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648209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18576.1

申请日:

20110729

公开号:

CN102318853B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02,A23L1/29

主分类号:

A23L2/02,A23L1/29

申请人:

甘肃陇神戎发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喜民,邓月婷,任一杰,贾继禧,尹丽

地址:

730101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经济开发区工贸街

优先权:

CN201110218576A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艳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10~15;黄芪10~15;乌梅5~8;百合鳞茎5~8;甜味剂0.1~0.5;防腐剂0.2~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饮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具有补气安神、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口感舒适,适合于各类人群,特别是寒病患者,且四季皆宜,冷热均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黄芪饮料,其特征在于: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10~15;黄芪10~15;乌梅5~8;百合鳞茎5~8;甜味剂0.1~0.5;防腐剂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3)将所述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0~14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12~24小时后,在80~100℃温度下煎煮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4)将所述药渣A按1∶8~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100℃温度下煎煮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5)将所述药渣B按1∶8~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100℃温度下煎煮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6)将所述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清液;(7)向所述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型饮料,尤其涉及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传染病及疑难病的不断出现,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健康 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对待疾病的态度逐渐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移,保健 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由于化学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原料药的价格昂贵,加 上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思潮兴起等原因,当前中国保健品市场中药类保 健品逐渐成为新宠,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草药饮料料正日益受到青睐。

我国目前中药保健饮料研制有茶、果汁饮料、固体饮料、奶制品、乳制 品等种类,以前3种研究居多,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尤其突出表 现在清凉去火的产品较多,而补气安神、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等多重功能的 产品研发较少;大部分配方均以寒凉性药物为主,不适合四季饮用;选材不 当,口感顺应性差;取材地域特色不鲜明,未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目前有 关红芪饮料的研究较少,将红、黄芪联合研究的就更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气安神、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的红黄芪饮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该 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其特征在于:该饮料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10~15;黄芪10~15;乌梅5~8;百合鳞茎5~8; 甜味剂0.1~0.5;防腐剂0.2~2。

所述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中的任 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 种。

如上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 段;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所述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0~14的料液 重量比加水浸泡12~24小时后,在80~100℃温度下煎煮1~3小时,过滤,得 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所述药渣A按1∶8~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100℃温度下煎煮 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所述药渣B按1∶8~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100℃温度下煎煮 1~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所述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 到上清液;

(7)向所述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 后,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各组分药理作用:

红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现 代研究发现红芪具有抗自由基,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 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缓解糖尿病并发症;增强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促进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免疫力;使癌细胞发生皱缩、变形, 抗肿瘤;保护内皮细胞损伤和改善心血管等药理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 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 炎,蛋白尿,糖尿病等。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 作用;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 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 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 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 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配伍科学,补益作用明显。

中药红芪和黄芪在植物分类学上为同科异属,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始将两者分列。本发明将二者联用,相辅相成,补气固表;百合养 阴润肺,乌梅敛肺,使其润肺作用增强。四味药材搭配,补气安神、养阴润 肺、生津止渴,作用广泛而有所侧重。

2、取材独到,地域特色鲜明。

本发明中选用的红芪、黄芪、百合均为甘肃一带的地道药材,资源丰富, 品质优良,对于带动区域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拓展中药 保健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3、药性温和,老少皆宜。

本发明中红芪、黄芪为我国传统补气用药的首选药物,药性温和;百合 长期以来用于餐饮行业,食药同源,无毒副作用;乌梅更是被人们当果品食 用,安全性高。因而本发明饮料适合于各类人群,特别是寒病患者,且四季 皆宜,冷热均可。

4、口感舒适,易于推广。

本发明所选的红芪、黄芪、百合味均甘甜顺口;乌梅则以酸味为主。四 味药同用,则甜中带酸,可被普遍接受;加以食用香精,可使口味更佳,易 于推广。

5、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本发明以水作为溶剂,煎煮提取,操作简单,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较高,经济实用,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5g;黄芪15g;乌梅5g;百合鳞茎8g;甜味剂——山梨糖醇0.5g;防腐剂 ——山梨酸0.2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0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24小时后,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2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0g;黄芪15g;乌梅8g;百合鳞茎5g;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0.1g; 防腐剂——山梨酸钾0.5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3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2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2小时后,在8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1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3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5g;黄芪10g;乌梅6g;百合鳞茎6g;甜味剂——麦芽糖醇0.4g;防腐剂 ——苯甲酸1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6小时后,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 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4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0g;黄芪10g;乌梅8g;百合鳞茎8g;甜味剂——木糖醇0.2g;防腐剂— —苯甲酸钠2g。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20小时后,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2小时, 过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100℃温度下煎煮1小时, 过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5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3g;黄芪13g;乌梅7g;百合鳞茎7g;甜味剂0.25g;防腐剂1.5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按1∶4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按1∶2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4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3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8小时后,在100℃温度下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 A。

