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一按钮开关件纵向移动而启动的打火机。该打火机儿童不易使用。这种类型的启动可在压电打火机中找到。其点火机构是由打火石和滚花轮组成。通过压下按钮开关件,打火机使用者便可同时控制火花的生成和阀门的开启,气体通过该阀门逸出,从而形成火苗。
这种打火机使用简单,只需压按钮开关件便可产生火苗。因此,正尝试使得使用这种打火机更加困难,以便五岁以下的儿童不能使用这种打火机打出火苗。
这种打火机是公知的用来不易被儿童使用。
在这些打火机中,有一些抑制打火机构的装置,这些装置可在抑制的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抑制的工作位置是指在该位置,它们阻止点火机构启动,而非工作位置则是指在该位置它们允许启动点火装置。这使得使用者可用手将抑制装置从其工作位置移动非工作位置。
此种打火机可从德国的实用新型88025829中得以详细了解。然而,这种打火机在打火机构启动后,抑制装置不能自动回到抑制的工作位置。
要回到工作位置,只能由使用者反向操作才可。
可以想象,只要忘记了后一操作就使得带有抑制装置的优点不能发挥作用。
文献WO90/12254公开了一种气体打火机,其打火机构包括控制燃烧阀打开的装置和产生火花的装置。在这种带有打火机构的打火机中,配有抑制打火机构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在抑制打火机构的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这些抑制装置是通过使用者的手动从工作位置移到非工作位置的。抑制打火装置通常保持在抑制位置。而且,在点火机构启动后会自动地回到抑制位置。
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上述文献中提及的打火机有一缺点:它需要辅助零件,使组装更复杂。而H,它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其无损耗的平衡点。
为克服这些缺点,法国专利FR2,675,885提供了一种打火机,其上装有控制件,可以滑动,并带有一裙部。一弹性的可变形地舌片切入裙部中,以便在自由边缘处,有一接合面,在另一接合面的对面,后一个接合面是打火机机身的一部分。舌片是弹性的,可横向移动。这样,接合面可被带到相对作为机身一部分的另一接合面的非工作位置,从而允许沿打火动作方向压下控制件的启动部分。
该打火机有一缺点:为了获得火苗,必须首先操纵舌片,然后是控制件。因此,要使用打火机,必须操纵两个地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为成人使用,而儿童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幼儿难以启动的打火机。另一目的是提供可靠的安全系统,亦即,打火机保持在抑制位置。此外,在与打火动作相同处开启。
最后,本发明提出的是由一沿纵向方向运动的按钮开关件启动的打火机,儿童不易使用,该打火机由机身和打火装置组成,打火装置包含一按钮开关件。该打火机的特点是所述的按钮开关件在两个基本相互垂直方向上被操纵。一个方向是机身的纵向方向,另一方向是机身的横向方向。所述按钮开关件带有一接合面,该接合面通常与作为机身的一部分的对应接合面相对。所述按钮开关件可以沿横向方向移动,以便接合面进入相对于它的对应接合面的非工作位置。弹性装置沿横向方向作用,使得按钮开关件的接合面返回到与所述对应接合面相对的位置,并设有使按钮开关件沿所述纵向方向回到停机位置的装置。
因此,由于接合面和对应接合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按钮开关件不可能从正常位置或停机位置沿纵向方向启动按钮开关件。因此,必须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按钮开关件之前先横向移动按钮开关件。所述横向运动使得接合面和对应接合面可处于非工作位置。要启动所述打火机的打火机构,使用者只需将手指或拇指放在按钮开关件的上表面,横向推动(此动作是可行的,一因为摩擦力的作用,二因为按钮开关件的与之相适应的形式),然后沿纵向方向压下按钮开关件。因此,仅在按钮开关件的同一部分上动作便可启动打火机。
