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465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00969.1

申请日:

2013.03.27

公开号:

CN104070072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B 37/62申请日:20130327|||公开

IPC分类号:

B21B37/62; B21B31/16

主分类号:

B21B37/62

申请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盛志平; 方斌; 王金涛; 鞠大亮; 张贺咏; 刘凯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88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代理人:

刘立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调开轧工作辊辊缝的调平方法,通过分析造成工作辊两侧轧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寻求一种比较准确的预埋方式,以有效控制工作辊换辊开轧穿带过程中的跑偏问题,并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轧破、表面缺陷和事故辊。本发明特点在于对两侧轧制力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区分,一部分是由于垂直方向机械尺寸变化造成的,称之为静偏差;另一部分是由于轧辊转动引起的,称之为动偏差。其中静偏差通过后两个计划的静压油柱值相减加于消除,动偏差通过上下计划的遗传进行处理,从而在开轧前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
(1)静止状态下两侧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一目标值500±10T;
(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
两侧轧制力之差≤10T,
如果不满足,预摆轧辊,使得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
(3)然后转车并继续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为:F1~F4为1500±10T,F5~F7为1000±10T,
(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即工作侧油柱值-传动侧油柱值差,再进行一次修正,以达到油柱偏差目标值;
(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即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过程结束,准备开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新的零调辊缝预埋值,即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值,或油柱偏差目标值为:
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的两侧油柱偏差+本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上个计划500±1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H=h2+(h0-h0)---(1)]]>
其中:H-零调辊缝预埋值,可调节范围±3mm,
h0-本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
h'0-上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
h'2-上次开轧第3块时的油柱偏差(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值为500T。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9.5-10.5S。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10S。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车速度如下:


说明书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热轧精轧领域,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提高工作辊开轧穿带过程的稳定性,减少跑偏和轧破的控制方法。 
现有技术
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在每个生产计划轧制完成后都要更换工作辊,更换的工作辊在再次开轧前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零调,即,将上下工作辊压靠至目标轧制力(F1~F3为1500T,F4~F7为1000T),记下此时的AGC油缸油柱值作为基准辊缝。 
更换的工作辊在再次开轧前的零调有两个目的: 
一方面是重新定义辊缝的零位,这样做的优点在于避开小轧制区的刚度非线性区,从而为辊缝模型的精确设定提供基准。 
另一方面,通过对零调过程中两侧轧制力偏差和油柱的分析,对工作侧的辊缝进行调平(一侧抬起同时一侧压下,类似于跷跷板的动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辊缝预埋”,保证工作辊处于一个“平”的状态,防止热轧带钢头部穿带时跑偏,其情况说明如图1所示。 
目前,在1580精轧机的辊缝零调过程如下: 
(1)静止状态(轧辊转速为0)下两侧AGC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两侧总轧制力达到500T; 
(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 
两侧轧制力之差≤10T 
如果不满足,调平轧辊(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 
(3)保持500T轧制力并开始转车,然后继续压下,使两侧总轧制力达到目标值(F1~F4为1500T,F5~F7为1000T), 
转车速度如下: 

