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帽.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1321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14459.6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号:

CN104138093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2B 1/20申请日:20131128|||公开

IPC分类号:

A42B1/20

主分类号:

A42B1/20

申请人:

中央帽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寺田隆夫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优先权:

2013.05.09 JP 2013-00256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肖日松;李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折叠帽。提供一种不会因弹性环而损伤布料且能够长期安全地使用的折叠帽。为在帽缘的外周缘缝入弹性环的折叠帽,上述弹性环是将轧制弹簧钢圆线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连结而成的。用于弹性环的弹簧钢优选地为不锈钢。另外,弹性环中,优选地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分别插入筒状的止动金属件的两侧,压溃该止动金属件的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部分而连结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再者,作为止动金属件,能够使用在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分别能够抵接的凸部的物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帽,为在帽缘的外周缘缝入弹性环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是将轧制弹簧钢圆线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连结而成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弹簧钢为不锈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弹性环中,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分别插入筒状的止动金属件的两侧,压溃该止动金属件的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部分而连结所述扁平状线材的两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止动金属件在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分别能够抵接的凸部。

说明书

折叠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帽,该折叠帽在帽缘(帽檐)的外缘安装了具有弹簧弹性的环部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折叠式帽子:在帽缘的外周缘设置袋状部(空间部),在其中作为芯材装入不锈钢等的环状弹性细线材制环。依照该帽子,在展开时,环的弹性使得帽缘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展,能够用作遮阳或遮雨,在未使用时,握持帽缘的左右捻成八字形同时在内侧重合,从而成为三圈重叠的状态,能够折叠成使用时的1/3圆形。如果从该折叠状态将圈的一部分向外侧拉拽等,那么由于环的弹性而能够瞬时地恢复为展开状态(使用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127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帽子中,帽缘以容易折叠的方式由极其柔软的原材料构成。与此相对,弹性细线材制环为截面纵向更长的长方形,边缘带棱角。所以,若为专利文献1的帽子,则在重复折叠和展开时,环的边缘摩擦而损坏帽缘外周的袋状部的可能性大。在空间部,由于环的弹性而常常涉及一定的张力,因而若布料即使很少地破损,则孔也容易变大。特别是,若环为不锈钢制且厚度薄,则边缘像刃具那样变锋利,因而更早地产生破损,且还有令使用者负伤的危险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弹性环而损伤布料且能够长期安全地使用的折叠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使用如下方案,为在帽缘的外周缘缝入弹性环的折叠帽,上述弹性环将轧制弹簧钢圆线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连结。
通过轧制由弹簧钢构成的圆线,使得扁平状线材的截面成为椭圆形、长圆形或圆角长方形。这样,本发明的弹性环没有带棱角的部分,因而不会损伤布料或手指。另外,由于使用弹簧钢作为弹性环的原材料,因而能够长期地发挥弹力性质。此外,弹性环以截面纵向更长的状态缝入,因而与以往同样地能够将本帽折叠成1/3圆形。
弹簧钢为具有弹性的钢线即可,但优选地采用不锈钢钢线。这是因为,例如在对布料赋予防水性且将本帽用作雨具的情况下,即使淋雨,弹性环也难以生锈,另外还防止锈斑对布料的腐蚀。此外,本发明中所谓的“弹簧钢”并不限定于JIS中规定的“弹簧钢钢材”,而是广泛地以具有弹簧刚性的钢材的含义使用。
弹性环是连结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而成型为环状的物件,作为连结方案,优选地,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分别插入筒状的止动金属件的两侧,压溃该止动金属件的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部分而连结上述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也能够通过焊接或铆接而直接结合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但若为这些方法,则在作业中,必须抵抗弹性并保持环状而花费工夫,另外,重叠两端的部分的厚度增加并形成台阶差,该部分有可能成为锋利的部分而损伤布料。与此相对,依照使用止动金属件的连结方法,没有这样的不良状况,并且即使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切除也容纳于止动金属件内。而且,由于使压溃止动金属件的部分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因而该压溃的部分也不与帽缘的缝入布料接触。这样,依照使用上述止动金属件的连结方法,在弹性环上完全不产生锋利的部分,不会损伤布料或手指。另外,依照该连结方法,发明者的试验的结果,发挥出非常高的结合力。
