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0894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9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7963.6

申请日:

2011.09.02

公开号:

CN102383356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C 11/22申请公布日:201203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1/22申请日:20110902|||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1/22; E03F1/00; E03F5/046; A01G9/02

主分类号:

E01C11/22

申请人: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伟民; 卫世和; 苏蕊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4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刘继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城市道路设施,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它包括道牙砖本体,道牙砖本体设有多个排水孔。还涉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道路主路面的两侧设花坛,花坛另一侧设人行道,道路主路面与花坛之间、花坛与人行道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道牙砖。排水孔的下边沿与道路主路面相平齐。花坛表面设耕植土层,耕植土层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5~10cm;耕植土层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碎石土层作为透水层。本发明提供的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1)设有多个排水孔(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其特征在于: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W为10厘米。 3.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主路面(4)的两侧设所述花坛(2),所述花坛(2)另一侧设所述人行道(5),所述道路主路面(4)与所述花坛(2)之间、所述花坛(2)与所述人行道(5)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的道牙砖(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牙砖(1)的排水孔下边沿(102)与所述道路主路面(4)相平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2)表面设耕植土层(201),所述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所述道路主路面(4),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H为5~10c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所述人行道(5)路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植土层(201)以下设置碎石土层(202)。 8.如权利要求3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2)与所述人行道(5)之间设置自行车道(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2)地表面低于所述自行车道(3)路面。

说明书

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城市道路设施,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本发明还涉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增多,在短时间内强降雨增多,城市过度开发导致绿地、河流面积大量减少。现有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主要依靠道路雨、污水管,将雨、污水通过人行道边下水井排入下水通道后排出。一般情况下依据当地降雨情况而设置下水井,其间隔为30~50m,即30~50m的距离设置一个下水井,在较强暴雨时无法及时排出路面积水,导致路面积水现象不断发生,给城市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发明力求通过对城市道路两侧花坛和道牙砖进行简单设计改造,增加道路排水能力,使在一定降雨条件下增加一种道路排水方式,提高城市道路排水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城市道路道牙砖;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设有多个排水孔。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其特征在于:道路主路面的两侧设花坛,花坛另一侧设人行道,道路主路面与花坛之间、花坛与人行道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道牙砖。

排水孔的下边沿与道路主路面相平齐。

花坛表面设耕植土层,耕植土层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5~10cm;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内;耕植土层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碎石土层作为透水层;进一步增加自然排水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通过花坛的耕植土层和透水层快速入渗地下,可有效减少因下水井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路面积水现象。

本发明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主要适用于道路下覆地层透水性良好的地区,雨水能通过道路花坛快速入渗到地下,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可有效分流城市道路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道牙砖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道牙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道牙砖,也称道牙砖本体,101—排水孔,102—排水孔下边沿,2—花坛,201—耕植土层,202—透水层,也称碎石土层,3—自行车道,4—道路主路面,5—人行道,W—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H—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道牙砖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1,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1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W为10厘米左右,能够满足快速排水之需要。

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4,花坛2,人行道5,道牙砖1,道路主路面4的两侧设花坛2,花坛2另一侧设人行道5,道路主路面4与花坛2之间、花坛2与人行道5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的道牙砖1。

排水孔下边沿102与道路主路面4相平齐;道路主路面少量的积水也能迅速排入花坛2。

花坛2表面设耕植土层201,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4,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H为5~10cm;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人行道路面;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101沿图3中箭头所示的排水方向流动迅速排入花坛2内。花坛的耕植土层201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碎石土层202,碎石土层202是透水层,便于自然排水。

根据道路的需要,参见图3:在花坛2与人行道5之间设置自行车道3,花坛2地表面低于自行车道3路面。

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3356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3356ACN102383356A21申请号201110257963622申请日20110902E01C11/22200601E03F1/00200601E03F5/046200601A01G9/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459号72发明人章伟民卫世和苏蕊74专利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代理人刘继春54发明名称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57摘要本发明属城市道路设施,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它包括道。

