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1900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2188.3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号:

CN104480939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15/04登记生效日:2017050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刘桂花变更后权利人:江苏顺丰建设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软件园建中路59号东座雅爵大厦501室变更后权利人: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董浜镇华烨大道|||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15/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刘桂花变更后:俞建良|||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15/04登记生效日:2017040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梁夏萍变更后权利人:刘桂花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民安东路1312号书香景苑北区三幢404变更后权利人: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软件园建中路59号东座雅爵大厦501室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邵科胜 朱涛 张世华|||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15/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邵科胜 朱涛 张世华变更后:刘桂花|||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5/04申请日:20141212|||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5/04

主分类号:

E02D15/04

申请人:

梁夏萍; 邵科胜; 朱涛; 张世华

发明人:

邵科胜; 朱涛; 张世华

地址: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民安东路1312号书香景苑北区三幢40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浇筑管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浇筑管底部连接有密实器,密实器的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能在中层传动结构的带动下同向或反向转动,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均能对搅拌柱的伸出长度根据桩孔直径进行自调节,使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器能适用于桩径变化的灌注桩,密实器能随着浇筑管提升或者落下,使用方便,浇筑管直接与设在中层传动结构中的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可以使各个连接杆不必直接连在电机上,能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本发明通过限位套筒保护密实器下放时不会卡入钢筋笼。

权利要求书

1.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的浇筑管(1),其特征是:所述的浇筑管(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1),所述的浇筑管(1)底部连接有密实器,所述的密实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层传动结构(3)以及底层搅拌装置(4),所述的上层搅拌装置(2)和底层搅拌装置(4)均包括有转动板(21)以及搅拌柱(22),所述的搅拌柱(22)上设置有滑位槽(23),所述的转动板(21)背对中层传动结构(3)的一面设有调节槽(24),所述的调节槽(24)的外端延伸至转动板(21)的边缘,所述的调节槽(24)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贯穿调节槽(24)的固定孔(25),一调节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25)和滑位槽(23)将搅拌柱(22)内端限位于调节槽(24)中,所述的调节槽(24)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8),所述的碟齿弹簧(8)为半圆形弹性片,弹性片内环侧设有齿(81),所述的齿(81)向调节槽(24)的内端方向弯曲,所述的齿(81)形成的半圆体内径小于搅拌柱(22)外径,所述的搅拌柱(22)上设置有与齿(81)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28),所述的齿(81)卡入卡位槽(28)时能抵住搅拌柱(22)使其无法向调节槽(24)外端移动,所述的弹性片外环侧固定在调节槽(24)的槽底,齿(81)指向调节槽(24)轴心,所述的调节槽(24)的内端配合有推板(26),所述的推板(26)后设置有推簧(27),所述的转动板(2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的推板(26)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的推板(26)能在推簧(27)的推动下滑至调节槽(24)的外端,并将搅拌柱(22)推至水平状态,所述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部贯穿有上板中心孔(2a),所述的中层传动结构(3)包括有传动支架(31),所述的传动支架(31)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31a)、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32)安装在顶支架板(31a)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31a)转动,所述的左侧支架板(31b)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左侧斜齿轮(33),所述的左侧斜齿轮(33)能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转动,所述的右侧支架板(31c)在与左侧斜齿轮(3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右侧斜齿轮(36),所述的右侧斜齿轮(36)安装在右侧支架板(31c)上并能相对于右侧支架板(31c)转动,所述的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34),所述的左侧斜齿轮(33)以及右侧斜齿轮(36)上部均与顶部斜齿轮(32)咬合配合,下部均与底斜齿轮(34)咬合配合,所述的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的底端分别与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左右两端密封配合且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可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转动,所述的顶支架板(31a)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柱(35)与上层搅拌装置(2)的转动板(21)固定连接,所述的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所述的连接柱(35)穿过孔外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所述的传动支架(31)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固定架(6),所述的电机固定架(6)为一内设空腔、底部开口结构,所述的电机固定架(6)内的空腔中固定有电机(5),所述的电机(5)的传动轴(51)从电机固定架(6)的底部开口伸出,与底层搅拌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固定架(6)的架体上延伸出上连接杆(61)、左连接杆(62)以及右连接杆(63),所述的上连接杆(61)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2a)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左连接杆(62)穿过左侧斜齿轮(33)中部的齿轮孔与左侧支架板(31b)固定连接,所述的右连接杆(63)穿过右侧斜齿轮(36)中部的齿轮孔与右侧支架板(31c)固定连接;浇筑密实器还包括有限位套筒(7),所述的浇筑管(1)和密实器均能置于限位套筒(7)中,所述的限位套筒(7)能挡住搅拌柱(22)从竖直转到水平的行程路线,使搅拌柱(22)的外端抵在限位套筒(7)的内壁上,所述的搅拌柱(22)外端设有弧面,数个碟齿弹簧(8)中有一个设置在调节槽(24)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23)内端且搅拌柱(22)水平时,该碟齿弹簧(8)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28)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转动板(21)均设有两个调节槽(24),两个调节槽(24)反向设置在转动板(21)的对角上,相应地,每个所述的转动板(21)均配置有两个搅拌柱(22)、推板(26)以及推簧(2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调节槽(24)内均设置有十个碟齿弹簧(8)。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浇筑管(1)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口(12),所述的上连接杆(61)上部固定有固定板(61a),所述的固定板(61a)置于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中,所述的固定板(61a)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固定端口(12)底部设有螺纹,所述的固定端口(12)穿过上板中心孔(2a)与固定板(61a)固定连接。

