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均匀和面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554117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03862.5

申请日:

20151113

公开号:

CN205266782U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1C1/02,A21C1/14

主分类号:

A21C1/02,A21C1/14

申请人:

重庆渝西面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雪琴,卢德彬

地址:

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街道办事处新七村四社

优先权:

CN201520903862U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公开了一种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主轴,每个主轴上均设有齿轮,两个主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每个主轴上均周向分布有搅拌杆,机架内设有喷水头;搅拌杆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凸块,凸块上铰接有连杆,连杆铰接有曲柄,曲柄另一端铰接固定,凸块上相抵有软带,软带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压杆,底板下侧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开有凹槽;本专利申请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全机械化设置,可提高和面效果;另一方面可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尺寸,一次和拌就可产出足够的面团,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主轴,每个主轴上均设有齿轮,两个主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每个主轴上均周向分布有搅拌杆,两个主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长度的两倍,机架上位于两个主轴的上方位置设有喷水头;搅拌杆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出料口的封盖,封盖下方的机架内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凸块,凸块的一侧穿过机架铰接有连杆,连杆铰接有曲柄,曲柄远离连杆的一侧铰接固定,凸块上相抵有软带,软带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软带和底板之间的机架上滑动连接有穿过机架的两个对称的压杆,底板下侧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开有供压杆插入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带为橡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上固定连接有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和出料口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个主轴、曲柄铰接固定端和转轴均连接有电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了一种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背景技术

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末。按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及无筋面粉。面粉(小麦粉)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食,以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种繁多,花样百出,风味迥异,其中包括馒头、蛋糕、饼、饺子皮等食品。

在制作上述食品时,常常需要将面先和拌好,和面就是在面粉中加入水和添加剂,通过一定时间的适当搅拌,使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逐渐吸水膨胀,互相粘结,形成一个连续的膜状基质相互交叉结合,形成立体状的并具有一定弹性、延伸性、黏性和可塑性的面筋网络结构使之能被人们进一步加以利用,可根据需要做成椭圆状、圆饼状、片状等。

而现有的和面方式为人工方式,人工方式就是将面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间扒出一个凹塘,将水徐徐倒进去,用筷子慢慢搅动,待水被面粉吸干时,用手反复搓拌面,使面粉成许许多多小面片,俗称“雪花面”;这样,既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不而淌得到处都是,也不会粘得满手满盆都是面糊;而后再朝“雪花面”上洒水,用手搅拌,使之成为一团团的疙瘩状小面团,称“葡萄面”;此时面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较大,可将面团勒成块,将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面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面粉洒在“葡萄面”上,即可用双手将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团。此种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达到“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使用人工方式和面时,因为人力是有限的,在和面达到一定时间时,人会感到疲倦,所以一方面会使和面效率降低,一方面力度不够,面团不能被完全的揉捏开,面团内将会存在干面,并使面和拌不均匀;并且人手能掌控的面的面机是有限的,一次和面的量一般较少,需要和较多的面时,就需要更多的和面次数,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和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提高和面效率,使面和拌更均匀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本方案中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开有进料口,机架内设有两个主轴,其中一个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主轴上,两个主轴上均周向分布有搅拌杆,两个主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长度的两倍,机架上位于两个主轴的上方位置设有喷水头;搅拌杆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出料口的封盖,封盖下方的机架内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凸块,凸块的一侧穿过机架铰接有连杆,连杆铰接有曲柄,曲柄远离连杆的一侧铰接固定,凸块上相抵有软带,软带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软带和底板之间的机架上滑动连接有穿过机架的两个对称的压杆,底板下侧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开有供压杆插入的凹槽。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面粉从进料口送入到机架内,对喷水头进行通水,水将经过喷水头进入到机架内,根据加入的面量,控制加水的量,转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向运动,从而可使两个主轴相向转动,两个主轴将带动各自的搅拌轴进行旋转,并对水和面进行和拌。

