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pdf(9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12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6129A21申请号201380008763422申请日20130207201203173420120216JP201227871720121220JPH01L21/338200601H01L21/336200601H01L29/778200601H01L29/78200601H01L29/81220060171申请人索尼公司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竹内克彦谷口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代理人曹正建陈桂香54发明名称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57摘要半导体装置具有设置于沟。
2、道层14的上部上的上部障壁层中的第一障壁层15,第一障壁层15构成沟道层14侧的界面层并且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第一障壁层15与沟道层14的接合部,该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沟道层14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沟道层14之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半导体装置具有设置于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的第二障壁层16,第二障壁层16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第二障壁层16与第一障壁层15形成接合的状态下,在该接合处,该化合物半导体的位于带隙两边的载流子运动侧及其相对侧的能带比第一障壁层15的位于带隙两边的载流子运动侧及其相对侧的能带更远离第一障壁层15内的本征费米能级。此外,半导体装置包括低电阻区域16G,。
3、其设置在第二障壁层16的至少表面层并且通过含有具有与载流子的导类型相反的导电型的杂质来保持比周边区域低的电阻;位于低电阻区域16G的相对两侧并且连接到第二障壁层16的源极电极23S和漏极电极23D;隔着栅极绝缘膜25设置于低电阻区域16G上方的栅极电极27。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80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360220130207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22176JA20130822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44页附图4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44页附图。
4、4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129ACN104106129A1/3页2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包括沟道层,所述沟道层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上部障壁层,所述上部障壁层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并且设置在所述沟道层上;第一障壁层,所述第一障壁层构成所述上部障壁层中的所述沟道层侧的边界层,且所述第一障壁层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所述第一障壁层与所述沟道层的接合部处,构成所述第一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所述沟道层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所述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第二障壁层,所述第二障壁层设置在所述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且所述第二障壁层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所述第二障壁层与所述第一障壁层。
5、形成接合的状态下,在接合部处,构成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所述第一障壁层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更远离所述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低电阻区域,所述低电阻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障壁层的至少表面层中,且所述低电阻区域包含与载流子的导电型相反的导电型的杂质以保持比周边区域更低的电阻;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所述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在横跨所述低电阻区域两侧的位置处连接至所述第二障壁层;栅极绝缘膜,所述栅极绝缘膜设置在所述低电阻区域上;和栅极电极,所述栅极电极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设置在所述低电阻区域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低电阻。
6、区域具有从所述第二障壁层的表面层延伸到所述第一障壁层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还包括下部障壁层,所述下部障壁层位于相对于所述上部障壁层在所述沟道层另一侧的位置,且所述下部障壁层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所述下部障壁层与所述沟道层的接合部,构成所述下部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所述沟道层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所述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上部障壁层与所述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之间的含有将成为载流子的杂质的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障壁层被图形化地形成在所述第一障壁层上方作为所述低电阻区域。6根据权。