弹性装置使得所述按钮开关件可以自动返回到停机位置。使按钮开关件沿纵向方向返回停机位置的装置已经是公知的,并在以按钮开关件启动的打火机上使用了许久。
所述的弹性装置最好作用在按钮开关件上的与带有接合面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
本发明提供了几种弹性装置的实施形式,该弹性装置用来使按钮开关件沿横向方向返回停机位置。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弹性装置有一弹性舌状件,一般沿机身的纵向方向延伸,并随按钮开关件的横向移动在横向方向变形,该舌状件与按钮开关件是连为一体的。
压电打火机的另一种实施例,弹性装置有一沿机身纵向方向延伸的舌状件,可沿按钮开关件的横向运动方向变形。舌状件是与电极载体连在一起的。最好,所述安装在电极载体上的舌状件可与载体分离,向上运动。这种结构使得在按钮开关件处于停机位置时,和位于它的行程末端时,舌状件也处于停机状态。因此,舌片只在按钮开关件移动时并处于中间位置时才受约束。
在压电打火机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弹性装置有一U形金属片,安装在机身上的一壁上,位置与按钮开关件的壁几乎平行。所述金属片的一分支由按钮开关件的壁支承,是弹性的,可变形。另一分支在尾端弯曲,作为电极。所述压电打火机构至少有一部件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以便在按钮开关件的纵向行程末端,与弹性片产生电连接。
在后一变化中,弹性装置可以既不与按钮开关件相连,也不与机身相连,而是一独立件,也十分巧妙地起电极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接合面和对应接合面的设计,在第一种实施例中,接合面以按钮开关件的一肩部的形式出现,而对应接合面也是一肩部,其作为打火机机身的一壁面,或者是所述机身的一凸缘。
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接合面是基本沿纵向伸展的肋的顶面,所述按钮开关件有一壁状件,构成有一定高度的一凸起,与所述肋平行,从而,当按钮开关件自停机位置沿横向运动时,它并不与肋相碰;而当按钮开关件从停机位置沿纵向运动时,构成一凸起的壁状件的内表面会沿着肋滑动。
在上述后一种实施例中,如果按钮外关件首先不是横向运动,而是先纵向移动,这时它是锁定的。需要使其先返回停机位置才可以使用。至于根据本发明所作出的其他实施例,只有滑动按钮开关件的顺序正确时,按钮开关件才能使打火机打出火苗。
所述肋可以是机身附加的一部分,也可以出现在现有技术中的机身上,比如,作为所述机身的壁面。
在这种种类繁多的实施例中,最好按钮开关件的纵向运动借助于肋系统实现,每一个肋都有一凹槽与之相对应。一个所述按钮开关件配有两个肋,机身则配有两个相对应的凹槽。在按钮开关件处于停机位置时所述凹槽堵在肋的下方,并且其相对于这些件转向横向,以便在按钮开关件已横向移动并开始其纵向行程时,肋可与相应的凹槽配合。
当然,所述凹槽也可形成在按钮开关件上,而所述肋可形成在机身上。这样,肋和凹槽之间也有同样相对的移位,肋在按钮开关件处于停机状态时,在凹槽的下方。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阐述依据本发明的几种打火机的实施例,会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
图1-3是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局部剖面图,表示了打火机打火过程中的三个连续的不同位置;
图4-7是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局部剖面图,表示了打火机打火控制装置的几个不同位置;
