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572883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3246.8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号:

CN104255848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1C11/00,A21C9/06

主分类号:

A21C11/00,A21C9/06

申请人:

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一帆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环路东五段108号1-1幢21层2106号

优先权:

CN201410433246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该烧麦机能够在一个烧麦里包出多种馅料,馅料层状分布,一个烧麦呈现多种口味,口味独特,满足一些客户对个性化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均在一个成型盘上完成,围绕成型盘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注馅工位,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成型盘能够旋转,面皮成型工位完成面皮成型,三个注馅机构分别完成一次注馅、二次注馅和三次注馅,两个开口机构完成一次开口和二次开口,整形工位完成烧麦整形,成品输送工位用于输送成型后的烧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皮成型工位包括压皮机构、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面料经压皮机构压成薄皮,经纵切机构切成长条形面皮,经横切机构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皮机构包括压皮辊和驱动压皮辊旋转的驱动电机,面料经过压皮辊压皮后形成面皮,所述纵切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纵切刀,纵切刀的旋转方向与面皮的运行方向相同,面皮经过纵切后形成长条形的面皮,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切到和驱动横切刀抬起和落下的驱动装置,经过横切刀横切后长条形的面皮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和开口爪,所述伸缩管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槽,槽与伸缩管的内孔相连通,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所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伸缩管和内管均用气缸驱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烧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烧麦(Steamed Pork Dumplings),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 

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外观漂亮,但是成型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手工制作烧麦的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克服手工制作烧麦存在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用于生产烧麦的机器,例如: 

授权公告号为CN201491645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烧麦压皮机,在机架两侧分别装有对称凸轮,该对称凸轮轴上铰接有模具推杆,该机架上方固接有安装台,该安装台装有入料箱,所述压料装置的对称活动曲柄分别装在机架两侧,该对称活动曲柄间连接有活动连杆,该活动连杆上装有成型模具,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轮安装在机架两端,该传送轮上装有传送带。压皮机的压料装置可将成型模具进行挤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者的工作量,由于通过模具成型,在提供了成品质量的同时,又增加了成品的种类和样式,拓展了成品的应用领域。该发明只能生产出烧麦皮,而不能完成整个烧麦的成型,需要人工包馅,效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低的,而且需要人工参与成型,成型后的外观和大小都取决于工人的操作,不能包出大小一致的烧麦,而且人工参与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市面上还有一种烧麦机,该烧麦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和环形工位6,环形工位6安装在机架1上,环形工位6能够旋转,在环形工位6周向上布置有面皮成型工位2、注馅工位3、整形工位4和成品输送工位5,切皮工位包括了制皮机构、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面皮被输送到环形工位上时,面皮已经被切成单个的烧麦皮。在环形工位上设置有成型槽,一个成型槽对应一个烧麦皮,烧麦皮覆盖在成型槽上,该环形工位上的成型槽三个为一体,整个环形工位分布有8个一体的成型槽,也就是有24个成型槽。前三个成型槽向前运动一定距离,后三个成型槽马上跟上,通过调试后,就会不停的有切好的面皮输送到注馅工位上,在注馅工位设置有注馅装置,包括一个料都和三根注馅管,一次性给三个面皮注馅,注馅管在注馅的时候将面皮通入到成型槽中,通过成型槽的作用成型为一个圆柱形的食品,注馅成型后,被送入到整形工位处,整形工位设置有三个整形盘,在整形盘的轻压下,烧麦上的馅料被压平,压平后完成成型动作,送入到成品输送工位,在成品输送工位设置推成品机构,成型后的烧麦通过设置在成型槽内的顶出机构将烧麦顶出,顶出后退成品机构将烧麦推入到输送带上,输送走,然后工人将成型后的烧麦捡出排列在托盘里,至此完成整个烧麦生产。该烧麦机制动化成都高,占地面积小,成型后的烧麦大小一致,生产效率高, 

而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客户对个性化的追求,现有的烧麦机都只能包出一种馅料,并不能满足一些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烧麦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麦机,该烧麦机能够在一个烧麦里包出多种馅料,馅料层状分布,一个烧麦呈现多种口味,口味独特,满足一些客户对个性化的需求。 

