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型饮料,尤其涉及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传染病及疑难病的不断出现,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健康 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对待疾病的态度逐渐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移,保健 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由于化学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原料药的价格昂贵,加 上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思潮兴起等原因,当前中国保健品市场中药类保 健品逐渐成为新宠,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草药饮料料正日益受到青睐。
我国目前中药保健饮料研制有茶、果汁饮料、固体饮料、奶制品、乳制 品等种类,以前3种研究居多,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尤其突出表 现在清凉去火的产品较多,而补气安神、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等多重功能的 产品研发较少;大部分配方均以寒凉性药物为主,不适合四季饮用;选材不 当,口感顺应性差;取材地域特色不鲜明,未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目前有 关红芪饮料的研究较少,将红、黄芪联合研究的就更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气安神、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的红黄芪饮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该 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其特征在于:该饮料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10~15;黄芪10~15;乌梅5~8;百合鳞茎5~8; 甜味剂0.1~0.5;防腐剂0.2~2。
所述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中的任 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 种。
如上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 段;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所述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0~14的料液 重量比加水浸泡12~24小时后,在80~100℃温度下煎煮1~3小时,过滤,得 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所述药渣A按1∶8~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100℃温度下煎煮 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所述药渣B按1∶8~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100℃温度下煎煮 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所述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 到上清液;
(7)向所述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 后,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各组分药理作用:
红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现 代研究发现红芪具有抗自由基,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 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缓解糖尿病并发症;增强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促进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免疫力;使癌细胞发生皱缩、变形, 抗肿瘤;保护内皮细胞损伤和改善心血管等药理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 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 炎,蛋白尿,糖尿病等。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 作用;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 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 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 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 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配伍科学,补益作用明显。
中药红芪和黄芪在植物分类学上为同科异属,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始将两者分列。本发明将二者联用,相辅相成,补气固表;百合养 阴润肺,乌梅敛肺,使其润肺作用增强。四味药材搭配,补气安神、养阴润 肺、生津止渴,作用广泛而有所侧重。
2、取材独到,地域特色鲜明。
本发明中选用的红芪、黄芪、百合均为甘肃一带的地道药材,资源丰富, 品质优良,对于带动区域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拓展中药 保健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3、药性温和,老少皆宜。
本发明中红芪、黄芪为我国传统补气用药的首选药物,药性温和;百合 长期以来用于餐饮行业,食药同源,无毒副作用;乌梅更是被人们当果品食 用,安全性高。因而本发明饮料适合于各类人群,特别是寒病患者,且四季 皆宜,冷热均可。
4、口感舒适,易于推广。
本发明所选的红芪、黄芪、百合味均甘甜顺口;乌梅则以酸味为主。四 味药同用,则甜中带酸,可被普遍接受;加以食用香精,可使口味更佳,易 于推广。
5、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本发明以水作为溶剂,煎煮提取,操作简单,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较高,经济实用,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5g;黄芪15g;乌梅5g;百合鳞茎8g;甜味剂——山梨糖醇0.5g;防腐剂 ——山梨酸0.2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0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24小时后,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2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0g;黄芪15g;乌梅8g;百合鳞茎5g;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0.1g; 防腐剂——山梨酸钾0.5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3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2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2小时后,在8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1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3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5g;黄芪10g;乌梅6g;百合鳞茎6g;甜味剂——麦芽糖醇0.4g;防腐剂 ——苯甲酸1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6小时后,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 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4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0g;黄芪10g;乌梅8g;百合鳞茎8g;甜味剂——木糖醇0.2g;防腐剂— —苯甲酸钠2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20小时后,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2小时, 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1小时, 过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5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3g;黄芪13g;乌梅7g;百合鳞茎7g;甜味剂0.25g;防腐剂1.5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按1∶4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按1∶2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3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8小时后,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1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6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2g;黄芪14g;乌梅6g;百合鳞茎8g;甜味剂0.35g;防腐剂0.8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按1∶4∶2的质量比 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按1∶2.5∶0.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 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3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2h后,在90℃温度下煎煮3h,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3h,过滤, 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3h,过滤, 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7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4g;黄芪11g;乌梅8g;百合鳞茎7g;甜味剂0.28g;防腐剂0.93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按1∶4∶5∶ 4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按1∶2∶0.2∶0.5的质 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1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9h后,在90℃温度下煎煮1h,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1h,过滤, 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1h,过滤, 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8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1g;黄芪15g;乌梅6g;百合鳞茎7g;甜味剂0.21g;防腐剂0.48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山梨糖醇、木糖醇按1∶2∶1.2的质量比 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山梨酸、山梨酸钾按1∶4∶0.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 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3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24h后,在80℃温度下煎煮2h,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药渣A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h,过滤, 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h,过滤, 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