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1948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6586.1

申请日:

2009.02.19

公开号:

CN101515976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00; G06F3/12

主分类号:

H04N1/00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水孝治; 浅野浩平; 横沟聪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

优先权:

2008.2.19 JP 2008-037950; 2008.3.25 JP 2008-07827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陈立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在包括多个运算单元和多个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中,降低了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并且缩短了从省电模式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返回时间。利用本发明,在包括多个CPU和多个RAM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各CPU将与活动程序的运行状态相关联的信息存储在一个RAM中,并且切断对除这个RAM外的装置的供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正常电力模式和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第一存储单元上的第一程序;
第二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易失性的第二存储单元上的第二程序;
存储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将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以及
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通过减少向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供电,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省电模式,
其中,当满足返回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正常电力模式;
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存储在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以及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响应于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完成,执行所述第二程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上所创建的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并且,当满足返回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是所述程序存储单元;
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上所创建的所述第二程序作为休眠图像存储在所述程序存储单元中,并且,当满足返回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存储在所述程序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休眠图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程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创建所述第二程序,并且将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并且,当满足返回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访问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对所述程序存储单元的访问速度;以及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访问速度高于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对所述程序存储单元的访问速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所需的时间短于将存储在所述程序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装载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上所需的时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程序存储单元包括用以存储所述第一程序的第一程序存储单元和用以存储所述第二程序的第二程序存储单元;
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将所述第一程序从所述第一程序存储单元装载到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上;以及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将所述第二程序从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单元装载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以压缩状态将所述第一程序和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所述程序存储单元中;
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对以压缩状态存储的第一程序进行解压缩,然后将所述第一程序装载到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上;以及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对以压缩状态存储的第二程序进行解压缩,然后将所述第二程序装载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是易失性的存储单元;以及
在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之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保持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供电,并且减少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供电。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满足返回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所述第一运算单元执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程序。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非易失性的程序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运算单元执行从所述程序存储单元装载到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程序;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执行从所述程序存储单元装载到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程序。

12.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第一存储单元上的第一程序;以及
第二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易失性的第二存储单元上的第二程序,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当满足向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将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
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通过减少向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供电,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省电模式;
当满足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正常电力模式;
在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向所述正常电力模式转换时,响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向所述正常电力模式的转换的完成,将存储在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以及
在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时,响应于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完成,控制所述第二运算单元执行所述第二程序。