说明书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直接在现场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特点是桩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可以适用在各种地基上。现有的混凝土灌注桩一般为两种: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其中,沉管灌注桩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但是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拔管过快容易造成桩身缩颈,而且由于是挤土桩,先期浇注好的桩易受到挤土效应而产生倾斜断裂甚至错位。由于施工过程中,锤击会产生较大噪音,振动会影响周围建筑物,故不适合在市区运用,故一些城市在市区禁止使用该桩。使用比较多的混凝土灌注桩是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方法多样,可以使用钻孔机钻孔也可以使用人工钻孔,在进行清孔工艺后,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然而,采用钻孔工艺的混凝土灌注桩也有其缺陷:混凝土灌注的质量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极大,如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气泡会在桩身形成蜂窝,这些蜂窝会严重降低桩的承载力。而现有的技术中只是利用坍落度比较大的混凝土依靠自重成桩,不进行振捣、搅拌等工艺使桩身密实,这是因为混凝土灌注桩的振捣、搅拌有其客观的难度,首先,灌注桩的桩长一般为十几米至几十米,振捣棒根本无法到达那么深的深度,其次,即使将振捣棒通过导线加长的方式放入桩孔中,由于无法观察桩孔内的情况,振捣难以进行,效果不好。如果能解决混凝土灌注桩的振捣或搅拌问题,将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赶出,能很好地提升混凝土灌注桩的密实度,增加混凝土灌注桩的承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密实器能同时应对两种浇筑模式、能双层搅拌有效去除混凝土灌注桩内的气泡、能随着浇筑的进程同步抬升、能在浇筑时自动适应桩孔直径的变化、能通过限位套筒保护密实器下放时不会卡入钢筋笼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的浇筑管,其特征是:浇筑管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浇筑管底部连接有密实器,密实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中层传动结构以及底层搅拌装置,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均包括有转动板以及搅拌柱,搅拌柱上设置有滑位槽,转动板背对中层传动结构的一面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外端延伸至转动板的边缘,调节槽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贯穿调节槽的固定孔,一调节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和滑位槽将搅拌柱内端限位于调节槽中,调节槽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碟齿弹簧为半圆形弹性片,弹性片内环侧设有齿,齿向调节槽的内端方向弯曲,齿形成的半圆体内径小于搅拌柱外径,搅拌柱上设置有与齿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齿卡入卡位槽时能抵住搅拌柱使其无法向调节槽外端移动,弹性片外环侧固定在调节槽的槽底,齿指向调节槽轴心,调节槽的内端配合有推板,推板后设置有推簧,转动板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推板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推板能在推簧的推动下滑至调节槽的外端,并将搅拌柱推至水平状态,上层搅拌装置中部贯穿有上板中心孔,中层传动结构包括有传动支架,传动支架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左侧支架板以及右侧支架板,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安装在顶支架板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转动,左侧支架板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左侧斜齿轮,左侧斜齿轮能相对于左侧支架板转动,右侧支架板在与左侧斜齿轮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右侧斜齿轮,右侧斜齿轮安装在右侧支架板上并能相对于右侧支架板转动,底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左侧斜齿轮以及右侧斜齿轮上部均与顶部斜齿轮咬合配合,下部均与底斜齿轮咬合配合,左侧支架板以及右侧支架板的底端分别与底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左右两端密封配合且底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可相对于左侧支架板以及右侧支架板转动,顶支架板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顶部斜齿轮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顶部斜齿轮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柱与上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固定连接,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连接柱穿过孔外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传动支架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为一内设空腔、底部开口结构,电机固定架内的空腔中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从电机固定架的底部开口伸出,与底层搅拌装置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架的架体上延伸出上连接杆、左连接杆以及右连接杆,上连接杆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底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杆穿过左侧斜齿轮中部的齿轮孔与左侧支架板固定连接,右连接杆穿过右侧斜齿轮中部的齿轮孔与右侧支架板固定连接;浇筑密实器还包括有限位套筒,浇筑管和密实器均能置于限位套筒中,限位套筒能挡住搅拌柱从竖直转到水平的行程路线,使搅拌柱的外端抵在限位套筒的内壁上,搅拌柱外端设有弧面,数个碟齿弹簧中有一个碟齿弹簧设置在调节槽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内端且搅拌柱水平时,该碟齿弹簧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中。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每个转动板均设有两个调节槽,两个调节槽反向设置在转动板的对角上,相应地,每个转动板均配置有两个搅拌柱、推板以及推簧。
上述的每个调节槽内均设置有十个碟齿弹簧。
