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3157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53591.8

申请日:

2010.04.22

公开号:

CN102235091A

公开日:

2011.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G 21/00申请公布日:20111109|||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00; E04B1/68; E02D29/16

主分类号:

E04G21/00

申请人: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美华; 尤雪春; 吴忠强; 秦勇

地址:

200050 上海市武夷路150号2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郑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块;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间隔设置;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解决了现有技术超长混凝土结构容易开裂的问题。利用本发明得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没有开裂,达到了缩短施工时间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
块;
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
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
的保留时间大于21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
的保留时间大于60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
块的边长小于40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浇捣4
小时后对浇捣处进行冲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
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后,还包括:在所述后浇带一侧设置沟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
和所述后浇带间隔设置。

说明书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一般现浇的连续墙式结构、地下构筑物等是容
易由温度收缩应力引起裂缝的结构,通称为“超长混凝土结构”。一般来讲结构
在温度变形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或“抑制”而阻碍变形,这就是
约束条件,若没有约束,无论内部温度还是外部温度变化,都不会产生应力,
理想的静定结构温度变形不会受到阻碍,不产生温度应力。但一般的建筑结构
都是超静定结构,按约束条件的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温度应力。对超长混凝
土来说,它总是置于一定的基底之上,必然受到约束,由这个约束产生的应力
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开裂,直至贯穿。因此,结构越长,温度及
收缩变形越大,约束内力越大,往往引起结构开裂,影响工程结构质量甚至正
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施工方法,由于混凝土结构超长,温度及
收缩变形较大,约束内力也较大,容易一起混凝土结构开裂而影响工程结构质
量和正常使用。本发明提供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开裂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
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
块;

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

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缝的保留时间大
于21天。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大
于60天。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混凝土块的边长小于
40米。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每次浇捣4小时后对浇捣
处进行冲水。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
施工缝和后浇带后,还包括:在所述后浇带一侧设置沟槽。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
间隔设置。

和现有的超常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
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合理设置施工缝、后浇带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伸缩缝或导
向缝,大大减少了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应力造成的混凝土块裂缝的出现。

2.一般超长混凝土结构多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过合理设置施工缝、后
浇带,多个混凝土块可以同时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并且通过合理的施工搭接,
有限的施工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有效提高施工进度。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可以很好地的解决大体积、大面积混
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问题,并且存在施工工序的搭接,充分体现科学化、节约
型绿色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后的混凝土块示意图。

图2为底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

图3为墙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

图4为专用钢板网标准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更加清楚易懂,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
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
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一般宽为80cm。施工缝是前段施工完
毕,过段时间继续施工时留下的缝隙或分界线,一般后浇带与施工缝、施工缝
与施工缝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0m。

为有效控制超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采取分块分区,
减少收缩应力的措施。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
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
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
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
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
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
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
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
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
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
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
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施工缝的施工工艺参照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一般情况下,施工缝的保留时
间会比后浇带短,因为施工缝的宽度比后浇带要小。

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
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
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
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
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
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
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
字型。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
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
于14天。

1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本发明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
块;

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间隔
设置;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

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

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缝的保留时间大
于21天。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大
于60天。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混凝土块的边长小于
40米。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每次浇捣4小时后对浇捣
处进行冲水。

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
施工缝和后浇带后,还包括:在所述后浇带一侧设置沟槽。

图1为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后的混凝土块示意图。图1中的标号表
示浇捣顺序,在本实施例中,每次浇捣之间的间隔为21天。

图2为底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图2中标注的距离的单位为米。为防止后
浇带钢筋的锈浊以及便于后浇带内的清洗,在后浇带的中间开设一条200m×
150m的沟槽20,相应的后浇带10处的垫层16加厚;每次混凝土浇捣后约4小
时左右应立即进行冲水,清除浇捣过程中产生的浮浆。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
施例中,后浇带10的一端与结构钢筋12绑扎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止水带18,
后浇带10的宽度为16m,长度为400m。当然,结构钢筋12也可以换成专用钢
板网,在每个后浇带10的中间均设有300m×4m的止水钢板14。可选的,所述
后浇带10上还设有专用钢板网22,所述专用钢板网22为免拆模板网。其中底
板厚度h1和后浇带10的宽度d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图3为墙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图2中标注的距离的单位为米。在本实施
例中,水泥砂浆砌砖墙24上设置后浇带之前,已经设置好两层防火卷材26,并
在所述防火卷材26两侧设置有外墙板防水卷材28。墙板厚度h2由具体情况确
定。

图4为专用钢板网标准段剖面示意图。图4中先施工一侧11的钢板网设有
两个突起,对应的,后施工一侧13具有两个凹陷,突起高度为10m,突起之间
的距离为900m,钢板网的厚度D为0.2m。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
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
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35091A43申请公布日20111109CN102235091ACN102235091A21申请号201010153591822申请日20100422E04G21/00200601E04B1/68200601E02D29/16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地址200050上海市武夷路150号2号楼72发明人王美华尤雪春吴忠强秦勇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代理人郑玮54发明名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块;在所述。