7、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栅极电极具有完全覆盖所述低电阻区域上方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障壁层中的导带的最低能量高于所述沟道层的导带的最低能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障壁层中的价带的最高能量低于所述第一障壁层中的价带的最高能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沟道层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INGAAS混晶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障壁层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ALGAAS混晶构成,并且权利要求书CN104106129A2/3页3其中,所述第二障壁层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GAINP混晶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
8、述沟道层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INGAAS混晶构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障壁层或所述第二障壁层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INALGAASP混晶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沟道层设置在由GAAS构成的基板的上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沟道层是通过在所述基板上变质地生长具有与GAAS的晶格常数不同的晶格常数的化合物半导体而形成的。12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沟道层上形成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第一障壁层在所述第一障壁层与所述沟道层的接合部处,构成所述第一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
9、带比所述沟道层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所述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在所述第一障壁层上方形成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第二障壁层在所述第二障壁层与所述第一障壁层形成接合的状态下,在接合部处,构成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所述第一障壁层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更远离所述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并且在所述第二障壁层的至少表面层中设置这样的低电阻区域所述低电阻区域含有导电型与载流子的导电型相反的杂质以保持比周边区域低的电阻;在横跨所述低电阻区域两侧的位置形成被连接至上部障壁层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所述第二障壁层设置在所述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所。
10、述上部障壁层具有由所述第一障壁层构成的所述沟道层侧的边界层;在所述低电阻区域上形成栅极绝缘膜;并且在所述低电阻区域上方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形成栅极电极。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当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时,通过原子层沉积法来沉积所述栅极绝缘膜。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当形成所述第二障壁层时,沉积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所述第二障壁层,然后通过将杂质扩散到所述第二障壁层来形成所述低电阻区域。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扩散锌作为所述杂质。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当形成所述低电阻区域时,在所述第。
11、二障壁层上形成具有开口的绝缘膜,然后通过所述绝缘膜的所述开口将杂质扩散到所述第二障壁层,其中,在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之前,通过蚀刻来加宽所述绝缘膜的所述开口,其中,当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时,将所述栅极绝缘膜形成为处于覆盖通过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第二障壁层的状态,并且其中,当形成所述栅极电极时,将所述栅极电极形成为处于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完全覆盖所述开口的底部的状态。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权利要求书CN104106129A3/3页4其中,当形成所述第二障壁层时,在表面侧形成对于构成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蚀刻阻挡层,其中,当形成所述低电阻区域时,将所述低电阻区域形成到超过。
12、所述蚀刻阻挡层的深度,其中,当加宽所述绝缘膜的开口时,进行所述绝缘膜的各向同性蚀刻,然后,在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之前,去除所述蚀刻阻挡层。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当形成所述低电阻区域时,在所述第二障壁层上形成具有开口的绝缘膜,在所述开口的侧壁上设置侧墙,并且使用所述绝缘膜和所述侧墙作为掩模将杂质扩散到所述第二障壁层,其中,在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之前,去除所述侧墙,其中,当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时,将所述栅极绝缘膜形成为处于覆盖通过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第二障壁层的状态,并且其中,当形成所述栅极电极时,将所述栅极电极形成为处于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完全覆盖所述开口的底部的状态。19。
1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当沉积所述第二障壁层时,在表面侧形成对于构成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蚀刻阻挡层,其中,当形成所述低电阻区域时,将所述低电阻区域形成到超过所述蚀刻阻挡层的深度,并且其中,在去除所述侧墙之后且在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之前,去除所述蚀刻阻挡层。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关于所述低电阻区域的形成,当通过外延生长在所述沟道层上形成所述上部障壁层时,通过外延生长形成掺杂有杂质的所述第二障壁层,然后将所述第二障壁层用作所述低电阻区域。权利要求书CN104106129A1/44页5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