上述的浇筑管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口,上连接杆上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置于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中,固定板中部设有螺纹孔,固定端口底部设有螺纹,固定端口穿过上板中心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与浇筑管连接的密实器,能在浇筑管伸入桩孔中浇筑时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有效去除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本发明的密实器包括上下两层搅拌结构,而且上下两层的搅拌方向可调,经过双层的搅拌,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去除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的能力。浇筑管设为刚性管,侧面开设出料孔,上部固定在地表或者混凝土浇筑车上,可以设计为自动旋转浇筑模式或者固定不旋转浇筑模式,这两种模式下对密实器的工作方式要求不同:如果是自动旋转浇筑模式,浇筑管可以带着密实器旋转,不需要密实器自带动力,如果是正反双方向搅拌的密实器,则并不太适用于自动旋转浇筑模式,因为其中一个搅拌装置会和浇筑管的旋转方向相反,无法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果是浇注管固定不旋转的浇筑模式,浇筑管不动,需要密实器自行旋转,同时最好是双方向地搅拌。这两种浇筑模式的区别使各自适用的密实器结构不同,本发明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浇筑管直接与设在中层传动结构中的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架通过左连接杆以及右连接杆与传动支架固定(为方便表述,上转动板即上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下转动板即下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上搅拌柱即上层搅拌装置的搅拌柱,下搅拌柱即下层搅拌装置的搅拌柱),电机的传动轴直接伸入下转动板中固定,设计电机固定架可以使各个连接杆不必直接连在电机上,能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当浇筑管处于自动旋转浇筑模式时,电机不运作,此时电机、电机固定架、传动支架、下转动板为一体固定,随着浇筑管的旋转同步旋转,而上转动板由于和顶部斜齿轮固定连接,顶部斜齿轮经左侧斜齿轮会推动也会和浇筑管同步旋转,例如,当浇筑管顺时针转动时,传动支架、下转动板、左侧斜齿轮、右侧斜齿轮、底斜齿轮组成的整体也顺时针转动,左侧斜齿轮和右侧斜齿轮迫使与之咬合的顶部斜齿轮也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上转动板顺时针转动,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实现同方向转动。当浇筑管处于固定不旋转浇筑模式时,电机运作,电机电源可以是电线连接外部电源也可以是自带的蓄电池,电机传动轴带动下转动板转动,下转动板上固定的底斜齿轮同方向转动,带动左侧斜齿轮和右侧斜齿轮,左侧斜齿轮和右侧斜齿轮再带动顶部斜齿轮,经过这一系列传动配合后,顶部斜齿轮反方向转动,使上转动板也反方向转动,实现上下搅拌柱搅拌方向相反的技术效果。例如,当电机运作时,电机传动轴带动下转动板顺时针转动,下搅拌柱也会顺时针转动,经过底斜齿轮、左侧斜齿轮和顶部斜齿轮的传动配合后,顶部斜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上转动板逆时针转动,上转动板上的上搅拌柱也逆时针转动。有些灌注桩的桩孔宽度会有变化,最常见的是底部桩孔比上部桩孔直径要大,例如扩底灌注桩,本发明的密实器,可以在随着浇筑管上升的过程中自动调节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的伸出长度,达到适应不同位置的桩孔径的目的。采用的手段是在调节槽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搅拌柱上设置有与齿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搅拌柱的外端设有弧面,当密实器开始在桩底转动时,如果桩孔内钢筋笼直径大于密实器完全展开时的直径,则在搅拌柱完全展开时,卡位环形槽直接卡在最靠外的碟齿弹簧上,实现固定,随着钢筋笼直径的缩小,钢筋笼开始接触搅拌柱,由于搅拌柱边缘圆滑过渡,不会卡在钢筋笼中,而是从钢筋笼上滑过去,钢筋笼对搅拌柱产生轴向压力,把搅拌柱向密实器中部推,搅拌柱内端挤压碟齿弹簧,当挤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卡位环形槽压弯与其卡位的碟齿弹簧,搅拌柱就会越过该碟齿弹簧,移动至下一个碟齿弹簧处,由于搅拌柱伸出长度变短,受到的轴向压力变小,下一碟齿弹簧卡入卡位环形槽时卡住搅拌柱,由此实现密实器的变径。本发明有一个碟齿弹簧设置在调节槽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内端且搅拌柱水平时,该碟齿弹簧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中。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搅拌柱完全展开时能直接轴向固定,搅拌柱内端不会在调节槽中轴向滑动,结构更加稳固。通过碟齿弹簧与搅拌柱的配合,实现密实器的变径。碟齿弹簧的齿向调节槽的内端方向弯曲,使得搅拌柱内移压弯碟齿弹簧容易,外移压弯碟齿弹簧困难,能有效防止搅拌柱在离心力作用下外移。在将浇筑管放入桩孔底部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定的晃动,如果直接将密实器以展开状态安装在浇筑管底部,则有可能在下放浇筑管时搅拌柱会横向晃到钢筋笼间隙中,导致搅拌柱被卡住,如果遇到上小下大的变径桩,完全展开的密实器无法放入桩孔。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了限位套筒,先将浇筑管和密实器从限位套筒的上部开口放入限位套筒,然后将限位套筒、浇筑管和密实器一起下降,当降到预定位置时,再将限位套筒提起,这种方法能将密实器放入桩孔底部,而且防止搅拌柱卡入钢筋笼间隙中,有效保护密实器。浇筑管浇筑过程中会慢慢提升,固定在浇筑管底部的密实器也会慢慢提升,通过设置浇筑管的提升速度保持出料孔位于混凝土层表面上部,而密实器位于混凝土层表面下部。
本发明具有密实器能同时应对两种浇筑模式、能双层搅拌有效去除混凝土灌注桩内的气泡、能随着浇筑的进程同步抬升、能适应不同直径的桩孔、能通过限位套筒保护密实器下放时不会卡入钢筋笼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搅拌柱未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上层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图1中上层搅拌装置的仰视结构图;
图5是中层传动结构的俯视结构图;
图6是底层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7是图1中底层搅拌装置的仰视结构图;
图8是碟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搅拌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密实器放入限位套筒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密实器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搅拌柱被部分推入调节槽中使密实器搅拌半径缩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上层搅拌装置的横剖图;
图16是图15的B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浇筑管1、出料孔11、固定端口12、上层搅拌装置2、上板中心孔2a、转动板21、搅拌柱22、滑位槽23、调节槽24、固定孔25、推板26、推簧27、卡位环形槽28、中层传动结构3、传动支架31、顶支架板31a、左侧支架板31b、右侧支架板31c、顶部斜齿轮32、左侧斜齿轮33、底斜齿轮34、连接柱35、右侧斜齿轮36、底层搅拌装置4、电机5、传动轴51、电机固定架6、上连接杆61、固定板61a、左连接杆62、右连接杆63、限位套筒7、碟齿弹簧8、齿81。
本发明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的浇筑管1,其特征是:浇筑管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1,浇筑管1底部连接有密实器,密实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层传动结构3以及底层搅拌装置4,上层搅拌装置2和底层搅拌装置4均包括有转动板21以及搅拌柱22,搅拌柱22上设置有滑位槽23,转动板21背对中层传动结构3的一面设有调节槽24,调节槽24的外端延伸至转动板21的边缘,调节槽24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贯穿调节槽24的固定孔25,一调节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25和滑位槽23将搅拌柱22内端限位于调节槽24中,调节槽24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8,碟齿弹簧8为半圆形弹性片,弹性片内环侧设有齿81,齿81向调节槽24的内端方向弯曲,齿81形成的半圆体内径小于搅拌柱22外径,搅拌柱22上设置有与齿81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28,齿81卡入卡位槽28时能抵住搅拌柱22使其无法向调节槽24外端移动,弹性片外环侧固定在调