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3256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72456.9

申请日:

2015.12.23

公开号:

CN105464115A

公开日:

2016.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7/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3015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木梳路10号变更后:213015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木梳路10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7/2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滕坤 周俊杰 徐汉东 任生元 李莉 郭飞 赵迁 戴林建 张国露 董春幼 沈晓峰 袁连华变更后:滕坤 陈伟 徐梅 徐汉东 张国露 吴光|||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7/20申请日:20151223|||公开

IPC分类号:

E02D7/20

主分类号:

E02D7/20

申请人: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滕坤; 周俊杰; 徐汉东; 任生元; 李莉; 郭飞; 赵迁; 戴林建; 张国露; 董春幼; 沈晓峰; 袁连华

地址:

213015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木梳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代理人:

徐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包括:布置在压桩孔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力支架,反力支架包括两个立柱支架和上顶板;还包括下底板,下底板中部具有一个供预制桩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两侧的下底板上各固定有一个千斤顶,千斤顶的上端固定在上顶板上;贯穿孔周围的下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通孔中穿设有螺纹钢,螺纹钢上位于下底板的上下面处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预制桩的顶面上放置有一个盖板,螺纹钢穿过该盖板,且螺纹钢上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的施工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对环境影响小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压桩孔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力支架,所述反力支架包括两个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的立柱支架和固定在两个立柱支架上端之间的上顶板; 还包括位于两个反力支架之间的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中部具有一个供预制桩穿过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两侧的下底板上各固定有一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端固定在上顶板上; 所述贯穿孔周围的下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贯穿孔轴线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螺纹钢,所述螺纹钢上位于下底板的上下面处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所述预制桩的顶面上放置有一个盖板,所述螺纹钢穿过该盖板,且螺纹钢上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上端与上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千斤顶下端与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为精轧螺纹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为钢管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预制桩相接触的面上具有一个与预制桩顶端相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架底部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锚固连接。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根据设计选定好压桩孔位置,并挖出一定深度的压桩孔; b、在压桩孔两侧的地下室底板上安装反力支架,并分别安装好下底板、千斤顶和螺纹钢; c、将预制桩吊放在压桩孔中,预制桩穿过下底板; d、在预制桩顶部安装好盖板; e、启动千斤顶,千斤顶带动下底板向下运动,下底板通过螺纹钢带动盖板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预制桩向下运动,实现压桩; f、待预制桩压到设计深度,卸下盖板,吊放另一根预制桩并与前一根预制桩进行拼接,再安装好盖板继续压桩,如此重复直到预制桩总深度达到设计值。

说明书

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静压桩施工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人口密集场所的施工,随着城市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静压桩施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静压桩施工环境日益复杂,对静压桩施工装置及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在地下室内施工静压桩时,静压桩装置都是采用在预制桩上部布置千斤顶,在千斤顶上部布置反力架横梁的结构,但是,由于作业空间的限制,地下室顶板到地下室地面距离一定,上述的静压桩装置由于中间千斤顶及反力架横梁的阻挡,预制桩的长度就会受到限制,不能太长,从而预制桩的接长根数增多,接头偏多,风险系数过大。

本申请基于以上背景而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节省工期,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包括:布置在压桩孔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力支架,所述反力支架包括两个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的立柱支架和固定在两个立柱支架上端之间的上顶板;

还包括位于两个反力支架之间的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中部具有一个供预制桩穿过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两侧的下底板上各固定有一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端固定在上顶板上;