再者,止动金属件在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分别能够抵接的凸部,因而能够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以相同长度插入止动金属件。所以,在该状态下以凸部为界压溃止动金属件的左右两侧,从而能够用均等的力防止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脱落。
发明的效果
依照本发明,利用将弹簧钢圆线轧制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构成弹性环,因而没有带棱角的部分或锋利的部分,即使重复折叠也不损伤帽缘的缝入部,能够获得耐久性优异且对使用者也安全的折叠帽。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帽的帽缘一部分切除后的整体立体图;
图2同上,是弹性环的缝入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3同上,是弹性环的连结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同上,是示出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帽冠
2  帽缘
3  弹性环
4  绞绳
5  止动金属件
5a  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帽的整体立体图,1为帽冠,2为帽缘,3为缝入帽缘2的外周缘的弹性环。另外,4为设于帽冠1的调整头围的橡胶绳等的绞绳。
弹性环3是将由不锈钢(SUS304)等弹簧钢构成的圆线用辊轧制得到扁平状线材并将其两端连结而成的。例如,如果是直径1.4mm的圆线,那么通过轧制而成为厚度0.6mm、上下宽度2.1mm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椭圆形(卵形)。具有这种截面形状的弹性环3如图2所示容纳于由上布部和下布部形成的袋状缝入部等而缝入帽缘2的外周缘,但由于整体上没有带棱角的部分,因而不会损伤帽缘2的缝入布料。另外,同样地,也不会伤到手指。
弹性环在缝入帽缘2之前预先连结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而成型为环状,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连结方案,如图3所示使用止动金属件5。该止动金属件5为由铜等构成的金属制的筒,在其两侧分别插入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之后,利用敛缝机压溃,从而能够结合该线材的两端。此外,止动金属件5优选地施以镀锡等而防止腐蚀,但并不限于此。
另外,作为更优选的构成,该实施方式中的止动金属件5在其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所抵接的凸部5a。所以,通过将扁平状线材插入止动金属件5直到抵接于该凸部5a,从而能够在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使插入的长度相同。该凸部5a在图3中在内侧和外侧使一对对立,但也可以是仅任一方,另外,还可为无孔壁状而将止动金属件5的内部左右完全分隔。
而且,在该插入后,如上所述,压溃止动金属件5而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保持在防脱的状态,但压溃的部分不可避免地多少带棱角,从而有可能损伤布料。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压溃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单面。在夹入止动金属件5并压溃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将具有与止动金属件5的外形相同的内廓的部件作为基部并使压模朝向该基部移动规定量那样的装置,从而能够如上所述仅压溃止动金属件5的内周侧单面。依照该连结方法,止动金属件5的压溃部分位于弹性环的内周侧,因而在缝入帽缘2时,该部分不与布料接触,不会损伤布料。
再者,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压溃止动金属件5时,以凸部5a为界,用相同的力同时压溃其两侧,因而以一次按压完成扁平状线材的连结作业。在此,关于使用该止动金属件5连结的弹性环,进行恒速伸长型拉伸试验并测量来自止动金属件5的拉拔强度时,刚刚按压加工后的物件为最大负荷75.0N。另外,关于缝入该弹性环后的制品,在以约10次/分钟的速度重复1000次折叠之后进行相同试验的情况下,也发挥出最大负荷52.0N的非常高的拉拔强度。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与以往相同地折叠成1/3圆形。其折叠顺序不是最重要的,例如在图4所示的顺序中,首先将帽弯折成大致一半(同图(a)),使左右的弯曲部靠近内侧,从而在左右和下方形成小的三个圈R1~R3(同图(b)),将左右的一方圈R2折叠成与下方的圈R3重叠(同图(c)),使最后剩余的圈R1也重合,从而能够从图1的状态折叠成1/3圆形的状态(同图(d))。然后,若在该状态下对任何小圈稍微施加向外的力,则由于弹性环3的弹性力而瞬时地恢复为图1的使用状态(展开状态)。在此,为了防止意外的展开而优选地预先容纳于袋子等,但如果是本实施方式,那么通过将设于帽冠1的调整用绞绳4缠绕在折叠的1/3圆形圈的正中央,从而也能够暂时防止展开直到收进袋子等。
另外,帽冠1或帽缘2的布料需要不妨碍折叠的柔软性,但并不限定于具体的布料。关于帽缘2,利用弹性环而在使用时获得保持形状性,因而即使使用薄布料也没有问题。另外,根据用途对布料施以防水加工或UV加工等也是自由的。
再者,帽缘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如图1所示的在使用时成为正圆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另外,关于帽缘2的左右,也能够使上布部的宽度比下布部稍小等,使得该部分成为向上方弯曲的宽边高顶帽风格或牛仔帽风格的形状。

折叠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折叠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折叠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帽.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09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093A21申请号201310614459622申请日20131128201300256020130509JPA42B1/2020060171申请人中央帽子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大阪市72发明人寺田隆夫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肖日松李婷54发明名称折叠帽57摘要本发明涉及折叠帽。提供一种不会因弹性环而损伤布料且能够长期安全地使用的折叠帽。为在帽缘的外周缘缝入弹性环的折叠帽,上述弹性环是将轧制弹簧钢圆线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连结而成的。用于弹性环的弹簧钢优选地为不锈钢。。