节槽24的槽底,齿81指向调节槽24轴心,调节槽24的内端配合有推板26,推板26后设置有推簧27,转动板2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推板26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推板26能在推簧27的推动下滑至调节槽24的外端,并将搅拌柱22推至水平状态,上层搅拌装置2中部贯穿有上板中心孔2a,中层传动结构3包括有传动支架31,传动支架31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31a、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32安装在顶支架板31a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31a转动,左侧支架板31b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左侧斜齿轮33,左侧斜齿轮33能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转动,右侧支架板31c在与左侧斜齿轮3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右侧斜齿轮36,右侧斜齿轮36安装在右侧支架板31c上并能相对于右侧支架板31c转动,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34,左侧斜齿轮33以及右侧斜齿轮36上部均与顶部斜齿轮32咬合配合,下部均与底斜齿轮34咬合配合,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的底端分别与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左右两端密封配合且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可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转动,顶支架板31a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顶部斜齿轮32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顶部斜齿轮32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柱35与上层搅拌装置2的转动板21固定连接,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连接柱35穿过孔外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传动支架31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固定架6,电机固定架6为一内设空腔、底部开口结构,电机固定架6内的空腔中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传动轴51从电机固定架6的底部开口伸出,与底层搅拌装置4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架6的架体上延伸出上连接杆61、左连接杆62以及右连接杆63,上连接杆61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2a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1底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杆62穿过左侧斜齿轮33中部的齿轮孔与左侧支架板31b固定连接,右连接杆63穿过右侧斜齿轮36中部的齿轮孔与右侧支架板31c固定连接;浇筑密实器还包括有限位套筒7,浇筑管1和密实器均能置于限位套筒7中,限位套筒7能挡住搅拌柱22从竖直转到水平的行程路线,使搅拌柱22的外端抵在限位套筒7的内壁上,搅拌柱22外端设有弧面。每个调节槽24内均设置有十个碟齿弹簧8,其中有一个碟齿弹簧8设置在调节槽24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23内端且搅拌柱22水平时,该碟齿弹簧8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28中。
实施例中,每个转动板21均设有两个调节槽24,两个调节槽24反向设置在转动板21的对角上,相应地,每个转动板21均配置有两个搅拌柱22、推板26以及推簧27。
实施例中,浇筑管1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口12,上连接杆61上部固定有固定板61a,固定板61a置于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中,固定板61a中部设有螺纹孔,固定端口12底部设有螺纹,固定端口12穿过上板中心孔2a与固定板61a固定连接。
固定端口12只是穿过上板中心孔2a,并不与上部的转动板直接连接。
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如图5所示,最靠外的圆所围成的空间是顶支架孔,中间圆与最靠外的圆之间的部分为孔外环部,中间圆以内为孔内环部,最内侧的圆为固定板中部的螺纹孔。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密实器的推板26拉至调节槽24的内端,用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25和滑位槽23将搅拌柱22内端限位于调节槽24中,将密实器安装在浇筑管1的下端,如图1至7所示。滑位槽23具有一定的长度,这时的搅拌柱既能转动,也能顺着调节槽24轴向位移,将密实器和浇筑管1放入限位套筒7中,然后松开推板26,推板26向调节槽24的外端移动,碰到搅拌柱22后将搅拌柱22向外推,搅拌柱22的外端被限位套筒7挡住,无法完全变为水平状态,如图10和11所示;浇筑管1和套筒下降预定位置时,将限位套筒7提起,随着限位套筒7的离开,搅拌柱22在推板26推动下变为水平,密实器完全展开,第一个碟齿弹簧8卡入卡位环形槽28中,将搅拌柱22固定。如图12至图13所示。将浇筑管1上部固定在地面,向浇筑管1内充入混凝土,混凝土从浇筑管1的出料孔11喷出,洒向桩孔的四壁,这种喷洒较为均匀。如果浇筑管1是旋转着喷洒混凝土的,密实器中的电机可以不用提供电源,上下两层搅拌装置随着浇筑管1同步转动,将喷洒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中的气泡向外溢出,如果浇筑管1是不转动的喷洒混凝土的,密实器中的电机上固定一块蓄电池,用于给电机供电,电机的传动轴转动,带动下转动板转动,上转动板反向随动,上下两层搅拌装置反向转动,将喷洒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中的气泡向外溢出。随着桩孔内的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提升,浇筑管1缓缓抬起,速度和混凝土浇筑高度提升速度一致,保持出料孔11在混凝土层之上,密实器在混凝土层之下。当提升中遇到桩孔变小时,随着钢筋笼直径的缩小,钢筋笼开始接触搅拌柱22,在搅拌柱22光滑边缘的作用下,搅拌柱22不会卡在钢筋笼中,而是从钢筋笼上滚过去,钢筋笼对搅拌柱22产生轴向压力,把搅拌柱22向密实器中部推,搅拌柱22内端以及卡位环形槽28均挤压与之接触的碟齿弹簧8,当挤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卡位环形槽28压弯与其卡位的碟齿弹簧8,搅拌柱22内端压弯与之接触的碟齿弹簧8,卡位环形槽28就会越过第一个碟齿弹簧8,移动至下一个碟齿弹簧8处,由于搅拌柱22伸出长度变短,受到的轴向压力变小,下一碟齿弹簧8卡住搅拌柱22,由此实现密实器的变径,如图14至16所示。当再次遇到桩径缩小时,再重复上述的变径步骤,直至搅拌柱22内端抵在调节槽24内端,此时为本发明的密实器最小搅拌直径状态。浇筑完成后,将密实器从浇筑管1上拆下清洗,留作下次使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762188322申请日20141212E02D15/0420060171申请人梁夏萍地址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民安东路1312号书香景苑北区三幢404申请人邵科胜朱涛张世华72发明人邵科胜朱涛张世华54发明名称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浇筑管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浇筑管底部连接有密实器,密实器的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能在中层传动结构的带动下同向或反向转动,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均能对搅拌柱的伸出长度根据桩孔直径进行自调节,使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器能适用于桩。