(4)将药渣A按1∶12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1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小时,过 滤,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6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2g;黄芪14g;乌梅6g;百合鳞茎8g;甜味剂0.35g;防腐剂0.8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按1∶4∶2的质量比 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按1∶2.5∶0.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 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3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2h后,在90℃温度下煎煮3h,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3h,过滤, 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3h,过滤, 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7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4g;黄芪11g;乌梅8g;百合鳞茎7g;甜味剂0.28g;防腐剂0.93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按1∶4∶5∶ 4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按1∶2∶0.2∶0.5的质 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2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1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19h后,在90℃温度下煎煮1h,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1h,过滤, 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90℃温度下煎煮1h,过滤, 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实施例8一种红黄芪饮料,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 11g;黄芪15g;乌梅6g;百合鳞茎7g;甜味剂0.21g;防腐剂0.48g。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山梨糖醇、木糖醇按1∶2∶1.2的质量比 混合的混合物。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山梨酸、山梨酸钾按1∶4∶0.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 物。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2)将红芪、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3cm的段,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百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10~65目筛,得到百合粉。

(3)将红芪段、黄芪段、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按1∶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24h后,在80℃温度下煎煮2h,过滤,得到煎液A和药渣A。

(4)将药渣A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h,过滤, 得到煎液B和药渣B。

(5)将药渣B按1∶8的料液重量比加水,在80℃温度下煎煮2h,过滤, 得到煎液C和药渣C。

(6)将煎液A、煎液B、煎液C合并后室温下静置、沉降24小时,得到上 清液。

(7)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防腐剂,混匀,按每瓶500ml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密封即得。

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1885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 CN 102318853 B *CN102318853B* (21)申请号 201110218576.1 (22)申请日 2011.07.29 A23L 2/02(2006.01) A23L 1/29(2006.01) (73)专利权人 甘肃陇神戎发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730101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经济 开发区工贸街 (72)发明人 张喜民 邓月婷 任一杰 贾继禧 尹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62002 代理人 李艳华 CN 1168245 A,1997.12.24。

2、,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0 15 ; 黄芪 10 15 ; 乌梅 5 8 ; 百合鳞茎 5 8 ; 甜味剂 0.1 0.5 ; 防腐剂 0.2 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饮料的制备 工艺。本发明具有补气安神、 养阴润肺、 生津止渴 的功效, 口感舒适, 适合于各类人群, 特别是寒病 患者, 且四季皆宜, 冷热均可。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妍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1. 一种红黄芪饮料, 其特征在于 :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0 15 ; 黄 芪 10 15 ; 乌梅 5 8 ; 百合鳞茎 5 8 ; 甜味剂 0.1 0.5 ; 防腐剂 0.2 2。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 钠、 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 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 苯甲酸 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

4、骤 :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2 4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 (3)将所述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11014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浸泡 12 24 小时后, 在 80 100温度下煎煮 1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 (4) 将所述药渣 A 按 1 8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 100温度下煎煮 1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B 和药渣 B ; (5) 将所述药渣 B 按 1 8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

5、 100温度下煎煮 1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C 和药渣 C ; (6) 将所述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 (7) 向所述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18853 B 2 1/6 页 3 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型饮料, 尤其涉及一种红黄芪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近年来传染病及疑难病的不断出现, 医疗体制的改革, 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 视, 消费者对待疾。

6、病的态度逐渐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移, 保健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由于化学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原料药的价格昂贵, 加上世界范围内 “回归自然” 思潮兴起等原 因, 当前中国保健品市场中药类保健品逐渐成为新宠, 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草药饮料料 正日益受到青睐。 0003 我国目前中药保健饮料研制有茶、 果汁饮料、 固体饮料、 奶制品、 乳制品等种类, 以 前 3 种研究居多, 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 尤其突出表现在清凉去火的产品较多, 而 补气安神、 养阴润肺、 生津止渴等多重功能的产品研发较少 ; 大部分配方均以寒凉性药物为 主, 不适合四季饮用 ; 选材不当, 口感顺应性差 ; 取材地域。

7、特色不鲜明, 未能充分利用当地 资源。目前有关红芪饮料的研究较少, 将红、 黄芪联合研究的就更没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气安神、 养阴润肺、 生津止渴的红黄芪 饮料。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的该红黄芪饮 料的制备工艺。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 其特征在于 :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0 15 ; 黄芪 10 15 ; 乌梅 5 8 ; 百合鳞茎 5 8 ; 甜味剂 0.1 0.5 ; 防腐剂 0.2 2。 0007 所述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麦芽糖醇。

8、、 山梨糖醇、 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 种。 0008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10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 0011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2 4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 合鳞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 0012 (3)将所述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11014的料液重量比 加水浸泡 12 24 小时后, 在 80 100温度下煎煮 1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