14、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在栅极电极与沟道层之间的障壁层中设置有低电阻区域的半导体装置以及该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在诸如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系统中,强烈需求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小型化和低能耗化。为了实现这些需求,例如,对于天线开关需要减小导通电阻RON等。目前,作为实际用于这样的天线开关的器件,存在有结型赝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JUNCTIONPSEUDOMORPHICHIGHELECTRONMOBILITYTRANSISTOR,JPHEMT等。0003JPHEMT是利用PN结和异质结进行电流调制的半导体装置。像这样的半导体装置设置有异质结,例如,该异质结是。
15、由INGAAS制成的沟道层和由带隙宽于沟道层INGAAS的带隙的ALGAAS制成的障壁层ALGAAS构成的异质结。在障壁层ALGAAS之内,在与沟道层相对的表面层中设置有含有杂质的低电阻区域,且该低电阻区域与栅极电极连接。此外,在障壁层ALGAAS之内,在相对于低电阻区域的沟道层侧设置有含有杂质将成为载流子的载流子供给区域。此外,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在低电阻区域和栅极电极的两侧与障壁层ALGAAS欧姆接触。0004在如上构造的半导体装置中,在沟道层的障壁层侧的边界面上,形成有这样的二维电子气层其中,作为载流子的电子以高浓度被束缚。此外,通过将电压施加到栅极电极20从而控制二维电子气层的浓度,来调。
16、制经由低电阻区域下方的沟道层部分在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关于上面的内容,例如参见下面的专利文献1。引用列表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JPH11150264A发明内容技术问题0006顺便提及地,在上述的JPHEMT构造的半导体装置中,通过减小沟道层中的杂质浓度,能够增加在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流动的载流子电子的移动性。然而,即使在JPHEMT构造的半导体装置中,仍期望诸如截止电流值的减小等增强性能。0007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期望在栅极电极与沟道层之间的障壁层中设置有低电阻区域的构造中的截止电流值的减小的半导体装置,以及该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0008为了实现这一。
17、目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设置有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沟道层和所述沟道层上的上部障壁层。所述上部障壁层设置有构成所述上部障壁层中的所述沟道层侧的边界层的第一障壁层和设置在所述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的第二障壁层。这些层中,第一障壁层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所述第一障壁层与所述沟道层的接合部,构成所说明书CN104106129A2/44页6述第一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所述沟道层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所述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障壁层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在所述第二障壁层与所述第一障壁层形成接合的状态下,在接合部处,构成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
18、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所述第一障壁层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更远离所述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在所述第二障壁层的至少表面层中,设置有这样的低电阻区域所述低电阻区域含有导电型与载流子的导电型相反的杂质从而保持比周边区域低的电阻。此外,在横跨所述低电阻区域两侧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到所述第二障壁层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此外,在所述低电阻区域的上方隔着栅极绝缘膜设置有栅极电极。0009在这样的构造的半导体装置中,通过设置由如下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第一障壁层,载流子被高浓度地束缚在所述沟道层中在所述第一障壁层与所述沟道层的接合部,构成所述第一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所述。
19、沟道层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所述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且通过施加到所述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扩大或缩小所述沟道层的与所述栅极电极下方的低电阻层相对应的部分中的载流子耗尽区域,以此调制通过所述沟道层在所述源极电极与所述漏极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在这里,所述栅极电极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设置在所述低电阻区域的上方,所述低电阻区域形成在包含所述第一障壁层的所述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中。于是,即使当施加相对于所述低电阻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正向电压时,仍能够防止栅极泄漏电流在所述栅极电极与所述源极电极/漏极电极之间流动。0010并且,具体地,在设置有所述低电阻区域的所述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中,设置有由这样的化合物半。
20、导体构成的第二障壁层在所述第二障壁层与所述第一障壁层形成接合的状态下,在接合部,构成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所述第一障壁层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更远离所述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因此,当所述栅极电极位于截止电压时,所述沟道层中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远离费米能级,从而与所述上部障壁层具有仅有所述第一障壁层的单层结构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将载流子供给至所述沟道层。0011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构造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进行下面的工序。首先,在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沟道层上,形成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第一障壁层在所述第一障。