而两个主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长度的两倍,当面粉被和拌成面团时,两个主轴上的各自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将会有重叠的部分,而搅拌杆重叠部分将对面团进行挤压,使得面团被和拌均匀。

驱动封盖,把出料口打开,被和拌好的面团将从出料口落入到软带上,待全部面团都落入到软带上之后,滑动两个压杆,并使两个压杆向机架内部运动,待两个压杆插入到支撑柱的凹槽中时为止,转动曲柄,曲柄带动连杆往复地左、右运动,连杆带动拉杆往复地左、右运动,拉杆带动凸块往复地在滑轨上滑动,凸块将会使软带往复地成波浪形地上、下波动,并带动面团上、下往复地波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凸块滑动到的位置,软带处于凸起状态的面团将会受到凸块和压杆的挤压力,对面团进行进一步的和拌,进一步提高面团的均匀度。

相比现有技术,此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全机械化设置,只要动力存在,两个主轴转动速度不会降低,曲柄也不会停止运动,转动速度也不会降低,不会像人一样,会感到疲倦,从而提高了和面效率;并且两个主轴旋转方向相反,进行低速旋转,如同手工和面一样,能对面团起到压、捏、拌、翻的作用,且凸块带动软带上、下往复波动,进一步增强压捏的作用,容易使面粉中蛋白质形成网格组织,提高和面效果;另一方面此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可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尺寸,和拌面时,不必对需要的面团量,进行分次和拌,将需要的面量直接倒入进料斗内,一次和拌就可产出足够的面团,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软带为橡胶带。橡胶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容易变形,便于凸块带动其往复地波动。

进一步,封盖上固定连接有转轴,待面团和拌完毕,转动转轴,封盖将出料口打开,面团将从出料口卸出,并进入到下一工序。

进一步,封盖和出料口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可使搅拌杆和拌面团时,面团不会进入到出料口内,使得全部面团都可被和拌均匀。

进一步,其中一个主轴、曲柄铰接固定端和转轴均连接有电机,启动电机,第一齿轮、曲柄和转轴开始自动运作,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喷水头1、连杆2、曲柄3、机架4、主轴5、搅拌杆6、密封垫片7、封盖8、转轴9、压杆10、橡胶带11、滑轨12、凸块13、底板14、支撑柱15、插槽16。

实施例基本参考图1所示: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包括机架4,机架4上开有进料口,机架4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主轴5,其中一个主轴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主轴5上,两个主轴5上均周向分布有搅拌杆6,两个主轴5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6长度的两倍,机架4上位于两个主轴5的上方位置设有喷水头1;搅拌杆6下方设有底板14,底板14上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出料口的封盖8,封盖8和出料口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7,封盖8上固定连接有转轴9,转轴9连接有第二电机,封盖8下方的机架4内设有滑轨12,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的一侧连接有穿过机架4的拉杆,拉杆上铰接有连杆2,连杆2铰接有曲柄3,曲柄3远离连杆2的一侧铰接固定,曲柄3铰接端连接有第三电机,凸块13上相抵有橡胶带11,橡胶带11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4上,橡胶带11和底板14之间的机架4上滑动连接有穿过机架4的两个对称的压杆10,底板14下侧连接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上开有供压杆10插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凸起,压杆10设有配合凸起的插槽16。

将面粉从进料口送入到机架4内,对喷水头1进行通水,水将经过喷水头1进入到机架4内,根据加入的面量,控制加水的量,启动第一电机,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向运动,从而可使两个主轴5相向转动,两个主轴5将带动各自的搅拌轴进行旋转,并对水和面进行和拌。

而两个主轴5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6长度的两倍,当面粉被和拌成面团时,两个主轴5上的各自搅拌杆6在转动的过程中,将会有重叠的部分,而搅拌杆6重叠部分将对面团进行挤压,使得面团被和拌均匀。