说明书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个运算单元和多个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多功能设备,将运算装置(CPU)、主存储装置(例如,RAM)和辅助存储装置(HDD)等硬件组件包括在各种设备中,并且利用应用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此外,提出了一种通过在一个信息处理设备中包括多个运算装置和多个OS(操作系统)来进一步实现信息处理设备的多功能的提案(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7-35066号公报)。
由于信息处理设备实现了更多的多功能,因而信息处理设备的功率消耗趋于增大。因为这一原因,不仅在信息处理设备的活动状态下的工作模式(非省电模式)中,而且在该设备的睡眠状态下的工作模式(省电模式)中,都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功率消耗。
另一方面,在提高可用性方面,需要缩短从向信息处理设备供电时开始直到完成启动为止的启动时间以及缩短该设备从省电模式返回到正常电力模式之前所需的返回时间。
为了满足这些相矛盾的需求,例如,日本特开2005-7819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25882号公报提出了这样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在向省电模式转换时,仅向主存储装置供电,并且将主程序和所需数据存储在主存储装置中。利用该配置,可以在降低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的同时,缩短返回时间。
另外,已知下面的配置。即,例如,使用给定休眠功能将主存储装置上的所有数据(休眠图像)复制到HDD,并且在该设备恢复时从HDD读出主存储装置的休眠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恢复紧挨在切断电源之前主存储装置的状态。通过应用该配置,能够抑制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并且与从头开始启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情况下相比,能够缩短返回时间。
然而,当信息处理设备中包括多个运算装置和多个主存储装置时,上述配置不能有效降低功率消耗和缩短返回时间。例如,在以上日本特开2005-7819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25882号公报所述的配置中,为了在省电模式下存储主程序和所需的数据,不得不向多个主存储装置供电,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增加。
另一方面,在使用休眠功能的配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功率消耗,但是从辅助存储装置向多个主存储装置的数据传送需要很多时间。因此,缩短返回时间受限。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多个运算单元和多个主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中,降低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并且缩短从省电模式返回非省电模式所需的返回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下面的结构。即,具有正常电力模式和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第一存储单元上的第一程序;第二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易失性的第二存储单元上的第二程序;存储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将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以及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通过减少向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供电,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省电模式,其中,当满足返回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正常电力模式;所述存储控制单元将存储在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响应于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完成,执行所述第二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下面的配置。即,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第一存储单元上的第一程序;以及第二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被装载到易失性的第二存储单元上的第二程序,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当满足向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将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通过减少向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供电,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省电模式;当满足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条件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至所述正常电力模式;在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向所述正常电力模式转换时,响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向所述正常电力模式的转换的完成,将存储在所述不是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以及在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时,响应于将所述第二程序传送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完成,控制所述第二运算单元执行所述第二程序。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多个运算单元和多个主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中,能够降低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并且能够缩短从省电模式返回非省电模式所需的返回时间。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示出包含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整体结构和通过外部总线连接的外部计算机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单元的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模式转换状态的图;
图6A和6B是示出在向第一省电模式和第二省电模式转换时构成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各装置的电源的供电状态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检测到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时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检测到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时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时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随着时间的消逝基于图13所示的流程图工作的CPU-A、CPU-B和HDD的处理内容的图;以及
图15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1.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包括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断面图。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主体单元、折叠装置150和自动整理器160,其中,主体单元包括原稿进给器110、图像读取器120和打印机单元130。
原稿进给器110从最上面的页开始依次逐一进给放置在原稿托盘111上的原稿,并且通过弯曲路径将原稿输送至稿台玻璃121上。
作为图像读取器120读取单面原稿的方法,已知有原稿固定读取模式(document fixed reading mode)和原稿通过读取模式(document passing reading mode)。在原稿固定读取模式中,输送并停止原稿,使得原稿的后端位于稿台玻璃121上的读取位置R1处,并且从左向右移动扫描器单元122,从而读取原稿。
另一方面,在原稿通过读取模式中,以特定读取速度将原稿输送至读取位置R1处,并且在将扫描器单元122保持固定在读取位置R1处时读取原稿。在任一模式下,将读取过的原稿排出到排出托盘112上。
在读取双面原稿时,由扫描器单元122读取正面,并且由配置在原稿进给器110中的光学单元113读取背面。在光学单元113中,配置有图像传感器和光源等(未示出)。
