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7805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7390.0

申请日:

2009.06.01

公开号:

CN101900318A

公开日:

2010.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2D 1/00公开日:201012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2D 1/00申请日:20090601|||公开

IPC分类号:

F22D1/00

主分类号:

F22D1/00

申请人:

王文庭

发明人:

王文庭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苑新村趣园4幢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在锅炉烟囱入口处(12)插入吸热管道(10),热泵(1)通过吸热管道(10)和输热管道(4)与热交换室(2)中的热交换器(3)连接,热交换器出口(11)连接排气管道(5);热交换室进水口(7)和热交换室出水口(8)分别连接锅炉供水管道(6)和锅炉进水管道(13)。通过管道热泵(1)吸进烟囱入口处(12)欲予排放的余热,并送入置于热交换室(2)中的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加热热交换室(2)中的水,经加热的水进入锅炉A,减少燃料用量。本发明的特点是:1、可以根据锅炉A大小和锅炉房环境灵活设计热交换室(2)的大小和形状;2、热交换器(3)采用常用的铸铁换热片,造价低、耐腐蚀;3、因热泵有强大吸力和换热部分的新颖设计,可将余热回收、利用最大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包括热泵, 吸热管道, 输热管道, 热交换室, 热交换器, 其特征是 : 热泵通过吸热管道和输热管道, 将锅炉烟囱入口处的余热吸进并送入热交换室 中的热交换器, 余热加热预进入锅炉的水, 降低燃料提升水温的幅度, 节省燃料消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热泵为一种由外 动力驱动的耐高温吸风机。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热交换室为多面 密封体, 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水口与锅炉的供水管道连接, 出水口与锅炉的进水口连 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热交换器浴于热 交换室的水中, 其进口和出口穿过热交换室密封体, 而且进口与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同处 一个方位, 出口与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同处在对应的另一方位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热交换器由若干 铸铁换热单元组成, 可以灵活组合以适应锅炉房环境和锅炉大小。

说明书


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具体指锅炉热泵余热回收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
     目前, 可以查到大量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技术发明资料, 但实际应用的却不多, 丛观可查到的各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发明方案, 均存在结构复杂, 施工难度大, 造价高, 易受烟气腐蚀, 余热回收不彻底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 一种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通过热泵将烟囱入口处欲予排 掉的余热强行吸进, 加热预进入锅炉的水, 降低燃料提升水温的幅度, 不但结构简单, 耐腐 蚀, 而且余热回收彻底。
     技术方案 :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在锅炉烟囱入口处插入吸热管道, 热泵通过吸热管 道和输热管道与热交换室中的热交换器连接, 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排气管道 ; 热交换室的 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锅炉的供水管道和进水管道。
     通过管道热泵吸进烟囱入口处欲予排放的余热, 并送入置于热交换室中的热交换 器, 热交换器加热热交换室中的水, 经加热的水进入锅炉, 减少燃料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可以根据锅炉大小和锅炉房环境灵活设计热交换室的大小和形状 ;
     2、 热交换器采用常用的铸铁换热片, 造价低、 耐腐蚀 ;
     3、 因热泵有强大吸力和换热部分的新颖设计, 可将余热回收、 利用最大化。 附图说明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余热回收示意图 ;
     图 2 是热交换室和热交换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 热泵, (2)、 热交换室, (3)、 热交换器, (4)、 输热管道, (5)、 排气管道, (6)、 锅炉供水管道, (7)、 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 (8)、 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 (9)、 热交换器进口, (10)、 吸热管道, (11)、 热交换器出口, (12)、 锅炉烟囱入口处, (13)、 锅炉进水管道, (14)、 换 热单元, (15)、 换热单元连接器, A、 锅炉, B、 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
     在图 1 的实施例中, 锅炉烟囱入口处 (12) 插入吸热管道 (10) 的一端, 吸热管道 (10) 的另一端与热泵 (1) 的进口连接, 热泵 (1) 的出口连接输热管道 (4), 输热管道 (4) 的 另一端与热交换室 (2) 中的热交换器进口 (9) 连接, 热交换器出口 (11) 连接排气管道 (5) ;热交换器 (3) 浴于热交换室 (2) 的水中, 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⑦与锅炉供水管道 (6) 连接, 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 (8) 连接锅炉进水管道 (13)。
     热泵 (1) 通过吸热管道 (10), 在锅炉烟囱入口处 (12) 把欲予排放的余热吸进, 经 输热管道 (4) 将余热送入浴于热交换室 (2) 水中的热交换器 (3), 余热经热交换器 (3) 与水 换热, 加热热交换室 (2) 中的水, 经加热的水通过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 (8) 进入锅炉 A, 降低 了燃料提升水温的幅度, 减少燃料用量, 同时, 因采用强大吸力的热泵 (1) 吸热, 可以达到 余热回收尽可能彻底的效果。
     在图 2 的实施例中, 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 (7) 和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 (8) 分别与 锅炉进水管道 (13) 和锅炉供水管道 (6) 连接, 即热交换室 (2) 置于锅炉 A 的供水路径上。 而接受锅炉 A 供热的热使用单元既是热的消耗单元, 也就是锅炉供水管道 (6) 属不间断的 在给锅炉 A 供水。热交换器 (3) 不间断的接受热泵 (1) 供给的余热所加热的水, 其实质是 流动的水, 即被加热的水通过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 (8) 不间断的流进锅炉 A, 低温水又不间 断的由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 (7) 流进热交换室 (2) 进行补充, 因此热交换室 (2) 的水温不 会太高, 即回收的余热二次流失率很低。
     在图 2 的实施例所显示的, 热交换器 (3) 由若干个换热单元 (14) 组成, 并由换热 单元连接器 (15) 连接, 可以灵活组合, 即可以灵活设计热交换室 (2) 的形状和大小, 来适应 锅炉房的环境和锅炉的大小 ; 换热单元 (14) 所采用的是铸铁换热片, 造价低且能较大程度 的耐烟气腐蚀 ; 图 2 的实施例还显示, 热交换室出水连接口 (8) 和热交换器进口 (9) 在热交 换室 (2) 的同一方位上, 即同处于热交换室 (2) 的高温区, 而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 (7) 和热 交换器出口 (11) 又同处在对应的另一方位上, 即同处于热交换室 (2) 的低温区, 当余热经 换热单元 (14) 循环到热交换器出口 (11) 时, 接触的是由热交换室进水连接口 (7) 流进的 低温水, 达到了余热利用最大化的效果。

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在锅炉烟囱入口处(12)插入吸热管道(10),热泵(1)通过吸热管道(10)和输热管道(4)与热交换室(2)中的热交换器(3)连接,热交换器出口(11)连接排气管道(5);热交换室进水口(7)和热交换室出水口(8)分别连接锅炉供水管道(6)和锅炉进水管道(13)。通过管道热泵(1)吸进烟囱入口处(12)欲予排放的余热,并送入置于热交换室(2)中的热交换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蒸汽的发生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