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61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6186 A *CN103336186A* (21)申请号 201210550737.1 (22)申请日 2012.12.18 G01R 31/00(2006.01) G01R 27/02(2006.01) G01R 27/26(2006.01) G01R 19/00(2006.01) (71)申请人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 21 号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72)发明人 杨雪滨 范乃心 刘志宇 吴怀诚 李越鹏 陈翀 窦文君 孙艳鹤 田。
2、野 梅洪全 崔怡芳 李春泽 马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21115 代理人 宋铁军 周智博 (54) 发明名称 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 试验方法, 该方法包括对油浸式变压器和油浸式 并联电抗器的测量,(1) 对油浸式变压器进行测 试 : 采用屏蔽法测量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 电阻、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 绕组的介质损耗因 数测试 ; 电容型套管的和电容量测 试 ; 绕组泄漏电流测量 ;(2)油浸式并联电抗 器的测量 : 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 ; 本体的、 电容量测试 ; 套管的绝缘。
3、电阻 、 电容量测试。本发明缩短试验时间, 减少 了检修专业工作量, 降低了危险系数, 减少了定检 工作的成本指数, 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6186 A CN 103336186 A *CN103336186A* 1/2 页 2 1. 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对油浸式变压器和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测量,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 (1) 、 对油浸式变压器。
4、进行测试 : 变压器试验时 , 应拆开中性点和低压侧套管引出线 , 并用绝缘带固定好 ; 此外还应拆开变压器的铁芯和夹件的接地线 ; 、 采用屏蔽法测量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 测试高压绕 组、 中压绕组和铁芯时, 低压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测试低压绕组和铁芯时, 高压绕组和中压 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测试铁芯时,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 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 测试 : 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施加电压, 低压绕组、 铁芯 和夹件接至测量信号 ; 低压绕组施加电压,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接至测量信号 ; 高压绕组、 中压绕。
5、组和低压绕组施加电压, 铁芯和夹件接至测试信号 ; 、 电容型套管的和电容量测试 : 应用常规的正接线法进行, 同时, 将与被试套管 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加压 , 其余绕组端子均接地 ; 、 绕组泄漏电流测量 : 高中压绕组对低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时, 高中压绕组接直流发 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低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低压绕组对高中 压绕组铁芯和夹件的时, 低压绕组接直流发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高中压绕组铁 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高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对铁芯和夹件时, 高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 接直流发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铁芯和夹件。
6、, 微安表正极接地 ; (2) 、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测量 : 预试时拆除中性点套管引线及铁心、 夹件接地线, 拉开 线路侧隔离开关 ; 拉开隔离开关后, 高压套管还通过引线连接氧化锌避雷器 ; 、 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 : 测试部位为 : 绕组对铁心、 夹件的绝缘电阻, 此 时, 铁心和夹件接地, 外壳屏蔽 ; 、 本体的、 电容量测试 : 采用正接线测量绕组与铁心、 夹件的, 具体接线 为 : 绕组上施加电压, 测量信号接铁心、 夹件 ; 将绕组首尾头短接, 加压 10kV ; 外部所连设备及引线的测试电流由电桥电源提供, 该电流不流进测量系统 ; 、 套管的绝缘电阻、 电容。