2、另外,弹性环中,优选地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分别插入筒状的止动金属件的两侧,压溃该止动金属件的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部分而连结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再者,作为止动金属件,能够使用在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分别能够抵接的凸部的物件。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093ACN104138093A1/1页21一种折叠帽,为在帽缘的外周缘缝入弹性环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是将轧制弹簧钢圆线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连结而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

3、述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弹簧钢为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弹性环中,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分别插入筒状的止动金属件的两侧,压溃该止动金属件的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部分而连结所述扁平状线材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帽,其特征在于,止动金属件在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分别能够抵接的凸部。权利要求书CN104138093A1/3页3折叠帽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折叠帽,该折叠帽在帽缘帽檐的外缘安装了具有弹簧弹性的环部件。背景技术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折叠式帽子在帽缘的外周缘设置袋状部空间部,在其中作为芯材装入不锈钢等的环状弹性细线材制环。依照。

4、该帽子,在展开时,环的弹性使得帽缘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展,能够用作遮阳或遮雨,在未使用时,握持帽缘的左右捻成八字形同时在内侧重合,从而成为三圈重叠的状态,能够折叠成使用时的1/3圆形。如果从该折叠状态将圈的一部分向外侧拉拽等,那么由于环的弹性而能够瞬时地恢复为展开状态使用状态。0003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127327号公报。发明内容0004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帽子中,帽缘以容易折叠的方式由极其柔软的原材料构成。与此相对,弹性细线材制环为截面纵向更长的长方形,边缘带棱角。所以,若为专利文献1的帽子,则在重复折叠和展开时,环的边缘摩擦而损坏帽缘外周的袋状部的可能性大。在空间部。

5、,由于环的弹性而常常涉及一定的张力,因而若布料即使很少地破损,则孔也容易变大。特别是,若环为不锈钢制且厚度薄,则边缘像刃具那样变锋利,因而更早地产生破损,且还有令使用者负伤的危险性。000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弹性环而损伤布料且能够长期安全地使用的折叠帽。000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使用如下方案,为在帽缘的外周缘缝入弹性环的折叠帽,上述弹性环将轧制弹簧钢圆线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连结。0007通过轧制由弹簧钢构成的圆线,使得扁平状线材的截面成为椭圆形、长圆形或圆角长方形。这样,本发明的弹性环没有带棱角的部分,因而不。

6、会损伤布料或手指。另外,由于使用弹簧钢作为弹性环的原材料,因而能够长期地发挥弹力性质。此外,弹性环以截面纵向更长的状态缝入,因而与以往同样地能够将本帽折叠成1/3圆形。0008弹簧钢为具有弹性的钢线即可,但优选地采用不锈钢钢线。这是因为,例如在对布料赋予防水性且将本帽用作雨具的情况下,即使淋雨,弹性环也难以生锈,另外还防止锈斑对布料的腐蚀。此外,本发明中所谓的“弹簧钢”并不限定于JIS中规定的“弹簧钢钢材”,而是广泛地以具有弹簧刚性的钢材的含义使用。0009弹性环是连结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而成型为环状的物件,作为连结方案,优选地,将说明书CN104138093A2/3页4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分别插入筒。

7、状的止动金属件的两侧,压溃该止动金属件的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部分而连结上述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也能够通过焊接或铆接而直接结合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但若为这些方法,则在作业中,必须抵抗弹性并保持环状而花费工夫,另外,重叠两端的部分的厚度增加并形成台阶差,该部分有可能成为锋利的部分而损伤布料。与此相对,依照使用止动金属件的连结方法,没有这样的不良状况,并且即使扁平状线材的两端切除也容纳于止动金属件内。而且,由于使压溃止动金属件的部分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因而该压溃的部分也不与帽缘的缝入布料接触。这样,依照使用上述止动金属件的连结方法,在弹性环上完全不产生锋利的部分,不会损伤布料或手指。另外,依照该连结。

8、方法,发明者的试验的结果,发挥出非常高的结合力。0010再者,止动金属件在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顶端分别能够抵接的凸部,因而能够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以相同长度插入止动金属件。所以,在该状态下以凸部为界压溃止动金属件的左右两侧,从而能够用均等的力防止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脱落。0011发明的效果依照本发明,利用将弹簧钢圆线轧制后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扁平状线材构成弹性环,因而没有带棱角的部分或锋利的部分,即使重复折叠也不损伤帽缘的缝入部,能够获得耐久性优异且对使用者也安全的折叠帽。附图说明0012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帽的帽缘一部分切除后的整体立体图;图2同上,是弹性环的缝入部的。