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均在一个成型盘上完成,围绕成型盘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注馅工位,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成型盘能够旋转,面皮成型工位完成面皮成型,三个注馅机构分别完成一次注馅、二次注馅和三次注馅,两个开口机构完成一次开口和二次开口,整形工位完成烧麦整形,成品输送工位用于输送成型后的烧麦。 

所述面皮成型工位包括压皮机构、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面料经压皮机构压成薄皮,经纵切机构切成长条形面皮,经横切机构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所述压皮机构包括压皮辊和驱动压皮辊旋转的驱动电机,面料经过压皮辊压皮后形成面皮,所述纵切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纵切刀,纵切刀的旋转方向与面皮的运行方向相同,面皮经过纵切后形成长条形的面皮,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切到和驱动横切刀抬起和落下的驱动装置,经过横切刀横切后长条形的面皮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所述注馅机构采用现有的注馅机构即可,三个注馅结构所装的馅料各不相同。 

所述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和开口爪,所述伸缩管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槽,槽与伸缩管的内孔相连通,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所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伸缩管和内管均用气缸驱动。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采用现有的结构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本发明经过三个注馅机构进行注馅,将注馅动作分为三个步骤,分三次注馅,每次注不同的馅料,这样就可在同一个烧麦里注入三种不同的馅料,口味多样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在注馅时,由于成型槽的原因,烧麦的开口会变小,为了便于注馅和保证注馅动作的准确完成,在注馅机构和配设了开口机构,通过开口机构的作用,将烧麦进行开口,在完成最后一道注馅后,不再开口,然后进行整形,完成烧麦的成型过程,在一个烧麦里包出三种馅料,一个烧麦里三种口味,口味独特,市场竞争力强。

本发明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和开口爪,所述伸缩管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槽,槽与伸缩管的内孔相连通,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所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伸缩管和内管均用气缸驱动。内管插入通过凸台的作用推动开口爪打开,将烧麦的口子打开,完成开口动作,退出内管,开口爪回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整机图; 

图2为现有技术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 1、机架,2、面皮成型工位,3、注馅工位,4、整形工位,5、成品输送工位,6、成型盘,7、成型槽,8、伸缩管,9、开口爪,10、内管,1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面皮成型、一次注馅、一次开口、二次注馅、二次开口、三次注馅和整形均在一个成型盘上完成,围绕成型盘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注馅工位,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成型盘能够旋转,面皮成型工位完成面皮成型,三个注馅机构分别完成一次注馅、二次注馅和三次注馅,两个开口机构完成一次开口和二次开口,整形工位完成烧麦整形,成品输送工位用于输送成型后的烧麦。 

本发明是在现有的烧麦机上进行的改进,将现有烧麦机的注馅工位进行了改进,注馅工位3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通过三个注馅机构进行注馅,将注馅动作分为三个步骤,分三次注馅,每次注不同的馅料,这样就可在同一个烧麦里注入三种不同的馅料,口味多样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在注馅时,由于成型槽的原因,烧麦的开口会变小,为了便于注馅和保证注馅动作的准确完成,在注馅机构和配设了开口机构,通过开口机构的作用,将烧麦进行开口,在完成最后一道注馅后,不再开口,然后进行整形,完成烧麦的成型过程,在一个烧麦里包出三种馅料,一个烧麦里三种口味,口味独特,市场竞争力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施例包括成型盘6,围绕成型盘6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2、注馅工位3,整形工位4和成品输送工位5,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7,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成型盘能够旋转。

所述面皮成型工位包括压皮机构、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面料经压皮机构压成薄皮,经纵切机构切成长条形面皮,经横切机构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所述压皮机构包括压皮辊和驱动压皮辊旋转的驱动电机,面料经过压皮辊压皮后形成面皮,所述纵切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纵切刀,纵切刀的旋转方向与面皮的运行方向相同,面皮经过纵切后形成长条形的面皮,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切到和驱动横切刀抬起和落下的驱动装置,经过横切刀横切后长条形的面皮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所述注馅机构采用现有的注馅机构即可,三个注馅结构所装的馅料各不相同。 

