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螺旋筛网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由合成材料制成的金属丝 2 缠绕成单独的线圈 5 以便制造 螺旋筛网 12 的方法, 该线圈在一个工作面 10 上横向重叠交错地插入且通过插入金属丝 11 互相平行连成穿透形面状, 其中, 该线圈 5 在缠绕后并排储存在该工作面 10 上且在该工作 面 10 上通过一个连接装置 9 进行嵌合并且通过该插入金属丝 11 互相连接在一起。
背景技术 这样的螺旋筛网在专业领域也标记为螺旋形筛网, 从大约 1970 年制造出并且被 用作覆盖物或者在造纸机中作晾干筛网。更广泛的运用是作为运输筛网和泥沙沉淀 - 排水 过滤器。
筛网及其制造方法在专利文件 EP0 017 722 A1 和相对应的文件 US-PS4346 138 中已经公开, 其中螺旋通过一个具有一个旋转摆动的圆锥体的卷绕设备以一种接连的刺的 形状生成, 以此才可以连结成另外的螺旋。这种螺旋是热塑形并且总是单独地储存在一个 收集容器中, 该容器与卷绕设备同步旋转, 因此缠绕在一起就不能分开。 通过向另一螺旋中 侧向插入可以改进这种螺旋并且插入金属丝的工作在可分开的机器上进行。
在德国狄金巴赫的 Fa.LEO 精密仪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标题为 “连接机器 AS-60” 的文章中已经公开了以下内容, 60 个单独的由 60 个储存和传输容器构成的预制螺 旋, 从一辆大卡车上移下来并且在已说明的连接机器上通过 59 个插入金属丝互相连接在 一起。其中产生了该螺旋一半向右旋转且另一半向左旋转, 接着相互连接在一起。已经公 开的技术有一个具有一个工作面的桌子和一个具有 60 个单长丝轴, 其上具有插入金属丝 和一个车床的背景技术。
一个卷绕设备的原理在专利文件 DE-AS1 956 321 中已经公开。
在专利文件 DE35 45 805 A1 中公开了两条有分歧由螺旋形合成材料单长丝来制 造平面形的道路。一方面, 在专利文件 DE35 45 805 A1 的引言中已经公开了, 通过一个卷 绕机器以螺旋形段落连接来制造较高斜率的螺旋, 也就是说较大的螺旋间隔。并且这种螺 旋没有中间轴承直接通过一个连接设备传输。 虽然后来这种论调通过安装和分离由沉寂下 来。另一方面, 更多的公开的方法被说明, 一种容器中具有两个支架的方法受到欢迎, 但是 在大型的预制螺旋建中中还是产生了容器中螺旋结在一起解不开的状况。 已公开的技术中 又推出了在更多的圆筒状容器中见支撑, 虽然没有大型螺旋间隔但这样仍然在第一次连接 过程中通过加热, 插入和散热成功了。 该连接设备也被标记为一种方法, 它是被固定地设置 在所有的设施例中并且包括 8 条轨道, 这些轨道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尖角形并且对一条 轨道就有双倍的宽度使之联合。 然后由八条螺旋通过插入金属丝形成具有有限长度和宽度 的卷状结构, 然后再次插入金属丝才能彼此连接在一起。虽然具有一个固定的连接设备不 太可能, 但是可以通过连续地方式制造筛网和过滤网, 它们已经具有一个几乎接近的宽度 和长度。关于这样附加的连接设备的文件也沉寂了。
已公开的制造方法和装置成本都过高。 然而对于上述工作台来说至少需要一个操
作人员。 具有单独单元的生产还有一个缺点就是, 大量的消耗, 在每一个制造点都会产生消 耗。因此, 在卷绕机器上生产的螺旋必须完全固定、 自由扭转和尺寸精确, 因为由于生产技 术的原因, 在这些螺旋到达连接台得到进一步改进之前, 最少螺旋的一部分必须固定在储 存容器中更多天。接下去最初的资金就会相应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相对地以这个目的为基础, 说明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 以这种方法和这种 装置可以通过转向和插入金属丝制造筛网, 在成本低 ( 人力、 能源和资金成本 )、 风险小、 时 间消耗少的同时拥有高精确性和高复制性。
上述提出的任务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解决, 其中,