由图像传感器124经由透镜123读取原稿所生成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经过控制器(图1未示出)中的控制器控制单元中的图像处理。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控制器中的硬盘中,并且通过控制器中的打印机控制单元将其发送至曝光控制单元131。曝光控制单元131根据该图像数据输出激光束。
利用从曝光控制单元131输出的激光束照射感光鼓132,从而在感光鼓132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器133使用显影剂显影感光鼓132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转印单元138将感光鼓132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从盒134和135、手动进给单元136和双面输送路径137中的一个进给的薄片上。
将转印了显影剂图像的薄片引导至定影单元139,并且进行显影剂的定影处理。利用挡板(未示出)将通过定影单元139的薄片暂时从路径141引导至路径140。当薄片的后端离开路径141时,使薄片转回,并且将薄片从路径142引导至排出辊143。
这样,可以通过排出辊143从打印机单元130排出薄片,其中,该薄片的转印了显影剂图像的面朝下(面朝下)。将此称为反转排出。通过以这种方式排出薄片,能够按照正确的页顺序从第一页开始打印使用原稿进给器110进给的多个原稿的图像数据。
注意,当在从手动进给单元136插入的OHP薄片等硬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时,通过排出辊143排出薄片,而不将该薄片引导至路径141,其中,该薄片的转印了显影剂图像的面朝上(面朝上)。
当在薄片的两个面上进行图像形成时,将薄片从定影单元139引导至路径141和140。在薄片的后端离开路径141之后,马上使薄片转回,并且利用挡板(未示出)将薄片引导至双面输送路径137。利用转印单元138将静电潜像再次转印到被引导至双面输送路径137的薄片上,并且该薄片经过定影单元139的定影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从转印单元138开始并且经过双面输送路径137再次返回到转印单元138的路径回路中,分割路径长度、辊布局和驱动系统,从而使得能够同时输送五个A4和B5等的一半大小的薄片。
注意,作为这些处理的排出页顺序,由于面朝下排出奇数页,因而可以调整双面复制模式下的页顺序。
将从排出辊143排出的薄片进给到折叠装置150。折叠装置150执行用于Z状折叠薄片的处理。A3或B4大小的薄片经过折叠装置150中的折叠处理之后,将它们进给到自动整理器160中。其它大小的薄片被直接进给到自动整理器160。
自动整理器160执行装订、U形钉装订或打孔等处理。在自动整理器160的顶部配置有插入器170,其将封面薄片和插入薄片等进给到自动整理器160。
2.包括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控制器的结构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中所包括的控制器200的整体结构和通过外部总线220与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计算机230的框图。控制器200主要包括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控制器控制单元210。
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基于使用操作单元205进行的设置和来自外部计算机230的指令,控制原稿进给器110。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控制图像读取器120。控制器控制单元210通过与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和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通信,获取原稿的图像数据。
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控制打印机单元130。控制器控制单元210通过与打印机控制单元203通信,将图像数据打印在薄片上。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分别控制折叠装置150和自动整理器160。控制器控制单元210通过与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进行通信,实现对所打印薄片的装订或打孔等处理。
外部I/F 204是连接外部计算机230的接口。例如,外部I/F204通过网络或USB等外部总线220,从外部计算机230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光栅化该打印数据以输出图像数据。另外,外部I/F204通过外部总线220将存储在控制器控制单元210中的硬盘(HDD)中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计算机230。
3.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结构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装置结构的框图。
控制器控制单元210包括两个CPU(第一和第二运算单元),即CPU-A 301和CPU-B 308。这两个CPU分别执行独立的操作系统(以下简称为OS)和应用程序,从而控制要控制的各装置。
注意,CPU-A 301和CPU-B 308分别用作运算单元。可以由如CPU-A 301或CPU-B 308的单个CPU构成各运算单元,或者可以由多个CPU构成各运算单元。可选地,可以由具有多个CPU核的单个CPU构成各运算单元。
在CPU-A 301侧,连接总线桥304,CPU-A 301和CPU-B 308通过总线桥304相互通信。将存储CPU-A 301的初始启动BIOS程序(以下简称为BIOS)的ROM-A 302连接到总线桥304。此外,将RAM-A 303(第一主存储单元)连接到总线桥304,其中,将由CPU-A 301执行的程序临时装载到RAM-A 303上,并将RAM-A303用作执行时的工作区。
硬盘(HDD)307是非易失性程序存储单元,包括分别存储CPU-A 301和CPU-B 308的两个OS(OS-A和OS-B)的第一程序存储单元和第二程序存储单元。第一程序存储单元和第二程序存储单元还分别存储指定启动时CPU-A 301的操作的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和内核以及应用程序(APP-A和APP-B)。另外,HDD 307还存储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等。假定将本实施例的控制器控制单元210配置成允许CPU-A 301和CPU-B 308都能访问HDD 307。
注意,APP-A是在CPU-A 301执行OS-A时在OS-A的管理下运行的程序。另外,APP-B是在CPU-B 308执行OS-B时在OS-B的管理下运行的程序。OS-A和APP-A用作由CPU-A执行的第一程序,OS-B和APP-B用作由CPU-B执行的第二程序。
注意,CPU-A 301和CPU-B 308对RAM-A 303和RAM-B 310的访问速度要高于对HDD 307的访问速度。对HDD的访问速度低的原因是:需要时间来提高形成HDD的盘片(涂布有磁构件的金属盘)的转动速度(加速旋转)以及需要时间来移动(搜索)头。
总线桥304还连接有控制外部I/F 204的外部I/F控制单元305和控制操作单元205的操作单元控制单元306。
将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与外部I/F控制单元305和操作单元控制单元306连接。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省电模式时,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检测对操作单元205上的主开关按键的按压或来自外部I/F 204的打印作业的输入,并且将该检测通知给电源控制单元313。
电源控制单元313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源。更具体地,电源控制单元313执行关于是否向各装置供电的控制,其中,各装置即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另外,电源控制单元313根据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正常电力模式和两种省电模式(第一省电模式和第二省电模式(后面将详细说明)),执行关于是否向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各装置供电的控制。注意,电源控制单元313能够控制是否向HDD 307供电。
另一方面,在CPU-B 308侧,连接存储CPU-B 308的初始启动程序的ROM-B 309。另外,连接RAM-B 310(易失性第二存储单元),其中,将由CPU-B 308执行的程序临时装载到RAM-B 310上,并将RAM-B 310用作执行时的工作区。
此外,装置控制单元311与CPU-B 308连接。装置控制单元311与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连接,并且控制这些控制单元。
4.操作单元205的结构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单元205的外观布置的图。通过在LCD上粘附触摸面板片来制备LCD显示单元410,并且LCD显示单元410显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画面。当按下LCD显示单元410上所显示的其中一个按键时,LCD显示单元410将该按键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单元210。在用户输入复制份数等数值时使用数字小键盘401。
在用户设置了想要的条件之后,当他或她开始复制操作或原稿读取操作时,使用开始按键402。当用户想要停止进行中的操作时使用停止按键403。当用户设置或复位省电模式时使用省电按键404。
附图标记405表示在用户不清楚任意按键的功能时按下的引导键。在按下引导键405时,LCD显示单元410显示对该按键的解释。附图标记406表示用于复制原稿的复制模式按键。
