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装置、 履带式桩架及其拆卸方法和上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行走装置、 履带式桩架及其拆卸方法和 上车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式桩架具有驱动力大、 通过性好及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可带载行走, 因此在桩 工机械上较多地被采用。
履带式桩架的底盘一般分为伸缩式和固定式两种。 伸缩式底盘在上车时优势比较 明显, 施工时可以展开左、 右履带架, 增加底盘稳定性。而固定式底盘则具备伸缩式底盘展 宽所达不到的尺寸, 稳定性更高, 但是底盘外形尺寸的增大也增加了运输上车的难度, 运输 时必须拆卸履带架。 同时, 伸缩式结构的桩架由于本身的自重, 上车时发现尽管平板车斜坡 足够长, 桩架上车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上坡困难甚至滑下来的现象, 对整机的运输及安全十 分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行走装置、 履带式桩架及其拆卸方法和上车方法, 以使履带式桩 架方便、 快捷及安全地完成上车操作。
第一方面, 本发明行走装置用于履带式桩架, 包括两个履带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两 个履带架之间的梁 ; 其中, 所述梁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两个履带架之间。
优选地, 上述行走装置中, 每一所述履带架上设置有两个立板 ; 所述梁包括梁本体 和四个连接部 ; 所述四个连接部与所述梁本体连接, 形成 H 形梁 ; 其中, 所述每一连接部的 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 形成 卡槽 ; 所述梁与所述履带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为 : 所述立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所述 第一连接板、 立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 上述履带式桩架用行走装置中, 所述销轴包括连接销和动力销装置。
本发明行走装置用于履带式桩架, 由于梁和履带通过销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 接, 因此, 在履带式桩架上车前, 通过操作连接梁与履带架的销轴, 实现左、 右履带架拆装一 体化 ; 进而, 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快捷, 便于整机的 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第二方面,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包括平台总成、 与所述平台总成连接的行走装置以 及连接在平台总成上的前支腿、 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 ; 并且,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 : 两个履带 架; 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履带架之间的梁 ; 其中, 所述梁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两 个履带架之间。
优选地, 上述履带式桩架中, 每一所述履带架上设置有两个立板 ; 所述梁包括梁本 体和四个连接部 ; 所述四个连接部与所述梁本体连接, 形成 H 形梁 ; 其中, 所述每一连接部 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 形
成卡槽 ; 所述梁与所述履带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为 : 所述立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所 述第一连接板、 立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 上述履带式桩架中, 所述销轴包括连接销和动力销装置。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借助于桩架上的前支腿和左、 右后支腿, 可以将履带式桩架向 上抬起一定高度, 然后操作连接梁与履带架的动力销装置就可以方便地拆掉左、 右履带架 ; 进而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快捷, 便于整机的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第三方面,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的拆卸方法基于上述履带式桩架, 包括如下步骤 : 打 开连接在所述平台总成上的所述前支腿、 所述左后支腿和所述右后支腿至预定角度, 使对 应的支腿油缸展开, 将所述平台总成向上抬起 ; 通过连接于所述梁和所述两个履带架之间 的销轴, 进行所述两个履带架的拆卸。