所述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8和开口爪9,所述伸缩管8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槽与伸缩管8的内孔相连通,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10,所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11,伸缩管8和内管10均用气缸驱动。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采用现有的结构即可。 

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58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55848 A (21)申请号 201410433246.8 (22)申请日 2014.08.29 A21C 11/00(2006.01) A21C 9/06(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环路东 五段 108 号 1-1 幢 21 层 2106 号 (72)发明人 张一帆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211 代理人 胡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57) 摘要 本。

2、发明涉及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面皮成型、 一次注 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 形, 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 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 后的烧麦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该烧麦机能 够在一个烧麦里包出多种馅料, 馅料层状分布, 一 个烧麦呈现多种口味, 口味独特, 满足一些客户对 个性化的需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

3、号 CN 104255848 A CN 104255848 A 1/1 页 2 1. 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面皮成型、 一次注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形, 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 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 大。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面皮成型、 一 次注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形均在一个成型盘上完成, 围绕成型 盘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 注馅工位,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

4、, 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 型槽, 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 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 馅机构之间, 成型盘能够旋转, 面皮成型工位完成面皮成型, 三个注馅机构分别完成一次注 馅、 二次注馅和三次注馅, 两个开口机构完成一次开口和二次开口, 整形工位完成烧麦整 形, 成品输送工位用于输送成型后的烧麦。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面皮成型工位 包括压皮机构、 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 面料经压皮机构压成薄皮, 经纵切机构切成长条形面 皮, 经横切机构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5、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皮机构包括 压皮辊和驱动压皮辊旋转的驱动电机, 面料经过压皮辊压皮后形成面皮, 所述纵切机构包 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纵切刀, 纵切刀的旋转方向与面皮的运行方向相同, 面皮经过纵切后形成长条形的面皮, 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切到和驱动横切刀抬起和落下的 驱动装置, 经过横切刀横切后长条形的面皮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开口机构包括 伸缩管和开口爪, 所述伸缩管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 槽, 槽与伸缩管的内孔相连通, 开 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 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 所述开口爪内表面。

6、上焊接有 凸台, 伸缩管和内管均用气缸驱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55848 A 2 1/4 页 3 一种多种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烧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烧麦 (Steamed Pork Dumplings), 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 肖米、 稍麦、 稍梅、 烧梅、 鬼蓬头, 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 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 吃。形如石榴, 洁白晶莹, 馅多皮薄, 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 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 浙江、 广东、 广西一带, 人们把它叫做烧卖, 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

7、烧麦。 0003 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 外观漂亮, 但是成型效率低, 劳动量大, 而且随着用 人成本的增加, 手工制作烧麦的成本大大增加。 0004 为了克服手工制作烧麦存在的缺陷, 市面上出现了用于生产烧麦的机器, 例如 : 授权公告号为CN201491645U, 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 了一种烧麦压皮机, 在机架两侧分别装有对称凸轮, 该对称凸轮轴上铰接有模具推杆, 该机 架上方固接有安装台, 该安装台装有入料箱, 所述压料装置的对称活动曲柄分别装在机架 两侧, 该对称活动曲柄间连接有活动连杆, 该活动连杆上装有成型模具, 所述传送机构传送 轮安装在机架。

8、两端, 该传送轮上装有传送带。压皮机的压料装置可将成型模具进行挤压成 型,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者的工作量, 由于通过模具成型, 在提供了成品质量的同时, 又增加了成品的种类和样式, 拓展了成品的应用领域。 该发明只能生产出烧麦皮, 而不能完 成整个烧麦的成型, 需要人工包馅, 效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低的, 而且需要人工参与成型, 成 型后的外观和大小都取决于工人的操作, 不能包出大小一致的烧麦, 而且人工参与卫生状 况难以保证。 0005 市面上还有一种烧麦机, 该烧麦机的结构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包括机架 1 和环形工 位6, 环形工位6安装在机架1上, 环形工位6能够旋转, 在环。