a) 该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卷绕设备在该工作面上面生成并且在热塑形之后通 过一个位于一个传输轨道附近的所述连接设备的运动储存在该工作面上,
b) 上述线圈继续通过其卷绕设备运动并且通过下游在所述传输轨道和上述之前 储存的线圈之间的连接设备储存在该工作面上,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之前储存的线圈通过 该连接设备的运动环绕一个在该工作面上的重叠范围被转移到与其相对的方向, 其中 c) 所述最后储存的线圈总是通过至少一个插入金属丝互相连接。
因此可以首先解决上述提出的任务, 因为可以通过转向和插入金属丝制造筛网, 在成本低 ( 人力、 能源和资金成本 )、 风险小、 时间消耗少的同时拥有高精确性和高复制性。 它可以使一个连接的工作过程连续的排列在一台唯一的机器上使其统一, 这样主要可以具 有低重量并且为此也只要一个操作人员和一个主要的小操作平面就完全可以满足生产。 这 种螺旋的微型几何形状在传输、 中转运输、 中转储存和与此相连的时间以及力量条件的变 化不会再发生。 原料需求和废物回收都会减少。 可能废物会减少到所用原材料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在同等甚至质量更好的情况下, 一项重要的生产消耗会降低。唯一的组成元件同 已公开的真实的卷绕设备一样重为 500kg 并且一个大约 2 平方米的单独的操作面按照小型 规格置于工作面上部, 该工作面重量小于 5kg。
本发明设计的方法还具有一些特别的优点, 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连接在一起 :
上述线圈各自通过一个 S 形的传输道通过该连接设备显示出传输, 该传输道的 上部末端与该卷绕设备对齐并且该传输道的下部末端呈弧形与该工作面对齐,
在相同的工作面上更多的具有连接设备的卷绕设备空间可移动地穿过,
附属于插入金属丝的装填金属丝被插进已经连接在一起的螺旋中,
所述线圈通过主干体上金属丝的缠绕产生, 其表面在所述线圈的传输方向上减 少, 并且所述主干体通过一个气流加热继续传输, 在此过程中, 所述被转向的金属丝转变成 一种放松状态。
所述线圈在气流加热到一个温度之后, 在可使其变软的温度之下散热。所述该线圈的路线在卷绕设备和该连接设备之间并通过一个感应设备, 并且一 个预定路线的偏差可由一个驱动机通知, 所述卷绕设备和所述连接设备在该工作面上的运 动速度与该连接过程相适应。
在该工作面上的该面状形通过一个加热装置变得平滑且变成一个预定的厚度 并通过散热定形。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螺旋筛网具有至少一个卷绕设备的装置, 通过所述由 合成材料组成的金属丝可塑成单独的线圈, 具有至少一个工作面, 在该工作面上可储存所 述线圈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连接装置, 通过该连接装置上述线圈在相反方向上互相插入并且 通过插入金属丝相互平行两成面状
这样的一个装置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并且具有同样的优点, 其特征在于,
a) 该连接设备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工作面上,
b) 所述至少一个卷绕设备以这种方式设置在该工作面的上部, 该线圈在缠绕之后 并排储存在该工作面上并且该工作面上经过该连接设备在所述线圈横向移动后通过该插 入金属丝互相连结。
本发明设计的装置还具有一些特别的优点, 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连接在一起 :
a) 一个工作面的上部至少一个用于该线圈的卷绕设备并且在该工作面上设置一 个传输轨道用于所述线圈的储存和调整,
b) 该连接设备在该卷绕设备的下游, 通过在该传输轨道和所述之前已储存的线圈 之间的该连接设备在该工作面上储存另一个线圈,