2、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间隔设置;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解决了现有技术超长混凝土结构容易开裂的问题。利用本发明得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没有开裂,达到了缩短施工时间的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235094A1/1页21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

3、凝土块;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的保留时间大于21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大于60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的边长小于40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浇捣4小时后对浇捣处进行冲水。6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后,还包括在所述后浇带一侧设置沟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间隔设置。权利要求书CN102235091ACN102235094A1/4页3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一般现浇的连续墙式结构、地下构筑物等是容易由温度收缩应力引起裂缝的结构,通称为“超长混凝土结构”。一般来讲结构在温度变形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或“抑制”而阻碍变形,这就是约。

5、束条件,若没有约束,无论内部温度还是外部温度变化,都不会产生应力,理想的静定结构温度变形不会受到阻碍,不产生温度应力。但一般的建筑结构都是超静定结构,按约束条件的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温度应力。对超长混凝土来说,它总是置于一定的基底之上,必然受到约束,由这个约束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开裂,直至贯穿。因此,结构越长,温度及收缩变形越大,约束内力越大,往往引起结构开裂,影响工程结构质量甚至正常使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施工方法,由于混凝土结构超长,温度及收缩变形较大,约束内力也较大,容易一起混凝土结构开裂而影响工程结构质量和正常使用。本发明提供能够保证混凝土。

6、结构不会开裂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0004本发明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块;0006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0007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捣;0008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0009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0010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0011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0012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缝的保留时间大于21天。0013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大于60天。

7、。0014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混凝土块的边长小于40米。0015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每次浇捣4小时后对浇捣处进行冲水。0016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后,还包括在所述后浇带一侧设置沟槽。0017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间隔设置。说明书CN102235091ACN102235094A2/4页40018和现有的超常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00191通过合理设置施工缝、后浇带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伸缩缝或导向。

8、缝,大大减少了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应力造成的混凝土块裂缝的出现。00202一般超长混凝土结构多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过合理设置施工缝、后浇带,多个混凝土块可以同时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并且通过合理的施工搭接,有限的施工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有效提高施工进度。0021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可以很好地的解决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问题,并且存在施工工序的搭接,充分体现科学化、节约型绿色施工要求。附图说明0022图1为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后的混凝土块示意图。0023图2为底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0024图3为墙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0025图4为专用钢板网标准段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

9、式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更加清楚易懂,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0027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一般宽为80CM。施工缝是前段施工完毕,过段时间继续施工时留下的缝隙或分界线,一般后浇带与施工缝、施工缝与施工缝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0M。0028为有效控制超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采取分块分区,减少收缩应力的措施。0029后浇带的施工工艺0030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

10、状而定,留设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0031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0032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0033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

11、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说明书CN102235091ACN102235094A3/4页5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0034施工缝的施工工艺参照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一般情况下,施工缝的保留时间会比后浇带短,因为施工缝的宽度比后浇带要小。0035后浇带的施工要点0036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

12、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0037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0038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0039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0040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0041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0042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

13、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0043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0044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00451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0046本发明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47对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被分成若干混凝土块;0048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所述施工缝和所述后浇带间隔设置;0049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两侧的混凝。

14、土结构进行浇捣;0050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0051对所述混凝土块进行收缩应力释放;0052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进行清理和湿润;0053对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分别进行浇捣。0054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缝的保留时间大于21天。0055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大于60天。0056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混凝土块的边长小于40米。0057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每次浇捣4小时后对浇捣处进行冲水。0058可选的,在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混凝土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后。

15、,还包括在所述后浇带一侧设置沟槽。说明书CN102235091ACN102235094A4/4页60059图1为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后的混凝土块示意图。图1中的标号表示浇捣顺序,在本实施例中,每次浇捣之间的间隔为21天。0060图2为底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图2中标注的距离的单位为米。为防止后浇带钢筋的锈浊以及便于后浇带内的清洗,在后浇带的中间开设一条200M150M的沟槽20,相应的后浇带10处的垫层16加厚;每次混凝土浇捣后约4小时左右应立即进行冲水,清除浇捣过程中产生的浮浆。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浇带10的一端与结构钢筋12绑扎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止水带18,后浇带10的宽度为。

16、16M,长度为400M。当然,结构钢筋12也可以换成专用钢板网,在每个后浇带10的中间均设有300M4M的止水钢板14。可选的,所述后浇带10上还设有专用钢板网22,所述专用钢板网22为免拆模板网。其中底板厚度H1和后浇带10的宽度D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0061图3为墙板后浇带节点示意图。图2中标注的距离的单位为米。在本实施例中,水泥砂浆砌砖墙24上设置后浇带之前,已经设置好两层防火卷材26,并在所述防火卷材26两侧设置有外墙板防水卷材28。墙板厚度H2由具体情况确定。0062图4为专用钢板网标准段剖面示意图。图4中先施工一侧11的钢板网设有两个突起,对应的,后施工一侧13具有两个凹陷,突起高度为10M,突起之间的距离为900M,钢板网的厚度D为02M。0063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说明书CN102235091ACN102235094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35091ACN102235094A2/2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2350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