图8-10是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局部剖面图,表示了三个连续的位置;
图11-13表示第四实施例,同样是纵向局部剖面图;
图14-16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面图,但是为第五实施例;
图17-19是第六实施例的纵向局部剖面图。
这些图展示了气体打火机部分不同的几个实施例。该打火机有一机身2,其作用相当于一容器,贮存液化石油气。
在所述容器的上部有一燃烧器4,它包括一气阀,当该阀处于打开位置时,可让气体逸出。一控制杆6,可绕横向轴线8枢转,其作用是控制燃烧器4的阀门的开与关。保护盖10可挡住来自燃烧器4上部的风,以产生火苗。
在所示的各种实施例中,所示的打火机都有压电打火机构。该机构,以公知的方式,包括上部12,其可以克服一回复弹簧(从附图中看不出)的作用力,沿下部14的方向移动。第二弹簧16置于下部14和机身之间,作用力沿纵向(图1)。而且,该打火机配有两个电极。第一电极18是燃烧器的上端,第二电极20安装在电极载体22上,紧靠第一电极18。
所述电极载体22具有公知的结构,按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安装。
打火机控制件包括一按钮开关件24,其叠加在打火机构可移动的上部12上。该按钮开关件24由使用者按动,相对打火机机身2移动。
当使用者给按钮开关件24施加压力时,下部14压迫弹簧16运动,同时使可动的上部12向下部14移动。下部14的移动首先打开了与燃烧器4一体的阀门,与电极18建立了电接触,同时可活动的上部12向下部14移动,产生火花。
所述的打火机构的活动部分12面向按钮开关件24的一边,即其上表面,有一砧座状触点。该触点25是由导电材料做成,如混有铝、镁和铜的锌。当按钮开关件24连带着打火机构的活动部分12沿纵向运动到达其行程终点时,砧座状触点25在电极20和打火机构之间建立电接触。
为使按钮开关件24纵向移动,与电极载体22相对的面有一凹槽,沿纵向延伸,容纳第二电极20的端部。这样,当按钮开关件24移动时,电极20随按钮开关件24在凹槽中滑动。
图1-3表示了依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按钮开关件24在正常位置,或是图1中的停机位置,亦即,此时,使用者尚未对按钮开关件施加作用力。
按钮开关件24的上表面26供使用者操作。上表面26与本图的平面垂直,支承着本图面中的两个平行侧壁,一侧壁在本图面的前面,另一侧壁在其后面。还有一壁30纵向延伸,夹在两侧壁28之间,并与上表面26相连。打火机构的上部12置于这些壁之中。
在壁30朝向着燃烧器4的表面上,有一台阶32,形成一肩部。电极载体22面对壁30,固定在机身2上。后行包括一沿所述电极载体22延伸的肋34,但其高度没有超过载体的高度。所述肋34对着肩32,两者形成一接合面和对应接合面,以限制按钮开关件24的纵向运动(箭头36)。
肋34可以是打火机机身2本身的一那分,也可以由一肩代替,该肩与电极载体22同高度,面对肩32。
为使按钮开关件24可以作用于打火机构,需将壁30与电极载体22分离。
所述按钮开关件24相对打火机机身2作横向运动,如图2中箭头38所示。有一小凸起27安装在按钮开关件26的上表面上,在电极20对面的边缘上,作为使用者手指可放的接触面,简化了动作。
该运动是通过克服舌状件40的弹力来实现的。后者基本上与按钮开关件的壁30平行,位于两侧壁28之间,并与上表面26相连。舌状件的自由端由机身一内表面42支承。
按钮开关件一旦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便可沿图3中箭头36的方向移动,作用于所述打火机构。当使用者松开按钮开关件24时,在回复弹簧16的作用和位于打火机构上、下部分12和14之间、在图中没有表示的一弹簧作用下,通过舌状件自动返回图1所示的位置。
