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台阻车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3157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54309.8

申请日:

2010.04.21

公开号:

CN102235103A

公开日:

2011.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H 6/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宁波文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新泊乐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700 浙江省象山县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变更后权利人:201611 上海市浦东新区松江区泖亭路188弄50号登记生效日:201504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日:20100421|||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18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宁波文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国华; 张敦瑜

地址:

315700 浙江省象山县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袁忠卫;景丰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台板主体、供台板主体升降的立柱及设于台板主体上的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车机构包括顶柱和铰接座,顶柱设置于台板主体上,并在台板主体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能向下移动;铰接座设置于的顶柱上并能随顶柱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另一侧连接一与台板主体铰接的后活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上升时受重力作用,顶柱下降,带动铰接座下降,使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形成一用于限位车轮的夹角,实现自动阻车的目的,下降后前、后活动板恢复直线状态,自动解除阻车,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且,易于定位,安全,无冲击,噪音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台板主体、供台板主体升降的立柱
及设于台板主体上的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车机构包括
顶柱,设置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并在台板主体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能向下移
动;以及
铰接座,设置于前述的顶柱上并能随顶柱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另
一侧连接一与前述台板主体铰接的后活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供
所述顶柱穿过并移动的导向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的上端部设有限
制顶柱脱离导向套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坡度
为小于5°,后端部坡度小于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设置于所述
台板主体前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台板主体设有一报警指示灯及一车轮到达所述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的位置后能通
过一报警电路而触发报警指示灯的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下端部设有一
第一导电件,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与前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导通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二导
电体,所述台板主体上升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脱离并促使报警电路断
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能
在立柱上来回移动的滑套,而所述的第二导电件则设于该滑套内。

说明书

停车台阻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台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停车台阻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中的垂直升降直通式载车台板,按国家标准为使停车的车辆在
载车台板上设有阻车装置,以限制车辆前后移动,见专利号为ZL02272619.5的中国实
用新型专利《一种立体停车库横移系统》(授权公告号:CN2639443Y),又见专利号为
ZL0322546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升降机立体停车库》(授权公告号:
CN262323Y),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阻车装置为固定设置的,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车
辆在驶入(出)载车台板通过这类阻车装置时,会对载车台板产生冲击,引起震动;其次,
对新司机来说通过时需加速不好控制,难以正确定位而不安全。

作为改进,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阻车装置,见专利号为ZL02222044.5的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授权公告号:CN2532179Y),该专利中的阻车装置包括
固定挡块、活动挡块、棘轮、棘爪及插杆组成,固定挡块和活动挡块前后顶固限位车轮,
使用时,通过拉动插杆来控制活动挡块;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03234495.3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授权公告号:CN2634018Y),该专利采用电
磁铁来代替手动拉动,并在固定挡块和活动挡块之间建立了传动关系,结构和功能上得
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解决了停车台震动和不安全问题,但电磁铁及插杆都需要人为
进行控制,操作上不是很方便。

再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04150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升降机阻车装置》(授权
公告号:CN201284141Y),该专利通过导轮来回移动实现阻车装置的开启和打开,安全
性较高,但操作上也不是很方便,并且,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另一种设计通过限制轮轴来达到阻车的目的,见申请号为200810060397.8的中国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小车阻车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1314940A),该专利通过脚踏实
现车辆定位,该设计比较适合手推车,对于小轿车之类的车辆,则无用武之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操作自动限位
的停车台阻车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佳的停车台阻车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用于承
载车辆的台板主体、供台板主体升降的立柱及设于台板主体上的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车机构包括

顶柱,设置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并在台板主体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能向下移
动;以及

铰接座,设置于前述的顶柱上并能随顶柱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另
一侧连接一与前述台板主体铰接的后活动板。

进一步,使顶柱运行顺畅,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供所述顶柱穿过并移动的导向套。

作为改进,所述顶柱的上端部设有限制顶柱脱离导向套的凸缘。

作为优选,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坡度为小于5°,后端部坡度小于7°。

作为优选,所述阻车装置设置于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

为使,车辆到位后使车主能准备意识到,所述的台板主体设有一报警指示灯及一车
轮到达所述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的位置后能通过一报警电路而触发报警指示灯的
检测装置。

台板主体上升状态下自动解除报警提示,可以采用如下设计:所述的立柱下端部设
有一第一导电件,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与前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导通所述报警电路的第
二导电体,所述台板主体上升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脱离并促使报警电
路断电。

