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362814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4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89044.2

申请日:

2015.06.30

公开号:

CN104964410A

公开日:

2015.10.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3/06申请日:20150630|||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3/06

主分类号:

F24F13/06

申请人: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正清; 周拨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衡山路4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该诱导风喷嘴包括:主筒体,主筒体上形成有收缩部,且主筒体的进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多个导流筒,每个导流筒的横截面尺寸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小,其中邻近主筒体的导流筒的第一端连接在主筒体的出口端外,其余每个导流筒的第一端套设在与其相邻的导流筒的第二端外且限定出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被构造成从主筒体的出口端排出的空气带动并混合气流通道中的气流且加速流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可以促进室内气流的流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筒体,所述主筒体上形成有收缩部,且所述主筒体的进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口端的横截面尺寸;
多个导流筒,每个所述导流筒的横截面尺寸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小,其中邻近所述主筒体的导流筒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主筒体的出口端外,其余每个导流筒的第一端套设在与其相邻的导流筒的所述第二端外且限定出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被构造成从所述主筒体的所述出口端排出的空气带动并混合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且加速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包括:
大口段,其中所述进口端位于所述大口段上;
小口段,所述小口段连接至所述大口段的远离所述进口端的一端,其中所述小口段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大口段的横截面尺寸以形成所述收缩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口段通过连接段连接至所述大口段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弧形过渡段。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壁厚沿其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内壁上位于第二端处的切线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大体平行。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筒同轴且多个所述导流筒之间通过连接筋相连,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多个导流筒的轴向方向延伸。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主筒体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筒之间的连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平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另一部分所述导流筒之间的连接筋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导流筒的轴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为多个,且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和所述导流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13.  一种空调的换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风机;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诱导风喷嘴,所述诱导风喷嘴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高压风机相连。

