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871148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9757.5

申请日:

20150308

公开号:

CN104606169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9/48,A61K31/4439,A61K47/38,A61K47/14,A61K47/04,A61K47/10,A61K47/12,A61K47/20,A61K47/32,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9/48,A61K31/4439,A61K47/38,A61K47/14,A61K47/04,A61K47/10,A61K47/12,A61K47/20,A61K47/32,A61P1/04

申请人:

崔银方

发明人:

张弘,杨红国

地址: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温泉镇七沟村67号

优先权:

CN20151009975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是将兰索拉唑、淀粉、蔗糖、羟丙纤维素、酒石酸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维酮K30、95%乙醇采用湿法制粒制成丸芯,然后将丸芯采用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硬脂酸正丁酯、滑石粉、95%乙醇进行包衣制成肠溶微丸后装胶囊。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发现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和硬脂酸正丁酯联用,加上丸芯中的酒石酸钾钠,使得本发明丸芯和肠溶衣层之间不需要包隔离层,进而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胶囊具有稳定性好、溶出度高、杂质含量低的优点,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和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1)预混、粉碎:将8-14重量份的兰索拉唑、8-16重量份的蔗糖、1.8-3.7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15-25重量份的淀粉、1-4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4.5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4-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制成配料粉;(3)配制粘合剂:将2-5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25-35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6)配制包衣液:将5.6-9.2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40-16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1-2.6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2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9)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药物成分重量份数为:9-13.2重量份的兰索拉唑、16.4-23.1重量份的淀粉、9.4-13重量份的蔗糖、1.5-3.7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0-2.9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2.1-3.8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0.9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4-4.2重量份的聚维酮K30、26.1-29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5.9-8.7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1.25-2.3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1-1.8重量份的滑石粉、145-155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药物成分重量份数为:10重量份的兰索拉唑、21重量份的淀粉、12重量份的蔗糖、2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4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3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6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份的聚维酮K30、27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7.3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1.3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5重量份的滑石粉、15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粉碎粒径为1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时间为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喷液速度为0-40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喷液速度为90-16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丸包衣增重为15%-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其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是继奥美拉唑之后世界上的第二个质子泵抑制剂类抗溃疡药,为壁细胞尖端分泌膜内质子泵的强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和奥美拉唑一样,也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酶(质子泵)而发挥作用。由于本品为弱碱性药物,原药活性极小,吸收入血后转运至胃粘膜细胞,最终到达分泌管和 酸性腔,该处的pH<1,原药被质子化后带正电而不断富集,并在酸的催化下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磺酸和次磺酸胺形式的药物,该活性药物与H+-K+-ATP酶转运机制而发挥抑制酸分泌作用。因此兰索拉唑可完全阻断乙酰胆碱、胃泌素和组胺等化学介质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抑酸作用。能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 消化性溃疡及由于酸分泌亢进引起的疾病,其效果优于较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尤 其是对在后者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和胶原性溃疡有较好效果。由于该药针对了诱发溃疡的两个病因—酸分泌亢进和H.P感染,所以治疗溃疡比较迅速、有效,且复发率低。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幽门螺旋杆菌、 Zollimger-ellison综合症。

兰索拉唑为白色至白褐色无味晶体性粉末,其水中溶解度非常小,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胃酸中极易被破坏,制成普通片剂或胶囊后口服吸收较慢,生物利用度较低,稳定性也较差,严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研究还发现兰索拉唑对湿、热、光照均不稳定,极易发生降解和氧化反应,产生非活性杂质,导致主药含量下降,而且降解产物还会引起服用者的过敏反应。所以兰索拉唑制剂的长期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是所有药品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技术中兰索拉唑药剂一般采用包衣肠溶片剂或制成肠溶固体颗粒后装胶囊。

CN1907281A公开一种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将兰索拉唑原料、微晶纤维素、磷酸氢二钠、无水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L-精氨酸、混合均匀制成活性丸芯,本发明通过在丸芯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 和L-精氨酸助溶,提高兰索拉唑的溶出。考虑到兰索拉唑胶囊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因此采用羟丙甲纤微素水溶液对丸芯进行隔离衣层和包肠溶衣层,装胶囊制得肠溶胶囊,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CN1883458A公开一种兰索拉唑钠肠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兰索拉唑钠、稀释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和包衣剂组成,制备方法为取兰索拉唑钠、崩解剂和稀释剂,粉碎过筛后混匀,加润湿剂或粘合剂,压片,包隔离层和肠溶衣制得肠溶片;或制成基丸,包隔离层和肠溶衣层,装胶囊制得肠溶胶囊。

