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34772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2949.4

申请日:

2004.06.04

公开号:

CN1573272A

公开日:

2005.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F 7/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艾森曼机械制造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艾森曼-基金会)变更后权利人:艾森曼机械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博布林根变更后权利人:德国博布林根登记生效日:20111122|||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F 7/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艾森曼机械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博布林根变更后权利人:德国博布林根登记生效日:20111122|||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F 7/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艾森曼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博布林根变更后权利人:德国博布林根登记生效日:201111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8F7/02; F28F9/02

主分类号:

F28F7/02; F28F9/02

申请人:

艾森曼机械制造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艾森曼-基金会)

发明人:

W·劳泽

地址:

联邦德国博布林根

优先权:

2003.06.06 DE 10325657.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吴鹏;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个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该热介质分配器(1)包括一个箱形的壳体(2),该壳体由一个隔壁(3)分隔成一个用作前流集流管的第一流动腔(5)和一个用作回流集流管的第二流动腔(6)。从第一流动腔(5)中为每个相连的热交换器分出一个前流接管(10),且为每个相连的热交换器一个回流接管(11)通入第二流动腔(6)。连接管(10,11)设置成热介质经过不同热交换器和分配器(1)的流动路径是同样长的。根据本发明的热介质分配器(1)替代由单个管件焊接在一起制成的通用热介质分配器,这种分配器结构较大,因此较昂贵并通常不能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壳体中。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一个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包括:
a)一个热介质前流集流管,从该前流集流管为每个热交换器分出一个前流接管;
b)一个热介质回流集流管,每个热交换器的一个回流接管通入该回流集流管中,
其中,
c)所述前流接管和回流接管设置成对于所有热交换器热介质通过分配器的流动路径是一样长的,
其特征为,
d)具有一个箱形的壳体(2),该壳体由一个隔壁(3)分隔成一个用作前流集流管的第一流动腔(5)和一个用作回流集流管的第二流动腔(6)。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壳体(2)由两个隔壁(3,4)分成三个流动腔(5,6,7),其中第一流动腔个(5)用作前流集流管,而第二(6)和第三流动腔(7)在其端部区域相互连通并共同用作回流集流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壳体(2)是由商业上通用的半成品组装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壳体(2)是由钢件焊接而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所有前流接管(10)和所有回流接管(11)设置在壳体(2)的大致与隔壁(3)平行的同一侧(2a)上,且所述前流接管(10)和回流接管(11)穿过与壳体(2)的相关所述表面(2a)相邻的流动腔(5)。

6.
  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所有前流接管和所有回流接管设置在壳体的大致与隔壁垂直的一侧上,沿侧向相互偏移,并由此直接通入相应的流动腔中。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前流接管(10)和/或回流接管(11)包括一柔性的软管段(10a,11a)。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热介质分配器,其特征为,壳体(2)不具有热绝缘装置。

