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35879A43申请公布日20150211CN104335879A21申请号201410456059122申请日20140909A01G23/00200601A01B79/02200601E02B1/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地址31123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科教园规划二路8号72发明人陈海生金连根庞崇安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代理人胡红娟54发明名称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包括1在水位最低时,对消落带迎水坡面进行修理平整,清理,夯实;2在消落带外坡面顶部种。
2、植水杨柳或枫杨,形成防护林带;3在消落带迎水坡面消落深度低于2M的区域铺设盘培高羊茅,消落深度大于2M的区域种植五节芒,形成植物篱带。本发明方法施工便捷,投入小,适用广,不易被水毁,效果好,可满足山地水库消落带地区进行有效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35879ACN104335879A1/1页21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包括1在水位最低时,对消落带迎水坡面进行修理平整,清理,夯实;2在消落带外坡面顶部种植水杨柳或枫杨,形成防护林带;3在消落带迎水坡面消落深度低。
3、于2M的区域铺设盘培高羊茅,消落深度大于2M的区域种植五节芒,形成植物篱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节芒按丛种植,每丛34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五节芒丛排列成若干行,丛距2030CM,相邻行之间的五节芒丛错开布置。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节芒与地面保持4560角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陪高羊茅生长年龄为60D,经过5次刈割,留茬高度6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消落带外坡面顶部以鱼。
4、鳞整地方式开挖种植穴,再将水杨柳或枫杨种植于种植穴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宽5080CM,长70100CM,深4060CM,间距200300CM。权利要求书CN104335879A1/3页3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背景技术0002消落带植被的好坏是水库能否健康运行的重要表征,在水库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水库调蓄运行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导致水库水位频繁和大幅度波动以及淹没时间过长,水库边缘植被容易遭受破坏,特别是在一些坡度陡、水流急且土。
5、壤贫瘠的区域,其植被可能因此淹没消失,则意味着水库库区失去了一道生态屏障,消落带会出现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繁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威胁到水库水质的安全与库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0003对消落带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植物生态修复是国内外专家认为非常有效的治理途径之一,对水库消落带进行植被防护的技术则是一大难题,主要困难在于消落带范围的土壤易受水体冲刷流失,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不断被破坏;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恶劣,植物要长期忍受深水、低温、缺肥等不良影响以及洪水的冲刷;水库工程的运行特征使得稳定型消落带的植被不能简单地在新的消落带上重建。0004目前已经开始对一些较大型的水电工程的消落带进行生。
6、态恢复,以改善库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状况。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99098X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湿地治理方法,包括对开挖区域进行开挖,对填筑区进行填筑,对开挖填筑体顶面及迎水面进行防护,消落深度35M之间区域种植沉水植物和浮叶沉水植物,消落深度3M以内区域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乔灌木。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328951公开了一种用狗牙根修复水库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具体包括筛选狗牙根作为修复植物,采用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后进行种植或移植到修复区,然后进行养护,确保来年生长,从而重建和恢复库消落带和河岸带生态。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
7、法,可以有效控制消落带水土流失和水体二次污染。0006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方法,包括00071在水位最低时,对消落带迎水坡面进行修理平整,清理,夯实;00082在消落带外坡面顶部种植水杨柳或枫杨,形成防护林带;00093在消落带迎水坡面消落深度低于2M的区域铺设盘培高羊茅,消落深度大于2M的区域种植五节芒,形成植物篱带。0010防护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等作用,种植防护林时,应先在消落带外坡面顶部以鱼鳞整地方式开挖种植穴,再将水杨柳或枫杨种植于种植穴内。所述种植穴宽5080CM,长70100CM,深4060CM,间距200300CM。说明书CN104335879A2/3页40。