9、形工位6周向上布置有面皮成 型工位2、 注馅工位3、 整形工位4和成品输送工位5, 切皮工位包括了制皮机构、 纵切机构和 横切机构, 面皮被输送到环形工位上时, 面皮已经被切成单个的烧麦皮。 在环形工位上设置 有成型槽, 一个成型槽对应一个烧麦皮, 烧麦皮覆盖在成型槽上, 该环形工位上的成型槽三 个为一体, 整个环形工位分布有8个一体的成型槽, 也就是有24个成型槽。 前三个成型槽向 前运动一定距离, 后三个成型槽马上跟上, 通过调试后, 就会不停的有切好的面皮输送到注 馅工位上, 在注馅工位设置有注馅装置, 包括一个料都和三根注馅管, 一次性给三个面皮注 馅, 注馅管在注馅的时候将面皮通入到。

10、成型槽中, 通过成型槽的作用成型为一个圆柱形的 食品, 注馅成型后, 被送入到整形工位处, 整形工位设置有三个整形盘, 在整形盘的轻压下, 烧麦上的馅料被压平, 压平后完成成型动作, 送入到成品输送工位, 在成品输送工位设置推 成品机构, 成型后的烧麦通过设置在成型槽内的顶出机构将烧麦顶出, 顶出后退成品机构 将烧麦推入到输送带上, 输送走, 然后工人将成型后的烧麦捡出排列在托盘里, 至此完成整 个烧麦生产。该烧麦机制动化成都高, 占地面积小, 成型后的烧麦大小一致, 生产效率高, 而随着市场的需求, 以及客户对个性化的追求, 现有的烧麦机都只能包出一种馅料, 并 说 明 书 CN 10425。

11、5848 A 3 2/4 页 4 不能满足一些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上述烧麦机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麦机, 该烧麦机能够在一 个烧麦里包出多种馅料, 馅料层状分布, 一个烧麦呈现多种口味, 口味独特, 满足一些客户 对个性化的需求。 0007 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面皮成型、 一次注 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形, 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 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 大。 0008 所述面皮成型、 一次注馅、 一次开口、 二次。

12、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形均在一 个成型盘上完成, 围绕成型盘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 注馅工位,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 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 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 两个 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 成型盘能够旋转, 面皮成型工位完成面皮成型, 三 个注馅机构分别完成一次注馅、 二次注馅和三次注馅, 两个开口机构完成一次开口和二次 开口, 整形工位完成烧麦整形, 成品输送工位用于输送成型后的烧麦。 0009 所述面皮成型工位包括压皮机构、 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 面料经压皮机构压成薄 皮, 经纵切机构切成长条形面皮, 经横切机构切成单个的方形面。

13、皮。 0010 所述压皮机构包括压皮辊和驱动压皮辊旋转的驱动电机, 面料经过压皮辊压皮后 形成面皮, 所述纵切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纵切刀, 纵切刀的旋转方 向与面皮的运行方向相同, 面皮经过纵切后形成长条形的面皮, 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切到 和驱动横切刀抬起和落下的驱动装置, 经过横切刀横切后长条形的面皮切成单个的方形面 皮。 0011 所述注馅机构采用现有的注馅机构即可, 三个注馅结构所装的馅料各不相同。 0012 所述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和开口爪, 所述伸缩管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 槽, 槽 与伸缩管的内孔相连通, 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 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

14、 所 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 伸缩管和内管均用气缸驱动。 0013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采用现有的结构即可。 0014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面皮成型、 一次注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 注馅和整形, 所述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二次开 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本发明经过三个注馅机构进行注馅, 将注馅动作分为三个步骤, 分三次注馅, 每次注不同的馅料, 这样就可在同一个烧麦里注入 三种不同的馅料, 口味多样化,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 在注馅时, 由于成型槽的原因, 烧麦。