附图标记407表示用于进行传真的设置的传真按键。附图标记408表示在用户想要输出文件数据时所使用的文件按键。附图标记409表示用于从例如外部计算机230输入执行打印处理时的设置信息的打印机按键。
5.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时的处理的序列
图13是示出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时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随着时间的消逝基于图13所示的流程图工作的CPU-A 301、CPU-B 308和HDD 307的处理内容的图。下面将参考图13和14说明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时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处理的序列。假定在本实施例中,CPU-A 301基于作为通用OS的Linux工作。
当用户通过按下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开关(未示出)向控制器控制单元210中的各单元供电时,开始启动处理。
在步骤S1301,CPU-A 301将BIOS从ROM-A 302装载到RAM-A 303,以执行CPU-A 301的初始化等。
在步骤S1302,CPU-B 308从ROM-B 309读出并执行初始启动程序,以执行RAM-B 310和CPU-B 308的初始化等。
在步骤S1303,作为执行BIOS的结果,在CPU-A 301确认HDD 307变成可读/可写状态(就绪状态)之后,CPU-A 301将引导装载程序从HDD 307装载到RAM-A 303,并且启动引导装载程序。
此外,作为执行引导装载程序的结果,CPU-A 301访问HDD307以获取内核和初始RAM DISK数据(initrd),并且将内核和initrd装载到RAM-A 303上。在RAM-A 303上映射被装载到RAM-A 303上的内核和initrd,并且CPU-A 301基于initrd执行内核。作为执行内核的结果,CPU-A 301识别控制器控制单元210中的各种装置,并且进行各种装置的设置。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4,CPU-A 301将要执行的OS(OS-A)从HDD 307装载到RAM-A 303上,并开始执行该OS。同时,CPU-A 301将存储在HDD 307中且将由CPU-B 308执行的OS(OS-B)装载到RAM-A 303上。
这样,在控制器控制单元210中,CPU-A 301将这两个OS共同装载到RAM-A 303上。
结果,不同于CPU-A 301和CPU-B 308独立访问HDD 307的传统方法,CPU-A 301可以占有对HDD 307的访问。因此,可以缩短装载这两个OS所需的时间。
在步骤S1305,CPU-A 301将由CPU-B 308执行的OS(OS-B)从RAM-A 303传送给RAM-B 310。在这种情况下,CPU-A 301用作用于控制OS-B的传送的传送单元。
在步骤S1306,CPU-A 301监视是否完成了由CPU-B 308执行的OS(OS-B)从RAM-A 303到RAM-B 310的传送。如果CPU-A301判断为完成了传送,则在步骤S1307,CPU-A 301通知CPU-B308传送结束并开始启动。
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在步骤S1308中,CPU-B 308执行RAM-B 310上的OS(OS-B)。
在步骤S1309,CPU-A 301装载并执行HDD 307中的应用程序(APP-A)。另外,CPU-B 308装载并执行HDD 307中的应用程序(APP-B)。结果,信息处理设备完成启动,进入工作待机状态。
6.关于第一省电模式和第二省电模式的解释
下面将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省电模式。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与电源控制相关联的正常电力模式和两种省电模式(第一省电模式和第二省电模式)。
首先使用图5说明各模式的转换状态。当检测到用户指令或者满足预定条件时,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转换至省电模式(省电模式转换单元)。更具体地,该设备从正常电力模式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或者从第二省电模式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或者从正常电力模式经过第二省电模式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同样地,当检测到用户指令或者当满足预定条件时,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更具体地,该设备从第二省电模式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或者从第一省电模式经过第二省电模式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正常电力模式转换单元)。
下面将使用图6A和6B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各省电模式的供电状态。
图6A示出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时构成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各装置的供电状态(表示不向有阴影的装置供电或者减少其供电)。
如图6A所示,在第二省电模式下,仅向CPU-A 301侧的装置供电。另一方面,不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供电。根据状况需要,可以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接通或切断向HDD 307的供电。
图6B示出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时构成控制器控制单元210的各装置的供电状态(表示不向有阴影的装置供电或者减少其供电)。注意,在第一省电模式下,图像形成设备100大部分都不需要电力。
如图6B所示,在第一省电模式下,仅向RAM-A 303、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和电源控制单元313供电。另一方面,不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供电。
注意,在第一省电模式下,仅向组件301~307中的组件303供电。可选地,除组件303外,还可以向组件301~307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供电。
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向省电模式的转换处理和从省电模式的返回处理的序列。
7.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 701中检查是否满足向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满足该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702。
更具体地,如果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则接受该指令,并且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702。可选地,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0,则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处理进入步骤S702。
在步骤S702,CPU-A 301检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是否是第二省电模式。如果在步骤S7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不是第二省电模式而是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703。
在步骤S703,CPU-A 301创建在自身的OS上运行的主程序,并且将该主程序存储在RAM-A 303中。另外,CPU-A 301请求CPU-B 308创建CPU-B 308侧的主程序。
注意,由CPU-A 301所创建的主程序至少包括OS-A和APP-A。CPU-A 301所创建的主程序可以包括表示紧挨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从正常电力模式转换至省电模式之前的状态的信息。CPU-B 308所创建的主程序至少包括OS-B和APP-B。由CPU-B 308所创建的主程序可以包括表示紧挨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从正常电力模式转换至省电模式之前的状态的信息。各CPU(CPU-A和CPU-B)创建与它本身的状态、所连接的装置的状态以及OS和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相关联的信息,作为主程序。在从省电模式返回时需要所创建的主程序。注意,如果RAM-A303具有足够大的容量,则可以保持RAM-A 303的所有数据。在这种情况下,RAM-A 303的所有数据成为主程序。当使用RAM-A 303的所有数据作为主程序时,将该主程序称为休眠图像。
在步骤S704,CPU-A 301传送在RAM-B 310上所创建的主程序和数据,并且将它们存储在维持供电的RAM-A 303中。即,CPU-A 301将该主程序和数据从RAM-B 310传送至RAM-A303。在步骤S705,CPU-A 301检查是否完成了将CPU-B 308侧所创建的主程序存储在RAM-A 303中。如果判断为完成了RAM-A 303中的存储,则处理进入步骤S706。
在步骤S7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B308侧的供电。另外,CPU-A 301切断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结果,供电状态变成图6A所示的状态,并且该设备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