所述贯穿孔周围的下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贯穿孔轴线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螺纹钢,所述螺纹钢上位于下底板的上下面处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所述预制桩的顶面上放置有一个盖板,所述螺纹钢穿过该盖板,且螺纹钢上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上端与上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千斤顶下端与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钢为精轧螺纹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桩为钢管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预制桩相接触的面上具有一个与预制桩顶端相配合的凹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架底部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锚固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根据设计选定好压桩孔位置,并挖出一定深度的压桩孔;

b、在压桩孔两侧的地下室底板上安装反力支架,并分别安装好下底板、千斤顶和螺纹钢;

c、将预制桩吊放在压桩孔中,预制桩穿过下底板;

d、在预制桩顶部安装好盖板;

e、启动千斤顶,千斤顶带动下底板向下运动,下底板通过螺纹钢带动盖板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预制桩向下运动,实现压桩;

f、待预制桩压到设计深度,卸下盖板,吊放另一根预制桩并与前一根预制桩进行拼接,再安装好盖板继续压桩,如此重复直到预制桩总深度达到设计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节省工期,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静压桩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立柱支架,2、上顶板,3、下底板,4、贯穿孔,5、千斤顶,6、螺纹钢,7、卡位螺帽,8、盖板,9、预制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主要应用在既有地下室内静压桩施工,包括:布置在压桩孔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力支架,所述反力支架包括两个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的立柱支架1和固定在两个立柱支架1上端之间的上顶板2,具体的,所述立柱支架1底部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锚固连接,连接稳固,具体锚固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该反力装置还包括位于两个反力支架之间的下底板3,所述下底板3中部具有一个供预制桩9(一般采用预制钢管桩)穿过的贯穿孔4,所述贯穿孔4两侧的下底板上各固定有一个千斤顶5,所述千斤顶5的上端固定在上顶板2上,具体的,所述千斤顶上端与上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千斤顶下端与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由于上顶板位置固定,当启动千斤顶时能够带动下底板上升或下降。

所述贯穿孔4周围的下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贯穿孔轴线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螺纹钢6,优选精轧螺纹钢,所述螺纹钢6上位于下底板的上下面处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7进行限位,从而固定住螺纹钢;所述预制桩9的顶面上放置有一个盖板8,所述螺纹钢穿过该盖板8,且螺纹钢上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上述结构使得当下底板下降时,能够带动盖板向下运动,从而将预制桩向下压,实现压桩目的。

所述盖板8与预制桩相接触的面上具有一个与预制桩顶端相配合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压桩时,预制桩顶端位于所述凹槽中,使得压桩过程更加稳定,提高压桩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根据设计选定好压桩孔位置,并挖出一定深度的压桩孔;

b、在压桩孔两侧的地下室底板上安装反力支架,并分别安装好下底板、千斤顶和螺纹钢;

c、将预制桩吊放在压桩孔中,预制桩穿过下底板;

d、在预制桩顶部安装好盖板;

e、启动千斤顶,千斤顶带动下底板向下运动,下底板通过螺纹钢带动盖板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预制桩向下运动,实现压桩;

f、待预制桩压到设计深度,卸下盖板,吊放另一根预制桩并与前一根预制桩进行拼接,再安装好盖板继续压桩,如此重复直到预制桩总深度达到设计值。

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吊放预制桩时,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当通孔相距贯穿孔较远时,即相邻的两根螺纹钢之间的空隙较大,足够预制桩通过,则只需要将盖板拆卸下来,即可进行吊放,这种方法由于不需要拆螺纹钢,相对来说方便一些,但压桩时稳定性稍差;

当通孔相距贯穿孔较近时,即相邻的两根螺纹钢之间的空隙较小,不足够预制桩通过,则需要将盖板和螺纹钢一起拆卸下来,即可进行吊放,这种方法由于需要拆螺纹钢,相对来说麻烦一些,但压桩时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节省工期,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静压桩反力装置,包括:布置在压桩孔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力支架,反力支架包括两个立柱支架和上顶板;还包括下底板,下底板中部具有一个供预制桩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两侧的下底板上各固定有一个千斤顶,千斤顶的上端固定在上顶板上;贯穿孔周围的下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通孔中穿设有螺纹钢,螺纹钢上位于下底板的上下面处各通过一个卡位螺帽进行限位,预制桩的顶面上放置有一个盖板,螺纹钢穿过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