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0841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0554.X

申请日:

2011.09.01

公开号:

CN102392500A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00申请日:20110901|||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00; E04B1/74; B01D50/00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

冯巍; 李慧敏

地址: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属于建筑通风降温加湿领域,它主要由L型内墙、外墙、通风层、防护网、活性炭过滤层、挡板、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L型内墙上端倾斜设置,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作为进风口,L型内墙下端部分开敞设置,作为出风口,通风层由L型内墙与外墙围合而成,通风层上部设有一防护网,通风层下部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层,挡板位于室内一侧,挡板与外墙围合一水池,水池深度可由挡板高度调节。本发明可以在炎热干燥地区建筑墙体中使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风、降温、加湿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主要由 L 型内墙、 外墙、 通风层、 防护网、 活性炭过滤层、 挡 板、 水池组成, 其特征在于 : L 型内墙上端倾斜设置, 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 作为进风口, L 型内墙下端部分开敞设置, 作为出风口, 通风层由 L 型内墙与外墙围合而成, 通风层上部 设有一防护网, 通风层下部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层, 挡板位于室内一侧, 挡板与外墙围合一水 池, 水池深度可由挡板高度调节。

说明书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通风降温加湿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能通风降温加湿的墙体。背景技术 墙体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在隔热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夏季炎热, 而 且又干燥的地区。目前, 为了使围护结构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 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增加墙 体厚度, 增设隔热层等。这些办法不仅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 增加了造价, 只能让热量 的传递延迟, 更重要的是不能及时带走室内的污浊空气、 调节室内湿度的变化。申请号 200310108432.6, 研究了一种夹层通风墙体, 其通风量受开口限制较大, 通风效果较小, 而 且不能调节室内湿度, 无法达到室内热舒适度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适用、 施工方便, 通风降温加湿效果 显著的墙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 主要由 L 型内墙、 外墙、 通风层、 防护网、 活性炭过滤层、 挡板、 水池组成, 其特征在于 : L 型内墙上端 倾斜设置, 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 作为进风口, L 型内墙下端部分开敞设置, 作为出风口, 通风层由 L 型内墙与外墙围合而成, 通风层上部设有一防护网, 通风层下部设有一活性炭 过滤层, 挡板位于室内一侧, 挡板与外墙围合一水池, 水池深度可由挡板高度调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其具有以下优点 : 结构简单, 施工方便, 经济适用, 能在 保证通风效果的前提下, 净化空气, 降温加湿, 改善室内热湿环境, 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各部分构成示意图
     图中 1.L 型内墙, 2. 外墙, 3. 通风层, 4. 防护网, 5. 活性炭过滤层, 6. 挡板, 7. 水 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主要由 L 型内墙 1、 外墙 2、 通风层 3、 防护网 4、 活性炭过滤层 5、 挡板 6、 水池 7 组成, 其中, L 型内墙 1 上端倾斜设置, 开口朝向夏季主导 风向, 作为进风口, L 型内墙 1 下端部分开敞设置, 作为出风口, 通风层 3 由 L 型内墙 1 与外 墙 2 围合而成, 通风层 3 上部设有一防护网 4, 用以防止杂物进入, 通风层 3 下部设有一活性 炭过滤层 5, 起到过滤空气作用, 挡板 6 位于室内一侧, 挡板 6 与外墙 2 围合一水池 7, 水池 7 深度可由挡板 6 高度调节。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92500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8CN102392500ACN102392500A21申请号201110270554X22申请日20110901E04B2/00200601E04B1/74200601B01D50/0020060171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地址266510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72发明人冯巍李慧敏54发明名称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属于建筑通风降温加湿领域,它主要由L型内墙、外墙、通风层、防护网、活性炭过滤层、挡板、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L型内墙上端倾斜设置,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作为进风口。

2、,L型内墙下端部分开敞设置,作为出风口,通风层由L型内墙与外墙围合而成,通风层上部设有一防护网,通风层下部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层,挡板位于室内一侧,挡板与外墙围合一水池,水池深度可由挡板高度调节。本发明可以在炎热干燥地区建筑墙体中使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风、降温、加湿效果显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CN102392508A1/1页21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主要由L型内墙、外墙、通风层、防护网、活性炭过滤层、挡板、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L型内墙上端倾斜设置,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作为进风口,L型内墙下端部分开敞设置,作为出风口,。

3、通风层由L型内墙与外墙围合而成,通风层上部设有一防护网,通风层下部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层,挡板位于室内一侧,挡板与外墙围合一水池,水池深度可由挡板高度调节。权利要求书CN102392500ACN102392508A1/1页3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通风降温加湿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能通风降温加湿的墙体。背景技术0002墙体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在隔热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夏季炎热,而且又干燥的地区。目前,为了使围护结构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增设隔热层等。这些办法不仅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增加了造价,只能让热量的传递延迟,更重要的是不能及时带。

4、走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室内湿度的变化。申请号2003101084326,研究了一种夹层通风墙体,其通风量受开口限制较大,通风效果较小,而且不能调节室内湿度,无法达到室内热舒适度要求。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适用、施工方便,通风降温加湿效果显著的墙体。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主要由L型内墙、外墙、通风层、防护网、活性炭过滤层、挡板、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L型内墙上端倾斜设置,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作为进风口,L型内墙下端部分开敞设置,作为出风口,通风层由L型内墙与外墙围合而成,通风层上部设有一防护网,通风层下部设有一活性。

5、炭过滤层,挡板位于室内一侧,挡板与外墙围合一水池,水池深度可由挡板高度调节。0005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适用,能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前提下,净化空气,降温加湿,改善室内热湿环境,环保节能。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各部分构成示意图0007图中1L型内墙,2外墙,3通风层,4防护网,5活性炭过滤层,6挡板,7水池。具体实施方式0008如图1所示,一种通风降温加湿墙体主要由L型内墙1、外墙2、通风层3、防护网4、活性炭过滤层5、挡板6、水池7组成,其中,L型内墙1上端倾斜设置,开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作为进风口,L型内墙1下端部分开敞设置,作为出风口,通风层3由L型内墙1与外墙2围合而成,通风层3上部设有一防护网4,用以防止杂物进入,通风层3下部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层5,起到过滤空气作用,挡板6位于室内一侧,挡板6与外墙2围合一水池7,水池7深度可由挡板6高度调节。说明书CN102392500ACN102392508A1/1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925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