在步骤S707,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将CPU-A 301和CPU-B 308两者的主程序和数据保持在RAM-A 303中。
在步骤S708,CPU-A 301在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中设置第一省电模式标志,并且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A 301侧的供电,从而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为第二省电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709。在步骤S709,由于已将CPU-B 308侧的主程序存储在了RAM-A 303中,因而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的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该主程序存储在维持供电的RAM-A 303中。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707,以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从而将CPU-A 301和CPU-B308两者的主程序和数据保持在RAM-A 303中。
8.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
图8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将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正常电力模式的情况粗略地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AC电源关闭时按下主开关,由于接通了AC电源,因而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正常电力模式。
●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第一省电模式时,按下省电按键404,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0经过第二省电模式返回正常电力模式。
●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第一省电模式时,图像形成设备100响应于来自外部计算机230的图像数据获取请求返回第二省电模式,然后响应于其它作业的输入返回正常电力模式。
下面将使用考虑了上述三种情况的流程图说明返回正常电力模式的返回处理的序列。
当用户按下主开关或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或者当外部计算机230发出图像数据获取请求时,执行步骤S801中的处理。更具体地,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向CPU-A 301供电。
在步骤S802,CPU-A 301启动来自ROM-A 302的BIOS以执行引导处理。
在步骤S803,CPU-A 301检查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中的第一省电模式标志是否为ON。如果判断为第一省电模式标志为ON,则CPU-A 301判断为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处理进入步骤S80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3中判断为第一省电模式标志为OFF,则CPU-A 301判断为从AC电源关闭的状态返回,并且在步骤S814中使用HDD 307中的程序执行用于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正常启动处理。
如果CPU-A 301在步骤S803判断为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则处理进入步骤S804。
在步骤S804,CPU-A 301执行保持在RAM-A 303中的自身的主程序,从而启动CPU-A 301侧的各装置。结果,供电状态改变成图6A所示的状态,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第二省电模式。
在步骤S805,CPU-A 301基于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的检测结果,检查返回因素,并且基于该检查结果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要返回的模式。
更具体地,当响应于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开始返回处理时,判断为需要复制操作等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并且整个图像形成设备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另一方面,当响应于通过网络从外部计算机230所发送的用以获取保存在RAM-A 303或HDD 307中的图像数据的获取请求,开始返回处理时,仅恢复CPU-A 301侧。即,控制图像形成设备返回第二省电模式。
因为这个原因,当在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时开始返回处理时,在步骤S805判断为图像处理设备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处理进入步骤S806。
在步骤S8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接通CPU-B308侧的各装置和HDD 307的供电(恢复供电)。另外,CPU-A 301接通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
在步骤S807,CPU-B 308启动ROM-B 309中的初始启动程序,从而初始化RAM-B 310。
在步骤S808,CPU-A 301将CPU-B 308侧的主程序从RAM-A 303传送至RAM-B 310。在完成传送时,在步骤S809,CPU-B 308执行RAM-B 310上所传送的主程序。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至正常电力模式。
另一方面,当响应于通过网络从外部计算机230所发送的用以获取HDD 307中的图像数据的获取请求,开始返回处理时,在步骤S805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不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处理进入步骤S810。
在步骤S810,CPU-A 301向HDD 307供电,以执行与基于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的检测结果所确定的返回因素相对应的处理。此后,CPU-A 301将HDD 307中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计算机230。
在步骤S811,CPU-A 301设置返回第一省电模式所使用的计时器。
在步骤S812检查是否输入了其它作业,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是否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直到步骤S812中所设置的计时器达到超时为止,一直监视是否输入了其它作业。
如果在计时器达到超时之前输入了其它作业,并且判断为需要图像形成设备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806。在步骤S8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接通向CPU-B308侧的各装置的供电。另外,CPU-A 301接通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
另一方面,如果在计时器达到超时之前没有输入任何作业,则电源模式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例,在包括多个运算单元和多个存储单元的图像处理设备中,在转换至省电模式时,将多个主程序和所需的数据存储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结果,在省电模式下仅向一个主存储装置供电,因而抑制了功率消耗。
注意,将步骤S808中CPU-A 301将CPU-B 308侧的主程序从RAM-A 303传送至RAM-B 310所需的时间定义为第一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短于在图13的序列中将OS-B和由OS-B所执行的应用程序从HDD 307装载到RAM-B 310所需的第二时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从省电模式返回时,由于代替HDD,可以直接从RAM进行数据传送,因而能够缩短返回时间。
检查来自省电模式的返回因素,并且,如果仅需要恢复一个CPU,则进行控制以不向不需要的装置供应任何电力。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功率消耗。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HDD 307存储由CPU-A 301执行的O S-A和APP-A以及由CPU-B 308执行的OS-B和APP-B,但是可以采用其它模式。例如,可以将不同于HDD 307的另一HDD与CPU-B连接,HDD 307可以存储OS-A和APP-A,而另一HDD可以存储OS-B和APP-B。在这种情况下,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时,CPU-A 301从HDD 307装载OS-A和APP-A,并且CPU-B 308从该另一HDD装载OS-B和APP-B。