优选地, 上述履带式桩架的拆卸方法中, 平台总成向上抬起前, 还包括如下步骤 : 将连接在履带式桩架上的工作装置, 斜撑和拆掉配重拆除, 并放倒桅杆。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的拆卸方法借助于桩架上的前支腿和左、 右后支腿, 可以将履 带式桩架向上抬起一定高度, 然后操作连梁与履带架销轴就可以简单、 快捷的拆掉左、 右履 带架, 进而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快捷, 便于整机的 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第四方面,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方法基于上述的履带式桩架, 包括如下步骤 : 打开连接在所述平台总成上的所述前支腿、 所述左后支腿和所述右后支腿至预定角度, 使 对应的支腿油缸展开, 将所述平台总成向上抬起 ; 通过连接于所述梁和所述两个履带架之 间的销轴, 进行所述两个履带架的拆卸 ; 将平板拖车伸入被抬的平台总成下, 收起所述前支 腿、 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 ; 通过所述平台总成上的回转装置, 将所述平台总成回转°, 使平 台总成放置于平板拖车上, 达到运输状态。
优选地, 上述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方法中, 平台总成向上抬起前, 还包括 : 将连接在 履带式桩架上的工作装置, 斜撑和拆掉配重拆除, 并放倒桅杆。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方法借助于桩架上的前支腿和左、 右后支腿, 可以将履 带式桩架向上抬起一定高度, 然后操作连接梁与履带架的动力销装置就可以简单、 快捷的 拆掉左、 右履带架, 拆掉了占重量很大部分的构件后, 再将平板拖车伸入到桩架平台下面, 即可将桩架直接拖走。 本发明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 快捷, 便于整机的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行走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行走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履带式桩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平台总成抬起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 图 5 为履带架拆卸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 图 6 为平板拖车伸入被抬起的平台总成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 图 7 为平台总成旋转 90 度, 平台总成完全置于平板托车上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 1 和图 2。其中, 图 1 为本发明行走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 明行走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本实施例行走装置用于履带式桩架, 包括两个履带架 100 以及连接于两个履带架 之间的梁 200 ; 梁 200 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履带架 100 之间。
其中, 每一履带架 100 上设置有两个立板 110 ; 梁 200 包括梁本体 210 和四个连接 部 220 ; 四个连接部 220 与梁本体 210 连接, 形成 H 形梁 ; 其中, 每一连接部 220 的端部连接 有第一连接板 2201 和第二连接板 2202 ; 第一连接板 2201 和第二连接板 2202 间隔设置, 形 成卡槽 2203。 梁 200 与履带架 100 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为 : 立板 110 卡接于卡槽 2203 内, 第 一连接板 2201、 立板 110 和第二连接板 2202 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 销轴可以包括连接销 310 和动力销装置 320。 其中, 动力销装置 320 可以用液压缸驱动, 具备省力、 安全、 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行走装置用于履带式桩架, 由于梁和履带架通过销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 接, 因此, 在履带式桩架上车前, 通过操作连接梁与履带架的销轴, 实现左、 右履带架拆装一 体化 ; 进而, 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快捷, 便于整机的 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参照图 3, 图 3 为本发明履带式桩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履带式桩架主要包括行走装置 1、 配重 2、 平台总成 3、 人字架 4、 斜撑 5、 桅杆 6 和工作装置 7。平台总成 3 与行走装置 1 相连接, 并且, 平台总成 3 上连接有前支腿 14、 左后支腿 15 和右后支腿 16。
行走装置 1 的结构参照图 1 和图 2, 包括两个履带架 100 以及连接于两个履带架之 间的梁 200 ; 梁 200 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履带架 100 之间。
其中, 每一履带架 100 上设置有两个立板 110 ; 梁 200 包括梁本体 210 和四个连接 部 220 ; 四个连接部 220 与梁本体 210 连接, 形成 H 形梁 ; 其中, 每一连接部 220 的端部连接 有第一连接板 2201 和第二连接板 2202 ; 第一连接板 2201 和第二连接板 2202 间隔设置, 形 成卡槽 2203。