(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再进行一次修正,目标值为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记录的两侧油柱偏差,记录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的10S; 
(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结束(图2),准备开轧。 
零调过程的轧制力曲线如图3所示: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两侧轧制力偏差影响因素的深刻认识,按照上述零调预埋方法精度并不高,开轧时往往发生单边浪、轧破甚至跑偏废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通过分析造成工作辊两侧轧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寻求一种比较准确的预埋方式,以有效控制工作辊换辊开轧穿带过程中的跑偏问题,并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轧破、表面缺陷和事故辊。 
结合现场辊缝预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工作辊换辊后辊缝调平过程的分析,1580工作辊换辊后辊缝调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1580产线的零调第一步是静压调平,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工作辊单侧抬压辊缝,工作辊两侧轧制力调节至偏差10T以内,这一环节考虑到了垂直链上的尺寸偏差。 
精轧机垂直方向上的构件主要包括AGC油缸、上下阶梯垫板、上下支承辊、上下工作辊、均压板和测压头等。整个结构复杂,接触面较多,接触构件的不均匀磨损、变形以及接触面异物都会影响到工作辊接触表面的状态。换辊后辊系结构重新组合,阶梯垫板为适应辊径的变化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些改变必然会使换辊前后辊系两侧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偏差发生变化。 
但是转车后预埋目标值还是采用了上个计划第3块的辊缝偏差值,而这个预埋值是基于上次换辊后静压调平状态下获得的,也就是说两次的标准不同,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于把第一步静压调平的作用消除了,不再考虑换辊前后两侧垂直链上的尺寸误差。 
随后,操作人员在实际预埋时也会关注零调结束时系统记录的轧制力偏差。 零调结束后工作辊轧制力偏差有时会偏大,若操作人员参照上个计划稳定轧制时的油柱偏差对辊缝预埋,可能会造成工作辊轧制力偏差继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通常会向减小工作辊轧制力偏差的方向预埋辊缝,调节量一般在0.5mm以内。但油柱偏差调节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操作人员只能根据个人经验调节,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原本调平辊缝方法的问题在于本次预埋目标值采用了上个计划第3块的油柱偏差,但是两者的基准并不一致,这是由于两个计划垂直链结构的变化造成的,所以应当将这两个基准的偏差也考虑在调平过程之中,这样才可以获得与上次稳定轧制时一致的辊缝。 
本发明为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涉及整个辊缝零调预埋流程,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 
(1)静止状态下两侧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一目标值500±10T; 
(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 
两侧轧制力之差≤10T, 
如果不满足,预摆轧辊,使得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 
(3)然后转车并继续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为:F1~F4为1500±10T,F5~F7为1000±10T, 
(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即工作侧油柱值-传动侧油柱值差,再进行一次修正,以达到油柱偏差目标值; 
(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即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过程结束,准备开轧。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 
新的零调辊缝预埋值,即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值,或油柱偏差目标值为: 
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的两侧油柱偏差+本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上个计划500±1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H=h′2+(h0-h′0)     (1) 
其中:H-零调辊缝预埋值,可调节范围±3mm, 
h0-本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 
h'0-上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 
h'2-上次开轧第3块时的油柱偏差(mm)。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值为500T。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9.5-10.5S.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10S。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车速度如下: 

。 
由于换辊前后垂直方向上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静压调平后两侧油柱偏差变化,另外由静压到转车产生的动偏差是相对稳定的,可参考上个计划的值,因此在静压调平的基础上加上动偏差的调平量,即为本次预埋的合理目标值,在现场OPS系统画面上显示。 
和旧方式相比,本发明所述辊缝调平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第4步的差异,区分了零调过程的静偏差和动偏差,并分别进行处理,静偏差通过后两个计划的静压油柱值相减加于消除,动偏差通过上下计划的遗传进行处理,从而在开轧前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区分了零调过程的静偏差和动偏差,并分别进行处理,静偏差通过静压调平加于消除,动偏差通过上下计划的遗传进行处理,在开轧前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B分别为开轧零调调平前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零调流程图。 
图3为零调过程轧制力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零调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涉及整个辊缝零调预埋流程,其技术方案如下: 
(1)静止状态下两侧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目标值500T; 
(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 
两侧轧制力之差≤10T, 
如果不满足,预摆轧辊,使得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 
(3)然后转车并继续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目标值(F1~F4为1500T,F5~F7为1000T), 
转车速度如下: 

(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工作侧油柱值-传动侧油柱值)再进行一次修正,目标值为: 
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10S)的两侧油柱偏差+本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上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 
(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结束(图4),准备开轧。 
根据本发明,新的零调辊缝预埋值计算公式如下: 
H=h′2+(h0-h′0)       (2) 
其中:H-预埋值, 
h0-本次零调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 
h'0-上次零调后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 
h'2-上次开轧第3块后的油柱偏差(mm)。 
上述公式的意义表述如下:由于换辊前后垂直方向上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静压调平后两侧油柱偏差变化,另外由静压到转车产生的动偏差是相对稳定的,可参考上个计划的值,因此在静压调平的基础上加上动偏差的调平量,即为本次预埋的合理目标值,在现场OPS系统画面上显示。 
通过对此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开轧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开轧的轧破率由之前的5.7%下降至2.9%,约下降了一半。 
本发明专利在宝钢股热轧厂1580热轧生产线精轧机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007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0072A21申请号201310100969122申请日20130327B21B37/62200601B21B31/1620060171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1900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885号72发明人盛志平方斌王金涛鞠大亮张贺咏刘凯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代理人刘立平54发明名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零调开轧工作辊辊缝的调平方法,通过分析造成工作辊两侧轧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寻求一种比较准确的预埋方式,以有效控制工作辊换辊开轧穿带过。