在本实施例中,RAM-A 303包括易失性DRAM,并且在第一省电模式下向RAM-A 303供电。然而,可以采用其它模式。例如,RAM-A 303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闪存,并且在第一省电模式下可以切断向RAM-A 303的供电。假定:在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将存储在RAM-A中的CPU-B的主程序传送到RAM-B所需的时间短于将OS-B和APP-B从HDD 307装载到RAM-B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省电模式下,没有要供电的存储单元,因而进一步抑制功率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将OS-A、OS-B、APP-A和APP-B等程序存储在HDD 307中。然而,可以采用其它模式。例如,作为所存储的程序的数据格式,可以使用压缩或非压缩数据格式。当以压缩数据格式将程序存储在HDD 307中时,CPU-A 301解压缩该压缩程序,并且将它们装载到RAM-A 303(第一主存储装置)。同样地,CPU-B 308解压缩该压缩程序,然后将它们装载到RAM-B 310(第二主存储装置)上。当要解压缩该压缩程序时,解压缩处理需要时间。因此,与以非压缩数据格式将程序存储在HDD中的情况相比,在从省电模式返回时通过直接从RAM进行数据传送来缩短返回时间的效果要更好。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转换至省电模式时,将CPU-A侧的主程序和CPU-B侧的主程序共同存储在CPU-A侧的RAM-A上,从而抑制功率消耗。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一特定配置。例如,可以将CPU-A侧的主程序存储在RAM-A上,并且可以将CPU-B侧的主程序作为休眠图像存储在硬盘上。利用该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抑制RAM-A的容量,并且能够降低RAM-A的功率消耗。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注意,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包括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结构、控制器控制单元的结构以及操作单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结构相同,并且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
1.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901中检查是否满足向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满足该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902。
更具体地,如果用户按下了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则接受该指令,并且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可选地,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0,则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转换的指令,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2。
在步骤S902,CPU-A 301检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是否是第二省电模式。如果在步骤S9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不是第二省电模式而是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903。
在步骤S903,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的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该主程序存储在RAM-A 303中。CPU-A 301指示CPU-B308向省电模式转换。
在步骤S904,CPU-B 308传送RAM-B 310上所创建的所有数据,并且将该图像存储在HDD 307中作为休眠图像(RAM图像)。即,CPU-B 308将所有数据从RAM-B 310传送到HDD 307。
在步骤S905检查是否完成了将休眠图像存储在HDD 307中。如果判断为完成了该存储,则处理进入步骤S906。
在步骤S9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B308侧的供电。另外,CPU-A 301切断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结果,供电状态变成图6A所示的状态,并且图像形成设备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
在步骤S907,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保持RAM-A 303中所保持的CPU-A 301的主程序和数据。
在步骤S908,CPU-A 301在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中设置第一省电模式标志,然后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A 301侧的供电,从而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为第二省电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909。在步骤S909,由于已将CPU-B 308侧的休眠图像存储在了HDD 307中,因而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其存储在RAM-A 303中。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907,并且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保持RAM-A 303中所保持的CPU-A 301的主程序和数据。
2.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
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当用户按下了主开关或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时,或者当外部计算机230发出图像数据获取请求时,执行步骤S 1001的处理。更具体地,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向CPU-A 301供电。
在步骤S1002,CPU-A 301启动来自ROM-A 302的BIOS以执行引导处理。
在步骤S1003,CPU-A 301检查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中的第一省电模式标志是否为ON。如果判断为第一省电模式标志为ON,则CPU-A 301判断为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3中判断为第一省电模式标志为OFF,则CPU-A 301判断为从AC电源关闭的状态返回,并且在步骤S1014中使用HDD 307中的程序来执行用于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正常启动处理。
在步骤S1004,CPU-A 301执行保持在RAM-A 303中的自身的主程序。
在步骤S1005,CPU-A 301基于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的检测结果,检查返回因素,并且基于该检查结果判断图像形成设备要返回的模式。
更具体地,当响应于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开始返回处理时,判断为需要复制操作等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并且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以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另一方面,当响应于通过网络从外部计算机230所发送的用以获取保存在RAM-A 303或HDD 307中的图像数据的获取请求,开始返回处理时,仅恢复CPU-A 301侧。即,控制图像形成设备以返回第二省电模式。
因为这一原因,当在用户按下了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时开始返回处理时,在步骤S1005中判断为图像处理设备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处理进入步骤S1006。
在步骤S10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接通向CPU-B 308侧的各装置和HDD 307的供电。另外,CPU-A 301接通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
在步骤S1007,CPU-B 308启动ROM-B 309中的初始启动程序,从而初始化RAM-B 310。
在步骤S1008,CPU-A 301(或CPU-B 308)将休眠图像从HDD 307发送至RAM-B 310。
在完成传送时,在步骤S1009,CPU-B 308根据传送到RAM-B 310上的休眠图像执行主程序。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正常电力模式。
另一方面,当响应于通过网络从外部计算机230所发送的用以获取HDD 307中的图像数据的获取请求,开始返回处理时,在步骤S1005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不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10。
