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53119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8746.3

申请日:

1996.06.25

公开号:

CN1170101A

公开日:

1998.01.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5.2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16F9/14

主分类号:

F16F9/14

申请人:

王明珠;

发明人:

王明珠

地址:

15000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铁路局计量测试中心唐海玲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组成包括油缸、减震油、氮气、活塞杆和密封盖,主要特征是,由压紧螺母、伸张阀弹簧、伸张阀板、活塞、活塞杆、压缩阀板及压缩阀弹簧构成活塞组合件,随活塞运动,活塞组合件装入油缸,油液与油缸顶部之间充有氮气,车身震动时,油液反复在缸筒内上下腔经活塞上窄小孔隙流动,使车身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出,本发明可实现对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车身震动进行有效衰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包括油缸(1)、减 震油(3)、氮气(2)、活塞(8)、活塞杆(11)和密封盖(14), 其特征是:油缸(1)向上,活塞杆(11)向下,活塞杆(11) 轴肩与压缩阀板(9)之间安有压缩阀弹簧(10),压缩阀板 (9)上设有常通孔(9-1)和带有单向油液通道的环形凹 槽(9-2),在环形凹槽(9-2)的下方设一压缩阀单向阀 板(9-4),压缩阀板(9)的上方安有活塞(8),活塞(8) 上开有沿周向布置的伸张孔(8-2)和压缩孔(8-1),伸 张孔(8-2)上盖一伸张阀板(6),伸张阀板(6)上带有油 液通道的环形凹槽(6-2),伸张阀板(6)及伸张阀弹簧 (5)由压紧螺母(4)紧固在活塞杆(11)上,油缸(1)内部 注入减震油(3),油缸(1)的侧壁上开一充气孔(13),减 震油(3)与油缸(1)顶部之间充有氮气或惰性气体(2), 减震器静置或工作时,其中氮气或惰性气体(2)浮在油 缸(1)上部,不能通过活塞(8)进入油缸(1)下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在油 缸(1)上端设一单向作用的充气孔K。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伸张 阀板(6)上的环形凹槽上开一伸张阀节流孔(6-1)或沿 环形凹槽侧面开节流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压缩 阀板(9)上的环形凹槽上开一单向压缩阀节流孔(9-1) 或沿环形凹槽侧面开单向节流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压缩 阀弹簧(9)和伸张阀弹簧(6)为各种型式的弹簧。

说明书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使用的减震器,具体地说是气、液作用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

    现有汽车上使用的双向双筒式减震器利用内外筒结构,外筒为储油腔,内筒为工作油缸,这种减震器零件较多,工作油缸或活塞直径小,工作油缸和活塞单位行程流经阀的过油量小,阻尼力不稳定,车轮受到突然冲击时产生高频振动,汽车行驶平顺性和轮胎的接地性不好;还有如申请号为94202103.7的气液式震器,同样是结构复杂,密封环节多,配合面多,要求加工精度高,安装工艺繁锁,减震器有效行程较短,工作油缸和活塞单位行程流经阀的过油量小,阻尼力不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环节少,减震效果好,可修复性高的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

    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是依据汽车、摩托车对减震器功能的要求,利用汽车、摩托车行驶时,车架与车桥作往复运动,使活塞在油缸内往复运动,减震器缸筒内油液反复在缸筒内上腔通过活塞窄小的孔隙和缸筒内下腔之间流动,使车身和车架的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减震器壳体吸收,然后散到大气中去,实现减震目的,同时也利用了气体对压力变化极敏感的特点,气、液结合的结构能迅速缓冲剧热震动。

    以下方式使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包括油缸、减震油、氮气、活塞、活塞杆和密封盖,油缸向上,活塞杆向下,活塞杆轴肩与压缩阀板之间安有压缩阀弹簧,压缩阀板上设有常通孔和带有油液通道的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的下方设一压缩阀单向阀板,压缩阀板的上方安有活塞,活塞上开有沿周向布置的伸张孔和压缩孔,伸张孔上盖一伸张阀板,伸张阀板上带有油液通道的环形凹槽,伸张阀板及伸张阀弹簧由压紧螺母紧固在活塞杆上,油缸内部注入减震油,油缸的侧壁上开一充气孔,减震油与油缸顶部之间充有氮气或惰性气体,减震器静置或工作时,其中氮气或惰性气体浮在油缸上部,不能通过活塞进入油缸下腔。

    油缸上端设一单向作用的充气孔K。

    在伸张阀板上的环形凹槽上沿环形凹槽侧面开节流槽。

    在压缩阀板上地环形凹槽上沿侧面开单向节流槽。

    本发明采用单缸式,结构简化,零件数量大为减少,密封环节少,密封性好,油缸顶部充气,大大降低车轮受到突然冲击时产生的震动,有利消除噪声,活塞往复运动的有效行程增加,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无限次地修复,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局部放大图;