7、量测试 : A、 一次对末屏绝缘电阻测试 : 将绕组短接,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套管,“L” 线接末屏,“G” 线接地 ; 这样, 测试 时外部设备 () 及套管瓷套外表面 () 的电流直接流回电源的负极 ; B、 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测试 :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地,“L” 线接末屏,“G” 线接高压套管 ; C、 电容量测试 : 将高压、 中性点套管端子短接, 加压 10kV, 测量信号由末屏取, 其 余套管的末屏可靠接地 ; 外连设备的电流由电源供给, 测试时保证介损电桥不超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8、) 步骤中的 步骤绕组泄漏电流测量时, 采用微安表串电阻并旁路电容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2) 步骤中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6186 A 2 2/2 页 3 步骤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时, 采用 2500V 兆欧表, 将绕组首尾头短接, 试验时 手持兆欧表的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6186 A 3 1/8 页 4 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属于变压器类设备的测量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新建 。
9、500 变电站比较紧凑, 检修人员不可以攀登支持瓷柱, 高空作业车无法 进入。特别是 500kV 设备引线也比较粗 (有的采用 4 分裂) , 拆引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可 能会影响正常的预试时间 ; 另一方面, 频繁拆装引线会带来引线接触不良的隐患, 并且, 由 于引线位置较高, 拆引线也会有潜在的人身安全问题。变压器套管和避雷器与母线相连接 的线引较短, 如果仅拆与试验设备连接引线端, 高压试验试验时安全距离不够, 所以拆引线 做高压试验则需要引线两端全部拆除, 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作业难度、 延长了停电时间、 增加 了作业强度、 降低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 : 本。
10、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其目的是解决以 往的方法所存在的难度和强度大、 安全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0004 技术方案 :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对油浸式变压器和油 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测量,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 (1) 、 对油浸式变压器进行测试 : 变压器试验时 , 应拆开中性点和低压侧套管引出线 , 并用绝缘带固定好。此外还应 拆开变压器的铁芯和夹件的接地线 ; 、 采用屏蔽法测量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 测试高压绕 组、 中压绕组和铁芯时, 低压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11、 ; 测试低压绕组和铁芯时, 高压绕组和中压 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测试铁芯时,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 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 测试 : 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施加电压, 低压绕组、 铁芯 和夹件接至测量信号 ; 低压绕组施加电压,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接至测量信号 ;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施加电压, 铁芯和夹件接至测试信号 ; 、 电容型套管的和电容量测试 : 应用常规的正接线法进行, 同时, 将与被试套管 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加压 , 其余绕组端子均接地 ; 、 绕组泄漏电流测量 : 高中压绕组对低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时, 高中压。
12、绕组接直流发 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低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低压绕组对高中 压绕组铁芯和夹件的时, 低压绕组接直流发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高中压绕组铁 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高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对铁芯和夹件时, 高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 接直流发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铁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2) 、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测量 : 预试时拆除中性点套管引线及铁心、 夹件接地线, 拉开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4 2/8 页 5 线路侧隔离开关 ; 拉开隔离开关后, 高压套管还通过引线连接氧化锌避雷器 ; 、 绕组。