在步骤S1010,CPU-A 301执行与基于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的检测结果所确定的返回因素相对应的处理。在该步骤中,CPU-A 301将RAM-A 303中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外部计算机230,而不向HDD 307供应任何电力。
在步骤S1011,CPU-A 301设置返回第一省电模式所使用的计时器。
在步骤S1012中检查是否输入了其它作业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是否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直到步骤S1011中所设置的计时器达到超时为止,一直监视是否输入了其它作业。
如果在计时器达到超时之前输入了其它作业,并且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6。在步骤S10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接通向CPU-B308侧的各装置的供电。另外,CPU-A 301接通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
另一方面,如果在计时器达到超时之前没有输入任何作业,则电源模式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例,尽管返回时间略微增大,但是保持供电状态的RAM-A仅存储一个CPU的主程序。因此,能够降低RAM-A的容量。结果,能够降低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了省电按键或当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并且开始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处理。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可以独立地确定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和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并且在每一情况下可以执行不同的转换处理。
更具体地,当在正常电力模式下,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判断为检测到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并且开始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处理。另一方面,当用户按下了省电按键时,或者当在第二省电模式下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判断为检测到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并且开始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处理。这样,由于执行不同转换处理,因而,当在正常电力模式下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不直接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因此缩短了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返回时间。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
1.检测到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时的转换处理的序
图11是示出检测到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时图像处理设备100中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01中检查是否满足向第二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满足该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2。
更具体地,当在正常电力模式下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0时,判断为检测到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处理进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CPU-A 301请求CPU-B 308创建CPU-B 308侧的主程序和休眠图像。
在步骤S1103,CPU-B 308创建CPU-B侧的主程序和休眠图像,并且将它们存储在HDD 307中。
在将CPU-B 308侧的主程序和休眠图像存储在HDD 307中之后,在步骤S1104中,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向CPU-B 308侧的各装置的供电。另外,CPU-A 301切断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结果,供电状态变成图6A所示的状态,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0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
同时,CPU-A 301设置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所使用的计时器。
在步骤S1105中检查是否输入了其它作业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是否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直到步骤S1104中所设置的计时器达到超时为止,一直监视是否输入了其它作业。
如果在步骤S1106中判断为在计时器达到超时之前没有输入任何作业,则开始图12所示的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处理。
如果在计时器达到超时之前输入了其它作业,并且判断为图像处理设备需要返回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7。在步骤S1107,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接通向CPU-B308侧的各装置的供电。另外,CPU-A 301接通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
在步骤S1108,CPU-B 308启动ROM-B 309中的初始启动程序以初始化RAM-B 310。
在步骤S1109,CPU-A 301(或CPU-B 308)将休眠图像从HDD 307传送至RAM-B 310。
在完成传送时,在步骤S1110,CPU-B 308根据传送到RAM-B 310上的休眠图像执行主程序。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00返回正常电力模式。
2.检测到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时的转换处理的序
图12是示出检测到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时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1201中检查是否满足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满足该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2。
更具体地,如果用户按下了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则接受该指令,并且判断为检测到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可选地,如果在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之后,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0,则判断为检测到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处理进入步骤S1202。
在步骤S1202,CPU-A 301检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是否是第二省电模式。如果在步骤S12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不是第二省电模式而是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3,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其存储在RAM-A 303中。CPU-A 301请求CPU-B 308创建CPU-B 308侧的主程序。
在步骤S1204,CPU-A 301获取CPU-B侧的主程序,并且将该主程序存储在RAM-A 303中。在步骤S1205中,CPU-A 301检查是否完成将CPU-B 308侧的主程序存储在RAM-A 303中。如果判断为完成了将该主程序存储在RAM-A 303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6。
在步骤S1206,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向CPU-B 308侧的各装置的供电。另外,CPU-A 301切断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
在步骤S1207,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保持RAM-A 303中所保持的CPU-A 301和CPU-B 308两者的主程序和数据。