2、径变化的灌注桩,密实器能随着浇筑管提升或者落下,使用方便,浇筑管直接与设在中层传动结构中的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可以使各个连接杆不必直接连在电机上,能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本发明通过限位套筒保护密实器下放时不会卡入钢筋笼。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80939A43申请公布日20150401CN104480939A1/2页21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的浇筑管1,其特征是所述的浇筑管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1,所述的浇筑管1底部连接有密实器,所述的密实器包括有从上至。

3、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层传动结构3以及底层搅拌装置4,所述的上层搅拌装置2和底层搅拌装置4均包括有转动板21以及搅拌柱22,所述的搅拌柱22上设置有滑位槽23,所述的转动板21背对中层传动结构3的一面设有调节槽24,所述的调节槽24的外端延伸至转动板21的边缘,所述的调节槽24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贯穿调节槽24的固定孔25,一调节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25和滑位槽23将搅拌柱22内端限位于调节槽24中,所述的调节槽24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8,所述的碟齿弹簧8为半圆形弹性片,弹性片内环侧设有齿81,所述的齿81向调节槽24的内端方向弯曲,所述的齿81形成的半圆体内径小于搅拌柱2。

4、2外径,所述的搅拌柱22上设置有与齿81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28,所述的齿81卡入卡位槽28时能抵住搅拌柱22使其无法向调节槽24外端移动,所述的弹性片外环侧固定在调节槽24的槽底,齿81指向调节槽24轴心,所述的调节槽24的内端配合有推板26,所述的推板26后设置有推簧27,所述的转动板2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的推板26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的推板26能在推簧27的推动下滑至调节槽24的外端,并将搅拌柱22推至水平状态,所述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部贯穿有上板中心孔2A,所述的中层传动结构3包括有传动支架31,所述的传动支架31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31A、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

5、C,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32安装在顶支架板31A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31A转动,所述的左侧支架板31B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左侧斜齿轮33,所述的左侧斜齿轮33能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转动,所述的右侧支架板31C在与左侧斜齿轮3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右侧斜齿轮36,所述的右侧斜齿轮36安装在右侧支架板31C上并能相对于右侧支架板31C转动,所述的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34,所述的左侧斜齿轮33以及右侧斜齿轮36上部均与顶部斜齿轮32咬合配合,下部均与底斜齿轮34咬合配合,所述的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的底端分别与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

6、1左右两端密封配合且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可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转动,所述的顶支架板31A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柱35与上层搅拌装置2的转动板21固定连接,所述的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所述的连接柱35穿过孔外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所述的传动支架31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固定架6,所述的电机固定架6为一内设空腔、底部开口结构,所述的电机固定架6内的空腔中固定有电机5,所述的电机5的传动轴51从电机固定架6的底部开口伸出,与底层搅拌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固定架6的架体上延伸出上。

7、连接杆61、左连接杆62以及右连接杆63,所述的上连接杆61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2A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左连接杆62穿过左侧斜齿轮33中部的齿轮孔与左侧支架板31B固定连接,所述的右连接杆63穿过右侧斜齿轮36中部的齿轮孔与右侧支架板31C固定连接;浇筑密实器还包括有限位套筒7,所述的浇筑管1和密实器均能置于限位套权利要求书CN104480939A2/2页3筒7中,所述的限位套筒7能挡住搅拌柱22从竖直转到水平的行程路线,使搅拌柱22的外端抵在限位套筒7的内壁上,所述的搅拌柱22外端设有弧面,数个碟齿弹簧8中有一个设置在调节槽24外端与调节螺栓之。

8、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23内端且搅拌柱22水平时,该碟齿弹簧8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2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转动板21均设有两个调节槽24,两个调节槽24反向设置在转动板21的对角上,相应地,每个所述的转动板21均配置有两个搅拌柱22、推板26以及推簧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调节槽24内均设置有十个碟齿弹簧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浇筑管1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口12,所述的上连接杆61上部固定有固定板61A,所述的固定板。

9、61A置于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中,所述的固定板61A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固定端口12底部设有螺纹,所述的固定端口12穿过上板中心孔2A与固定板61A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480939A1/6页4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背景技术0002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直接在现场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特点是桩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可以适用在各种地基上。现有的混凝土灌注桩一般。

10、为两种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其中,沉管灌注桩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但是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拔管过快容易造成桩身缩颈,而且由于是挤土桩,先期浇注好的桩易受到挤土效应而产生倾斜断裂甚至错位。由于施工过程中,锤击会产生较大噪音,振动会影响周围建筑物,故不适合在市区运用,故一些城市在市区禁止使用该桩。使用比较多的混凝土灌注桩是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方法多样,可以使用钻孔机钻孔也可以使用人工钻孔,在进行清孔工艺后,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然而,采用钻孔工艺的混凝土灌注桩也有其缺陷混凝土灌注的质量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极大,如。

11、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气泡会在桩身形成蜂窝,这些蜂窝会严重降低桩的承载力。而现有的技术中只是利用坍落度比较大的混凝土依靠自重成桩,不进行振捣、搅拌等工艺使桩身密实,这是因为混凝土灌注桩的振捣、搅拌有其客观的难度,首先,灌注桩的桩长一般为十几米至几十米,振捣棒根本无法到达那么深的深度,其次,即使将振捣棒通过导线加长的方式放入桩孔中,由于无法观察桩孔内的情况,振捣难以进行,效果不好。如果能解决混凝土灌注桩的振捣或搅拌问题,将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赶出,能很好地提升混凝土灌注桩的密实度,增加混凝土灌注桩的承载力。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密实器能同时应对两种浇筑模。