13、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 : 测试部位为 : 绕组对铁心、 夹件的绝缘电阻, 此 时, 铁心和夹件接地, 外壳屏蔽 ; 、 本体的、 电容量测试 : 采用正接线测量绕组与铁心、 夹件的, 具体接线 为 : 绕组上施加电压, 测量信号接铁心、 夹件。将绕组首尾头短接, 加压 10kV。外部所连设 备及引线的测试电流由电桥电源提供, 该电流不流进测量系统 ; 、 套管的绝缘电阻、 电容量测试 : A、 一次对末屏绝缘电阻测试 : 将绕组短接,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套管,“L” 线接末屏,“G” 线接地 ; 这样, 测试 时外部设备 (R外) 及套管瓷套外表面 (R套表) 的。
14、电流直接流回电源的负极 ; B、 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测试 :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地,“L” 线接末屏,“G” 线接高压套管 ; C、 电容量测试 : 将高压、 中性点套管端子短接, 加压 10kV, 测量信号由末屏取, 其 余套管的末屏可靠接地 ; 外连设备的电流由电源供给, 测试时保证介损电桥不超载。 0005 (1) 步骤中的步骤绕组泄漏电流测量时, 采用微安表串电阻并旁路电容的方法。 0006 (2) 步骤中的步骤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时, 采用 2500V 兆欧表, 将绕 组首尾头短接, 试验时手持兆欧表的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0007 优点及效果 。
15、: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该方法更好的配合同业对标工作, 缩短停电时间, 进一步减少检修工作量, 提高安全可靠性, 在保证预试准确性的前提下, 进 行不拆线预试。 0008 附图说明 : 图 1 为测量绕组泄漏电流的原理图 ; 图 2 为微安表抗交流干扰接线图 ; 图 3 为油浸式并联电抗器高抗单元的接线方式 ; 图 4 为绕组对铁芯、 夹件绝缘电阻的测试接线图 ; 图 5 为高压套管一次对末屏绝缘电阻测试原理图 ; 图 6 为一次对末屏介损测试原理图。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类设备不拆引线试验方法, 该。
16、方法包括对油浸式变压器和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测量,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 (1) 、 对油浸式变压器进行测试 : 变压器试验时 , 应拆开中性点和低压侧套管引出线 , 并用绝缘带固定好。此外还应 拆开变压器的铁芯和夹件的接地线 ; 、 采用屏蔽法测量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 测试高压绕 组、 中压绕组和铁芯时, 低压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测试低压绕组和铁芯时, 高压绕组和中压 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测试铁芯时,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接地, 外壳屏蔽 ; 、 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测试 : 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施加电压, 低压绕组、 铁芯和 说 明 书 CN。
17、 103336186 A 5 3/8 页 6 夹件接至测量信号 ; 低压绕组施加电压,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接至测量信号 ; 高压绕组、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施加电压, 铁芯和夹件接至测试信号 ; 、 电容型套管的和电容量测试 : 应用常规的正接线法进行, 同时, 将与被试套管 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加压 , 其余绕组端子均接地 ; 、 绕组泄漏电流测量 : 高中压绕组对低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时, 高中压绕组接直流发 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低压绕组、 铁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低压绕组对高中 压绕组铁芯和夹件的时, 低压绕组接直流发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
18、高中压绕组铁 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高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对铁芯和夹件时, 高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 接直流发生器高压输出端, 微安表负极接铁芯和夹件, 微安表正极接地 ; (2) 、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测量 : 预试时拆除中性点套管引线及铁心、 夹件接地线, 拉开 线路侧隔离开关 ; 拉开隔离开关后, 高压套管还通过引线连接氧化锌避雷器 ; 、 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 : 测试部位为 : 绕组对铁心、 夹件的绝缘电阻, 此 时, 铁心和夹件接地, 外壳屏蔽 ; 、 本体的、 电容量测试 : 采用正接线测量绕组与铁心、 夹件的, 具体接线 为 : 绕组上施加电压, 测量信号。
19、接铁心、 夹件。将绕组首尾头短接, 加压 10kV。外部所连设 备及引线的测试电流由电桥电源提供, 该电流不流进测量系统 ; 、 套管的绝缘电阻、 电容量测试 : A、 一次对末屏绝缘电阻测试 : 将绕组短接,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套管,“L” 线接末屏,“G” 线接地 ; 这样, 测试 时外部设备 (R外) 及套管瓷套外表面 (R套表) 的电流直接流回电源的负极 ; B、 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测试 :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地,“L” 线接末屏,“G” 线接高压套管 ; C、 电容量测试 : 将高压、 中性点套管端子短接, 加压 10kV, 测量信号由末屏取,。