21、壁层与所述沟道层的接合部,构成所述第一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所述沟道层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所述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然后,在所述第一障壁层的上方,形成由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第二障壁层在所述第二障壁层与所述第一障壁层形成接合的状态下,在接合部,所述第二障壁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所述第一障壁层的隔着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更远离所述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该第二障壁层被形成为至少在表面层设置有这样的低电阻区域所述低电阻区域含有导电型与载流子的导电型相反的杂质以保持比周边区域低的电阻。此外,在横跨所述低电阻区域两侧的位置形成被。
22、连接至上部障壁层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所述第二障壁层设置在所述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所述上部障壁层具有由所述第一障壁层构成的所述沟道层侧的边界层。此外,在所述低电阻区域上形成所述栅极绝缘膜,并且在所述低电阻区域的上方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说明书CN104106129A3/44页7膜形成所述栅极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12根据上面说明的本发明,在具有在栅极电极与沟道层之间的障壁层中设置有低电阻区域的构造的半导体装置中,当栅极电极位于截止电压时,因为变得难以将载流子供给至沟道层,所以能够实现截止漏电流的减小。附图说明0013图1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
23、装置在截止操作时的能带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在导通操作时的能带图。图4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在截止操作时的载流子耗尽区域的横截面图。图5A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5B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6A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6B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7是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的栅极电压漏极电流的曲线图。图8是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中的高电阻区域的各种杂质浓度的情况下各自的栅极电压漏极电流的曲线图。图9是。
24、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在截止操作时的能带图。图11是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12是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13是图示了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14是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15A是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15B是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16A是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16B是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
25、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17A是图示了当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组合时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17B是图示了当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组合时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18A是图示了当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组合时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18B是图示了当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组合时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19是图示了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说明书CN104106129A4/44页8图20是图示了第八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21A是图示了第八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图21B是图示了。
26、第八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图22是图示了第九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23是图示了第十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24A是图示了第十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图24B是图示了第十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图25是图示了第十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26A是图示了第一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26B是图示了第一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27A是图示了第一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27B是图示了第一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28A是图示了第一示例的横。