12、式、能双层搅拌有效去除混凝土灌注桩内的气泡、能随着浇筑的进程同步抬升、能在浇筑时自动适应桩孔直径的变化、能通过限位套筒保护密实器下放时不会卡入钢筋笼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的浇筑管,其特征是浇筑管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浇筑管底部连接有密实器,密实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中层传动结构以及底层搅拌装置,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均包括有转动板以及搅拌柱,搅拌柱上设置有滑位槽,转动板背对中层传动结构的一面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外端延伸至转动板的边缘,调节槽。

13、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贯穿调节槽的固定孔,一调节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和滑位槽将搅拌柱内端限位于调节槽说明书CN104480939A2/6页5中,调节槽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碟齿弹簧为半圆形弹性片,弹性片内环侧设有齿,齿向调节槽的内端方向弯曲,齿形成的半圆体内径小于搅拌柱外径,搅拌柱上设置有与齿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齿卡入卡位槽时能抵住搅拌柱使其无法向调节槽外端移动,弹性片外环侧固定在调节槽的槽底,齿指向调节槽轴心,调节槽的内端配合有推板,推板后设置有推簧,转动板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推板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推板能在推簧的推动下滑至调节槽的外端,并将搅拌柱推至水平状态,上层搅拌装置中部贯穿有上。

14、板中心孔,中层传动结构包括有传动支架,传动支架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左侧支架板以及右侧支架板,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安装在顶支架板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转动,左侧支架板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左侧斜齿轮,左侧斜齿轮能相对于左侧支架板转动,右侧支架板在与左侧斜齿轮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右侧斜齿轮,右侧斜齿轮安装在右侧支架板上并能相对于右侧支架板转动,底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左侧斜齿轮以及右侧斜齿轮上部均与顶部斜齿轮咬合配合,下部均与底斜齿轮咬合配合,左侧支架板以及右侧支架板的底端分别与底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左右两端密封配合且底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可相对于左侧支。

15、架板以及右侧支架板转动,顶支架板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顶部斜齿轮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顶部斜齿轮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柱与上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固定连接,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连接柱穿过孔外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传动支架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为一内设空腔、底部开口结构,电机固定架内的空腔中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从电机固定架的底部开口伸出,与底层搅拌装置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架的架体上延伸出上连接杆、左连接杆以及右连接杆,上连接杆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底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杆穿过左侧斜齿轮中部的齿轮孔与左侧支架板固定连接,右连接杆穿。

16、过右侧斜齿轮中部的齿轮孔与右侧支架板固定连接;浇筑密实器还包括有限位套筒,浇筑管和密实器均能置于限位套筒中,限位套筒能挡住搅拌柱从竖直转到水平的行程路线,使搅拌柱的外端抵在限位套筒的内壁上,搅拌柱外端设有弧面,数个碟齿弹簧中有一个碟齿弹簧设置在调节槽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内端且搅拌柱水平时,该碟齿弹簧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中。000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每个转动板均设有两个调节槽,两个调节槽反向设置在转动板的对角上,相应地,每个转动板均配置有两个搅拌柱、推板以及推簧。0006上述的每个调节槽内均设置有十个碟齿弹簧。0007上述的浇筑管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口。

17、,上连接杆上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置于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中,固定板中部设有螺纹孔,固定端口底部设有螺纹,固定端口穿过上板中心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与浇筑管连接的密实器,能在浇筑管伸入桩孔中浇筑时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有效去除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本发明的密实器包括上下两层搅拌结构,而且上下两层的搅拌方向可调,经过双层的搅拌,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去除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的能力。浇筑管设为刚性管,侧面开设出料孔,上部固定在地表或者混凝土浇筑车上,可以设计为自动旋转浇筑模式或者固定不旋转浇筑模式,这两种模式下对密实器的工。

18、作方式要求不同说明书CN104480939A3/6页6如果是自动旋转浇筑模式,浇筑管可以带着密实器旋转,不需要密实器自带动力,如果是正反双方向搅拌的密实器,则并不太适用于自动旋转浇筑模式,因为其中一个搅拌装置会和浇筑管的旋转方向相反,无法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果是浇注管固定不旋转的浇筑模式,浇筑管不动,需要密实器自行旋转,同时最好是双方向地搅拌。这两种浇筑模式的区别使各自适用的密实器结构不同,本发明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浇筑管直接与设在中层传动结构中的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架通过左连接杆以及右连接杆与传动支架固定为方便表述,上转动板即上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

19、,下转动板即下层搅拌装置的转动板,上搅拌柱即上层搅拌装置的搅拌柱,下搅拌柱即下层搅拌装置的搅拌柱,电机的传动轴直接伸入下转动板中固定,设计电机固定架可以使各个连接杆不必直接连在电机上,能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当浇筑管处于自动旋转浇筑模式时,电机不运作,此时电机、电机固定架、传动支架、下转动板为一体固定,随着浇筑管的旋转同步旋转,而上转动板由于和顶部斜齿轮固定连接,顶部斜齿轮经左侧斜齿轮会推动也会和浇筑管同步旋转,例如,当浇筑管顺时针转动时,传动支架、下转动板、左侧斜齿轮、右侧斜齿轮、底斜齿轮组成的整体也顺时针转动,左侧斜齿轮和右侧斜齿轮迫使与之咬合的顶部斜齿轮也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上转动板顺时针。

