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排气道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用排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的
共用排气道。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厨房、卫生间的共用排气道的制作方法为:按照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本领域都是先制作截面为矩形的水泥砂浆预制薄壁(1.0~1.5cm)
管道,然后将该水泥砂浆预制薄壁管道从楼板预留洞口由下至上穿过洞口垂直
组装成共用排气道。共用排气道的这种制造安装方法虽然属于本领域通用标准
作业,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管道外壁与墙面之间的缝隙一般在1~2.5公分之间,所以灌浆封堵
困难,防水难处理。
(2)管道壁厚一般在1~1.5cm,由于管道与墙面间隙很难封堵,特别是
阴角处,因此造成管道不能与墙面很好结合,而薄壁管道的耐久性强度无法保
证与建筑同期使用寿命。
(3)管道体大、量重,运费贵,安装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建筑,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水泥砂浆预
制薄壁管道及其施工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现有技术的功效,又能
解决现有技术难题,又易施工、成本低的共用排气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共用排气道,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所述阴角
处的楼板预设洞口,所述共用排气道由L型薄壁结构穿过所述洞口或设置于所
述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所述共用排气道上开设有若干进气
口,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功能阀。
具体地,所述L型薄壁结构由水泥砂浆预制成型。
或者,所述L型薄壁结构由防火板块装订粘接或砌块成型。
具体地,所述L型薄壁结构的拐角处倒角或为弧角。
具体地,所述共用排气道的上下截面相等,或者所述共用排气道的截面由
下至上逐渐增大。
具体地,所述共用排气道内墙面批水泥砂浆或不批水泥砂浆。
具体地,所述L型薄壁结构外壁批水泥砂浆或不批水泥砂浆。
具体地,所述L型薄壁结构与墙面交接处内侧设定位件。
具体地,所述L型薄壁结构与墙面交接缝塞水泥砂浆料密封。
具体地,所述功能阀为止回阀或防火阀或止回、防火多功能组合阀。
本发明取消了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中的专用水泥砂浆薄壁管道,通过L型薄
壁结构围合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废气经共用排气道由其顶部排
出,既保证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砂浆管的排气功效,又不产生现有的管道壁与墙
面的缝隙问题,保证了排气系统的使用永久性,便于防水处理,结构简单可靠,
施工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共用排气道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共用排气道的立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共用排气道的立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共用排气道的立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D-D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共用排气道的立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用排气道,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阴角处的楼板预设
洞口,共用排气道由L型薄壁结构穿过洞口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洞口及部分墙
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且进气口处安设功能阀。
本发明取消了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中的专用水泥砂浆薄壁管道,通过L型薄
壁结构围合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废气经共用排气道由其顶部排
出,既保证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砂浆管的排气功效,又不产生现有的管道壁与墙
面的缝隙问题,保证了排气系统的使用永久性,便于防水处理,结构简单可靠,
施工方便,成本低。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各组成部分作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共用排气道,安装于房间的阴角11
处,在每层楼板12的阴角11处开设洞口121,L型薄壁结构13围合洞口121
及阴角11处墙面形成共用排气道,共用排气道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14,进气
口14处安装止回阀18,进气口14内侧设置开口向上的导向管19。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13穿过洞口121,L型薄壁结构13与楼板12
之间缝隙塞水泥砂浆料15,保证了上下层间有效密封和L型薄壁结构安装牢固
可靠。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4处安装了止回阀18,止回阀18可以有效防止共用
排气道内废气倒灌会房间。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4的内侧设置了开口向上的导向管19,导向管19使
进气方向与共用排气道排出方向一致,更有利废气排出。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13为水泥砂浆预制或其它浆料成型,并内设钢
丝网或玻纤网格布增强。L型薄壁结构13也可以是玻镁板、石膏板等防火板块
装订粘接或砌块成型。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13为等边或不等边。L型薄壁结构13的拐角
处为不倒角或倒角或弧角,另外,L型薄壁结构13内可设置加强钢筋。应当理
解,L型薄壁结构13的上述结构及其变形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共用排气道内墙面批水泥砂浆形成批荡层17,批荡层17可
提高墙面的平整度,减小排气系统排气阻力。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13外壁批水泥砂浆或不批水泥砂浆,外批荡层
可以提高L型薄壁结构13的强度,同时,L型薄壁结构13还可贴面砖,以改
善外观。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13与墙面相交内侧设置水泥砂浆定位条16,
定位条16用于定位L型薄壁结构13,同时便于L型薄壁结构13与墙面交接缝
塞浆料封堵。定位条16可以与批荡层17为一整体,也可以用板条装订。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4开设于L型薄壁结构13上,废气通过进气口14
上安装的止回阀18,经过导向管19进入共用排气道并从共用排气道顶部出口
排出。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比较,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进气
口24的内侧安装了防火阀28和文丘里板29,从而保证了火灾发生时,防火阀
28动作,隔断通道防止火灾蔓延。文丘里板29提高了共用排气道系统的变压
拔气功能,使之废气更畅通地排出。相同之处在此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共用排气道,安装于房间的阴角31
处,在每层楼板32的阴角31处开设洞口321,每层楼板32之间安装L型薄壁
结构33,L型薄壁结构33围合洞口321及阴角31处墙面形成共用排气道,共
用排气道上设有若干进气口34,进气口34处安装防火阀36。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33安装于楼板32上,即L型薄壁结构33不用
穿过洞口321,这种安装方法解决了L型薄壁结构33的自承重问题,即楼板
32可以支撑L型薄壁结构33的自重。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33为水泥砂浆或其它浆料预制,内设钢丝网或
玻纤网格布增强。L型薄壁结构33也可以是玻镁板、石膏板等防火板块装订粘
接或砌块成型。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33等边或不等边,L型薄壁结构33的拐角处
为不倒角或倒角或弧角,另外,L型薄壁结构33内可设置加强钢筋。应当理解,
L型薄壁结构33的上述结构及其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共用排气道的上下截面相等,共用排气道内墙面不批水泥砂
浆。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33外壁批水泥砂浆或不批水泥砂浆,或者贴面
砖。
本实施例中,L型薄壁结构33与墙面相交内侧设置定位条35。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34开设于L型薄壁结构33上,进气口34处安装防
火阀36,废气通过进气口34上安装的防火阀36进入共用排气道并从共用排气
道顶部出口排出。
实施例四: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四提供的共用排气道,安装于房间的阴角41
处,在每层楼板42的阴角41处开设洞口421,L型薄壁结构43围合洞口421
及阴角41处墙面形成共用排气道,共用排气道上开设若干进气口44,进气口
44内侧设开口向上的导向弯头47。
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进气口开设在L型
薄壁上,而实施例四进气口44开设在墙体上。其余相同之处不在此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五提供的共用排气道,安装于房间的阴角
51处,在每层楼板52的阴角51处开设洞口521,L型薄壁结构53围合洞口
521及阴角51处墙面形成共用排气道,共用排气道上开设若干进气口54,进气
口54处安装有止回阀58和导向管59。
本实施例中,共用排气道的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更有利于L型薄壁结
构53的自重承托。其余同实施例一,在此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