27、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28B是图示了第一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29是图示了第十二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30A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30B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31A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31B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32A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32B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33是图示了第二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4部分。图34是图示了第十三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35A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
28、第1部分。图35B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36A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36B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37A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37B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38是图示了第三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4部分。图39是图示了第十四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图40A是图示了第四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40B是图示了第四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1部分。图41A是图示了第四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41B是图示了第四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2部分。图42A是图。
29、示了第四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图42B是图示了第四示例的横截面工艺流程图第3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106129A5/44页90014在下文中,将以如下所示的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第一实施例载流子供给区域设置在第一障壁层的表面层的示例2第二实施例载流子供给区域设置在第一障壁层的中央的示例3第三实施例载流子供给区域与低电阻区域接合的示例4第四实施例围绕低电阻区域的第二障壁层的电阻低的示例5第五实施例在第二障壁层与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之间设置有帽盖层的示例6第六实施例第二障壁层的整个表面被栅极绝缘膜覆盖的示例7第七实施例低电阻区域被栅极电极覆盖的示例8第八实施例第二障壁层的表面。
30、层作为低电阻区域而被图形化的示例9第九实施例第一障壁层上的第二障壁层作为低电阻区域而被图形化的示例10第十实施例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的导电型与低电阻区域的导电类型相反的示例11第十一实施例覆盖低电阻区域的栅极电极以自对准的方式设置的第一示例12第十二实施例覆盖低电阻区域的栅极电极以自对准的方式设置的第二示例13第十三实施例覆盖低电阻区域的栅极电极以自对准的方式设置的第三示例14第十四实施例覆盖低电阻区域的栅极电极以自对准的方式设置的第四示例15变型例116变型例217应用例无线通信装置顺便提及地,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各个实施例中的共有的构成元件,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0015载流子供给区域设置在第。
31、一障壁层的表面层的示例在这个第一实施例中,将基于每幅附图按照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构造、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操作、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作用效果的顺序进行说明。0016图1是图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构造的横截面图。另外,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在截止操作时的能带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在导通操作时的能带图。在下文中,将基于这些附图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详细构造。0017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11是所谓的JPHEMT,即,在栅极电极与沟道层之间设置有障壁层并且还在障壁层内设置有相反导电型的。
32、低电阻区域。在这个半导体装置11中,由相应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缓冲层12、下部障壁层13、沟道层14以及由第一障壁层15与第二障壁层16组成的上部障壁层以这样的顺序层叠在由化合物半导体制成的基板11上。在下部障壁层13中,设置有载流子供给区域13A;在上部障壁层的第一障壁层15中,设置有载流子供给区域15A。此外,在上部障壁层的第二障壁层16之内,设置有低电阻区域16G。0018具体地,在这个第一实施例中,如下文中详细所述,第一特征部分为在第一障壁说明书CN104106129A6/44页10层15与第二障壁层16的接合部,第二障壁层16中的隔着能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第一障壁层。
33、15中的隔着能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更远离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FERMI能级。0019在这里,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是由多数载流子占据的能带。此外,隔着能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是由少数载流子占据的能带。作为一个示例,在载流子是电子的N型半导体装置中,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是导带传导带,且隔着能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是价带价电带。另一方面,在载流子是空穴的P型半导体装置中,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是价带价电带,且隔着能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是导带传导带。在下文中,可以将隔着能带隙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简称为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0020在诸如上面的由化合物半导。
