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9913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21378.7

申请日:

2007.09.05

公开号:

CN101177842A

公开日:

2008.05.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4C 3/00申请日:20070905授权公告日:20100721终止日期:201409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C3/00(2006.01); D03D35/00(2006.01); D04B1/22(2006.01); D04B21/20(2006.01)

主分类号:

D04C3/00

申请人:

曾焕嘉;

发明人:

曾焕嘉

地址:

362200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御辇村崎头4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带器,包括织带中心轴、上轨道、下轨道、外壳、固定板、织针和穿线架,还包括轴承、弹性挡圈和垫圈,其中轴承连接在织带中心轴和外壳内腔之间靠近下端的位置上,弹性挡圈卡在外壳内腔轴承外圈的下方,垫圈位于轴承与固定板之间的织带中心轴上。在上轨道上还设有开口,在外壳的壳体上还设有一个以上、在不同方向上分布的通孔。整个结构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织带器运行效果差、易断针、更换断针麻烦、费力的缺点,具有运行过程平稳、可靠,噪音小、污染少,维护、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现有的织带设备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织带器,包括织带中心轴、上轨道、下轨道、外壳、固定板、织 针和穿线架,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相互对应,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的内腔 中;所述织带中心轴穿过上轨道和下轨道后,底部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织 针插在织带中心轴顶端的开口槽中,织针下端的突起处位于上轨道和下轨道 之间形成的内轨道中;所述穿线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表面的一侧,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轴承、弹性挡圈和垫圈,所述轴承连接在织带中心轴和外壳内 腔之间靠近下端的位置上,弹性挡圈卡在外壳内腔轴承外圈的下方,垫圈位 于轴承与固定板之间的织带中心轴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上还设有开 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上轨道中 轨道的最低点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壳体上 还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通孔分布在壳体的不同方向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 形、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侧为喇叭 形。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壳体上与固 定穿线架螺孔相对应的另一侧还设有相同的螺孔。

说明书


织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编织各种织带产品的织带器。

    背景技术

    织带器主要是编织各种织带产品,以满足服装、鞋帽、包装、工艺品、装饰品、包袋、体育用品的使用需要。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织带器,如图1所示,其中高速旋转的外壳1直接套在织针中心轴3的外侧,二者之间采用相对滑动的运动方式,由于外壳1在织针中心轴3上长期高速运转,织针中心轴3与外壳1中心孔之间磨损严重,造成外壳1运转时易摆动、织针运转不畅,甚至造成织针变形、撞断现象,影响正常生产,而撞断的织针在更换时,又需要首先拆掉内套上轨道,把断针拔下,再从放置内套的不到5毫米的狭窄缝隙里找出断的针头,不仅难度大,而且时常会出现一断数根针,全部找出来需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有的工人怕麻烦干脆不找出全部的断针头,直接换上新针继续生产,而断的针头留在内轨道里,更加剧了内轨道的磨损过程,时间一长整个织带器内部零件就全部磨损了。当然,为降低磨损,在织针中心轴3与外壳1中心孔之间还可加注润滑油,但润滑油加少了容易被高速旋转的外壳1甩干,加多了又会被甩出污染织带产品,使废品率提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织带器存在的问题。如此频繁的磨损、维修、更换,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织出的织带产品上会由于断针而产生多个结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如何解决这些现有织带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运行效果好、更换断针方便、灵活的织带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织带器,包括织带中心轴、上轨道、下轨道、外壳、固定板、织针和穿线架,上轨道和下轨道相互对应,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的内腔中,织带中心轴穿过上轨道和下轨道后,底部固定在固定板上,织针插在织带中心轴顶端的开口槽中,织针下端的突起处位于上轨道和下轨道之间形成的内轨道中,穿线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表面的一侧,还包括轴承、弹性挡圈和垫圈,轴承连接在织带中心轴和外壳内腔之间靠近下端的位置上,弹性挡圈卡在外壳内腔轴承外圈的下方,垫圈位于轴承与固定板之间的织带中心轴上。

    所述上轨道上还设有开口。

    所述开口位于上轨道中轨道的最低点处。

    所述外壳的壳体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通孔分布在壳体的不同方向上。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形。