说明书

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个包括多个热交换器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它包括:
a)一个热介质前流集流管,从前流集流管为每个热交换器分出一个前流接管;
b)一个热介质回流集流管,每个热交换器的一个回流接管通入该管中,
其中,
c)所述前流接管和回流接管设置成使热介质通过分配器的流动路径对于各热交换器是一样长的。
背景技术
在很多工业上的技术,特别是涂漆工艺中,要求对进入处理空间的空气进行调节,特别是进行加热。为此使用所谓的送风装置,在所述送风装置中为了加热待调节的空气平行设置有多个的热交换器。热介质分配器向各个热交换器输送加热的热介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热水,并再将穿流热交换器后冷却的热介质导出。
已知的热介质分配器是通过将单个的管件相互钎焊或焊接在一起而制造的。这要通过要求有资格的人员的复杂的手工工作来完成。此外,由于所有的焊接位置必须是可接近的,因此制造出来的所述已知热介质分配器较大。这种大的构造使得所述热介质分配器通常不能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壳体中,而是安装在其上面或侧面。为此必须设置复杂的热绝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头所述类型的热介质分配器,这种分配器可以较经济地制造,且占用空间较小。
按照本发明,这样来实现这个目的,即:
d)该热介质分配器具有一个箱形的壳体,该壳体由一个隔壁分成一个用作前流集流管的第一流动腔和一个用作回流集流管的第二流动腔。
根据本发明热介质分配器本身不再由管件组装而成,而是基本上由一个箱形的壳体形成,所述壳体可远离它应该安装在其上的送风装置而用基本上自动化的方法制造。这样就可以用较低的费用提高连接位置的质量。在流动路径同样长或者甚至更长的情况下,这种箱形的壳体可以安置在比通用的热介质分配器情况下更小的空间内。在流动截面的较大的情况下,流动速度和流动阻力降低,这导致比较有利的运行成本。根据本发明的热介质分配器可以在工厂中就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壳体中,在那里进行测试,然后与送风装置一起发送给最终用户,由此减少了在最终用户处的安装时间。
一种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是特别优选的,其中所述壳体由两个隔壁分成三个流动腔,其中,第一流动腔用作前流集流管,而第二和第三流动腔在一个端部区域相互连通并一起用作回流集流管。也就是说,从热交换器中流回的热介质首先沿一个方向流过分配器,然后转过180°并又以相反的方向向回流。这样,管接头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同一端部区域,通过所述管接头将热的热介质引入热介质分配器并将冷却的热介质从其中导出。
用商业上通用的半成品组装成壳体是适宜的。作为所述半成品可以考虑采用平的板件或薄板、弯曲的薄板等,当然还必须对所述半成品进行剪切并然后将其连在一起。这也大大降低了与这种热介质分配器的生产相关的成本。
尤其可以由钢件焊接组成所述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所有前流接管和所有回流接管都设置在壳体的大致与隔壁平行延伸的同一侧上的,其中所述前流接管或回流接管穿过与相关表面相邻的流动腔。就是说,这种热介质分配器可以设置在送风装置的壳体内不同热交换器的上方,并通过其接管直接与各热交换器的管接头相连。
可选地可以将前流接管和回流接管设置在壳体大致与隔壁垂直的的一侧上,使其侧向上彼此相互错开一些,并由此可以直接通入相应的流动腔中。在该实施形式中,接管不必穿过一个流动腔,这在一些情况下要求在分配器外部进行比较复杂地管线布置。
如果在热介质分配器的前流接管和/或回流接管分别包括一柔性的连接件,例如一软管段,在生产热介质分配器本身以及生产和安装热交换器时可以降低对焊接精度的要求。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补偿热介质分配器接管相对于热交换器管接头的位置偏差。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热介质分配器的结构小,在很多情况下,可将该热介质分配器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壳体内部。在这种情况下,热介质分配器的壳体本身不需要热绝缘装置,这又带来了一个明显的成本上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一个用于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的等轴侧透视图;
图2示出图1中的热介质分配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图2的III-III线上的剖视图;
图4示出图2的IV-IV线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示出的并整体以标号1表示的热介质分配器用于将热介质例如热水导入多个热交换器中。所述在图中未示出的热交换器位于一个送风装置中,例如在一涂漆装置中并对喷涂室中的空气进行调节特别是加热的送风装置。
热介质分配器1具有一个基本是由商业上常用的薄板半成品制成的箱形的壳体2。所述壳体2包括一个矩形的平坦的上侧2a、一个形成相应形状的矩形的、平坦的下侧2b、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弯曲的侧壁2c和2d和两个相应形成的端壁2e和2f,所述端壁2e和2f可视作是带有连接在其窄侧上的半圆形平面区段的矩形。
壳体2由两个垂直于壳体上下侧2a、2b延伸的并与所述上下侧紧密/密封地连接的隔壁3、4分隔成总共三个流动腔5、6、7。