34、体材料制成的各层的层叠体上,设置有绝缘膜21。在这个绝缘膜21中,设置有源极开口21S/漏极开口21D,以及源极开口21S与漏极开口21D之间的栅极开口21G。在像这样的绝缘膜21上,设置有分别通过源极开口21S/漏极开口21D连接至第二障壁层16的源极电极23S/漏极电极23D。0021此外,具体在这个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特征部分是在栅极开口21G的底部露出的低电阻区域16G的上方,隔着栅极绝缘膜25设置有栅极电极27。0022在下文中,从基板11侧顺次说明构成半导体装置11的上述构成元件中各者的详细构造。0023基板11基板11由半绝缘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构成。像这样的基板11例如由IIIV族化。
35、合物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使用半绝缘单晶GAAS基板或INP基板。0024缓冲层12缓冲层12由例如在基板11上外延生长的化合物半导体层构成,并且使用与基板11和下部障壁层13良好晶格匹配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例如,当基板11由单晶GAAS基板形成时,作为像这样的缓冲层12的一个示例,使用不掺杂杂质的UGAAS的外延生长层U代表不掺杂杂质;以下也是如此。0025下部障壁层13下部障壁层13与缓冲层12以及上方的沟道层14良好地晶格匹配。作为像这样的下部障壁层13的一个示例,使用ALGAAS混晶的外延生长层。在这里,作为一个示例,下部障壁层13由在III族元素中铝AL的组成比为02的AL02GA0。
36、8AS混晶构成。0026像这样的下部障壁层13具有载流子供给区域13A,载流子供给区域13A包含供给载流子的杂质。在这里,使用电子作为载流子,且含有作为电子供给杂质的N型杂质的载流子供给区域13A布置于下部障壁层13的膜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使用硅SI作为由AL02GA08AS混晶构成的下部障壁层13中的N型杂质。0027此外,下部障壁层13中除了载流子供给区域13A以外的膜厚度部分可以构成为不掺杂杂质或含有低浓度的N型或P型杂质的高电阻区域13B、13B。优选的是,这些高电阻区域13B、13B具有11017CM3以下的杂质浓度以及1102以上的比电阻。0028诸如上面的下部障壁层13的具体构。
37、造的一个示例如下。不含有杂质且具有约200NM膜厚度的高电阻区域13B设置在缓冲层12侧。在高电阻区域13B的上方,层叠着含说明书CN104106129A107/44页11有161012CM2的硅SI并且具有约4NM膜厚度的载流子供给区域13A。此外,在载流子供给区域13A的上方,层叠着不含有杂质并且具有约2NM膜厚度的高电阻区域13B。0029顺便提及地,关于下部障壁层13,所有区域可以不含有高电阻区域13B、13B而均由载流子供给区域13A构成。0030沟道层14沟道层14是源极电极23S与漏极电极23D之间的电流通道并且是这样的层在该层中累积从下部障壁层13的载流子供给区域13A和后面所。
38、述的第一障壁层15的载流子供给区域15A供给的载流子。像这样的沟道层14由与下部障壁层13一起形成异质结的化合物半导体构成,并且良好地晶格匹配于下部障壁层13。此外,应当通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来构成沟道层14该化合物半导体的在与下部障壁层13接合的异质结部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构成下部障壁层13的边界区域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接近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换言之,应当通过使用如下的化合物半导体来构成沟道层14该化合物半导体的在与下部障壁层13接合的异质结部的多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构成下部障壁层13的边界区域的化合物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接近少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顺便。
39、提及地,如图2所示,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EF14位于沟道层14的导带的最低能量EC以下,被称为导带能量EC和价带的最高能量EV以下,被称为价带能量EV的中间。0031当载流子是电子时,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是导带传导带。因此,通过使用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来构成沟道层14,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在与下部障壁层13的接合部的导带能量EC低于构成下部障壁层13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导带能量EC。在接合部处沟道层14的导带能量EC与下部障壁层13的导带能量EC之间的差值变得越大,这样的沟道层14就越好。当载流子是空穴时,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是价带价电带。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来构成沟道层1。
40、4该化合物半导体的在与下部障壁层13的接合部处的价带能量EV高于构成下部障壁层13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价带能量EV。在接合部处沟道层14的价带能量EV与下部障壁层13的价带能量EV之间的差值变得越大,这样的沟道层14就越好。顺便提及地,尽管以载流子是电子的情况作为例子来进行下面的说明,但是当载流子是空穴时,在关于杂质和能带的说明中反转导电型就足够了。0032当下部障壁层13例如由ALGAAS混晶构成时,诸如上面的沟道层14是由能带隙小于ALGAAS混晶的能带隙的INGAAS混晶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铟IN的组成比越高,INGAAS混晶的能带隙就能够越小,从而进一步扩大沟道层14的导带能量EC与。
41、由ALGAAS混晶制成的下部障壁层13的导带能量EC之间的差值。因此,构成沟道层14的INGAAS混晶可以具有01或以上的铟IN组成比。0033作为诸如上面的沟道层14的一个示例,使用在III族元素中铟IN的组成比是02的IN02GA08AS混晶。于是,关于沟道层14,在确保对于下部障壁层13的晶格匹配的同时,获得了导带能量EC之间的足够的差值。0034此外,像这样的沟道层14可以是不掺杂杂质的UINGAAS。这样,在沟道层14中抑制了载流子杂质散射,从而实现高移动性的载流子迁移。0035顺便提及地,沟道层14可以是被形成为具有15NM以下膜厚度的外延生长层,这能够确保结晶度从而实现载流子移动。