c) 该工作面上在两者中最后储存的线圈之间设置一个用于一个插入金属线的传 输的插入设备。 该连接设备显示出一个 S 形的传输道, 该传输道的上部末端与该卷绕设备对齐 并且该传输道的下部末端呈弧形与该工作面对齐。
该工作面设置一个插入设备用于将一种装填金属丝装填进至少一个的线圈中。
在所述同一个工作面上多次可移动的空间的设置具有连接设备的卷绕设备。
为了制造所述线圈可通过将金属丝缠绕主干体, 其横表面的该线圈的传输方向 上减少, 并且该主干体被一个加热室环绕, 通过该加热室实施一种气流加热,
该连接设备在该卷绕设备的下游, 其中,
a) 该连接设备沿着该传输轨道的方向可移动,
b) 该连接设备具有一个地面和至少一个侧面, 其中, 设置一个用于该线圈的传输 通道, 通过该传输通道该线圈传输到所述底面的下面, 其中,
c) 在底面的下部设置具有一个高度的传输剖面, 该高度符合该线圈的高度 H, 其 中该传输剖面成长柄勺形, 上述之前已储存的线圈在该传输轨道的相反方向上可移动, 所 述新传输的线圈与上述之前已储存的线圈重叠在一起。
该传输主体的所述底面与该工作面平行且上述的侧面与传输轨道平行。
用于形成和排除所述线圈的卷绕设备和主干体的轴线在该连接设备的方向上 与该工作面形成一个位于 15 至 60 度之间的尖角。
该卷绕设备在一个用于传输金属丝的制动设备上游。
为了集中该线圈的路线在该卷绕设备和该连接设备之间设置一个感应设备, 这 样可以探测到一个预定路线的偏差并由一个驱动机得到通知, 该卷绕设备和该连接设备在 该工作面上的运动速度与连接入口过程相适应。
在该工作面上设置一个加热装置, 通过该加热装置使该成形表面变均匀平滑且 达到一个预定的厚度。
在有更多的卷绕设备同时设置其位于分开的车盘旁, 把这些车盘彼此独立地设
置在一个位于该工作面上部的传输框架上, 并且各自通过一个用于感应该线圈的运动路线 的感应设备, 一个调节设备和附属的驱动机在该工作面上面可移动。
所述用于该卷绕设备的运行的驱动机通过小齿轮与一个设置在该传输框架上 的共有的齿条连接在一起。
把另一个车盘设置在该卷绕设备上, 该车盘通过一个变速箱和一个具有另一条 齿条的齿轮连接在一起, 该齿条同样设置在该传输框架上, 并且该车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 使金属丝转向的储存线圈。
所述具有至少一个储存线圈其中又至少一个设置在卷绕设备上的车盘的间隔 可补充调节。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根据下列附图 1 至 7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子和本发明的效果 及更多的优点。
图 1 为该装置主要组成部分的一个侧视图图示,
图 2 为图 1 按比例放大后的剖面图,
图 3 为图 2 中右部分按比例再次放大后的平面图,
图 4 为一个具有与其用线相连的连接设备的线圈设备的侧视图,
图 5 为一个连接设备从侧面看的立体图,
图 6 为根据图 5 的一个该连接设备从底部往上看的立体图,
图 7 为一个螺旋筛网分别与一个用于插入金属线和一个用于装填金属线的插入 设备共同作用的一个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案 :
图 1 中右边是一个具有由一种热后可塑性塑料制成的一个单长丝的金属丝 2 的储 存线圈 1, 该金属丝被一个具有制动滚筒的制动装置 3 以一种众所周知的滞后效用传输。 然 后, 该金属丝 2 被传输到一个卷绕设备 4, 该绕线设备将所述金属丝 2 制成一个线圈 5。在 该线圈段 5a 内具有一个主干体 26( 如图 4 中所示 ), 该主干体向所述线圈 5 传输的方向逐 渐尖细, 因此可以显示该线圈 5 的周长。
然后该线圈 5 通过一个加温的加热室 6, 在该加热室中, 所述线圈 5 通过一个横向 的定向热气流在传输中变得松弛。 然后再次通过接下来的一个散热道 7, 该线圈 5 的几何形 状最终固定下来 ( 椭圆形, 跑道的形状 )。 在该散热道 7 之后的是一个用于探测和控制所述 线圈 5 在进入连接设备 9 之前的路径的感应设备 8, 该连接设备和上述卷绕设备 4 的共同作 用接着将根据图示 4 至 6 进一步说明。
