接有第一推杆16, 安装架3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17, 第二支杆17顶部设有主动 轮18, 主动轮18后侧输出轴连接有凸轮19, 缸体14右侧上部设有。
32、第三支杆20, 第三支杆20右 端设有第二导套21, 第二导套2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杆22, 第二导杆22底端设有滑轮23, 滑轮23与凸轮19接触, 第二导杆22顶端设有铁块24, 第二导杆22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推杆25, 第二推杆25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16顶端连接, 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单向管26, 第一 单向管26左端穿过安装架3左壁, 第一单向管26下方的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单向管 27, 第二单向管27下部穿过安装架3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2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28, 上下两侧安装块28左端设有框体29, 框体29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27末端连接。 0024 还包括有。
33、第四支杆30、 第三导套31、 第三导杆32、 推板33、 第二弹簧34、 滑杆35、 滑 套36、 第一连杆37、 第一轴承座38、 第一转轴39、 第二连杆41和搅动板42, 安装架3内底部右 侧设有第四支杆30, 第四支杆30顶端设有第三导套31, 第三导套3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 杆32, 第三导杆32左端设有推板33, 推板33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弹簧34, 第二弹簧34右端与 第三导套31左侧连接, 第三导杆32右端设有滑杆35, 滑杆3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套36, 滑套36 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37, 安装架3底部右侧开有第二通孔40, 安装架3内底部右侧设有 第一轴承座38, 第。
34、一轴承座38位于第二通孔40后方, 第一轴承座38内设有第一转轴39, 第一 转轴39后端与第一连杆37连接, 第一转轴39前端设有第二连杆41, 第二连杆41下部穿过第 二通孔40, 第二连杆41下部左右对称设有搅动板42, 搅动板42位于框体29内。 0025 实施例3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第一支杆2、 安装架3、 第一L 型支杆5、 第一导套6、 第一导杆7、 固定板8、 第一弹簧9、 竖杆10、 开关11、 第一拉线12、 橡胶球 13、 缸体14、 活塞15、 第一推杆16、 第二支杆17、 主动轮18、 凸轮19、 第三支杆20、 第二导套21。
35、、 第二导杆22、 滑轮23、 铁块24、 第二推杆25、 第一单向管26、 第二单向管27、 安装块28和框体 29, 地面1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2,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2顶端设有安装架3, 安装架3底部左 侧开有第一通孔4, 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杆5,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 5内端设有第一导套6, 第一导套6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7, 第一导杆7顶端设有固定板8, 固定板8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 第一弹簧9底端与第一导套6顶部连接, 固定板8底部左右对 称设有竖杆10,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5顶部均设有开关11, 开关11位于竖杆10正下方, 第一 导杆7底端连接有第一拉。
36、线12, 第一拉线12穿过第一通孔4, 第一拉线12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说 明 书 5/10 页 8 CN 108934374 A 8 13, 第一导套6右侧的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14, 缸体14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15, 活塞 15顶部连接有第一推杆16, 安装架3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17, 第二支杆17顶部设有主动 轮18, 主动轮18后侧输出轴连接有凸轮19, 缸体14右侧上部设有第三支杆20, 第三支杆20右 端设有第二导套21, 第二导套2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杆22, 第二导杆22底端设有滑轮23, 滑轮23与凸轮19接触, 第二导杆22顶端设有铁块24, 第二导杆22左侧中部。
37、设有第二推杆25, 第二推杆25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16顶端连接, 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单向管26, 第一 单向管26左端穿过安装架3左壁, 第一单向管26下方的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单向管 27, 第二单向管27下部穿过安装架3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2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28, 上下两侧安装块28左端设有框体29, 框体29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27末端连接。 0026 还包括有第四支杆30、 第三导套31、 第三导杆32、 推板33、 第二弹簧34、 滑杆35、 滑 套36、 第一连杆37、 第一轴承座38、 第一转轴39、 第二连杆41和搅动板42, 安装架3内底部右 侧设有第。