梁 200 与履带架 100 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为 : 立板 110 卡接于卡槽 2203 内, 第 一连接板 2201、 立板 110 和第二连接板 2202 通过销轴可拆卸地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 销轴可以包括连接销 310 和动力销装置 320。 其中, 动力销装置 320
可以用液压缸驱动, 具备省力、 安全、 可靠的特点。
本实施例履带式桩架运输过程中需要分解运输, 上车前先拆下整机中尺寸较大的 部件, 如首先拆掉工作装置 7, 然后放倒桅杆 6, 拆下斜撑 5。拆掉配重 2 也是减轻整机重量 的关键一环, 配重的拆除可以为整机运输减轻 26 吨的重量。所有大件拆掉之后就是履带架 的拆卸了,
如图 4 所示, 拆卸两个履带架之前, 将连接在平台总成 3 上的前支腿 14、 左后支腿 15 和右后支腿 16 打开一定角度, 展开支腿油缸将平台总成 3 向上抬起一定高度。
如图 5 所示, 借助于连接于履带架 100 和梁 200 之间的动力销装置 320 拆掉两侧 的履带架 100。用起重机将两个履带架 100 运走。
如图 6 所示, 将平板拖车 17 伸入被抬起一定高度后平台总成 3 下面, 收起前支腿 14、 左后支腿 15 和右后支腿 16。
如图 7 所示, 依靠平台总成 3 上的回转装置, 将其回转 90°, 将平台总 3 成完全置 于平板托车 17 上, 达到运输状态。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借助于桩架上的前支腿和左、 右后支腿, 可以将履带式桩架向 上抬起一定高度, 然后操作连接型梁与履带架的动力销装置就可以方便地拆掉左、 右履带 架; 进而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快捷, 便于整机的上 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也就是说,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实施例由于采用固定式底盘结构后有效的增大了支 承面积, 可以使整机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 并且,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 可以方便快捷地拆卸 履带架, 能满足运输需求。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桩架拆卸方法的实施例, 该方法上述实施 例中的履带式桩架,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打开连接在所述平台总成 3 上的所述前支腿 14、 所述左后支腿 15 和所述 右后支腿 16 至预定角度, 使对应的支腿油缸展开, 将所述平台总成 3 向上抬起。具体参照 图 4。
步骤二, 通过连接于所述梁 200 和所述两个履带架 100 之间的销轴, 进行所述两个 履带架 100 的拆卸。用起重机将两个履带架 100 运走。具体参照图 5。
履带式桩架的结构参照图 1、 图 2 和图 3。前面已经对具体结构做了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相关之处, 互相参照即可。
此外, 一般来讲, 在步骤一之前, 还包括如下步骤 : 将连接在履带式桩架上的工作 装置 7, 斜撑 5 和拆掉配重 2 拆除, 并放倒桅杆 6。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的拆卸方法借助于桩架上的前支腿和左、 右后支腿, 可以将履 带式桩架向上抬起一定高度, 然后操作连梁与履带架销轴就可以简单、 快捷的拆掉左、 右履 带架, 进而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快捷, 便于整机的 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方法, 该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 中的履带式桩架,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打开连接在所述平台总成 3 上的所述前支腿 14、 所述左后支腿 15 和所述 右后支腿 16 至预定角度, 使对应的支腿油缸展开, 将所述平台总成 3 向上抬起。参照图 4。
步骤二, 通过连接于所述梁 200 和所述两个履带架 100 之间的销轴, 进行所述两个 履带架 100 的拆卸。参照图 5。
步骤三, 将平板拖车 17 伸入被抬的平台总成 3 下, 收起所述前支腿 14、 左后支腿 15 和右后支腿 16。参照图 6。
步骤四, 通过所述平台总成 3 上的回转装置, 将所述平台总成回转 90°, 使平台总 成 3 放置于平板拖车 17 上, 达到运输状态。参照图 7。
履带式桩架的结构参照图 1、 图 2 和图 3。前面已经对具体结构做了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相关之处, 互相参照即可。
此外, 一般来讲, 在步骤一之前, 还包括如下步骤 : 将连接在履带式桩架上的工作 装置 7, 斜撑 5 和拆掉配重 2 拆除, 并放倒桅杆 6。
本发明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方法借助于桩架上的前支腿和左、 右后支腿, 可以将履 带式桩架向上抬起一定高度, 然后操作连接梁与履带架的动力销装置就可以简单、 快捷的 拆掉左、 右履带架, 拆掉了占重量很大部分的构件后, 再将平板拖车伸入到桩架平台下面, 即可将桩架直接拖走。 本发明使固定式底盘结构的履带式桩架的上车操作省时、 省力、 安全 快捷, 便于整机的上车、 解决了履带式桩架依靠履带架行驶到平板车上而滑下来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