2、程中的跑偏问题,并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轧破、表面缺陷和事故辊。本发明特点在于对两侧轧制力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区分,一部分是由于垂直方向机械尺寸变化造成的,称之为静偏差;另一部分是由于轧辊转动引起的,称之为动偏差。其中静偏差通过后两个计划的静压油柱值相减加于消除,动偏差通过上下计划的遗传进行处理,从而在开轧前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0072ACN104070072A1/1页21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1静止状态下两侧油缸自动同步压下。

3、,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一目标值50010T;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两侧轧制力之差10T,如果不满足,预摆轧辊,使得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3然后转车并继续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为F1F4为150010T,F5F7为100010T,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即工作侧油柱值传动侧油柱值差,再进行一次修正,以达到油柱偏差目标值;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即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过程结束,准备开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新的零调辊缝预埋值,即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值,或油柱偏差目标。

4、值为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的两侧油柱偏差本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上个计划5001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计算公式如下其中H零调辊缝预埋值,可调节范围3MM,H0本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H0上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H2上次开轧第3块时的油柱偏差(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值为500T。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95105S。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

5、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10S。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车速度如下。权利要求书CN104070072A1/4页3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冶金热轧精轧领域,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提高工作辊开轧穿带过程的稳定性,减少跑偏和轧破的控制方法。现有技术0002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在每个生产计划轧制完成后都要更换工作辊,更换的工作辊在再次开轧前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零调,即,将上下工作辊压靠至目标轧制力(F1F3为1500T,F4F7为1。

6、000T),记下此时的AGC油缸油柱值作为基准辊缝。0003更换的工作辊在再次开轧前的零调有两个目的0004一方面是重新定义辊缝的零位,这样做的优点在于避开小轧制区的刚度非线性区,从而为辊缝模型的精确设定提供基准。0005另一方面,通过对零调过程中两侧轧制力偏差和油柱的分析,对工作侧的辊缝进行调平(一侧抬起同时一侧压下,类似于跷跷板的动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辊缝预埋”,保证工作辊处于一个“平”的状态,防止热轧带钢头部穿带时跑偏,其情况说明如图1所示。0006目前,在1580精轧机的辊缝零调过程如下00071静止状态(轧辊转速为0)下两侧AGC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两侧总轧制力达到500T;00。

7、08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0009两侧轧制力之差10T0010如果不满足,调平轧辊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00113保持500T轧制力并开始转车,然后继续压下,使两侧总轧制力达到目标值(F1F4为1500T,F5F7为1000T),0012转车速度如下00130014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再进行一次修正,目标值为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记录的两侧油柱偏差,记录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的10S;0015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结束(图2),准备开轧。0016零调过程的轧制力曲线如图3所示0017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两侧轧。

8、制力偏差影响因素的深刻认识,按照上述零调预埋方法精度并不高,开轧时往往发生单边浪、轧破甚至跑偏废钢。说明书CN104070072A2/4页4发明内容001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通过分析造成工作辊两侧轧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寻求一种比较准确的预埋方式,以有效控制工作辊换辊开轧穿带过程中的跑偏问题,并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轧破、表面缺陷和事故辊。0019结合现场辊缝预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工作辊换辊后辊缝调平过程的分析,1580工作辊换辊后辊缝调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0020目前1580产线的零调第一步是静压调平,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工作辊单侧抬压辊缝,工作辊两侧轧制力调节至偏。

9、差10T以内,这一环节考虑到了垂直链上的尺寸偏差。0021精轧机垂直方向上的构件主要包括AGC油缸、上下阶梯垫板、上下支承辊、上下工作辊、均压板和测压头等。整个结构复杂,接触面较多,接触构件的不均匀磨损、变形以及接触面异物都会影响到工作辊接触表面的状态。换辊后辊系结构重新组合,阶梯垫板为适应辊径的变化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些改变必然会使换辊前后辊系两侧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偏差发生变化。0022但是转车后预埋目标值还是采用了上个计划第3块的辊缝偏差值,而这个预埋值是基于上次换辊后静压调平状态下获得的,也就是说两次的标准不同,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于把第一步静压调平的作用消除了,不再考虑换辊前后两侧垂直链上的尺。