15、 的开口会变小, 为了便于注馅和保证注馅动作的准确完成, 在注馅机构和配设了开口机构, 通过开口机构的作用, 将烧麦进行开口, 在完成最后一道注馅后, 不再开口, 然后进行整形, 完成烧麦的成型过程, 在一个烧麦里包出三种馅料, 一个烧麦里三种口味, 口味独特, 市场 竞争力强。 0015 本发明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和开口爪, 所述伸缩管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 槽, 说 明 书 CN 104255848 A 4 3/4 页 5 槽与伸缩管的内孔相连通, 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 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管, 所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 伸缩管和内管均用气缸驱动。内管插入通过凸台的作用 。

16、推动开口爪打开, 将烧麦的口子打开, 完成开口动作, 退出内管, 开口爪回位。 0016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现有技术的整机图 ; 图 2 为现有技术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 1、 机架, 2、 面皮成型工位, 3、 注馅工位, 4、 整形工位, 5、 成品输送工位, 6、 成 型盘, 7、 成型槽, 8、 伸缩管, 9、 开口爪, 10、 内管, 11、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一种多馅料烧麦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面皮成型、 一次注 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形, 所述。

17、一次开口是对一次注馅后的烧麦 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大, 所述二次开口是对二次注馅后的烧麦进行开口, 将烧麦的口扩 大。 0019 所述面皮成型、 一次注馅、 一次开口、 二次注馅、 二次开口、 三次注馅和整形均在一 个成型盘上完成, 围绕成型盘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 注馅工位,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 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 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 两个 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 成型盘能够旋转, 面皮成型工位完成面皮成型, 三 个注馅机构分别完成一次注馅、 二次注馅和三次注馅, 两个开口机构完成一次开口和二次 开口, 整形工位完成烧麦整形, 成品。

18、输送工位用于输送成型后的烧麦。 0020 本发明是在现有的烧麦机上进行的改进, 将现有烧麦机的注馅工位进行了改进, 注馅工位 3 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两个开口机构, 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 间, 通过三个注馅机构进行注馅, 将注馅动作分为三个步骤, 分三次注馅, 每次注不同的馅 料, 这样就可在同一个烧麦里注入三种不同的馅料, 口味多样化,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 在注馅时, 由于成型槽的原因, 烧麦的开口会变小, 为了便于注馅和保证注馅动作的准确完 成, 在注馅机构和配设了开口机构, 通过开口机构的作用, 将烧麦进行开口, 在完成最后一 道注馅后, 不再开口, 然后进行整形, 完。

19、成烧麦的成型过程, 在一个烧麦里包出三种馅料, 一 个烧麦里三种口味, 口味独特, 市场竞争力强。 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施例包括成型盘 6, 围绕成型盘 6 设置有面皮成型工位 2、 注馅工位 3, 整形工位 4 和成品输送工位 5, 所述成型盘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 7, 所述注馅工位包括三个注馅机构和 两个开口机构, 两个开口机构间隔设置在三个注馅机构之间, 成型盘能够旋转。 0022 所述面皮成型工位包括压皮机构、 纵切机构和横切机构, 面料经压皮机构压成薄 皮, 经纵切机构切成长条形面皮, 经横切机构切成单个的方形面皮。 0023 所述压皮机构包括压。

20、皮辊和驱动压皮辊旋转的驱动电机, 面料经过压皮辊压皮后 形成面皮, 所述纵切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的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纵切刀, 纵切刀的旋转方 说 明 书 CN 104255848 A 5 4/4 页 6 向与面皮的运行方向相同, 面皮经过纵切后形成长条形的面皮, 所述横切机构包括横切到 和驱动横切刀抬起和落下的驱动装置, 经过横切刀横切后长条形的面皮切成单个的方形面 皮。 0024 所述注馅机构采用现有的注馅机构即可, 三个注馅结构所装的馅料各不相同。 0025 所述开口机构包括伸缩管 8 和开口爪 9, 所述伸缩管 8 上开设有容纳开口爪的槽, 槽与伸缩管 8 的内孔相连通, 开口爪一端铰接在伸缩管开设的槽处, 在内孔内插有一根内 管 10, 所述开口爪内表面上焊接有凸台 11, 伸缩管 8 和内管 10 均用气缸驱动。 0026 整形工位和成品输送工位采用现有的结构即可。 说 明 书 CN 104255848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55848 A 7 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55848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