由于壁30、舌状件40和其他因素,按钮开关件24相对机身2有两个运动方向(箭头36和38)。对于纵向运动(箭头36),设有肋系统,每个肋均有一凹槽与之相对应。这种系统已出现在现有技术的打火机上。按钮开关件24带有两个纵向的肋,而所述机身带有两个与之相对应的凹槽。在本发明的打火机中,在按钮开关件24处于停机位置时,所述凹槽堵在按钮开关件的肋的下面。在该位置,凹槽相对于这些件转向横向。如果按钮开关件已经横向移动(箭头38),凹槽与肋相对。
图4-7表示了依据本发明的打火机的第二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按钮开关件24包含一上表面26、两个侧壁28和一舌状件40。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其接合面和对应接合面。
肋44处于打火机构和燃烧器4之间,与机身2轴线几乎平行延伸。在停机位置时(图4),肋44的顶端与按钮开关件的上表面26之间有段距离隔开,按钮开关件包含一延伸在两侧壁28之间的壁,其形成凸起46,并固定在上表面26的下面。凸起46的高度要短于肋44与上表面26之间隔开的一段距离。凸起46平行于肋44滑动,然而在燃烧器4的方向上,凸起46相对于肋44可以移位。所述移位与肋44的宽度相当。
图5表示的是从正常位置沿纵向(箭头36)移位后的按钮开关件24。肋44的顶端与按钮开关件的上壁26接触。因此,按钮开关件不可能再沿箭头36方向继续移动,从而打火机构无法启动。要产生火苗,需松开按钮开关件,它会自动返回通常位置,亦即停机位置(图4),然后依次先沿箭头38的方向移动按钮开关件,以便将凸起46带到肋44的旁边与之并排,然后再沿箭头36方向压按钮开关件,使得按钮开关件24纵向运动,以便启动打火机构(图7)。一旦松开按钮开关件24,在回复弹簧和舌状件40的作用下,按钮开关件会自动返回图4中的正常位置。
图8-10表示的第三种实施例包括按钮开关件24,其带有上壁26和两侧壁28,如前面所述。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按钮开关件还包括两个壁部件48和50,它们沿纵向延伸,夹在两侧壁28之间,并与上壁26相连。第一壁48位于燃烧器4和电极载体22旁边,第二壁50基本与第一壁48平行,但是在其相对一侧。
壁50在机身外壁的延伸方向上,与机身2凸缘相齐,壁50有一肩部52,壁50延伸超过了肩部52,直到机身2的内部。从而,所述肩部52形成一接合面,而机身2的凸缘形成了对应接合面,以防止按钮开关件自停机位置(图8)沿箭头36方向(图10)运动。
壁48与打火机的电极载体22平行,并与载体22面对面。一个弹性的金属片54跨架在电极载体(22)两旁。呈倒“U”形的金属片54从按钮开关件24旁边顶着壁48。在燃烧器的一边,金属片54靠着电极载体22,它的端部向燃烧器(4)方向弯曲。该端部构成了第二电极20。
该打火机的功能类似于其它两个实施例。沿箭头56方向,朝向燃烧器4方向横向移动按钮开关件24,即可将接合面52自停机位置(图8)推入一相对于对应接合面的非工作位置。这一动作是克服弯曲变形的弹性片54施加的作用力而实现的。一旦进入非工作位置,所述按钮开关件24就向下运动(箭头36),以便启动所述打火机构。在整个过程的最后,砧座式触点25与弹性片54相接触,使电极20达到所需的电位。
当按钮开关件24不在停机位置时,松开按钮开关件24,它会在回复弹簧和弹性片54的作用下自动返回停机位置(图8)。
图11-13表示了第四实施例。这里,按钮开关件24包含一上壁26,两个侧壁28,同其它三种实施例相同,此外,还有一带一肩部52的壁50,该肩部52的作用同第三实施例(图8-10)一样与机身2的凸缘配合。
按钮开关件24有一舌状件58,其面对着电极载体22,舌状件58的中心位置有一凹槽,以便第二电极20通过,如说明书最初所描述的。该舌状件58与壁50基本平行,并与所述按钮开关件的上壁26相连。舌状件58纵向延伸,并顶着打火机的电极载体22。
这里有一功能与图8-10相关的描述相似。弹性片的功能,亦即,使按钮开关件24返回正常位置和电极的功能是分开的。电极20夹在一电极载体22上。沿箭头36的方向,该电极相对于弹性舌状件58上为它设置的凹槽滑动。当按钮开关件24在较低位置时,通过砧座式触点25,打火机构和该电极之间建立电接触。