14.  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的换新风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
背景技术
当前,空调已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居家生活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但是如果人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内,容易出现头疼、头晕、心慌、无力等不适症状,这些主要是因为空调房间封闭、室内空气不流通至使室内空气负离子稀少引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诱导风喷嘴,所述诱导风喷嘴可促进室内空气流通,提高空气品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诱导风喷嘴的空调的换新风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空调的换新风装置的空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诱导风喷嘴,包括:主筒体,所述主筒体上形成有收缩部,且所述主筒体的进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多个导流筒,每个所述导流筒的横截面尺寸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小,其中邻近所述主筒体的导流筒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主筒体的出口端外,其余每个导流筒的第一端套设在与其相邻的导流筒的所述第二端外且限定出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被构造成从所述主筒体的所述出口端排出的空气带动并混合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且加速流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气流从主筒体流向多个导流筒,在气流流经导流筒时,可带动诱导风喷嘴外的空气从气流通道流入,由此,不仅可以促进诱导风喷嘴内气流的流动,而且可增加诱导风喷嘴的出风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筒体包括:大口段,其中所述进口端位于所述大口段上;小口段,所述小口段连接至所述大口段的远离所述进口端的一端,其中所述小口段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大口段的横截面尺寸以形成所述收缩部。
可选地,所述小口段通过连接段连接至所述大口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为弧形过渡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导流筒的壁厚沿其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导流筒的内壁上位于第二端处的切线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大体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导流筒同轴且多个所述导流筒之间通过连接筋相连,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多个导流筒的轴向方向延伸。
可选地,邻近所述主筒体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筒之间的连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另一部分所述导流筒之间的连接筋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导流筒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连接筋为多个,且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筒体和所述导流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诱导风喷嘴的空调的换新风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和上述诱导风喷嘴,所述诱导风喷嘴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高压风机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新风装置,通过高压风机从室外引进并过滤新鲜空气,以增加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并通过诱导风喷嘴将引进的新鲜空气送至室内各处,带动室内空气加速流动,从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空调的换新风装置的空调。该空调可促进室内的空气加速流动,以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的左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的右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气流流动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换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诱导风喷嘴;
200:换新风装置;
1:主筒体,11:大口段,12:小口段,13:连接段,14:主筒体的进口端,15:主筒体的出口端;
2:导流筒,21:第一导流筒,211:第一导流筒的第一端,212:第一导流筒的第二端 22:第二导流筒,23:第三导流筒,24:第四导流筒,25:第五导流筒,26:第六导流筒;
3:气流通道,31:第一气流通道,32:第二气流通道,33:第三气流通道,34:第四气流通道,35:第五气流通道;
4:第一通道;
5:第二通道;
6:连接筋;
7:连接管道;
8:高压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100。该诱导风喷嘴100可应用于空调上,可促进室内空气的流动。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100可以包括主筒体1和导流筒2。
主筒体1上形成有收缩部,且主筒体1的进口端14(例如图3和图4中的右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口端15(例如图3和图4中的左端)的横截面尺寸,结合图1-图9所示,主筒体1为中空结构在主筒体1内限定出第一通道4,第一通道4的进口端14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口端15的横截面尺寸,以形成收缩趋势,并构成收缩部。这样,气流从进口端14流入主筒体1后在第一通道4内流动,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收缩部使气流速度提高。
导流筒2可以为多个,每个导流筒2的横截面尺寸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端到第二端指的是气流通道3中气体的流动方向,即第一端为气流通道3中气体流动的上游,例如图3和图4中的气流通道3的右端;第二端为气流通道3中气体流动的下游,例如图3和图4中的气流通道3的左端。如图1-图4所示,邻近主筒体1的导流筒2的第一端连接在主筒体1的出口端15外,其余每个导流筒2的第一端套设在与其相邻的导流筒2的第二端外且限定出气流通道3,其中气流通道3被构造成从主筒体1的出口端15排出的空气带动并混合气流通道3中的气流且加速流出。
如图1-图9所示,多个导流筒2相连,每个导流筒2均为中空结构且多个导流筒2相连通以限定出第二通道5,相连的多个导流筒2与主筒体1相连,由此,高速气流通过主筒体1的进口端14进入第一通道4并从第一通道4出口流出形成柱状喷流,并流入第二通道5,柱状喷流通过边界上活跃的湍流混合及卷吸周边气流通道3内气体形成射流,并流向下游。
每个导流筒2的横截面尺寸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每个导流筒2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样,气流从导流筒2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可以汇集在第二通道5内,从而可加快第二通道5的气流流动。由此,不仅可以促进诱导风喷嘴100内气流的流动,而且增加诱导风喷嘴100的出风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100,高速气流从主筒体1的进口端14流入,在 主筒体1内呈收缩趋势汇集以提高气流流速,在气流流经导流筒2时,可带动诱导风喷嘴100外的气体从气流通道3流入,由此,不仅可以促进诱导风喷嘴100内气流的流动,而且可增加诱导风喷嘴100的出风量,从而可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在如图1-图9所示的示例中,诱导风喷嘴100可以包括六个导流筒2,在气流流动的方向(如图4所示的从右到左)上,依次为第一导流筒21、第二导流筒22、第三导流筒23、第四导流筒24、第五导流筒25和第六导流筒26,第一导流筒21的第一端211位于主筒体1的出口端15外,第一导流筒21的第二端212与主筒体1的出口端15相连。两个相邻的导流筒2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3,例如,第一导流筒21和第二导流筒22之间限定出第一气流通道31,第二导流筒21和第三导流筒22之间限定出第二气流通道32,由此,在如图4所示的从右到左的方向上,气流通道3依次为第一气流通道31、第二气流通道32、第三气流通道33、第四气流通道34和第五气流通道35,第一气流通道31、第二气流通道32、第三气流通道33、第四气流通道34和第五气流通道35均与第二通道5连通。为了便于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均以气流从右向左流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图9所示,主筒体1可以包括大口段11和小口段12,主筒体1的进口端14位于大口段11上,小口段12连接至大口段11的远离进口端14的一端,其中小口段1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大口段11的横截面尺寸以形成收缩部。也就是说,主筒体1的出口端15位于小口段12上,高速气流从大口段11流向小口段12。如图9所示,主筒体1内限定出第一通道4,第一通道4在大口段11部分的横截面积大于在小口段12部分的横截面积,这样,气流在从大口段11流向小口段12时,气流量不变,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从而可增大气流的流速,进而延长气流的流动距离。