9、; 0013 (4) 将所述药渣 A 按 1 8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 100温度下煎煮 1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B 和药渣 B ; 0014 (5) 将所述药渣 B 按 1 8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 100温度下煎煮 说 明 书 CN 102318853 B 3 2/6 页 4 1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C 和药渣 C ; 0015 (6) 将所述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 0016 (7) 向所述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 工艺进。

10、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17 各组分药理作用 : 0018 红芪 : 味甘、 性温, 归肺、 脾经。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 力, 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 痈疽难溃, 血虚萎黄, 内 热消渴, 慢性肾炎蛋白尿, 糖尿病。 现代研究发现红芪具有抗自由基, 增加抗氧化酶活性, 抑 制脂质过氧化 ; 减轻胰岛素抵抗, 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而缓解糖尿病并发症 ; 增强巨噬 细胞吞噬功能, 促进体内淋巴细胞转化, 增强免疫力 ; 使癌细胞发生皱缩、 变形, 抗肿瘤 ; 保 护内皮细胞损伤和改善心血管等药理作用。 0019 。

11、黄芪 : 味甘、 性微温。归肺、 脾、 肝、 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 托疮生肌、 利 水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痈疽难溃, 久 溃不敛, 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 慢性肾炎, 蛋白尿, 糖尿病等。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 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造血功能 ; 改善物质代谢、 增强性腺功能、 抗应激、 延缓衰老 等作用 ; 黄芪还具有强心、 调节血压、 抗病毒性心肌炎、 保肝、 抗溃疡等作用。黄芪多糖和黄 芪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0020 乌梅 : 味酸、 涩, 性平, 归肝、 脾、 肺、 大肠经。敛肺, 涩肠, 生津。

12、, 安蛔。用于肺虚久 咳 ; 虚热烦渴 ; 久疟 ; 久泻 ; 痢疾 ; 便血 ; 尿血 ; 血崩 ; 蛔厥腹痛 ; 呕吐 ; 钩虫病。 0021 百合 : 味甘、 性微寒, 归心、 肺经。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 痰中带血, 虚烦惊悸, 失眠多梦, 精神恍惚。 002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0023 1、 配伍科学, 补益作用明显。 0024 中药红芪和黄芪在植物分类学上为同科异属, 1985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始 将两者分列。本发明将二者联用, 相辅相成, 补气固表 ; 百合养阴润肺, 乌梅敛肺, 使其润肺 作用增强。四味药材搭配, 补气安神、 养阴润。

13、肺、 生津止渴, 作用广泛而有所侧重。 0025 2、 取材独到, 地域特色鲜明。 0026 本发明中选用的红芪、 黄芪、 百合均为甘肃一带的地道药材, 资源丰富, 品质优良, 对于带动区域优势资源开发, 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拓展中药保健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0027 3、 药性温和, 老少皆宜。 0028 本发明中红芪、 黄芪为我国传统补气用药的首选药物, 药性温和 ; 百合长期以来用 于餐饮行业, 食药同源, 无毒副作用 ; 乌梅更是被人们当果品食用, 安全性高。 因而本发明饮 料适合于各类人群, 特别是寒病患者, 且四季皆宜, 冷热均可。 0029 4、 口感舒适, 易于推广。 00。

14、30 本发明所选的红芪、 黄芪、 百合味均甘甜顺口 ; 乌梅则以酸味为主。 四味药同用, 则 甜中带酸, 可被普遍接受 ; 加以食用香精, 可使口味更佳, 易于推广。 0031 5、 工艺简单, 经济实用。 0032 本发明以水作为溶剂, 煎煮提取, 操作简单, 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较高, 经济 实用, 易于工业化生产。 说 明 书 CN 102318853 B 4 3/6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 1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5g ; 黄芪 15g ; 乌梅 5g ; 百合鳞茎 8g ; 甜味剂山梨糖醇 0.5g ; 防腐剂山梨酸 0.2g。

15、。 0034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35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36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4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37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0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24 小时后, 在 100温度下煎煮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38 (4) 将药渣 A 按 1 8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100温度下煎煮 3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B 和药渣 B。 0039 (5) 将药渣 B。

16、 按 1 8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100温度下煎煮 3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C 和药渣 C。 0040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041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42 实施例 2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0g ; 黄芪 15g ; 乌梅 8g ; 百合鳞茎 5g ; 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0.1g ; 防腐剂山梨酸钾 0.5g。 0043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

17、步骤 : 0044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45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3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46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12 小时后, 在 80温度下煎煮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47 (4) 将药渣 A 按 1 10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温度下煎煮 2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B 和药渣 B。 0048 (5) 将药渣 B 按 1 10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温度下。