进一步,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能在立柱上来回移动的滑套,而所述的第二导电件
则设于该滑套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上升时受重力作用,顶柱下降,带动铰接座
下降,使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形成一用于限位车轮的夹角,实现自动阻车的目的,
下降后前、后活动板恢复直线状态,自动解除阻车,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且,易
于定位,安全,无冲击,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台板主体1、立柱6和阻车
机构2,台板主体1用于承载车辆10,通过设置的滑套7可相对立柱6升降,台板主体
前端部11坡度为小于5°,后端部12坡度小于7°。台板主体前端部11设有报警指示
灯4、报警电路及检测装置3。立柱6下端部设有第一导电件61,对应地,滑套7内设
有第二导电体71。

如图3和图4所示,阻车机构2设于台板主体前端部11,阻车机构2包括顶柱23
和铰接座26,顶柱23设置于台板主体1上,并在台板主体1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
能向下移动,对应地,台板主体1上设有供顶柱23穿过并移动的导向套25,顶柱23
的上端部设有限制顶柱23脱离导向套25的凸缘24;铰接座26设置于顶柱23上并能随
顶柱23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21,另一侧连接一与台板主体1铰接的后
活动板22。检测装置3靠近阻车机构2设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初始状态下,前车轮1a到达前活动板21和后活动板22之间
的位置时,第二导电件71与第一导电件61连接导通,并且,第二导电件71与第一导
电件61位于报警电路中,检测装置3通过报警电路触发报警指示灯4,告知车主车辆
10已到位,台板主体1开始上升;如图2和图4所示,台板主体1上升后,第二导电件
71与第一导电件61脱离并促使报警电路断电,报警指示灯4熄灭,同时,由于重力作
用,顶柱23下降,带动铰接座26下降,使前活动板21和后活动板22之间形成一夹角,
而前车轮1a则正好限位于该夹角内,实现阻车的目的。台板主体1下降后,则前活动
板21和后活动板22恢复直线状态,自动解除阻车。

停车台阻车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停车台阻车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停车台阻车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停车台阻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停车台阻车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35103A43申请公布日20111109CN102235103ACN102235103A21申请号201010154309822申请日20100421E04H6/1820060171申请人宁波文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315700浙江省象山县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72发明人叶国华张敦瑜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代理人袁忠卫景丰强54发明名称停车台阻车装置57摘要一种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台板主体、供台板主体升降的立柱及设于台板主体上的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车机构包括顶柱和铰接座,顶柱设置于台板主体上,并在台板主体上升的状态下受。

2、重力作用能向下移动;铰接座设置于的顶柱上并能随顶柱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另一侧连接一与台板主体铰接的后活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上升时受重力作用,顶柱下降,带动铰接座下降,使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形成一用于限位车轮的夹角,实现自动阻车的目的,下降后前、后活动板恢复直线状态,自动解除阻车,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且,易于定位,安全,无冲击,噪音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235106A1/1页21一种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台板主体、供台板主体升降的立柱及设于台板主体上的阻车机构,。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车机构包括顶柱,设置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并在台板主体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能向下移动;以及铰接座,设置于前述的顶柱上并能随顶柱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另一侧连接一与前述台板主体铰接的后活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供所述顶柱穿过并移动的导向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的上端部设有限制顶柱脱离导向套的凸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坡度为小于5,后端部坡度小于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设置于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6根。

4、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主体设有一报警指示灯及一车轮到达所述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的位置后能通过一报警电路而触发报警指示灯的检测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下端部设有一第一导电件,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与前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导通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二导电体,所述台板主体上升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脱离并促使报警电路断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能在立柱上来回移动的滑套,而所述的第二导电件则设于该滑套内。权利要求书CN102235103ACN102235106A1/3页。

5、3停车台阻车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台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停车台阻车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中的垂直升降直通式载车台板,按国家标准为使停车的车辆在载车台板上设有阻车装置,以限制车辆前后移动,见专利号为ZL0227261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立体停车库横移系统授权公告号CN2639443Y,又见专利号为ZL0322546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升降机立体停车库授权公告号CN262323Y,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阻车装置为固定设置的,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车辆在驶入出载车台板通过这类阻车装置时,会对载车台板产生冲击,引起震动;其次,对新司机来说通过时需加速不好控制,。