启动第二电机,转轴9转动,封盖8将出料口打开,被和拌好的面团将从出料口落入到橡胶带11上,待全部面团都落入到橡胶带11上之后,滑动两个压杆10,并使两个压杆10向机架4内部运动,待两个压杆10插入到支撑柱15的凹槽中时,凸起插入到插槽16中,启动第三电机,曲柄3转动,曲柄3带动连杆2往复地左、右运动,连杆2带动拉杆往复地左、右运动,拉杆带动凸块13往复地在滑轨12上滑动,凸块13将会使橡胶带11往复地成波浪形地上、下波动,并带动面团上、下往复地波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凸块13滑动到的位置,橡胶带11处于凸起状态的面团将会受到凸块13和压杆10的挤压力,对面团进行进一步的和拌,进一步提高面团的均匀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级均匀和面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03862.5 (22)申请日 2015.11.13 A21C 1/02(2006.01) A21C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渝西面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街道办事处 新七村四社 (72)发明人 张雪琴 卢德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7 代理人 刘嘉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57) 摘要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搅拌装置, 公开了一种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包括机架, 机架内设有两个相 互平行的主轴, 每个。

2、主轴上均设有齿轮, 两个主轴 上的齿轮相互啮合, 每个主轴上均周向分布有搅 拌杆, 机架内设有喷水头 ; 搅拌杆下方设有底板, 底板上开有出料口, 出料口下方设有滑轨, 滑轨上 滑动连接有凸块, 凸块上铰接有连杆, 连杆铰接有 曲柄, 曲柄另一端铰接固定, 凸块上相抵有软带, 软带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机架上滑动连接有 两个对称的压杆, 底板下侧连接有支撑柱, 支撑柱 上开有凹槽 ; 本专利申请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全 机械化设置, 可提高和面效果 ; 另一方面可根据 需要制作出不同的尺寸, 一次和拌就可产出足够 的面团,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

3、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266782 U 2016.06.01 CN 205266782 U 1.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机架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主轴, 每个 主轴上均设有齿轮, 两个主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 每个主轴上均周向分布有搅拌杆, 两个主 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长度的两倍, 机架上位于两个主轴的上方位置设有喷水头; 搅拌 杆下方设有底板, 底板上开有出料口, 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出料口的封盖, 封盖下方的机 架内设有滑轨, 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凸块, 凸块的一侧穿过。

4、机架铰接有连杆, 连杆铰接有曲 柄, 曲柄远离连杆的一侧铰接固定, 凸块上相抵有软带, 软带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软带 和底板之间的机架上滑动连接有穿过机架的两个对称的压杆, 底板下侧连接有支撑柱, 支 撑柱上开有供压杆插入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带为橡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上固定连接有转 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和出料口壁之间设 有密封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中一个主轴、 曲柄铰 接固定端和转轴。

5、均连接有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66782 U 2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 具体涉及了一种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末。 按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可以分为高筋面粉、 中筋面粉、 低筋面粉及无筋面粉。 面粉 (小麦粉) 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食, 以面粉制成 的食物品种繁多, 花样百出, 风味迥异, 其中包括馒头、 蛋糕、 饼、 饺子皮等食品。 0003 在制作上述食品时, 常常需要将面先和拌好, 和面就是在面粉中加入水和添加剂, 通过一定时间的适当搅拌, 使麦胶蛋白和麦谷蛋。

6、白逐渐吸水膨胀, 互相粘结, 形成一个连续 的膜状基质相互交叉结合, 形成立体状的并具有一定弹性、 延伸性、 黏性和可塑性的面筋网 络结构使之能被人们进一步加以利用, 可根据需要做成椭圆状、 圆饼状、 片状等。 0004 而现有的和面方式为人工方式, 人工方式就是将面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 中间扒 出一个凹塘, 将水徐徐倒进去, 用筷子慢慢搅动, 待水被面粉吸干时, 用手反复搓拌面, 使面 粉成许许多多小面片, 俗称 “雪花面” ; 这样, 既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不而淌得到处都是, 也 不会粘得满手满盆都是面糊; 而后再朝 “雪花面” 上洒水, 用手搅拌, 使之成为一团团的疙瘩 状小面团, 称 “。