18、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C 和药渣 C。 0049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050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51 实施例 3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5g ; 黄芪 10g ; 乌梅 6g ; 百合鳞茎 6g ; 甜味剂麦芽糖醇 0.4g ; 防腐剂苯甲酸 1g。 0052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53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54 (2)。

19、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2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55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4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说 明 书 CN 102318853 B 5 4/6 页 6 16 小时后, 在 90温度下煎煮 2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56 (4) 将药渣 A 按 1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90温度下煎煮 2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B 和药渣 B。 0057 (5) 将药渣 B 按 1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90温度下煎。

20、煮 2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C 和药渣 C。 0058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059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60 实施例 4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0g ; 黄芪 10g ; 乌梅 8g ; 百合鳞茎 8g ; 甜味剂木糖醇 0.2g ; 防腐剂苯甲酸钠 2g。 0061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62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63 (2) 。

21、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2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64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4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20 小时后, 在 100温度下煎煮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65 (4) 将药渣 A 按 1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100温度下煎煮 2 小时, 过滤, 得 到煎液 B 和药渣 B。 0066 (5) 将药渣 B 按 1 10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100温度下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 到煎液 C 和药渣 C。 00。

22、67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068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69 实施例 5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3g ; 黄芪 13g ; 乌梅 7g ; 百合鳞茎 7g ; 甜味剂 0.25g ; 防腐剂 1.5g。 0070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按 1 4 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0071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按 1 2 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0072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

23、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73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74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4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75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3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18 小时后, 在 100温度下煎煮 3 小时,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76 (4) 将药渣 A 按 1 12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90温度下煎煮 2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B 和药渣 B。 0077 (5) 将药渣 B 按 1 11 的料液重量比加。

24、水, 在 80温度下煎煮 2 小时, 过滤, 得到 煎液 C 和药渣 C。 0078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079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说 明 书 CN 102318853 B 6 5/6 页 7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80 实施例 6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2g ; 黄芪 14g ; 乌梅 6g ; 百合鳞茎 8g ; 甜味剂 0.35g ; 防腐剂 0.8g。 0081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25、与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按 1 4 2 的质量比混合的 混合物。 0082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山梨酸按 1 2.5 0.5 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0083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84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85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3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86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4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12h 后, 在 90温度下煎煮 3h,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87 (4)将。

26、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80温度下煎煮3h, 过滤, 得到煎液 B 和药渣 B。 0088 (5)将药渣B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80温度下煎煮3h, 过滤, 得到煎液 C 和药渣 C。 0089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090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091 实施例 7 一种红黄芪饮料, 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4g ; 黄芪 11g ; 乌梅 8g ; 百合鳞茎 7g ; 甜味剂 0。

27、.28g ; 防腐剂 0.93g。 0092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 木糖醇按 1 4 5 4 的质 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0093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按 1 2 0.2 0.5 的质量比混 合的混合物。 0094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95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096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2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097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1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28、浸泡 19h 后, 在 90温度下煎煮 1h,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098 (4)将药渣A按110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90温度下煎煮1h, 过滤, 得到煎液 B 和药渣 B。 0099 (5) 将药渣 B 按 1 8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90温度下煎煮 1h, 过滤, 得到煎液 C 和药渣 C。 0100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101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0102 实施例 8 一种红黄芪饮料, 。

29、该饮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红芪 11g ; 黄芪 15g ; 说 明 书 CN 102318853 B 7 6/6 页 8 乌梅 6g ; 百合鳞茎 7g ; 甜味剂 0.21g ; 防腐剂 0.48g。 0103 甜味剂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山梨糖醇、 木糖醇按 1 2 1.2 的质量比混合的 混合物。 0104 防腐剂为苯甲酸与山梨酸、 山梨酸钾按 1 4 0.5 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0105 该红黄芪饮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106 (1)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 0107 (2) 将红芪、 黄芪分别用切药机切成长为 3cm 的段, 得到红芪段和黄芪段 ; 百合鳞 茎用。

30、破碎机破碎后过 10 65 目筛, 得到百合粉。 0108 (3) 将红芪段、 黄芪段、 百合粉与乌梅混合均匀, 按 1 14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浸泡 24h 后, 在 80温度下煎煮 2h, 过滤, 得到煎液 A 和药渣 A。 0109 (4) 将药渣 A 按 1 8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温度下煎煮 2h, 过滤, 得到煎液 B 和药渣 B。 0110 (5) 将药渣 B 按 1 8 的料液重量比加水, 在 80温度下煎煮 2h, 过滤, 得到煎液 C 和药渣 C。 0111 (6) 将煎液 A、 煎液 B、 煎液 C 合并后室温下静置、 沉降 24 小时, 得到上清液。 0112 (7) 向上清液中依次加入甜味剂、 防腐剂, 混匀, 按每瓶 500ml 装瓶后, 按常规工艺 进行灭菌、 密封即得。 说 明 书 CN 102318853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