8、011所述五节芒按丛种植,每丛34株。五节芒丛排列成若干行,丛距2030CM,相邻行之间的五节芒丛错开布置。0012种植前,将五节芒地上部分剪至2535CM,根系剪至515CM,种植时植株斜靠在一侧,与地面保持4560的角度,从另一侧覆土压实。0013五节芒是一种两栖植物,具有极强生态适应性的抗逆旱、湿、寒、热、酸、碱能力,能抵抗长期干旱或渍水;对土壤的要求很低,光合能力强,生长快,易种植、易成活、易管理、极少传播病虫害。其根呈网状,根系纵深发达,能较牢固的固持土壤,而且根系的抗张力十分强大。茎叶部分在长期淹水的情况下亦能存活。五节芒植物篱带可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可把径流中的泥沙拦积。
9、在草篱之前,并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0014所述盘陪高羊茅生长年龄为60D,经过5次刈割,留茬高度60MM。0015栽培时,在穴盘内先铺三层无纺布,然后再播种高羊茅草籽。无纺布可灵活地覆盖并附着于土壤表面,有效地减小雨滴溅蚀,拦截坡面水流,控制土粒移动,从而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0016无纺布吸水性强,自然纤维结构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孔隙结构,增加了土壤吸水能力,再加上其网状结构还能阻挡雨水,促进水分向土壤渗透,提高土壤的导水率,从而具有调节土壤温度,改善土壤湿度等生态微环境的特性,为植物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植物发芽出苗、栽植成活及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成活率,并且对地上部与地下部的。
10、生长都有明显促进作用。0017无纺布网眼结构能使植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并可固定植物,使植株免受风雨袭击;组成网眼的每一根线绳都像一个微型水库,能够吸收和积蓄雨水,在干旱时能减缓水分蒸发。0018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无纺布逐渐降解,对于需要以植物作为长期护坡措施的坡面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0019铺设盘培高羊茅可使坡面流水流速变慢,增加土壤渗水量,减少径流量;覆盖地表,增加地面覆盖度,减少溅蚀,阻挡和减少水流、抬高浸湿基准面、降低坡面流速,防止沟蚀产生,保土效益高。0020本发明方法施工便捷,投入小,适用广,不易被水毁,效果好,可满足山地水库消落带地区进行有效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具体实施方式0021。
11、浙江省长潭水库北纬28302840,东经1210012104位于浙江台州市黄岩区。长潭水库原名长潭湖,始建于1958年,于1964年竣工,位于黄岩区西部山区椒江流域永宁江上游,是一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养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水库坝高43米,最高水位42米,总库容为69109立方米,常水位36米,相应库容457109立方米,灌溉面积7万公顷,居浙江省之首。为三区一市黄岩、椒江、路桥、温岭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源泉。0022浙江省山地水库消落带在蓄水后将被季节性的淹没,一些地方水淹将达到6个月,其间10M水位落差,选择水位回落时耐干旱、耐土壤瘦瘠,水位回升后能耐长期淹没的两栖植物对。
12、消落带进行恢复极为重要。同时,山区水库库区消落带部分区域坡度陡、水流说明书CN104335879A3/3页5急、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直接种植,所需水分和肥分缺乏,坡面冲刷比较严重,植被生长困难,不易存活。0023本发明对长潭水库的消落带植被进行了人工修复,具体如下0024选择山地水库蓄水水位最低时,对消落带迎水坡面进行修理平整,清理石块、杂草、垃圾,并进行适当的人工夯实。0025在消落区外坡面顶部,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开挖种植穴。消落区外坡面顶部的种植穴,穴宽5080CM、穴长70100CM、穴深4060CM、穴距200300CM。开挖种植穴时,表土堆放在穴的上方,熟土堆放在穴的下方,捡出的石。
13、块在穴的下沿垒成一个堰,堰高2025CM,在穴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引蓄雨水的小沟。种植穴内种植水杨柳或枫杨,栽植时要分级栽植,不窝根,不吊空,根系舒展,扶正苗木,踩实捶紧。0026沿消落带迎水坡面铺设盘培高羊茅,将盘培高羊茅平铺于消落深度2M以下的区域。育苗盘尺寸为底面400MM400MM,上口430MM430MM,高60MM,厚约07MM,含576个6MM6MM方孔,孔面积为总面积的13;0027选用多年生高羊茅种子,种植于育苗盘中,每盘播量为5G种子,即313GM2。育苗盘上垫层为3层无纺布10GM2,在育苗时能防止草籽渗漏、吸水保湿、固定根系。高羊茅生长年龄为60D,经过5次刈割,留。
14、茬高度60MM。草的根系通过育苗盘的垫层和底面方孔后,在盘底形成一定厚度的密集的根网,保证其在消落带陡坡上生根恢复,大面积恢复植被,实现生态修复,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对水库水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0028在消落深度210M之间区域的种植穴中移植五节芒。在种植槽或种植穴内按丛种植,每丛种植34株。种植前,将五节芒地上部分剪至2535CM,根系剪至515CM,种植时将植株斜靠在一侧,植株与地面保持6045的角度,从另一侧覆土压实。种植槽内的丛距2030CM。构成五节芒植物篱带。0029植物种植后及时浇灌定根水。0030修复后多年观察发现,植被生长良好,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说明书CN1043358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