20、转动,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实现同方向转动。当浇筑管处于固定不旋转浇筑模式时,电机运作,电机电源可以是电线连接外部电源也可以是自带的蓄电池,电机传动轴带动下转动板转动,下转动板上固定的底斜齿轮同方向转动,带动左侧斜齿轮和右侧斜齿轮,左侧斜齿轮和右侧斜齿轮再带动顶部斜齿轮,经过这一系列传动配合后,顶部斜齿轮反方向转动,使上转动板也反方向转动,实现上下搅拌柱搅拌方向相反的技术效果。例如,当电机运作时,电机传动轴带动下转动板顺时针转动,下搅拌柱也会顺时针转动,经过底斜齿轮、左侧斜齿轮和顶部斜齿轮的传动配合后,顶部斜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上转动板逆时针转动,上转动板上的上搅拌柱也逆时针转动。有些灌注桩的桩孔。

21、宽度会有变化,最常见的是底部桩孔比上部桩孔直径要大,例如扩底灌注桩,本发明的密实器,可以在随着浇筑管上升的过程中自动调节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的伸出长度,达到适应不同位置的桩孔径的目的。采用的手段是在调节槽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搅拌柱上设置有与齿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搅拌柱的外端设有弧面,当密实器开始在桩底转动时,如果桩孔内钢筋笼直径大于密实器完全展开时的直径,则在搅拌柱完全展开时,卡位环形槽直接卡在最靠外的碟齿弹簧上,实现固定,随着钢筋笼直径的缩小,钢筋笼开始接触搅拌柱,由于搅拌柱边缘圆滑过渡,不会卡在钢筋笼中,而是从钢筋笼上滑过去,钢筋笼对搅拌柱产生轴向压力,把搅拌柱向密实器中部推,搅。

22、拌柱内端挤压碟齿弹簧,当挤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卡位环形槽压弯与其卡位的碟齿弹簧,搅拌柱就会越过该碟齿弹簧,移动至下一个碟齿弹簧处,由于搅拌柱伸出长度变短,受到的轴向压力变小,下一碟齿弹簧卡入卡位环形槽时卡住搅拌柱,由此实现密实器的变径。本发明有一个碟齿弹簧设置在调节槽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内端且搅拌柱水平时,该碟齿弹簧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中。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搅拌柱完全展开时能直接轴向固定,搅拌柱内端不会在调节槽中轴向滑动,结构更加稳固。通过碟齿弹簧与搅拌柱的配合,实现密实器的变径。碟齿弹簧的齿向调节槽的内端方向弯曲,使得搅拌柱内移压弯碟齿弹簧容易,外移压弯碟齿弹簧困难,能有效。

23、防止搅拌柱在离心力作用下外移。在将浇筑管放入桩孔底部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定的晃动,如果直接将密实器以展开状态安装在浇筑管底部,则有可能在下放说明书CN104480939A4/6页7浇筑管时搅拌柱会横向晃到钢筋笼间隙中,导致搅拌柱被卡住,如果遇到上小下大的变径桩,完全展开的密实器无法放入桩孔。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了限位套筒,先将浇筑管和密实器从限位套筒的上部开口放入限位套筒,然后将限位套筒、浇筑管和密实器一起下降,当降到预定位置时,再将限位套筒提起,这种方法能将密实器放入桩孔底部,而且防止搅拌柱卡入钢筋笼间隙中,有效保护密实器。浇筑管浇筑过程中会慢慢提升,固定在浇筑管底部的密实器也会慢慢提升,通过设置。

24、浇筑管的提升速度保持出料孔位于混凝土层表面上部,而密实器位于混凝土层表面下部。0009本发明具有密实器能同时应对两种浇筑模式、能双层搅拌有效去除混凝土灌注桩内的气泡、能随着浇筑的进程同步抬升、能适应不同直径的桩孔、能通过限位套筒保护密实器下放时不会卡入钢筋笼的优点。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搅拌柱未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中上层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4是图1中上层搅拌装置的仰视结构图;图5是中层传动结构的俯视结构图;图6是底层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7是图1中底层搅拌装置的仰视结构图;图8是碟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搅拌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密实器放入。

25、限位套筒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密实器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图12中的搅拌柱被部分推入调节槽中使密实器搅拌半径缩小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上层搅拌装置的横剖图;图16是图15的B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2图1至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浇筑管1、出料孔11、固定端口12、上层搅拌装置2、上板中心孔2A、转动板21、搅拌柱22、滑位槽23、调节槽24、固定孔25、推板26、推簧27、卡位环形槽28、中层传动结构3、传动支架31、顶支架板31。

26、A、左侧支架板31B、右侧支架板31C、顶部斜齿轮32、左侧斜齿轮33、底斜齿轮34、连接柱35、右侧斜齿轮36、底层搅拌装置4、电机5、传动轴51、电机固定架6、上连接杆61、固定板61A、左连接杆62、右连接杆63、限位套筒7、碟齿弹簧8、齿81。0014本发明的可自调节搅拌宽度的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说明书CN104480939A5/6页8的浇筑管1,其特征是浇筑管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1,浇筑管1底部连接有密实器,密实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层传动结构3以及底层搅拌装置4,上层搅拌装置2和底层搅拌装置4均包括有转动板21以及搅拌柱22,搅拌。

27、柱22上设置有滑位槽23,转动板21背对中层传动结构3的一面设有调节槽24,调节槽24的外端延伸至转动板21的边缘,调节槽24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贯穿调节槽24的固定孔25,一调节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25和滑位槽23将搅拌柱22内端限位于调节槽24中,调节槽24中沿轴向方向排布有数个碟齿弹簧8,碟齿弹簧8为半圆形弹性片,弹性片内环侧设有齿81,齿81向调节槽24的内端方向弯曲,齿81形成的半圆体内径小于搅拌柱22外径,搅拌柱22上设置有与齿81相适配的卡位环形槽28,齿81卡入卡位槽28时能抵住搅拌柱22使其无法向调节槽24外端移动,弹性片外环侧固定在调节槽24的槽底,齿81指向调节槽24轴。