10、寸误差。0023随后,操作人员在实际预埋时也会关注零调结束时系统记录的轧制力偏差。零调结束后工作辊轧制力偏差有时会偏大,若操作人员参照上个计划稳定轧制时的油柱偏差对辊缝预埋,可能会造成工作辊轧制力偏差继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通常会向减小工作辊轧制力偏差的方向预埋辊缝,调节量一般在05MM以内。但油柱偏差调节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操作人员只能根据个人经验调节,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精度无法得到保证。0024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原本调平辊缝方法的问题在于本次预埋目标值采用了上个计划第3块的油柱偏差,但是两者的基准并不一致,这是由于两个计划垂直链结构的变化造成的,所以应当将这两个基准的偏差也。

11、考虑在调平过程之中,这样才可以获得与上次稳定轧制时一致的辊缝。0025本发明为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涉及整个辊缝零调预埋流程,其技术方案如下0026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00271静止状态下两侧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一目标值50010T;0028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0029两侧轧制力之差10T,0030如果不满足,预摆轧辊,使得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求;00313然后转车并继续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为F1F4为150010T,F5F7为100010T,0032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

12、,即工作侧油柱值传动侧油柱值差,再进行一次修正,以达到油柱偏差目标值;说明书CN104070072A3/4页50033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即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过程结束,准备开轧。0034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0035新的零调辊缝预埋值,即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值,或油柱偏差目标值为0036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的两侧油柱偏差本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上个计划5001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计算公式如下0037HH2H0H0(1)0038其中H零调辊缝预埋值,可调节范围3MM,0039H0本次零调500T静压。

13、后的油柱偏差(MM),0040H0上次零调500T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0041H2上次开轧第3块时的油柱偏差(MM)。0042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值为500T。0043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95105S0044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两侧油柱偏差的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10S。0045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车速度如下00460047。。

14、0048由于换辊前后垂直方向上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静压调平后两侧油柱偏差变化,另外由静压到转车产生的动偏差是相对稳定的,可参考上个计划的值,因此在静压调平的基础上加上动偏差的调平量,即为本次预埋的合理目标值,在现场OPS系统画面上显示。0049和旧方式相比,本发明所述辊缝调平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第4步的差异,区分了零调过程的静偏差和动偏差,并分别进行处理,静偏差通过后两个计划的静压油柱值相减加于消除,动偏差通过上下计划的遗传进行处理,从而在开轧前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005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点005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区分了零调过程的静偏差和动偏差,并分别进行处理,静偏差通过静压调平加于消。

15、除,动偏差通过上下计划的遗传进行处理,在开轧前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附图说明0052图1A,B分别为开轧零调调平前后的机构示意图。0053图2为零调流程图。说明书CN104070072A4/4页60054图3为零调过程轧制力曲线图。0055图4为本发明的零调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56实施例0057一种零调工作辊开轧辊缝的调平方法,涉及整个辊缝零调预埋流程,其技术方案如下00581静止状态下两侧油缸自动同步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目标值500T;00592判断下述条件是否满足0060两侧轧制力之差10T,0061如果不满足,预摆轧辊,使得轧制力大的一侧抬起,轧制力小的一侧下压同等的量,使其满足要。

16、求;00623然后转车并继续压下,使总轧制力达到目标值(F1F4为1500T,F5F7为1000T),0063转车速度如下006400654对AGC油缸的两侧油柱偏差(工作侧油柱值传动侧油柱值)再进行一次修正,目标值为0066上个计划第3块钢轧制过程中所记录(时间点为机架咬钢后10S)的两侧油柱偏差本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上次500T静压完成之后的油柱偏差;00675经操作人员确认无异常情况,零调预埋过程结束(图4),准备开轧。0068根据本发明,新的零调辊缝预埋值计算公式如下0069HH2H0H0(2)0070其中H预埋值,0071H0本次零调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0072H0。

17、上次零调后静压后的油柱偏差(MM),0073H2上次开轧第3块后的油柱偏差(MM)。0074上述公式的意义表述如下由于换辊前后垂直方向上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静压调平后两侧油柱偏差变化,另外由静压到转车产生的动偏差是相对稳定的,可参考上个计划的值,因此在静压调平的基础上加上动偏差的调平量,即为本次预埋的合理目标值,在现场OPS系统画面上显示。0075通过对此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开轧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开轧的轧破率由之前的57下降至29,约下降了一半。0076本发明专利在宝钢股热轧厂1580热轧生产线精轧机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书CN104070072A1/3页7图1A图1B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0072A2/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70072A3/3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007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