    图3为压缩阀板单向节流槽示意图;

    图4为压缩阀板单向节流槽局部俯视图。

    实施例:

    在活塞杆11上的轴肩与压缩阀板9之间安有压缩阀弹簧10,把压缩阀板9压紧在活塞8的下方,活塞8上开有沿周向布置的伸张孔8-2和压缩孔8-1,压缩阀板9上设有常通孔9-1和环形凹槽9-2,与环形凹槽9-2上设压缩阀节流孔9-3,压缩阀节流孔9-3的下方设一压缩阀单向阀板9-4,使压缩阀节流孔9-3为单向油液通道,由弹性挡圈9-5定位,伸张孔8-2上盖一伸张阀板6,伸张阀板6的环形凹槽6-2上开有伸张阀节流孔6-1,伸张阀板6及伸张阀弹簧5由压紧螺母4紧固在活塞杆11上,在活塞8上安装活塞环7,使压紧螺母4、伸张阀弹簧5、伸张阀板6、活塞环7、活塞8、压缩阀板9、压缩阀弹簧10、活塞杆11等件成活塞杆组合件,随活塞8运动而运动,油缸1上开一充气体的孔13,油缸1上部注入减震油3,将活塞组合件装入油缸1内,然后套入密封盖14组合件,其上已安装了密封圈12、15及防尘圈16,旋入1-2圈,在专用充气设备上从孔13充入惰性气体或氮气2,旋紧防松,减震器即安装完毕,也可设计成在油缸1上端开一单向作用的充气孔K,当采用单向充气孔K时,充气可不在专用设备上进行,而是装配好后,通过单向充气孔K充入气体。

    本减震器的动态工作过程如下:

    当汽车或摩托车车轮滚上凸起或滚出凹坑时,车轮移进车架(车身),减震器受压缩,油缸1相对活塞8运动,活塞杆11进入油缸1内,由于气体对压力变化极敏感的特点,油缸1上腔的气体2被压缩而首先缓冲,且震动越剧裂,缓冲越明显,油缸1内上腔体积减小,油缸1下腔体积增大,油液3由上腔流入下腔,这种由于活塞杆11进入油缸1而引起的油缸容积变化,则由所充气体2的体积变化来补偿,当车架(车身)震动缓慢时,油缸1向下运动速度低,油压不足以克服压缩阀弹簧10的预紧力,此时油液3便经压缩阀板9上的压缩阀节流孔9-3和常通孔9-1流入油缸1下腔;当车身震动剧裂时,油缸1向下运动速度高,则油缸1上腔的油压剧增,达到能克服压缩阀弹簧10的预紧力时,便推开压缩阀板9,使油液3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较大的通道压缩孔8-1流入油缸1下腔,因此在压缩行程中油压和阻尼力不致超过一定限度,从而保证压缩行程中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得到发挥。

    当汽车车轮滚离凸起或滚进凹坑时,车轮离开车架(车身),减震器受拉伸,当车轮向下运动速度不大时,油缸1向上的运动速度低,压缩阀单向阀板9-4在油缸1下腔油流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压缩阀节流孔9-3关闭,油液3便经常通孔9-1、伸张孔8-2和伸张阀板6上的伸张阀节流孔6-1流入油缸1上腔,由于通道截面积很小,便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震动迅速衰减;当车身震动剧烈时,油缸向上的运动速度较高,油缸1上移的速度增大到足以使所产生的油压能克服伸张阀弹簧5的预紧力时,便推开伸张阀板6,通道截面积增大,使油压和阻尼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使减震器及悬架系统的某些零件不会因超载而损坏。

    本发明在使用中,油缸1向上,活塞杆11向下作相对运动,减震器无论是静止或工作时,其中充入的惰性气体或氮气2总是浮在油缸1上部,不能通过活塞8进入油缸1的下腔。

    本减震器伸张阀板5上的伸张阀节流孔6-1也可以设计成在伸张环形凹槽6-2上沿侧面开节流槽,压缩阀板9上的压缩阀节流孔9-3也可做成在环形凹槽9-2上沿侧面开单向节流槽9-6和设一单向阀9-7,由铆钉9-8将单向阀板9-7固定在压缩阀板9上,压缩阀弹簧10和伸张阀弹簧5为各种型式的弹簧。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组成包括油缸、减震油、氮气、活塞杆和密封盖,主要特征是,由压紧螺母、伸张阀弹簧、伸张阀板、活塞、活塞杆、压缩阀板及压缩阀弹簧构成活塞组合件,随活塞运动,活塞组合件装入油缸,油液与油缸顶部之间充有氮气,车身震动时,油液反复在缸筒内上下腔经活塞上窄小孔隙流动,使车身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出,本发明可实现对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车身震动进行有效衰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