38、四支杆30, 第四支杆30顶端设有第三导套31, 第三导套3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 杆32, 第三导杆32左端设有推板33, 推板33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弹簧34, 第二弹簧34右端与 第三导套31左侧连接, 第三导杆32右端设有滑杆35, 滑杆3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套36, 滑套36 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37, 安装架3底部右侧开有第二通孔40, 安装架3内底部右侧设有 第一轴承座38, 第一轴承座38位于第二通孔40后方, 第一轴承座38内设有第一转轴39, 第一 转轴39后端与第一连杆37连接, 第一转轴39前端设有第二连杆41, 第二连杆41下部穿过第 二通孔40, 第二连杆41下部左右。
39、对称设有搅动板42, 搅动板42位于框体29内。 0027 还包括有安装板43、 第二轴承座44、 第二转轴45、 第三轴承座46、 第三转轴47、 第一 研磨杆48、 皮带轮49、 平皮带50、 第四轴承座51、 第四转轴52、 第二研磨杆53和传动齿轮54, 安装架3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安装板43, 前侧安装板43前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44, 第 二轴承座44内设有第二转轴45, 第二转轴45前端与第一连杆37后侧连接, 前后两侧安装板 43上部均设有第三轴承座46, 前后两侧第三轴承座46内设有第三转轴47, 第三转轴47后部 设有第一研磨杆48, 第三转轴47前端设有皮带轮49, 第。
40、二转轴45后部也设有皮带轮49, 上下 两侧皮带轮49之间绕有平皮带50, 第三轴承座46上方的前后两侧安装板43上部均设有第四 轴承座51, 前后两侧第四轴承座51内设有第四转轴52, 第四转轴52后部设有第二研磨杆53, 第四转轴52前端设有传动齿轮54, 第三转轴47前部也设有传动齿轮54, 下侧传动齿轮54与 上侧传动齿轮54啮合。 0028 实施例4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第一支杆2、 安装架3、 第一L 型支杆5、 第一导套6、 第一导杆7、 固定板8、 第一弹簧9、 竖杆10、 开关11、 第一拉线12、 橡胶球 13、 缸体14、 活塞15、。
41、 第一推杆16、 第二支杆17、 主动轮18、 凸轮19、 第三支杆20、 第二导套21、 第二导杆22、 滑轮23、 铁块24、 第二推杆25、 第一单向管26、 第二单向管27、 安装块28和框体 29, 地面1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2,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2顶端设有安装架3, 安装架3底部左 侧开有第一通孔4, 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杆5,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 5内端设有第一导套6, 第一导套6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7, 第一导杆7顶端设有固定板8, 固定板8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 第一弹簧9底端与第一导套6顶部连接, 固定板8底部左右对 称设有竖杆10, 左右两侧第一L。
42、型支杆5顶部均设有开关11, 开关11位于竖杆10正下方, 第一 导杆7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线12, 第一拉线12穿过第一通孔4, 第一拉线12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说 明 书 6/10 页 9 CN 108934374 A 9 13, 第一导套6右侧的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14, 缸体14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15, 活塞 15顶部连接有第一推杆16, 安装架3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17, 第二支杆17顶部设有主动 轮18, 主动轮18后侧输出轴连接有凸轮19, 缸体14右侧上部设有第三支杆20, 第三支杆20右 端设有第二导套21, 第二导套2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杆22, 第二导杆22底端设有滑。
43、轮23, 滑轮23与凸轮19接触, 第二导杆22顶端设有铁块24, 第二导杆22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推杆25, 第二推杆25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16顶端连接, 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单向管26, 第一 单向管26左端穿过安装架3左壁, 第一单向管26下方的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单向管 27, 第二单向管27下部穿过安装架3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2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28, 上下两侧安装块28左端设有框体29, 框体29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27末端连接。 0029 还包括有第四支杆30、 第三导套31、 第三导杆32、 推板33、 第二弹簧34、 滑杆35、 滑 套36、 第一连杆37、 。