6、难以正确定位而不安全。0003作为改进,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阻车装置,见专利号为ZL0222204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授权公告号CN2532179Y,该专利中的阻车装置包括固定挡块、活动挡块、棘轮、棘爪及插杆组成,固定挡块和活动挡块前后顶固限位车轮,使用时,通过拉动插杆来控制活动挡块;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0323449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授权公告号CN2634018Y,该专利采用电磁铁来代替手动拉动,并在固定挡块和活动挡块之间建立了传动关系,结构和功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解决了停车台震动和不安全问题,但电磁铁及插杆都需要人为进行控制,操作上不是。

7、很方便。0004再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04150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升降机阻车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284141Y,该专利通过导轮来回移动实现阻车装置的开启和打开,安全性较高,但操作上也不是很方便,并且,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0005另一种设计通过限制轮轴来达到阻车的目的,见申请号为200810060397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小车阻车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1314940A,该专利通过脚踏实现车辆定位,该设计比较适合手推车,对于小轿车之类的车辆,则无用武之地。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操作自动限位的停车台阻车装置。0007本。

8、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佳的停车台阻车装置。0008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台板主体、供台板主体升降的立柱及设于台板主体上的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车机构包括0009顶柱,设置于所述的台板主体上,并在台板主体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能向下移动;以及0010铰接座,设置于前述的顶柱上并能随顶柱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另说明书CN102235103ACN102235106A2/3页4一侧连接一与前述台板主体铰接的后活动板。0011进一步,使顶柱运行顺畅,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供所述顶柱穿过并移动的导向套。0012作。

9、为改进,所述顶柱的上端部设有限制顶柱脱离导向套的凸缘。0013作为优选,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坡度为小于5,后端部坡度小于7。0014作为优选,所述阻车装置设置于所述台板主体前端部。0015为使,车辆到位后使车主能准备意识到,所述的台板主体设有一报警指示灯及一车轮到达所述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的位置后能通过一报警电路而触发报警指示灯的检测装置。0016台板主体上升状态下自动解除报警提示,可以采用如下设计所述的立柱下端部设有一第一导电件,所述的台板主体上设有与前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导通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二导电体,所述台板主体上升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脱离并促使报警电路断电。0017进一步,所述。

10、的台板主体上设有能在立柱上来回移动的滑套,而所述的第二导电件则设于该滑套内。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上升时受重力作用,顶柱下降,带动铰接座下降,使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之间形成一用于限位车轮的夹角,实现自动阻车的目的,下降后前、后活动板恢复直线状态,自动解除阻车,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且,易于定位,安全,无冲击,噪音小。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实施例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0022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

11、的停车台阻车装置包括台板主体1、立柱6和阻车机构2,台板主体1用于承载车辆10,通过设置的滑套7可相对立柱6升降,台板主体前端部11坡度为小于5,后端部12坡度小于7。台板主体前端部11设有报警指示灯4、报警电路及检测装置3。立柱6下端部设有第一导电件61,对应地,滑套7内设有第二导电体71。0025如图3和图4所示,阻车机构2设于台板主体前端部11,阻车机构2包括顶柱23和铰接座26,顶柱23设置于台板主体1上,并在台板主体1上升的状态下受重力作用能向下移动,对应地,台板主体1上设有供顶柱23穿过并移动的导向套25,顶柱23的上端部设有限制顶柱23脱离导向套25的凸缘24;铰接座26设置于顶。

12、柱23上并能随顶柱23的移动而移动,一侧连接一前活动板21,另一侧连接一与台板主体1铰接的后活动板22。检测装置3靠近阻车机构2设置。说明书CN102235103ACN102235106A3/3页50026如图1和图3所示,初始状态下,前车轮1A到达前活动板21和后活动板22之间的位置时,第二导电件71与第一导电件61连接导通,并且,第二导电件71与第一导电件61位于报警电路中,检测装置3通过报警电路触发报警指示灯4,告知车主车辆10已到位,台板主体1开始上升;如图2和图4所示,台板主体1上升后,第二导电件71与第一导电件61脱离并促使报警电路断电,报警指示灯4熄灭,同时,由于重力作用,顶柱23下降,带动铰接座26下降,使前活动板21和后活动板22之间形成一夹角,而前车轮1A则正好限位于该夹角内,实现阻车的目的。台板主体1下降后,则前活动板21和后活动板22恢复直线状态,自动解除阻车。说明书CN102235103ACN102235106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235103ACN102235106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35103ACN102235106A3/3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2351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