20、 其 余套管的末屏可靠接地 ; 外连设备的电流由电源供给, 测试时保证介损电桥不超载。 0010 (1) 步骤中的步骤绕组泄漏电流测量时, 采用微安表串电阻并旁路电容的方法。 (2) 步骤中的步骤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时, 采用 2500V 兆欧表, 将绕组首尾头 短接, 试验时手持兆欧表的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0011 以上方法的具体步骤、 原理及实验结果如下 : 一、 油浸式变压器 变压器试验时 , 应拆开中性点和低压侧套管引出线 , 并用绝缘带固定好。此外还应 拆开变压器的铁芯和夹件的接地线。 0012 1.1 绕组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若按常规方法 , 测量变。
21、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时 , 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 , 但由于不拆 高、 中压侧引线 , 测量高、 中压绕组对其余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时势必会将 CVT、 MOA、 高压 和中压侧引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也测量进去, 使测量结果偏小。 因此应采用外壳屏蔽法测量 绕组间和绕组与铁芯、 夹件间的绝缘电阻。 0013 外壳屏蔽法接线方式。优点是可消除 CVT、 MOA、 高、 中压引线以及套管表面绝缘电 阻的影响 , 测得绕组间和绕组与铁芯间真实的绝缘电阻。缺点是不能用来测量绕组对地的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6 4/8 页 7 绝缘电阻。具体测量如表 1 所示。 表 1 外壳屏蔽法测量顺序和具。
22、体部位 0014 应当说明 , 采用外壳屏蔽法时 , 兆欧表的 E 端处于高电位 ( 大多数兆欧表 如此 ) , 为防止铁芯承受过高电压 , 不应将铁芯接于 E 端。该变压器铁芯的夹件在内部有 一个固定接地点 , 因此 , 其夹件不能接入兆欧表测量。 0015 表 2 为 500kV 变压器在不拆高、 中、 低压套管引出线的情况下 , 用常规法和外壳屏 蔽法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的试验结果 ( 已换算到 20 ) 对比。从表 2 可见 , 由于接线方式不 同 , 测试数据相差甚远 , 常规法测得的数值偏小 , 不能反映绕 组间绝缘的真实状况。 表 2 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得的绝缘电阻 0016 1.2 。
23、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 按常规方法采用Q S1型西林电桥(或其他测试设备)的反接线法进行测量时,与绝缘 电阻的测量一样 , 要求将非被试绕组全部短路接地。这种常规反接线法测得的是被试绕组 连同套管对其它绕组及地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 但由于不拆变压器高中压套管引出线 , 势必把CVT和套管引出线等对地的等值介质损耗因数也测量进去,使测量结果不能反映真 实情况。因此 , 必须改变传统的测试方式 , 采用正接线法来测量绕组间和绕组与铁芯、 夹 件间的介质损耗因数 , 具体接线方式如表 3 所示。 表 3 测量变压器绕组介损的接线方式 0017 试验时, 对于具有多点接地的夹件和铁芯不应接到测。
24、量信号上。 为了避免因绕组 电感和空载损耗的影响而造成各侧绕组端部和尾部电位相差较大 , 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 应将各绕组分别短路。 0018 表 4 为 500kV 变压器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测量结果。由表 4 可见 , 接线方式不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7 5/8 页 8 同 , 结果相差甚远。尤其是序号第 6 个和第 7 个相比 , 不拆套管引出线测得的电容量是拆 除套管引出线的 4.1 倍。 表 4 变压器 tan 测量结果对比 0019 1.3 电容型套管的和电容量 测量电容型套管的和电容量时 , 按常规采用正接线进行即可。但必须注意 , 若 按测量单套管 的方法而。
25、不注意变压器线圈连接的影响 ( 如被测量套管的导电杆加 压 , 其余各相套管导电杆悬空 , 且其它线圈均开路 ) , 则会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产生 测量误差的原因 , 则是由于绕组的电感和空载损耗而引起的 , 即由于测量时绕组接线不 正确产生的。误差的大小与变压器的容量、 结构和套管型式有关。为了消除和减少测量误 差 , 应将与被试套管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加压 , 其余绕组端子均接地。 0020 1.4 绕组泄漏电流 按常规方法进行绕组泄漏电流试验时的加压部位与测量绝缘电阻相同 , 微安表接在 高压端。但由于不拆除高中压引线 , 势必把 CVT、 MOA、 高中压引线对地、 套管表面等的。
26、泄漏 电流也测量进去 ,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接线方式 , 采用与绝缘电阻外 壳屏蔽法类似的接线方式 , 具体如表 5 所示。 表 5 变压器绕组泄漏电流试验接线方式 0021 表 5 中序号 1 的接线图如图 1 所示。显然 , 除了表 5 所示的微安表外 , 还可利用 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端的微安表或另外接微安表读取总泄漏电流 , 对两个微安表的读数 进行对比分析 , 这样更有利于对测试结果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0022 由于变压器上受到的交流干扰电流较大 , 微安表指针抖动范围较大。为了消除 交流干扰电流对微安表读数的影响 , 可以采用微安表串电阻并旁路电容的方法 , 图 2。