CN102008449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该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包括1-5份酸碱调节剂、80-200份水、2-8份粘合剂、15-30份兰索拉唑、消泡剂适量、0.5-5份增溶剂、50-200份空白丸芯、以及隔离衣和肠溶衣。该发明解决了药量过低、缓冲液中释放度低及药物储存不稳定等问题。

CN101716159A公开了一种稳定且生物利用度高的兰索拉唑片,包括片芯、隔离衣层和肠溶衣层,其中,所述的片芯是由兰索拉唑、乳糖、预胶化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硬脂酸镁组成;所述隔离衣层是由欧巴代Y-1-7000、乙醇、纯化水制成;和所述肠溶衣层是由欧巴代OY-P 91S型和乙醇制成。

CN101953812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肠溶片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内到外依次由下列成分组成:a.由兰索拉唑和可药用辅料组成的片芯;b.由遮光剂、润滑剂组成的中间隔离层;c.由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可药用辅料组成的肠溶层,其特征是:片芯由兰索拉唑、稀释剂、增溶剂、碱性稳定剂和崩解剂制成颗粒后再加入崩解剂压制而得。本发明的兰索拉唑肠溶片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生产量大,产品质量可控,药物溶出速率快,重现性和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CN101156852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肠溶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由兰索拉唑、分散剂、食用植物油、氧化镁或碳酸镁、乳化剂、泊洛沙姆、动植物胶、柠檬酸钠组成。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胶体磨,灌入肠溶空心胶囊,采用聚丙烯酸树脂乙醇溶液作为封口材料将灌装后的胶囊套合封口。本发明将兰索拉唑混悬于疏水性的赋型油中,在兰索拉唑粉末周围形成保护膜,生产过程不引入水分,避免兰索拉唑的降解,再加入乳化剂以提高兰索拉唑的溶出度,无需包隔离层和肠溶包衣,生产周期较短,工艺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性好。

CN101229142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的肠溶片剂,该肠溶片在肠溶层和片芯之间不需要包隔离层,由下列成分组成:a)由兰索拉唑和可药用辅料组成的片芯;b) 由蓖麻油、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可药用辅料组成的肠溶衣层。通过在肠溶衣层中加入蓖麻油,以克服兰索拉唑被酸性包衣材料的破坏,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兰索拉唑容易变色、不稳定的质量问题,而且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兰索拉唑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时需要在片芯和肠溶层之间包一层隔离层的技术偏见。

CN102558154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结晶化合物及其肠溶胶囊、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溶解稳定性好,长时间放置不会析出固体。

CN101491504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片的制作工艺,其通过采用兰索拉唑片加之以药用辅料,再通过用弱碱调整PH值,使得兰索拉唑片在弱碱条件下,正常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发生降解反应及氧化反应。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兰索拉唑不稳定性问题,但是对于产品的收率及纯度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可见,现有技术中,不管是制备肠溶性胶囊还是制备肠溶性片剂,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大都需要进行隔离层及肠溶衣等多次包衣,因此制作工艺复杂,生产量小,生产成本高,不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同时尽管现有技术中通过加入增溶剂来解决溶出度问题,但还是不能更好地提高兰索拉唑胶囊的溶出度。

综上所述,尽管现有技术已公开了关于兰索拉唑肠溶片或胶囊,仍存在这样的需求,即稳定性好、溶出度高、杂质含量低、制备工艺简单,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和安全且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使得通过此方法制备的肠溶胶囊丸芯与肠溶衣层中不需要包隔离层,而且溶出度高、杂质含量低、制备工艺简单,在极端环境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1)预混、粉碎:将8-14重量份的兰索拉唑、8-16重量份的蔗糖、1.8-3.7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

(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15-25重量份的淀粉、1-4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4.5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4-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制成配料粉;

(3)配制粘合剂:将2-5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25-35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

(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

(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

(6)配制包衣液:将5.6-9.2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40-16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1-2.6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2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

(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

(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

(9)包装。

本发明申请人深入研究主药兰索拉唑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特点及肠溶胶囊剂剂型特点,依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成分协同兰索拉唑采用湿法制粒及包衣技术制成新型肠溶胶囊剂。

其中,作为优选,各药物成分重量份数为:

9-13.2重量份的兰索拉唑、16.4-23.1重量份的淀粉、9.4-13重量份的蔗糖、1.5-3.7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0-2.9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2.1-3.8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0.9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4-4.2重量份的聚维酮K30、26.1-29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5.9-8.7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1.25-2.3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1-1.8重量份的滑石粉、145-155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

其中,作为特别优选,各药物成分重量份数为:

10重量份的兰索拉唑、21重量份的淀粉、12重量份的蔗糖、2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4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3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6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份的聚维酮K30、27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7.3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1.3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5重量份的滑石粉、15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制成。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粉碎粒径为100目。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混合时间为30分钟。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喷液速度为0-40Hz。

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喷液速度为90-160r/min。

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丸芯包衣增重为15%-18%。

兰索拉唑为一苯骈咪唑类化合物,其对酸不稳定,为防止药物口服后受胃酸破 坏失效,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其制备为肠溶片剂或胶囊,并在丸芯与肠溶层中包一层隔离层,使丸芯与肠溶衣层隔离开,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而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在丸芯与肠溶层之间不需要包隔离层,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制备方法更简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兰索拉唑肠溶片或胶囊需要在丸心与肠溶层中包隔离层的技术偏见。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其肠溶层是由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硬脂酸正丁酯、滑石粉和95%乙醇制成。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在丸芯与肠溶层之间不需要包隔离层。本发明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稳定性等也曾存有疑问,多次试验试图找到不需要包隔离层的合理解释,但至今尚未找到合理的解释,可能是由于本发明中的肠溶层联用包衣材料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硬脂酸正丁酯,二者产生了某种作用机制,成膜性好,再加上丸芯中加入了酒石酸钾钠,起到了更好的稳定性作用,有效地防止了药物活性成分兰索拉唑被酸性肠溶性包衣材料破坏,从而使得本发明肠溶胶囊在肠溶层和丸芯之间不需要包隔离层,而药物的稳定性及杂质含量较现有技术更好。

本发明用淀粉和蔗糖为稀释剂,为了提高胶囊的溶出度,本发明选用羟丙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联用作为崩解剂,同时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崩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下肠溶片的溶出度大大提高。

兰索拉唑对湿热敏感,在制备中利用PVPK30无水乙醇溶液作为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粘合剂,不仅粘合剂用量少,还可避免水分对主药的影响,能在较低温度下干燥,而且能使疏水性药物颗粒表面变为亲水性,有利于药物的崩解和溶出。

本发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肠溶衣层由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硬脂酸正丁酯和滑石粉构成。本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得出在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和硬脂酸正丁酯的重量份分别为7.3和1.3时,所得到的肠溶胶囊溶出度、稳定性最好,杂质含量最低,远远优于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中虽有技术公开丸芯与肠溶衣层中不需要包隔离层,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度好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如:CN101229142A公开了一种兰索拉唑的肠溶片剂,该肠溶片在肠溶层和片芯之间不需要包隔离层,由下列成分组成:a)由兰索拉唑和可药用辅料组成的片芯;b) 由蓖麻油、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可药用辅料组成的肠溶衣层。通过在肠溶衣层中加入蓖麻油,以克服兰索拉唑被酸性包衣材料的破坏,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兰索拉唑容易变色、不稳定的质量问题,而且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兰索拉唑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时需要在片芯和肠溶层之间包一层隔离层的技术偏见。

但是发明人经过试验对比惊喜地发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兰索拉唑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时需要在丸芯和肠溶层之间包一层隔离层的技术偏见,而且稳定性、溶出速率较现有技术有更大的提高,尤其是通过有关物质对比发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杂质含量远远低于现有技术,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和安全且适合工业化大生产,这在制药领域是及其关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在丸芯和肠溶层之间包隔离层,适于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也容易达到。

(2)溶出度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的稳定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索拉唑胶囊溶出度高,经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后显著地减少了有关物质的增加;而且与市售产品及现有公开技术所制得的产品相比,本发明的兰索拉唑胶囊杂质含量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兰索拉唑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产品和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组合物和制备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

(1)预混、粉碎:将8重量份的兰索拉唑、8重量份的蔗糖、1.8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过100目筛;

(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15重量份的淀粉、1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制成配料粉;

(3)配制粘合剂:将2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25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

(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0-40Hz,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

(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

(6)配制包衣液:将5.6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4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1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

(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15%-18%;

(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

(9)包装。

实施例2: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

(1)预混、粉碎:将9重量份的兰索拉唑、9.4重量份的蔗糖、2.0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过100目筛;

(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16.4重量份的淀粉、1.5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2.1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制成配料粉;