7、葡萄面” ; 此时面粉尚未吸足水分, 硬度较大, 可将面团勒成块, 将面盆或面板 上粘的面糊用力擦掉, 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面粉洒在 “葡萄面” 上, 即可用双手将葡萄 面揉成光滑的面团。 此种和面法叫 “三步加水法” , 可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 利索、 达到 “面团 光、 面盆光、 手上光” 的效果。 0005 使用人工方式和面时, 因为人力是有限的, 在和面达到一定时间时, 人会感到疲 倦, 所以一方面会使和面效率降低, 一方面力度不够, 面团不能被完全的揉捏开, 面团内将 会存在干面, 并使面和拌不均匀; 并且人手能掌控的面的面机是有限的, 一次和面的量一般 较少, 需要和较多的面时,。

8、 就需要更多的和面次数, 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和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提高和面效率, 使面和拌更均匀的多级均匀和面装 置。 0007 本方案中的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包括机架, 机架上开有进料口, 机架内设有两个主 轴, 其中一个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 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 另一个主轴上, 两个主轴上均周向分布有搅拌杆, 两个主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长度的 两倍, 机架上位于两个主轴的上方位置设有喷水头; 搅拌杆下方设有底板, 底板上开有出料 口, 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出料口的封盖, 封盖下方的机架内设有滑轨, 滑轨上滑动连接有 凸块,。

9、 凸块的一侧穿过机架铰接有连杆, 连杆铰接有曲柄, 曲柄远离连杆的一侧铰接固定, 凸块上相抵有软带, 软带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软带和底板之间的机架上滑动连接有穿 过机架的两个对称的压杆, 底板下侧连接有支撑柱, 支撑柱上开有供压杆插入的凹槽。 0008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将面粉从进料口送入到机架内, 对喷水头进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266782 U 3 通水, 水将经过喷水头进入到机架内, 根据加入的面量, 控制加水的量, 转动第一齿轮, 第一 齿轮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向运动, 从而可使两个主轴相向转动, 两个主轴将带动各 自的搅拌轴进行旋转, 并对。

10、水和面进行和拌。 0009 而两个主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长度的两倍, 当面粉被和拌成面团时, 两个主 轴上的各自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 将会有重叠的部分, 而搅拌杆重叠部分将对面团进行 挤压, 使得面团被和拌均匀。 0010 驱动封盖, 把出料口打开, 被和拌好的面团将从出料口落入到软带上, 待全部面团 都落入到软带上之后, 滑动两个压杆, 并使两个压杆向机架内部运动, 待两个压杆插入到支 撑柱的凹槽中时为止, 转动曲柄, 曲柄带动连杆往复地左、 右运动, 连杆带动拉杆往复地左、 右运动, 拉杆带动凸块往复地在滑轨上滑动, 凸块将会使软带往复地成波浪形地上、 下波 动, 并带动面团上、 下往。

11、复地波动, 不断运动的过程中, 凸块滑动到的位置, 软带处于凸起状 态的面团将会受到凸块和压杆的挤压力, 对面团进行进一步的和拌, 进一步提高面团的均 匀度。 0011 相比现有技术, 此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全机械化设置, 只要动力存在, 两个主轴转动 速度不会降低, 曲柄也不会停止运动, 转动速度也不会降低, 不会像人一样, 会感到疲倦, 从 而提高了和面效率; 并且两个主轴旋转方向相反, 进行低速旋转, 如同手工和面一样, 能对 面团起到压、 捏、 拌、 翻的作用, 且凸块带动软带上、 下往复波动, 进一步增强压捏的作用, 容 易使面粉中蛋白质形成网格组织, 提高和面效果; 另一方面此多级均匀。

