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浆风动上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浆风动上料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93820A43申请公布日20120613CN102493820ACN102493820A21申请号201110400917722申请日20111207E21D11/1020060171申请人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地址277000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泰山南路118号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孙卓辉转72发明人李欣李永超赵夫乾刘思凯韩亚军韩建国54发明名称喷浆风动上料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包括风动马达、风管,风管连接风动马达,风动马达的外壳上安装有把手,风动马达连接螺杆的头端,螺杆的外部安装套筒,套筒与风动马达的外壳相连接,。
2、套筒的尾端设有进料口,套筒的尾端连接固定盖,螺杆尾端的中间轴穿过固定盖连接搅拌头;套筒的上部设有出料口。本产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劳动实现机械化,净化了工作环境。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包括风动马达(2)、风管(4),其特征是风管(4)连接风动马达(2),风动马达(2)的外壳上安装有把手(1),风动马达(2)连接螺杆(6)的头端,螺杆(6)的外部安装套筒(8),套筒(8)与风动马达(2)的外壳相连接,套筒(8)的尾端设有进料口(7),套筒(8)的尾端连接固定。
3、盖(9),螺杆(6)尾端的中间轴穿过固定盖(9)连接搅拌头(10);套筒(8)的上部设有出料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与风动马达(2)之间设有调节阀门(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为向上螺旋式的螺杆;螺杆(6)采用扁铁旋转焊接成螺旋式。权利要求书CN102493820A1/3页3喷浆风动上料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锚网喷支护巷道的喷浆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喷浆风动上料装置。背景技术0002煤矿井下岩巷开拓掘进,一般为锚网喷支护巷道,工作方式采取“四六”制循环作业,三掘一喷,每班喷浆工作量。
4、大,职工拌料、上料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且使用人员较多,不利于当前的高产高效。同时,人工添料易扬起粉尘,对现场作业环境影响较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机械化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包括风动马达、风管,其特征是风管连接风动马达,风动马达的外壳上安装有把手,风动马达连接螺杆的头端,螺杆的外部安装套筒,套筒与风动马达的外壳相连接,套筒的尾端设有进料口,套筒的尾端连接固定盖,螺杆尾端的中间轴穿过固定盖连接搅拌头;套筒的上部设有出料口。0005根据所述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其特征。
5、在于所述风管与风动马达之间设有调节阀门。0006根据所述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向上螺旋式的螺杆;螺杆采用扁铁旋转焊接成螺旋式。0007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在于本产品采用风动上料装置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1、该创新属现场实用型发明,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以往每班需要10名职工才能完成的喷浆工作,现只需要7名职工就可以轻松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每班减少3名职工,年节约劳动支出达9万余元。2、通过现场实测,人工上料,每车需要20分钟时间,采用风动上料,每车只需要15钟左右的时间,每车节约5钟,以每班喷浆18车计算,每班节约喷浆时间就达1。
6、5小时。3、采用风动上料装置减少了人工上料时对粉尘的扬起,净化了现场作业环境,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4、通过现场实测,原来人工上料喷浆需要10人,喷浆在18车左右,改为风动上料后,仅需要7人就能完成喷浆作业,且喷浆在22车左右,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本发明尾端的局部放大图。0010附图中1、把手;2、风动马达;3、调节阀门;4、风管;5、出料口;6、螺杆;7、进说明书CN102493820A2/3页4料口;8、套筒;9、固定盖;10、搅拌头。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2所示,一种喷。
7、浆风动上料装置,包括风动马达2、风管4,其特征是风管4连接风动马达2,风动马达2的外壳上安装有把手1,风动马达2连接螺杆6的头端,螺杆6的外部安装套筒8,套筒8与风动马达2的外壳相连接,套筒8的尾端设有进料口7,套筒8的尾端连接固定盖9,螺杆6尾端的中间轴穿过固定盖9连接搅拌头10;套筒8的上部设有出料口5。根据所述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与风动马达2之间设有调节阀门3。根据所述的喷浆风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为向上螺旋式的螺杆;螺杆采用扁铁旋转焊接成螺旋式。001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风从风管4进到风动马达2,带动风动马达2的工作,人扶着的把手1把进料口7。
8、插入混合的料中,然后操作调节阀门3进行风速大小的调控,风动马达2带动螺杆6的旋转,螺杆6带动搅拌头10的搅动,这样可以把料进行均匀的搅动,料从进料口7进入,螺杆6的转动带动料的上升,然后从出料口5出来。0013本发明的简介一、原喷浆人工上料方式(1)、由人工在灰沙料场潮拌料,水泥、河沙和石屑应清底并翻三遍使其混合均匀。由矿车运输至喷浆机处,再由人工从矿车里铲出上料至喷浆机,进行喷浆。0014喷浆程序底板翻拌料装矿车卸矿车上料至喷浆机(2)、原人工上料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职工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作业效率低。0015人工上料易扬起粉尘,对现场作业环境影响较大。0016使用人员多。0017人工上。
9、料速度不均匀,喷浆回弹料大。0018二、风动上料装置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喷浆人工上料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减少人员占用,减轻工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减少喷浆回弹料的产生,研究制作了风动上料装置。0019(1)、风动上料装置的基本情况该装置体积较小,轻便易挪,高度为12M,重量只有20KG,采用轻型厚壁8寸塑钢管加工制作,采用扁铁旋转焊接成螺旋式旋转上料杆,安装在8寸塑钢管内,通过风动涡轮作为动力马达,带动螺旋式旋转上料杆,将矿车里的灰砂提卸至喷浆机添料口。调节风量大小以控制卸料的多少,添料均匀,速度较快。通过现场实测,人工上料,每车需要20分钟时间,采用风动上料,每车只需要。
10、15钟左右的时间,每车节约5钟,以每班喷浆18车计算,每班节约喷浆时间就达15小时。同时,采用风动上料装置不仅减少了人工上料时对粉尘的扬起,而且我们还在喷浆机上方加设了透明式的综合除尘罩,净化了现场作业环境,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0020(2)、风动上料装置的使用将喷浆风动上料装置放入装料的矿车里,接入风源,由人员扶着把手1,开动调节阀门说明书CN102493820A3/3页53,将矿车里的灰沙料提卸至出料口5,操作调节阀门3调节风速大小,以控制上料多少和上料的速度。0021三、发明效果采用风动上料装置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1、该创新属现场实用型发明,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
11、大量的人力劳动,以往每班需要10名职工才能完成的喷浆工作,现只需要7名职工就可以轻松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每班减少3名职工,年节约劳动支出达9万余元。00222、通过现场实测,人工上料,每车需要20分钟时间,采用风动上料,每车只需要15钟左右的时间,每车节约5钟,以每班喷浆18车计算,每班节约喷浆时间就达15小时。00233、采用风动上料装置减少了人工上料时对粉尘的扬起,净化了现场作业环境,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00244、通过现场实测,原来人工上料喷浆需要10人,喷浆在18车左右,改为风动上料后,仅需要7人就能完成喷浆作业,且喷浆在22车左右,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0025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93820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93820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938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