2、牙砖本体,道牙砖本体设有多个排水孔。还涉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道路主路面的两侧设花坛,花坛另一侧设人行道,道路主路面与花坛之间、花坛与人行道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道牙砖。排水孔的下边沿与道路主路面相平齐。花坛表面设耕植土层,耕植土层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510CM;耕植土层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碎石土层作为透水层。本发明提供的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通过花坛的耕植土层和透水层快速入渗地下,可有效减少因下水井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路面积水现象。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

3、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383372A1/1页21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1)设有多个排水孔(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其特征在于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W为10厘米。3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主路面(4)的两侧设所述花坛(2),所述花坛(2)另一侧设所述人行道(5),所述道路主路面(4)与所述花坛(2)之间、所述花坛(2)与所述人行道(5)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的道牙砖(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牙砖(。

4、1)的排水孔下边沿(102)与所述道路主路面(4)相平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2)表面设耕植土层(201),所述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所述道路主路面(4),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H为510C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所述人行道(5)路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植土层(201)以下设置碎石土层(202)。8如权利要求3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2)与所述人行道(5)之间设置。

5、自行车道(3)。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2)地表面低于所述自行车道(3)路面。权利要求书CN102383356ACN102383372A1/2页3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城市道路设施,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本发明还涉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增多,在短时间内强降雨增多,城市过度开发导致绿地、河流面积大量减少。现有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主要依靠道路雨、污水管,将雨、污水通过人行道边下水井排入下水通道后排出。一般情况下依据当地降雨情况而设置下水井,其间隔为30。

6、50M,即3050M的距离设置一个下水井,在较强暴雨时无法及时排出路面积水,导致路面积水现象不断发生,给城市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发明力求通过对城市道路两侧花坛和道牙砖进行简单设计改造,增加道路排水能力,使在一定降雨条件下增加一种道路排水方式,提高城市道路排水能力。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城市道路道牙砖;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设有多个排水孔。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

7、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其特征在于道路主路面的两侧设花坛,花坛另一侧设人行道,道路主路面与花坛之间、花坛与人行道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道牙砖。0006排水孔的下边沿与道路主路面相平齐。0007花坛表面设耕植土层,耕植土层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510CM;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内;耕植土层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碎石土层作为透水层;进一步增加自然排水的效果。0008本发明提供的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通过花坛的耕植土层和透水层快速入渗地下,可有效减少因下水井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路面积水现象。000。

8、9本发明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主要适用于道路下覆地层透水性良好的地区,雨水能通过道路花坛快速入渗到地下,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可有效分流城市道路积水。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道牙砖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道牙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说明书CN102383356ACN102383372A2/2页40011图中1道牙砖,也称道牙砖本体,101排水孔,102排水孔下边沿,2花坛,201耕植土层,202透水层,也称碎石土层,3自行车道,4道路主路面,5人行道,W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H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具体实施方式0012道牙砖实施例如图1与。

9、图2所示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1,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1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W为10厘米左右,能够满足快速排水之需要。0013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4,花坛2,人行道5,道牙砖1,道路主路面4的两侧设花坛2,花坛2另一侧设人行道5,道路主路面4与花坛2之间、花坛2与人行道5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的道牙砖1。0014排水孔下边沿102与道路主路面4相平齐;道路主路面少量的积水也能迅速排入花坛2。0015花坛2表面设耕植土层201,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4,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H为510CM;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人行道路面;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101沿图3中箭头所示的排水方向流动迅速排入花坛2内。花坛的耕植土层201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碎石土层202,碎石土层202是透水层,便于自然排水。0016根据道路的需要,参见图3在花坛2与人行道5之间设置自行车道3,花坛2地表面低于自行车道3路面。说明书CN102383356ACN102383372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83356ACN102383372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8335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