(3)配制粘合剂:将2.4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26.1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

(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0-40Hz,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

(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

(6)配制包衣液:将5.9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45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1.25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1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

(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15%-18%;

(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

(9)包装。

实施例3: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

(1)预混、粉碎:将10重量份的兰索拉唑、12重量份的蔗糖、2.4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过100目筛;

(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21重量份的淀粉、2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3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6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制成配料粉;

(3)配制粘合剂:将3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27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

(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0-40Hz,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

(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

(6)配制包衣液:将7.3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5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1.3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5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

(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15%-18%;

(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

(9)包装。

实施例4: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

(1)预混、粉碎:将13.2重量份的兰索拉唑、13重量份的蔗糖、2.9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过100目筛;

(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23.1重量份的淀粉、3.7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3.8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制成配料粉;

(3)配制粘合剂:将4.2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29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

(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0-40Hz,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

(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

(6)配制包衣液:将8.7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55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2.3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1.8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

(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15%-18%;

(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

(9)包装。

实施例5: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

(1)预混、粉碎:将14重量份的兰索拉唑、16重量份的蔗糖、3.7重量份的酒石酸钾钠,用三维混合机混合10分钟后粉碎过100目筛;

(2)混合配料粉:将混合粉碎完后的原辅料与25重量份的淀粉、4重量份的羟丙纤维素、4.5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制成配料粉;

(3)配制粘合剂:将5重量份的聚维酮K30加入到35重量份的粘合剂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制成聚维酮K30乙醇溶液;

(4)制丸:将步骤(2)中的配料粉加入到制丸机中,供粉速度0-50Hz;同时喷液聚维酮K30乙醇溶液,控制喷液速度0-40Hz,主机转速20-50Hz,制成18-30目素丸;

(5)干燥:将制好的素丸加入到流化床干燥机中,设定进风温度55±2℃,控制出风温度45±5℃,素丸干燥至水分2%以下;

(6)配制包衣液:将9.2重量份的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加入到160重量份的包衣液溶剂95%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2.6重量份的硬脂酸正丁酯、2重量份的滑石粉搅拌均匀;

(7)包衣:选择流化床包衣机进行包衣,设置进风温度在50-55℃,控制喷液速度,风机频率36-40Hz,控制丸芯包衣增重15%-18%;

(8)胶囊填充:将肠溶微丸进行胶囊填充,控制装量差异;

(9)包装。

对比例1:采用CN102008449A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对比例2:采用CN1907281A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对比例3:采用CN102558154A实施例7方法制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对比例4:采用CN101156852A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对比例5: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达克普隆)

试验例1:溶出度检测

本试验例用于比较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兰索拉唑胶囊的溶出度。

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溶出度测定法测定,溶出介质为pH1.0的酸溶液 (1000ml),转速为100rpm,依法操2h,将转篮升出液面,供试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即将转篮浸入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中,转速不变,依法操作至45min时,取液过滤,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中规定的分光光度法,在284nm处测定吸光度。另称取兰索拉唑对照品15mg,置于1000ml量瓶中,加甲醇2ml溶解,用磷酸盐缓冲液(pH6.8)稀释至刻度,摇匀,同上法测吸光度,按两者吸光度之比值计算每粒胶囊的溶出量。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兰索拉唑胶囊溶出度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较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溶出度均在99.3%以上,优于现有技术制得的产品。

试验例2:加速试验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对本发明的兰索拉唑胶囊进行了加速试验。即将本品及对照品用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经0、1、2、 3、6月取样测定,结果见表2:

表2、加速试验稳定性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较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兰索拉唑胶囊在6个月加速试验之后溶出度高于98.5%,单杂含量控制在0.09%以下,总杂含量控制在0.12%以下,稳定性远远高于现有技术。

试验例3:长期试验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对本发明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进行了长期试验。将本品及对照品用市售包装,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下(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放置,经0、3、 6、9、12月取样测定,结果见表3:

表3、长期试验稳定性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较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在12个月长期试验之后溶出度高于98.3%,单杂含量控制在0.09%以下,总杂含量控制在0.16%以下,稳定性远远高于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是将兰索拉唑、淀粉、蔗糖、羟丙纤维素、酒石酸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维酮K30、95%乙醇采用湿法制粒制成丸芯,然后将丸芯采用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硬脂酸正丁酯、滑石粉、95%乙醇进行包衣制成肠溶微丸后装胶囊。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发现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和硬脂酸正丁酯联用,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