    所述通孔的内侧为喇叭形。

    所述外壳的壳体上与固定穿线架螺孔相对应的另一侧还设有相同的螺孔。

    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织带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连接在织带中心轴和外壳内腔之间的轴承,减小了织带中心轴和外壳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外壳运转的平稳性,降低了由于外壳的不稳定运转带来的零件磨损、针头断裂和加工产品质量差的缺点,不仅提高了织带器的运行寿命,还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织针的使用寿命,同时,为方便更换织针,在本发明所述织带器的上轨道上还设有开口,利用这个开口可以方便的将新织针直接插入到织带中心轴顶端的开口槽中并放置到适当的位置,而不需要象现有织带器那样,需拆下上轨道才能更换织针,减少了换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设在外壳壳体表面的各种形状的通孔,又可以方便的将断后的针头从高速旋转的外壳中甩出,从而避免了残留针头对织带器内部零件的磨损,大大降低了已往在狭小缝隙中找寻断针头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调整穿线架在外壳上安装的位置,还可实现本发明所述织带器与不同旋转方向的机器配套使用,提高了织带器的适用范围。整体结构具有运行过程平稳、可靠,噪音小、污染少,维护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织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织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织带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织带器包括织带中心轴3、上轨道2、下轨道15、外壳1、固定板6、织针4、穿线架5、轴承16、弹性挡圈17和垫圈12。其中织带中心轴3的轴向设有中心通孔18,织带中心轴3顶端设有12个开口槽,底部设有螺纹。上轨道2和下轨道15相互对应、配合,并通过螺钉8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中,固定后的上轨道2和下轨道15之间形成了一个宽度大于织针头部突起14宽度的内轨道19,内轨道19为一个封闭的与轴心线保持一定夹角的凹槽,织带中心轴3穿过上轨道2和下轨道15后,底部通过螺母13固定在固定板6上。在上轨道2上位于轨道的最低点处设有一个开口7,织针4通过开口7穿过上轨道2后可直接插在织带中心轴3上的开口槽中,而织针4头部的突起14处则位于上轨道2和下轨道15之间形成的内轨道19中。轴承16连接在织带中心轴3和外壳1内腔之间靠近下端的位置,弹性挡圈17卡在外壳1内腔轴承16外圈的下方,弹性挡圈17可有效固定轴承16外圈的下移,垫圈12位于轴承16与固定板6之间的织带中心轴3上,垫圈12用于抬高轴承16和连接在轴承16上的外壳1,保证外壳1的正常高速旋转。在外壳1的壳体上还设有五个通孔,通孔分别为两个圆形通孔9和两端带有弧形的三个长方形通孔10,五个通孔分布在壳体1的不同方向上,以利于撞断后的针头可通过任何角度从这些通孔中自动甩出。当然,外壳1壳体上通孔的数量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其形状也可为菱形、椭圆形、异形等其它形状,或者通孔的内侧还可设为喇叭形,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撞断后的针头自动甩出。穿线架5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壳体表面的右侧,这时织带器为逆时针旋转,如果与织带器配套的机器为顺时针旋转,则穿线架5还可相应固定在外壳1壳体表面左侧的螺孔11上,从而保证织带器可适用于不同运转方向的配套机器中,提高了织带器的适用范围。而通过同时调整上导轨2和下导轨15在外壳1中的位置,一起上升织出的织带窄而密,一起下降织出的织带松而宽,以达到调整织带密度和宽度的目的,使织出的产品更符合客户的需要。

    使用过程中,如图2、图3所示,织线一端通过穿线架5上穿线孔后缠绕在织针4上,并通过织带中心轴3上的轴向中心通孔18穿出,外壳1的壳体、上轨道2和下轨道15在外部电机和皮带的带动下,通过轴承16在织带中心轴3及固定板6上开始高速旋转,织带中心轴3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由于织针4下端的突起14位于上轨道2和下轨道15形成的内轨道19中,随着上轨道2和下轨道15的旋转,内轨道19会往复推动其中的织针4做顺序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织针4顶部完成对织线的编织过程。为保持织针4及上轨道2、下轨道15运动的平稳和灵活,在内轨道19中还可以添入润滑脂,以避免已往使用润滑油对织带造成的污染,而编好的织带则会从织带中心轴3上的轴向中心通孔18的下端顺序滑出。当需要更换织针4时,可以手动旋转外壳1,使上轨道2上的开口7和织带中心轴3上的开口槽对齐,新的织针就可通过上轨道2上的开口7直接插到织带中心轴3上的开口槽中,从而不需要拆掉任何零部件及可顺利完成换针过程,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快捷,而断掉的、旧的织针4头部突起14则会从高速旋转的外壳1壳体上的通孔中甩出,避免了残留织针对其它零件的磨损,提高了织带器的使用寿命。

织带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织带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织带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带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带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带器,包括织带中心轴、上轨道、下轨道、外壳、固定板、织针和穿线架,还包括轴承、弹性挡圈和垫圈,其中轴承连接在织带中心轴和外壳内腔之间靠近下端的位置上,弹性挡圈卡在外壳内腔轴承外圈的下方,垫圈位于轴承与固定板之间的织带中心轴上。在上轨道上还设有开口,在外壳的壳体上还设有一个以上、在不同方向上分布的通孔。整个结构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织带器运行效果差、易断针、更换断针麻烦、费力的缺点,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