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饮用茶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人体代谢是自然界物质转化循环中的一个始与终的小环境,而随 着饮水的质与量,将有助于这个循环优与劣的变化。而机体内的细胞 是物质代谢场所,如何使优良的含水的物质在代谢中发挥作用,使能 量与营养可以调整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和驱邪壮体。近年来国内在 茶的范围内已出现约210多种个品种的茶。应用于医疗、预防、保健 和其相应的诸方面。而老年人饮茶的习惯和要求则更需要茶做为饮料 而具有保健、防病、延寿的功能。本发明原于湖南民间沿用松针为主 而熏制成茶。饮者皆耄耋、体健、耳聪目明、无病恶变。在临床应用 和发挥祖国医学的辩证原理,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培元固本为基 础,以“食养”、“食补”、“食治”为目的,提供本发明的配方及制备 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和药食同源的观念下,以 天然非药物制剂,以求达到保健食疗的目的。
本发明是由松针(亦称松叶)、绿茶为主体,山楂、六月黑豆、白 菊花为辅剂,佐以陈皮、干姜。在制作中尚加甘草煮水用于制备松针。
本发明是由下列实施例提供制备过程和工艺要求:
松针为35%,茶叶为35%,六月黑豆和山楂各为10%,干白菊8%, 陈皮1.5%,干姜0.5%,甘草是每35kg松针中用0.5kg。
具体实施例实现为:
上述八味按比例分别称量,筛拨去沉渣和非本味物品部分,然后 补充缺数保持足量。
将松针放入桶内,桶以杉木桶为最佳,不可入裸金属桶,用蒸汽 加温到80℃,维持4-6min后。放入水中散热到60℃左右,搓洗2-4 遍,以达到除去松脂和删除涩味的目的。捞出拎干至无水滴出为止。 放在制茶用的揉捻机揉搓20min后放入已制备的甘草水中浸泡10小时 捞出拎干。并使团块散开,然后投入制茶用的滚炒机内炒至8成干后 取出散热待用。
山楂、陈皮、干姜、白菊按量比混均研成粗末为四味粉待用。
茶叶为已制成绿茶的成品茶。
黑豆制成60-80目的豆粉待用。
将甘草加入在40倍水中,煎煮沸40-80min自冷去渣做为松针的 回性浸泡剂。
将以制备的松针与茶叶和四味粉混均,在炉火上炒至棕黄色并散 发出茶香味,制茶工艺称为足火香。在火炒中以充分拌均,散凉至 40-50℃左右,即可将研末的黑豆粉拌入混均即成。
本发明的工艺要求是:按程序将松针去涩脱脂及与绿茶拌均要掌 握温度及时间,是炉火炒至足火香的关键工艺。要求是老树上的松针 以六年生为佳品,因其松针质地丰满、光滑,含有壳杉酸-19-甲醛、 南洋杉酸、挥发油-α派稀及乙酸龙脑脂等完善而保持时间较长。黑豆 以我国江南、云贵及东南亚地区产之黑豆在古历六月产为佳品,因其 成分中大豆黄酮甙、染料木甙、唾液酸、乙酰丙酸等较突出。制成茶 丸或砖茶,依饮茶人的习惯量每次可3/6/10g均可,浸泡方法与时间 均与我国传统茶艺类同。依据本发明专利制成的产品则可用钴60放射 灭菌,以求达到久存不腐的目的。
本发明制成的延寿茶曾应用于乡间邻里,观察4年约300余例, 均无任何不良反应,且饮者乐饮,体壮容颜,足劲健行,确有饮松避 谷,轻身益寿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处方和制备方法,由于配比合理,工艺完善,制作 无公害,是省时、低价、质高的一种保健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