在步骤S1208,CPU-A 301在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中设置第一省电模式标志,然后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A 301侧的供电,从而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是第二省电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9。在步骤S1209,由于已将CPU-B侧的主程序存储在了HDD 307中,因而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其存储在RAM-A 303中。
此外,在步骤S1210,CPU-A 301从HDD 307获取CPU-B 308侧的主程序,并且将其存储在RAM-A 303中。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1207,并且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保持RAM-A 303中所保持的CPU-A 301和CPU-B 308两者的主程序和数据。
3.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与图8中的处理序列相同,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例,独立地判断向第一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和向第二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并且在每一情况下执行不同的转换处理。结果,当在正常电力模式下,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不直接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并且能够缩短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返回时间。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向省电模式转换时,CPU-A创建CPU-A侧的主程序,并且CPU-B创建CPU-B侧的主程序。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一具体配置。例如,CPU-A可以创建CPU-A侧的主程序和CPU-B侧的主程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注意,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包括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结构、控制器控制单元的结构以及操作单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结构相同,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
1.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
图15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向第一省电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1501中检查是否满足向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满足该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2。
更具体地,如果用户按下了操作单元205中的省电按键404,则接受该指令,并且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502。可选地,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0,则判断为检测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指令,处理进入步骤S1502。
在步骤S1502,CPU-A 301检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是否是第二省电模式。如果在步骤S15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不是第二省电模式而是正常电力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3。
在步骤S1503,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其存储在RAM-A 303中。当CPU-A 301将运行在CPU-A301侧的OS上的主程序从HDD 307传送至RAM-A 303时,实现了该程序的创建。
在步骤S1504,CPU-A 301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B 308侧的供电。另外,CPU-A 301切断向原稿进给器控制单元201、图像读取器控制单元202、打印机控制单元203、折叠装置控制单元206和自动整理器控制单元207的供电。结果,供电状态变成图6A所示的状态,并且图像形成设备转换至第二省电模式。
在步骤S1505,CPU-A 301创建运行在CPU-B 308的OS上的主程序,并且将其存储在保持供电的RAM-A 303中。通过解压缩存储在HDD 307中的数据(压缩主程序),实现该主程序的创建。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504之后执行步骤S1505。可选地,可以在步骤S1505之后执行步骤S1504。
在步骤S1506,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保持RAM-A 303中所保持的CPU-A 301和CPU-B 308两者的主程序和数据。
在步骤S1507,CPU-A 301在省电模式返回因素检测单元312中设置第一省电模式标志,然后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13切断CPU-A 301侧的供电,因此转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02中判断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当前模式为第二省电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8。在步骤S1508,由于已将CPU-B 308侧的主程序存储在了RAM-A 303中,因而CPU-A 301创建运行在自身OS上的主程序,并将其存储在保持供电状态的RAM-A 303中。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1506,并且CPU-A 301向RAM-A 303发出自刷新命令,以保持RAM-A303中所保持的CPU-A 301和CPU-B 308两者的主程序和数据。
2.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从第一省电模式返回时的返回处理的序列与图8中的处理序列的相同,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例,当CPU-A创建CPU-A侧的主程序和CPU-B侧的主程序时,可以较早地断开CPU-B。结果,能够降低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
其它实施例
注意,本发明可应用于由多个装置(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装置、读取器和打印机)构成的系统或由单个装置(例如,复印机或传真设备)构成的设备。
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记录有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时,实现这些功能。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作为用于提供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可以使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
本发明不局限于在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代码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例如,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种情况: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操作系统)可以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装配在插入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板或单元上的存储器中之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即,本发明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在将该程序代码写入该存储器中之后,装配在该功能扩展板或单元上的CPU等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从而实现这些功能。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pdf(5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在包括多个运算单元和多个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中,降低了省电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并且缩短了从省电模式返回正常电力模式所需的返回时间。利用本发明,在包括多个CPU和多个RAM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当满足向所述省电模式转换所需的条件时,各CPU将与活动程序的运行状态相关联的信息存储在一个RAM中,并且切断对除这个RAM外的装置的供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