其中,小口段12可以通过连接段13连接至大口段11上,以便于大口段11和小口段12之间的连接。在如图4-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连接段1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可选地,连接段13可以为弧形过渡段,也就是说,大口段11和小口段12之间可以圆滑过渡。气流在经过连接段13时,气流沿连接段13的弧形面流动,从而可缓慢加快气流流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流筒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面,如图4-图9所示,每个气流通道3形成为弧形状,从而便于气体在气流通道3的流通。可选地,导流筒2的壁厚沿其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由此,可加快气体的流动,同时可节省导流筒2的生产材料。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流筒2的内壁上位于第二端处的切线与导流筒2的轴线大 体平行。结合图4-图9所示,第一导流筒21与第二导流筒22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31,第一气流通道31由第二导流筒22的内壁和第一导流筒21的外壁形成,根据康达效应,气体在第一气流通道31内沿第二导流筒22的内壁流动,在气体离开第一气流通道31时,气体仍然顺着内壁延伸的方向流动,内壁延伸的方向即第二导流筒22上位于内壁上的第二端处的切线的方向,切线与第二导流筒22的轴线大体平行,也就是说,气体的流向与第二导流筒22的轴线大体平行,使得从第一气流通道31进入的气体与第二通道5的气流的流向相同,便于气体与气流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导流筒2同轴且多个导流筒2之间通过连接筋6相连,连接筋6沿多个导流筒2的轴向方向延伸。由此,使得第二通道5沿多个导流筒2的轴向延伸,从而便于气流在第二通道5的流通,同时,通过连接筋6对多个导流筒2进行固定和定位,使得多个导流筒2的结构简单。在如图3-图9所示的示例中,连接筋6位于每个导流筒2的第二端处。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筋6可为多个且沿导流筒2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可进一步地加强多个导流筒2之间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邻近主筒体1的至少一个导流筒2之间的连接筋6的延伸方向与导流筒2的轴线平行,以加强多个导流筒2与主筒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如图4-图9所示,邻近主筒体1的至少一个导流筒2的第二端横截面的尺寸与主筒体1的出口端15的横截面的尺寸大小相同。在如图3-图9所示的示例中,导流筒2为六个,邻近主筒体1的三个导流筒2(如图4所示的第一导流筒21、第二导流筒22和第三导流筒23)的第二端横截面积和主筒体1的出口端15的横截面积相同,也就是说,气流在从第一通道4的出口端15流向第二通道5时,气流流通的横截面积不变,由此,在气流从第一通道4流向第二通道5时,可避免气流分散,保证气流的流速。三个导流筒2之间的连接筋6的延伸方向与导流筒2的轴线平行,从而可以加强三个导流筒2之间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3-图9所示,沿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另一部分导流筒2之间的连接筋6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导流筒2的轴线,以便于另一部分导流筒2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如图3-图9所示的示例中,导流筒2为六个,六个导流筒2相连成大体喇叭状,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远离主筒体1的三个导流筒2(如图4所示的第四导流筒24、第五导流筒25和第六导流筒26)的第二端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也就是说,第二通道5在第四导流筒2、第五导流筒2和第六导流筒2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第四导流筒24、第五导流筒25和第六导流筒26的第二通道5部分逐渐向外扩散,从而可增大气流流出诱导风喷嘴100后覆盖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主筒体1和导流筒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在如图1-图9所示的示例中,主筒体1大体为的收缩圆筒形,导流筒2大体呈喇叭状,导流 筒2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横截面积且其侧壁向内凸出形成弧形状,使得导流筒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呈弧形面,以便于气体在气流通道3的流通。
下面参考图1-图9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诱导风喷嘴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诱导风喷嘴100包括主筒体1和多个导流筒2,主筒体1和导流筒2的横截面为圆形。主筒体1包括大口段11、小口段12,主筒体1的进口端14位于大口段11上,出口端15位于小口段12上,大口段11的横截面积大于小口段12的横截面积以形成收缩部,使得气流更加集中,同时,气流的流通面积减少,从而可增大气流的流速。
如图4-图9所示,导流筒2为多个,每个导流筒2的横截面积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少,多个导流筒2相连且通过临近主筒体1的导流筒2的第一端连接在主筒体1的外,其余每个导流筒2的第一端套设在与其相邻的导流筒2的第二端外且限定出气流通道3,其中气流通道3被构造成从主筒体1的出口端15排出的空气带动并混合气流通道3中的气流且加速流出。
其中,每个导流筒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面,使得每个气流通道3呈弧形状,以便于气体在气流通道3中流动。每个导流筒2的内壁上位于第二端处的切线与所述导流筒2的轴线大体平行,这样,气流通道3的气体在离开气流通道3时沿与导流筒2的轴线大体平行的方向流动,与第二通道5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多个导流筒2同轴且多个导流筒2之间通过连接筋6相连,连接筋6沿多个导流筒2的轴向方向延伸。如图4-图9所示,多个导流筒2相连后呈大体喇叭状,这样,气流在流出诱导风喷嘴100时,可增大气流流出后的覆盖区域。连接筋6为多个且沿导流筒2的周向分布,以便于多个导流筒2之间的连接固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诱导风喷嘴100,气流从主筒体1流向多个导流筒2,在气流流经导流筒2时,可带动诱导风喷嘴100外的空气从气流通道3流入,由此,不仅可以促进诱导风喷嘴100内气流的流动,而且可增加诱导风喷嘴100的出风流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换新风装置。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换新风装置包括高压风机8和上述诱导风喷嘴100,高压风机8和诱导风喷嘴100之间通过连接管道7相连,高压风机8可从室外抽取新鲜空气,并对空气进行过滤且通过连接管道7输送至诱导风喷嘴100,由此,通过高压风机8从室外引进并过滤新鲜空气,以增加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并通过诱导风喷嘴100将引进的新鲜空气送至室内各处,带动室内空气加速流动,从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换新风装置的空调,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可促进室内的空气加速流动,以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该诱导风喷嘴包括:主筒体,主筒体上形成有收缩部,且主筒体的进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口端的横截面尺寸;多个导流筒,每个导流筒的横截面尺寸从其第一端到其第二端逐渐减小,其中邻近主筒体的导流筒的第一端连接在主筒体的出口端外,其余每个导流筒的第一端套设在与其相邻的导流筒的第二端外且限定出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被构造成从主筒体的出口端排出的空气带动并混合气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