27、 所 示。 0023 二、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以 500kV 并联电抗器为例, 预试时拆除中性点套管引线及铁心、 夹件接地 线, 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拉开隔离开关后, 高压套管还通过引线连接氧化锌避雷器, 如图 3 所示。 500kV 电抗器的高压预试项目包括 : 绕组直流电阻 ; 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 ;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8 6/8 页 9 绕组的; 电容型套管试验 ; 铁心、 夹件的绝缘电阻。 0024 2.1 绕组绝缘电阻、 吸收比、 极化指数 由于不拆高压引线, 还按常规试验方法测试, 势必会将高压引线及所连接设备对地的 绝缘电阻也测进去, 使测。
28、量结果偏小, 不能真实反应高抗的绝缘状态。 另外, 铁心、 夹件的直 流对地电压不宜超过 2500V 考虑上述因素, 采用外壳屏蔽法测试, 试验接线列表如表 6. 表 6 绕组对铁心、 夹件绝缘电阻的测试接线 方法项目L 线 E 线G 线 测试部位 外壳屏蔽法绕组对铁心、 夹件绕组 铁心、 夹件外壳 绕组对铁心、 夹件的绝缘电阻 测试原理见图 3。采用 2500V 兆欧表, 将绕组首尾头短接, 按表 6 及图 4 进行接线。试 验时手持兆欧表的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0025 图 4 中虚线右侧部分为兆欧表内部接线, 虚线左侧为外部试验接线。由图 14 可看 出, 由于 “G” 端接地, 而。
29、且 R套、 R外远远大于 RA, 所以 R套、 R外基本没有电流。R铁对地、 R夹对地的 电流由电源提供, 电流不经过兆欧表的电流绕组, 直接流回电源负极, 这样, 所测值为 R绕对铁 和 R夹对铁(绕组对铁心、 夹件的绝缘电阻) 。 0026 按上述试验方法进行了某变电所高抗绝缘电阻测试, 拆线和不拆线的试验数据见 表 7 0027 表 7 某 500kV 高抗绝缘电阻测试数据 0028 0029 2.2 本体的 tan、 电容量测试 0030 按常规反接线测试, 把避雷器和套管引出线等对地的等值 tan 也测量了进去。 为此, 采用正接线测量绕组与铁心、 夹件的 tan, 具体接线 . 为。
30、绕组上施加电压, 测量信号 接铁心、 夹件。 将绕组首尾头短接, 加压10kV。 外部所连设备及引线的测试电流由电桥电源 提供, 该电流不流进测量系统。 0031 表 8 为表 7 中同一高抗接线与不接线的 tan、 电容量测试数据。由表 8 可看出, 不拆线比拆线所测电容量要小很多, 这是由于两种方式所考核的部位不同, 不拆线预试不 包含绕组对地的电容量。 0032 表 8 某 500kV 高抗 tan、 电容量测试数据表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9 7/8 页 10 2.3 套管的绝缘电阻 tan、 电容量测试 2.3.1 一次对末屏绝缘电阻测试 将绕组短接, 采用 25。
31、00V 兆欧表,“E” 线接套管,“L” 线接末屏,“G” 线接地, 高压套管一 次对末屏绝缘电阻测试原理见图 5。这样, 测试时外部设备 (R外) 及套管瓷套外表面 (R套表) 的电流直接流回电源的负极。由于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 (Rm) 远远大于兆欧表的限流电阻 RA, 末屏对地造成的测试误差可不予考虑。 2.3.2 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 采用 2500V 兆欧表,“E” 线接地,“L” 线接末屏,“G” 线接高压套管 2.3.3tan、 电容量测试 进行介损测试时, 和套管相连的氧化锌避雷器隔离开关能够承受 10kV 的交流电压。使 用 2618C 介损电桥, 采用正接线测量, 将高压、 中。
32、性点套管端子短接, 加压 10kV, 测量信号由 末屏取, 其余套管的末屏可靠接地。 外连设备的电流由电源供给, 测试时保证介损电桥不超 载, 原理图见图 6。图 6 中虚线左侧为 2618C; 电桥内部原理图, 虚线右侧为外部试验接线。 由于所连外部设备阻抗很大, 且电流直接流回 PT 末端, 不经过 R2(电流传感器) , 对测试数 据没有影响。另外, R2(电流传感器) 的阻抗仅 8, 远远小于末屏对地的阻抗, 几乎没有分 流, 其 影响可忽略。 表 9 为同表 7 同一台高抗高压侧套管的绝缘电阻 tan、 电容量测试数据。 表 9 某 500kV 高抗高压侧套管测试数据表 三、 拆引线。
33、试验注意事项 3.1 由于不拆一次引线试验比拆引线试验干扰和感应电压要大。因此 , 试验时应采用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10 8/8 页 11 抗干扰的测量设备和采用屏蔽线 , 同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 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3.2 注意对不拆引线试验数据与历年拆引线数据对比, 如遇到数据异常, 建议拆除引线 重新做一次试验。 四、 不拆引线应用情况 : 本发明缩短试验时间, 减少了检修专业工作量, 降低了危险系数, 减少了定检工作的成 本指数, 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说 明 书 CN 103336186 A 11 1/4 页 12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6186 A 12 2/4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6186 A 13 3/4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6186 A 14 4/4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6186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