42、性能优良的层。说明书CN104106129A118/44页120036第一障壁层15上部障壁层第一障壁层15是这样的层其构成设置在沟道层14上方的上部障壁层的一部分,构成与沟道层14接触的边界层,并且与沟道层14良好地晶格匹配。通过使用如下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来构成这样的第一障壁层15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在与沟道层14的接合部处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构成沟道层14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沟道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EF14。也即是,通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来构成第一障壁层15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多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构成沟道层14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多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在与。
43、沟道层14的接合部处的少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当载流子是电子时,通过使用导带能量EC比构成沟道层14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导带能量EC高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来构成第一障壁层15。在接合部处沟道层14的导带能量EC与第一障壁层15的导带能量EC之间的差值变得越大,这样的第一障壁层15就越好。0037当沟道层14由INGAAS混晶构成时,诸如上面的第一障壁层15可以例如由能带隙大于INGAAS混晶的能带隙的ALGAAS混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保持低的铝AL的组成比,能够防止扩大所谓的源极电阻。因此,构成第一障壁层15的ALGAAS混晶可以具有在III族元素中的025以下的铝AL组成比。00。
44、38作为诸如上面的第一障壁层15的一个示例,使用具有02的铝AL的组成比的AL02GA08AS混晶。于是,确保了相对于沟道层14的晶格匹配。顺便提及地,这样的第一障壁层15不必具有与下部障壁层13相同的组成,且这些层可以由适合彼此的ALGAAS混晶构成。0039这样的第一障壁层15具有载流子供给区域15A,载流子供给区域15A含有供给载流子的杂质。在这里,N型的载流子供给区域15A含有作为供给电子的杂质的硅SI布置于第一障壁层15的表面层。0040此外,第一障壁层15中除了载流子供给区域15A以外的膜厚度部可以被形成为不掺杂杂质或含有低浓度的杂质的高电阻区域15B。当含有杂质时,这个高电阻区域。
45、15B包含N型杂质或P型杂质。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杂质浓度为11017CM3以下,且比电阻为1102CM以上。0041诸如上面的第一障壁层15的一个示例如下。第一障壁层15具有约6NM的膜厚度,且通过从沟道层14侧依次层叠高电阻区域15B和载流子供给区域15A制成,高电阻区域15B具有约2NM的膜厚度且不掺杂杂质,载流子供给区域15A具有约4NM的膜厚度且含有约161012CM2的硅SI。0042顺便提及地,当沟道层14由INGAAS混晶构成时,第一障壁层15不限于ALGAAS混晶,而可以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INALGAASP混晶构成。这样,能够增加由INGAAS混晶构成的沟道层1。
46、4中的IN的组成比,从而增强沟道层14中的载流子移动性。0043此外,关于这个第一障壁层15,与下部障壁层13一样,所有区域可以由载流子供给区域构成。0044第二障壁层16上部障壁层第二障壁层16是这样的层其构成设置在沟道层14上方的上部障壁层的一部分,并且构成上部障壁层的表面层。像这样的第二障壁层16相对于第一障壁层15良好地晶格匹配,并且与第一障壁层15一起形成异质结。此外,具体地,通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来说明书CN104106129A129/44页13构成这个第二障壁层16该化合物半导体的在与第一障壁层15的接合部处的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对的能带比第一障壁层15的与载流子运动侧能带相。
47、对的能带更远离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即,应当通过使用如下的化合物半导体来构成第二障壁层16该化合物半导体的在与第一障壁层15的接合部处的少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比第一障壁层15的少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更远离多数载流子运动侧能带。顺便提及地,如图2所示,第一障壁层内的本征费米能级EF15位于第一障壁层15的导带能量EC和价带能量EV的中间。当载流子是电子时,通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来构成第二障壁层16第二障壁层16的与第一障壁层15的接合部处的价带能量EV低于第一障壁层15的与沟道层14的接合部处的价带能量EV。在接合部处第一障壁层15的价带能量EV与第二障壁层16的价带能量EV之间的差值变得。
48、越大,这样的第二障壁层16就越好。0045当第一障壁层15由ALGAAS混晶构成时,诸如上面的第二障壁层16例如由能带隙宽于ALGAAS混晶的能带隙的GAINP混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障壁层16由具有在III族元素中05的镓GA组成比的GA05IN05P混晶构成。这样,确保了相对于第一障壁层15的晶格匹配。0046顺便提及地,这个第二障壁层16不限于GAINP混晶,而可以例如由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INALGAASP混晶、ALAS混晶、INALP或ALGAAS混晶构成。然而,ALGAAS混晶中的AL的组成比应当为02以上。此外,构成第二障壁层16的化合物半导体的价带能量EV比构成第一。
49、障壁层15的化合物半导体的价带能量EV低,并且导带能量EC可以更高或更低,这就足够了。0047像这样的第二障壁层16是通过不掺杂杂质或含有低浓度的N型杂质而形成的高电阻区域高电阻区域16B。当这个第二障壁层16含有N型杂质时,优选的是,杂质浓度为11017CM3以下,且比电阻为1102CM以上。0048诸如上面的第二障壁层16的一个示例应当以30NM的膜厚度设置在第一障壁层15上。0049低电阻区域16G低电阻区域16G设置在第二障壁层16内并且至少在与沟道层14相反侧的表面层上,且相对于载流子供给区域15A具有一段距离。这个低电阻区域16G含有与载流子相反导电型的杂质,且保持着比周边区域低的电阻。因此,当载流子是电子时,P型杂质在低电阻区域16G中扩散。0050与第二障壁层16的膜厚度和第二障壁层16的N型杂质浓度相关联地,以半导体装置11处于以下状态的方式设定这样的低电阻区域16G的厚度和P型杂质浓度的值。即,关于上述这些值,以这样的方式设定厚度和P型杂质浓度当负电压被施加至栅极电极27时,沟道层14内的电子被耗尽,且另一方面,当正电压被施加至栅极电极27时,低电阻区域16G被耗尽。顺便提及地,在设置有低电阻区域16G的第二障壁层16中,低电阻区域16G以外的其它区域是与低电阻区域16G相比电阻值更大的高电阻区域16B。0051在这里,当负电压被施加至栅极电极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