同其它实施例中的一样,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按钮开关件以便启动打火机构之前,必需有一横向的运动(图12中箭头56),以使按钮开关件和打火机机身的接合面和对应接合面处于非工作位置。
附图(图14-16)表示的第五实施例包括带有上壁26的按钮开关件24。图14-16表示的截面图与其它图不同。该图与图1中的沿A-A线的截面相对应。图14显示了正常或停机位置。
燃烧器一边和其对面的壁面部分没有显示,因其在本发明中作用并不显著。
侧壁同前面参照相关图描述的部件类似。在图14-16中置于左边的壁同图8-13中壁50类似。这里标以51,其肩部标以53。该肩部53的作用是同打火机机身2的凸缘配合,与第三、四实施例中的肩部52作用相同。
置于图14-16中的右边的第二壁,同图1-7中舌状件40类似。这里标以41,同所述的舌状件相似,支承在机身的一内表面42上。
为使打火机自停机位置启动打火机构,必须使得肩部53的接合面相对于机身的凸缘处于非工作位置。如图所示,按钮开关件24首先向右横向移动,即图15中箭头60的方向,该移动通过弹性舌状件41的变形来实现,然后该舌状件41在所述按钮开关件上施加一力,使按钮开关件回到其停机位置。一旦处于非工作位置,便可以移动按钮开关件24,以使其作用于打火机构(图16)。
前面描述的各实施例中,在没有任何力作用的情况下,按钮开关件24会在回复弹簧和舌状件41的作用下自动返回停机位置。
图17-19表示了最后一种实施例,同其它弹性装置的设计不同,那些弹性装置意于将一接合面回复到与对应接合面相对的位置。本实施例的弹性装置包括一舌状件62,其可以弹性变形,并与电极载体22连为一体。当按钮开关件24在图19所示的位置控制与燃烧器4一体的阀的开启时,该舌状件62不被压缩。
本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件24同图8-10所示的按钮开关件相似。本实施例中,电极20和舌状件62代替了弹性片54,电极20安装在电极载体22上。舌状件62在向上的方向上与电极载体22分离,并顶着按钮开关件(图17和18)的壁48。舌状件62可以做成电极载体22的一部分,也可固定于电极载体22上,亦或作为独立的零件。如作为独立的零件,舌状件62可以是一簧片,也可以是一螺旋形弹簧,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弹簧形式,其可置于电极载体22和按钮开关件24之间的任意位置。如果舌状件62是作为单独的零件,可由一合适的导向槽将其定位,该导向槽可置于电极载体上或按钮开关件24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上。
本实施例同样有图4-7所示的各种变化。考虑到这一点,按钮开关件的壁50包括一肩部52和一沿纵向方向向下延伸的凸起64。因此,该壁自由端为U形。该“U”形两分支之间有一空间,在停机位置,该空间刚好在机身2的凸缘66上方(图17)。该空间足够大,可容纳打火机机身2的凸缘66(图17),然而,从停机位置横向移动按钮开关件24,并不会受到凸起64的阻碍。这样,使用该种打火机时,按钮开关件24首先纵向移动,不进行横向移动而通过初始的停机位置是不可能的。
以上描述的所有实施例中,打火机构的启动需要两个连续动作结合起来,这样儿童是很难使用的。然而,成人可以轻松使用这些打火机,只需按动按钮开关件的上表面即可。由于使用者手指和按钮开关件上表面之间的摩擦或按钮开关件的相适应的形式,按钮开关件可横向移动,然后,不需要移动按钮开关件上的手指,使用者只需压下按钮开关件,便可启动打火机。
当然,本发明不只限于以上所描述的举例用的实施例,相反,它包括各种变化。
比如,本发明的打火机不必一定是压电打火机。其打火机构可以为一6a电石(6a flint)和一滚花轮。按下按钮开关件便可使滚花轮滚动。
在各实施例中,使按钮开关件沿横向返回停机位置的弹性装置可以和打火机的一部件作成整体,比如,可以是按钮开关件本身或打火机机身,或是一电极。这些是优选设计,但是所述弹性装置是一独立的部件,比如,是一螺旋弹簧,这也并不脱离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