12、和面装置, 可根据需 要制作出不同的尺寸, 和拌面时, 不必对需要的面团量, 进行分次和拌, 将需要的面量直接 倒入进料斗内, 一次和拌就可产出足够的面团,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 进一步, 软带为橡胶带。 橡胶带具有一定的弹性, 容易变形, 便于凸块带动其往复 地波动。 0013 进一步, 封盖上固定连接有转轴, 待面团和拌完毕, 转动转轴, 封盖将出料口打开, 面团将从出料口卸出, 并进入到下一工序。 0014 进一步, 封盖和出料口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密封垫片可使搅拌杆和拌面团时, 面 团不会进入到出料口内, 使得全部面团都可被和拌均匀。 0015 进一步, 其中一个主轴、 曲。

13、柄铰接固定端和转轴均连接有电机, 启动电机, 第一齿 轮、 曲柄和转轴开始自动运作, 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级均匀和面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喷水头1、 连杆2、 曲柄3、 机架4、 主轴5、 搅拌杆6、 密 封垫片7、 封盖8、 转轴9、 压杆10、 橡胶带11、 滑轨12、 凸块13、 底板14、 支撑柱15、 插槽16。 0019 实施例基本参考图1所示: 多级均匀和面装置, 包括机架4, 机架4上开有进料口, 机 架4内设有两个相互。

14、平行的主轴5, 其中一个主轴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 第一 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 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主轴5上, 两个主轴5上均周向分布有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266782 U 4 拌杆6, 两个主轴5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6长度的两倍, 机架4上位于两个主轴5的上方位置 设有喷水头1; 搅拌杆6下方设有底板14, 底板14上开有出料口, 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出料 口的封盖8, 封盖8和出料口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7, 封盖8上固定连接有转轴9, 转轴9连接有 第二电机, 封盖8下方的机架4内设有滑轨12, 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凸块13, 凸块13的一侧连 接有穿。

15、过机架4的拉杆, 拉杆上铰接有连杆2, 连杆2铰接有曲柄3, 曲柄3远离连杆2的一侧铰 接固定, 曲柄3铰接端连接有第三电机, 凸块13上相抵有橡胶带11, 橡胶带11两端固定连接 在机架4上, 橡胶带11和底板14之间的机架4上滑动连接有穿过机架4的两个对称的压杆10, 底板14下侧连接有支撑柱15, 支撑柱15上开有供压杆10插入的凹槽, 凹槽内设有凸起, 压杆 10设有配合凸起的插槽16。 0020 将面粉从进料口送入到机架4内, 对喷水头1进行通水, 水将经过喷水头1进入到机 架4内, 根据加入的面量, 控制加水的量, 启动第一电机, 第一齿轮转动, 第一齿轮带动第二 齿轮与第一齿轮相。

16、向运动, 从而可使两个主轴5相向转动, 两个主轴5将带动各自的搅拌轴 进行旋转, 并对水和面进行和拌。 0021 而两个主轴5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杆6长度的两倍, 当面粉被和拌成面团时, 两个 主轴5上的各自搅拌杆6在转动的过程中, 将会有重叠的部分, 而搅拌杆6重叠部分将对面团 进行挤压, 使得面团被和拌均匀。 0022 启动第二电机, 转轴9转动, 封盖8将出料口打开, 被和拌好的面团将从出料口落入 到橡胶带11上, 待全部面团都落入到橡胶带11上之后, 滑动两个压杆10, 并使两个压杆10向 机架4内部运动, 待两个压杆10插入到支撑柱15的凹槽中时, 凸起插入到插槽16中, 启动第 三电。

17、机, 曲柄3转动, 曲柄3带动连杆2往复地左、 右运动, 连杆2带动拉杆往复地左、 右运动, 拉杆带动凸块13往复地在滑轨12上滑动, 凸块13将会使橡胶带11往复地成波浪形地上、 下 波动, 并带动面团上、 下往复地波动, 不断运动的过程中, 凸块13滑动到的位置, 橡胶带11处 于凸起状态的面团将会受到凸块13和压杆10的挤压力, 对面团进行进一步的和拌, 进一步 提高面团的均匀度。 002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 未作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 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 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26678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266782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