44、第一轴承座38、 第一转轴39、 第二连杆41和搅动板42, 安装架3内底部右 侧设有第四支杆30, 第四支杆30顶端设有第三导套31, 第三导套3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 杆32, 第三导杆32左端设有推板33, 推板33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弹簧34, 第二弹簧34右端与 第三导套31左侧连接, 第三导杆32右端设有滑杆35, 滑杆3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套36, 滑套36 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37, 安装架3底部右侧开有第二通孔40, 安装架3内底部右侧设有 第一轴承座38, 第一轴承座38位于第二通孔40后方, 第一轴承座38内设有第一转轴39, 第一 转轴39后端与第一连杆37连接, 第一转。
45、轴39前端设有第二连杆41, 第二连杆41下部穿过第 二通孔40, 第二连杆41下部左右对称设有搅动板42, 搅动板42位于框体29内。 0030 还包括有安装板43、 第二轴承座44、 第二转轴45、 第三轴承座46、 第三转轴47、 第一 研磨杆48、 皮带轮49、 平皮带50、 第四轴承座51、 第四转轴52、 第二研磨杆53和传动齿轮54, 安装架3内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安装板43, 前侧安装板43前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44, 第 二轴承座44内设有第二转轴45, 第二转轴45前端与第一连杆37后侧连接, 前后两侧安装板 43上部均设有第三轴承座46, 前后两侧第三轴承座46内设有第三。
46、转轴47, 第三转轴47后部 设有第一研磨杆48, 第三转轴47前端设有皮带轮49, 第二转轴45后部也设有皮带轮49, 上下 两侧皮带轮49之间绕有平皮带50, 第三轴承座46上方的前后两侧安装板43上部均设有第四 轴承座51, 前后两侧第四轴承座51内设有第四转轴52, 第四转轴52后部设有第二研磨杆53, 第四转轴52前端设有传动齿轮54, 第三转轴47前部也设有传动齿轮54, 下侧传动齿轮54与 上侧传动齿轮54啮合。 0031 还包括有第二L型支杆55、 第二拉线56和晴天娃娃57, 安装架3顶部右侧设有第二L 型支杆55, 第二L型支杆55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二拉线56, 第二拉线56。
47、底端连接有晴天娃娃 57。 0032 实施例5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第一支杆2、 安装架3、 第一L 型支杆5、 第一导套6、 第一导杆7、 固定板8、 第一弹簧9、 竖杆10、 开关11、 第一拉线12、 橡胶球 13、 缸体14、 活塞15、 第一推杆16、 第二支杆17、 主动轮18、 凸轮19、 第三支杆20、 第二导套21、 第二导杆22、 滑轮23、 铁块24、 第二推杆25、 第一单向管26、 第二单向管27、 安装块28和框体 29, 地面1左右对称插有第一支杆2, 左右两侧第一支杆2顶端设有安装架3, 安装架3底部左 侧开有第一通孔4, 。
48、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L型支杆5,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 5内端设有第一导套6, 第一导套6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杆7, 第一导杆7顶端设有固定板8, 说 明 书 7/10 页 10 CN 108934374 A 10 固定板8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 第一弹簧9底端与第一导套6顶部连接, 固定板8底部左右对 称设有竖杆10, 左右两侧第一L型支杆5顶部均设有开关11, 开关11位于竖杆10正下方, 第一 导杆7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线12, 第一拉线12穿过第一通孔4, 第一拉线12底端连接有橡胶球 13, 第一导套6右侧的安装架3内底部左侧设有缸体14, 缸体14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15,。
49、 活塞 15顶部连接有第一推杆16, 安装架3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支杆17, 第二支杆17顶部设有主动 轮18, 主动轮18后侧输出轴连接有凸轮19, 缸体14右侧上部设有第三支杆20, 第三支杆20右 端设有第二导套21, 第二导套2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杆22, 第二导杆22底端设有滑轮23, 滑轮23与凸轮19接触, 第二导杆22顶端设有铁块24, 第二导杆22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推杆25, 第二推杆25底部左侧与第一推杆16顶端连接, 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单向管26, 第一 单向管26左端穿过安装架3左壁, 第一单向管26下方的缸体14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单向管 27, 第二单向管27下部穿过安装架3底部, 右侧第一支杆2左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安装块28, 上下两侧安装块28左端设有框体29, 框体29左侧上部与第二单向管27末端连接。 0033 还包括有第四支杆30、 第三导套31、 第三导杆32、 推板33、 第二弹簧34、 滑杆35、 滑 套36、 第一连杆37、 第一轴承座38、 第一转轴39、 第二连杆41和搅动板42, 安装架3内底部右 侧设有第四支杆30, 第四支杆30顶端设有第三导套31, 第三导套3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 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