特别是如图2所示,第一隔壁3是从图2中右侧的端壁2e上并且是从一条以1∶2的比例分割端壁2e的纵向尺寸的线上开始的。所述第一隔壁3在较短的一段上与侧壁2c和2d平行延伸,然后通过一个平行于端壁2e延伸的壁段3b沿端壁2e纵向延伸的方向观察平行地偏移所述壳体2宽度的大约三分之一。由此在隔壁区段3b上连接有另一个隔壁区段3c,该隔壁区段3c现在又重新与侧壁2c和2d平行地延伸,并一直延伸到图2中右侧的壳体2的端壁2f处并在这里与该端壁焊接在一起。
这样在图2中的下方的侧壁2d和第一隔壁3之间形成一第一流动腔5。该流动腔在与左侧的端壁2e相邻的区域5a内与其余的区域5b相比变宽了一些。
第二隔壁4在距隔壁区段3b一定距离处平行于隔壁区段3b以一个区段4a连接在隔壁3上,所述区段4a又沿朝向图2中的上方的侧壁2c的方向延伸端壁2e和2f的长度尺寸的大约三分之一。然后在该区段4a上连接一个平行于侧壁2c和2d的隔壁区段4b,该隔壁区段在距图2中右边的侧壁2f一定距离处终止。
由此位于第一隔壁3和图2中上方的侧壁2c之间的壳体2的内部空间被第二隔壁4分隔成两个在图2中壳体2的右端处相互连通的流动腔6、7。与图2中上方的侧壁2c相邻的第三流动腔7在一个位于第一隔壁3的区段3b和第二隔壁4的区段4a之间的区域7a中变宽。
大约在壳体上侧2a横向尺寸的中部一个流入管接头8从上向下穿过壳体上侧2a而通入第一流动腔5的变宽的区域5a中。通过该流入管可以将热的热介质引入分配器1的第一流动腔5中。一个回流管接头9以类似的方式从上穿过壳体上侧2a而通入第三流动腔7的变宽的部分7a中,通过该回流管接头可将穿流过分配器1和热交换器的介质导出。
在图2中位于下方的壳体2的侧壁2d上以规则的间距安装有通入第一流动腔5的前流接管10。在图2下方的侧壁2d上相对于所述前流接管10沿壳体2的纵向偏移地同样以规则的、相同的间距设有回流接管11,所述回流接管穿过第一流动腔5并通入第二流动腔6。各接管10和11在壳体2外部还包括一作为连接件的柔性的软管段10a或11a和一个连接凸缘10b或11b。
分配器1的所有部件优选是由钢材制成且在其相互连接的部位是紧密地焊接在一起的。
由于其尺寸较小,可以将上述分配器1与热交换器直接相邻地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壳体内部。这样的优点是,与目前为止已知的由单个管件组装成的必须设置在送风装置壳体外部的分配器不同,不需要对分配器1进行(热)绝缘。在安装分配器1时,流入管接头8与外部侧(hausseitig)的热介质前流管、回流管接头9与外部侧的热介质回流管、前流接管10与相应的热交换器的前流管和最后回流接管11与各热交换器的回流管相连。由于存在柔性的软管段10a和11a,这里可以对热交换器接管位置上的一定的尺寸误差进行补偿,从而因此不必保持高的焊接精度。
送风装置工作时,热的热介质经过分配器1的上侧2a上的流入管接头8流入第一流动腔5。随后从那里通过图2下方的侧面2d内的前流接管10将热介质导入不同的热交换器,在那里其热量部分地传递给待加热的空气。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一回流接管11从各个热交换器中返回到分配器1中,首先在那里流过所述第二流动腔6,然后在图2中的壳体2的右端处转过180°,反向流过第三流动腔7,并最后通过壳体2的上侧2a上的回流管接头9导出到外部侧的回流管中。
通过其供应各热交换器的前流接管10和回流接管11的布置符合Tichelmann原理。这意味着,热介质流经分配器1和热交换器的路径对于每个单个的热交换器来说都是同样长的,从而可以均匀地向所有的热交换器供应热介质。
也可以模块式地构成上述分配器1。就是说,该分配器至少在其中部区域由相同的区段组成,三个上述流动腔5、6、7分别在所述区段中形成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用于热交换器的接管10和11。但是,分配器1的这些中部区段中不存在流动腔5和7的变宽的区域5a和7a、壳体上侧2a中的流入管接头8和回流管接头9、以及流动腔6和7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图中未示出的实施形式中不存在第三流动腔7。也就是说,不是在流入位置的附近将热介质导回。因此,壳体的上侧中的流入管接头8和回流管接头9位于壳体2相对的端部区域处。
如果在分配器1的焊接中和热交换器的安装中都注意到了保持高的精度,在一些情况下就可以不必在前流接管10和回流接管11中使用软管段10a和11a。当然这种刚性的接管10和11的也是经济的。
在上面借助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中,所有用于热寄存器(Heizregister)的接管10和11都设置在大致与隔壁3平行延伸的壳体2的侧壁2d上。这就要求回流接管11穿过流动腔5以能够通入流动腔6。在一个图中没有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以避免这样的穿过。在该实施例中接管10和11设置在壳体2大致与隔壁垂直延伸的一侧上的,例如其下侧2b。通过回流接管11相对于前流接管10一定的侧向偏移,所有接管10、11都可以直接分别通入正确的流动腔5、6中。

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个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该热介质分配器(1)包括一个箱形的壳体(2),该壳体由一个隔壁(3)分隔成一个用作前流集流管的第一流动腔(5)和一个用作回流集流管的第二流动腔(6)。从第一流动腔(5)中为每个相连的热交换器分出一个前流接管(10),且为每个相连的热交换器一个回流接管(11)通入第二流动腔(6)。连接管(10,11)设置成热介质经过不同热交换器和分配器(1)的流动路径是同样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