28、心,调节槽24的内端配合有推板26,推板26后设置有推簧27,转动板2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推板26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推板26能在推簧27的推动下滑至调节槽24的外端,并将搅拌柱22推至水平状态,上层搅拌装置2中部贯穿有上板中心孔2A,中层传动结构3包括有传动支架31,传动支架31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31A、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32安装在顶支架板31A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31A转动,左侧支架板31B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左侧斜齿轮33,左侧斜齿轮33能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转动,右侧支架板31C在与左侧斜齿轮3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右侧斜齿。

29、轮36,右侧斜齿轮36安装在右侧支架板31C上并能相对于右侧支架板31C转动,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34,左侧斜齿轮33以及右侧斜齿轮36上部均与顶部斜齿轮32咬合配合,下部均与底斜齿轮34咬合配合,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的底端分别与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左右两端密封配合且底层搅拌装置4的转动板21可相对于左侧支架板31B以及右侧支架板31C转动,顶支架板31A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顶部斜齿轮32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顶部斜齿轮32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柱35与上层搅拌装置2的转动板21固定连接,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连接柱35穿过孔外。

30、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传动支架31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固定架6,电机固定架6为一内设空腔、底部开口结构,电机固定架6内的空腔中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传动轴51从电机固定架6的底部开口伸出,与底层搅拌装置4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架6的架体上延伸出上连接杆61、左连接杆62以及右连接杆63,上连接杆61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2A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1底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杆62穿过左侧斜齿轮33中部的齿轮孔与左侧支架板31B固定连接,右连接杆63穿过右侧斜齿轮36中部的齿轮孔与右侧支架板31C固定连接;浇筑密实器还包括有限位套筒7,浇筑管1和密实器均能置于限位套筒7中,限位。

31、套筒7能挡住搅拌柱22从竖直转到水平的行程路线,使搅拌柱22的外端抵在限位套筒7的内壁上,搅拌柱22外端设有弧面。每个调节槽24内均设置有十个碟齿弹簧8,其中有一个碟齿弹簧8设置在调节槽24外端与调节螺栓之间,当调节螺栓位于滑位槽23内端且搅拌柱22水平时,该碟齿弹簧8正好能卡入卡位环形槽28中。0015实施例中,每个转动板21均设有两个调节槽24,两个调节槽24反向设置在转动板21的对角上,相应地,每个转动板21均配置有两个搅拌柱22、推板26以及推簧27。0016实施例中,浇筑管1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口12,上连接杆61上部固定有固定板61A,说明书CN104480939A6/6页9固定板61。

32、A置于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中,固定板61A中部设有螺纹孔,固定端口12底部设有螺纹,固定端口12穿过上板中心孔2A与固定板61A固定连接。0017固定端口12只是穿过上板中心孔2A,并不与上部的转动板直接连接。0018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如图5所示,最靠外的圆所围成的空间是顶支架孔,中间圆与最靠外的圆之间的部分为孔外环部,中间圆以内为孔内环部,最内侧的圆为固定板中部的螺纹孔。0019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密实器的推板26拉至调节槽24的内端,用螺栓同时穿过固定孔25和滑位槽23将搅拌柱22内端限位于调节槽24中,将密实器安装在浇筑管1的下端,如图1至7所示。滑位槽23具有一定的长度,。

33、这时的搅拌柱既能转动,也能顺着调节槽24轴向位移,将密实器和浇筑管1放入限位套筒7中,然后松开推板26,推板26向调节槽24的外端移动,碰到搅拌柱22后将搅拌柱22向外推,搅拌柱22的外端被限位套筒7挡住,无法完全变为水平状态,如图10和11所示;浇筑管1和套筒下降预定位置时,将限位套筒7提起,随着限位套筒7的离开,搅拌柱22在推板26推动下变为水平,密实器完全展开,第一个碟齿弹簧8卡入卡位环形槽28中,将搅拌柱22固定。如图12至图13所示。将浇筑管1上部固定在地面,向浇筑管1内充入混凝土,混凝土从浇筑管1的出料孔11喷出,洒向桩孔的四壁,这种喷洒较为均匀。如果浇筑管1是旋转着喷洒混凝土的,。

34、密实器中的电机可以不用提供电源,上下两层搅拌装置随着浇筑管1同步转动,将喷洒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中的气泡向外溢出,如果浇筑管1是不转动的喷洒混凝土的,密实器中的电机上固定一块蓄电池,用于给电机供电,电机的传动轴转动,带动下转动板转动,上转动板反向随动,上下两层搅拌装置反向转动,将喷洒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中的气泡向外溢出。随着桩孔内的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提升,浇筑管1缓缓抬起,速度和混凝土浇筑高度提升速度一致,保持出料孔11在混凝土层之上,密实器在混凝土层之下。当提升中遇到桩孔变小时,随着钢筋笼直径的缩小,钢筋笼开始接触搅拌柱22,在搅拌柱22光滑边缘的作用下,搅拌柱22不会卡在钢筋笼中,而是从钢筋。

35、笼上滚过去,钢筋笼对搅拌柱22产生轴向压力,把搅拌柱22向密实器中部推,搅拌柱22内端以及卡位环形槽28均挤压与之接触的碟齿弹簧8,当挤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卡位环形槽28压弯与其卡位的碟齿弹簧8,搅拌柱22内端压弯与之接触的碟齿弹簧8,卡位环形槽28就会越过第一个碟齿弹簧8,移动至下一个碟齿弹簧8处,由于搅拌柱22伸出长度变短,受到的轴向压力变小,下一碟齿弹簧8卡住搅拌柱22,由此实现密实器的变径,如图14至16所示。当再次遇到桩径缩小时,再重复上述的变径步骤,直至搅拌柱22内端抵在调节槽24内端,此时为本发明的密实器最小搅拌直径状态。浇筑完成后,将密实器从浇筑管1上拆下清洗,留作下次使用。00。

36、20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480939A1/13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2/13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3/13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4/13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5/13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6/13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7/13页16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8/13页17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9/13页18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10/13页19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11/13页20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12/13页21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13/13页22图16说明书附图CN1044809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