9、放大截面图;图3同上,是弹性环的连结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4同上,是示出折叠顺序的说明图。0013符号说明1帽冠2帽缘3弹性环4绞绳5止动金属件5A凸部。具体实施方式0014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帽的整体立体图,1为帽冠,2为帽缘,3为缝入帽缘2的外周缘的弹性环。另外,4为设于帽冠1的调整头围的橡胶绳等的绞绳。0015弹性环3是将由不锈钢SUS304等弹簧钢构成的圆线用辊轧制得到扁平状线材并将其两端连结而成的。例如,如果是直径14MM的圆线,那么通过轧制而成为厚度06MM、上下宽度21MM的截面纵向更长的椭圆形卵形。具有这种截面形状的弹性环。

10、3如图2所示容纳于由上布部和下布部形成的袋状缝入部等而缝入帽缘2的外周缘,但由于整体上说明书CN104138093A3/3页5没有带棱角的部分,因而不会损伤帽缘2的缝入布料。另外,同样地,也不会伤到手指。0016弹性环在缝入帽缘2之前预先连结扁平状线材的两端而成型为环状,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连结方案,如图3所示使用止动金属件5。该止动金属件5为由铜等构成的金属制的筒,在其两侧分别插入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之后,利用敛缝机压溃,从而能够结合该线材的两端。此外,止动金属件5优选地施以镀锡等而防止腐蚀,但并不限于此。0017另外,作为更优选的构成,该实施方式中的止动金属件5在其内侧中央部具有扁平状线材的两。

11、端部顶端所抵接的凸部5A。所以,通过将扁平状线材插入止动金属件5直到抵接于该凸部5A,从而能够在扁平状线材的两端部使插入的长度相同。该凸部5A在图3中在内侧和外侧使一对对立,但也可以是仅任一方,另外,还可为无孔壁状而将止动金属件5的内部左右完全分隔。0018而且,在该插入后,如上所述,压溃止动金属件5而将扁平状线材的两端保持在防脱的状态,但压溃的部分不可避免地多少带棱角,从而有可能损伤布料。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压溃与弹性环的内周侧对应的单面。在夹入止动金属件5并压溃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将具有与止动金属件5的外形相同的内廓的部件作为基部并使压模朝向该基部移动规定量那样的装置,从而能够如上所述仅。

12、压溃止动金属件5的内周侧单面。依照该连结方法,止动金属件5的压溃部分位于弹性环的内周侧,因而在缝入帽缘2时,该部分不与布料接触,不会损伤布料。0019再者,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压溃止动金属件5时,以凸部5A为界,用相同的力同时压溃其两侧,因而以一次按压完成扁平状线材的连结作业。在此,关于使用该止动金属件5连结的弹性环,进行恒速伸长型拉伸试验并测量来自止动金属件5的拉拔强度时,刚刚按压加工后的物件为最大负荷750N。另外,关于缝入该弹性环后的制品,在以约10次/分钟的速度重复1000次折叠之后进行相同试验的情况下,也发挥出最大负荷520N的非常高的拉拔强度。0020此外,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与以往相。

13、同地折叠成1/3圆形。其折叠顺序不是最重要的,例如在图4所示的顺序中,首先将帽弯折成大致一半同图A,使左右的弯曲部靠近内侧,从而在左右和下方形成小的三个圈R1R3同图B,将左右的一方圈R2折叠成与下方的圈R3重叠同图C,使最后剩余的圈R1也重合,从而能够从图1的状态折叠成1/3圆形的状态同图D。然后,若在该状态下对任何小圈稍微施加向外的力,则由于弹性环3的弹性力而瞬时地恢复为图1的使用状态展开状态。在此,为了防止意外的展开而优选地预先容纳于袋子等,但如果是本实施方式,那么通过将设于帽冠1的调整用绞绳4缠绕在折叠的1/3圆形圈的正中央,从而也能够暂时防止展开直到收进袋子等。0021另外,帽冠1或帽缘2的布料需要不妨碍折叠的柔软性,但并不限定于具体的布料。关于帽缘2,利用弹性环而在使用时获得保持形状性,因而即使使用薄布料也没有问题。另外,根据用途对布料施以防水加工或UV加工等也是自由的。0022再者,帽缘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如图1所示的在使用时成为正圆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另外,关于帽缘2的左右,也能够使上布部的宽度比下布部稍小等,使得该部分成为向上方弯曲的宽边高顶帽风格或牛仔帽风格的形状。说明书CN104138093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38093A2/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38093A3/3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3809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帽类制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