通过该连接设备 9, 一个单独的线圈段被设置在如图 2 中所示的工作面 10 上, 这样 该单独的螺旋交错的结合并且进一步重叠, 因此可以将插入的金属丝 11 插进各自的重叠 范围 ( 如图 7 所示 )。这里更容易理解为一个螺旋筛网 12 的一段垂直地设置在该工作面 10 上。实际上该螺旋筛网 12 是平置于该工作面 10 上的, 也就是说, 上述图 1 是垂直地显示 的, 恰好对应的图 2 是水平显示。此外随着插入的金属丝 11 也可以将装填金属丝 13 平行 地插进该螺旋筛网 12 中, 这在图 3 和图 7 中还会作进一步的说明。该螺旋筛网 12 最终以可控的速度通向传输滚筒 14, 随后紧接着的是一个具有用 于该螺旋筛网 12 的水平接触面的加热装置 15, 通过该加热装置可以使所述螺旋筛网 12 的 厚度均匀并使之平滑。最终该螺旋筛网 12 向传输方向成卷。
根据图 2 所示, 该工作面 10 是一个机器支架 17 的水平上表面, 该机器支架上立着 一个门形的传输框架 18, 该门形框架旁边空间移动地设置了四个卷绕设备 4, 这些在这里 只是简单说明, 将会根据图 3 和图 4 作进一步说明。在这些绕线设备 4 之后该螺旋筛网 12 的传输方向中再次出现了所述传输滚筒 14 和所述用于使螺旋筛网 12 变平滑的加热装置 15, 然后通过一个散热设备 19 使之形状固定。随之该螺旋筛网 12 再次可控地经过一双滚 筒 20 向下传输成卷。
图 3 和图 4 结合之前的附图标记再次显示了具有该传输框架 18 的所述工作面 10。 该传输框架旁边分别设置了两个车盘 21a 和 21b, 每个车盘都具有一个卷绕设备 4 和与之附 属的所述加热室 6, 所述散热道 7 以及所述连接设备 9。在该传输框架 18 上还具有一个附 有两个储存线圈 22 的车盘 21c, 每个储存线圈 22 都具有一个单长丝金属线 2, 该金属线各 自经过一个附属于卷绕设备 4 的制动设备 23 继续传输。该车盘 21c 通过一个具有一个未 显示出的小齿轮的变速箱 21e 加速, 该小齿轮嵌合在一个齿条 21d 中。该车盘 21c 向车盘 21a 和 21b 提供补充。这种连接设备 9 将根据图 4 至图 6 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 该卷绕设备 4 按范围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螺旋筛网 12 的传输方向上, 该 范围与两个相互连接的线圈 5 的距离相符。在该传输方向的垂直方向按上述的范围移动地 设置了这种卷绕设备 4, 因此在每两个卷绕设备 4 之间总是存在着所述加热室 6、 所述散热 道 7 和所述连接设备 9。分别用于插入金属丝 11 和装填金属丝 13 的储存轴 11a 和 13a 以 及附属的插入设备 11b 和 13b 同样连续地设置在该螺旋筛网 12 的传输方向上。
所述车盘 21a 和 21b 的运动方向沿着传输框架 18 与一个传输轨道 24 平行, 该传 输轨道设置在所述工作面 10 上且对于该单独的线圈 5 的连接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将 在下文中继续说明。
图 4 结合之前的附图标记进一步显示出如下细节, 该最终显示出的车盘 21b 具有 所述的绕线设备 4。在一个机箱 25 中该绕线设备具有一个这里未进一步强调的回转轴, 该 回转轴具有一个偏离中心的传输道, 所述金属线 2 通过该传输道传输。从该机箱 25 向外显 示出一个不转动的主干体 26, 在该主干体 26 上所述金属丝 2 通过回转的传输道连续卷起并 且在平面图中该金属丝从左上到右下成剑形, 该剑形起点集中性较强至末端集中性逐渐变 弱。因此, 所述线圈 5 从该主干体 26 末端 26a 中获得了传输或者说滑下所需要的自由度。 该驱动和该主干体 26 的轴线在具体实施例中与所述工作面 10 形成 45 度角。该加热室 6 和该散热道 7 环绕着具有线圈 5 的主干体 26, 为了使之一目了然这里将进一步说明。
该车盘 21b 旁边在一个支架 27 和一个十字块 28 上也固定着上述连接设备 9, 该连 接设备的下面在工作面 10 上与所述传输轨道 24 水平且可移动 ( 如图 3 所示 )。随后通过 一个支撑榫 29 调整高度。该连接设备 9 具有一个用于当下固定所述线圈 5 的一个传输道 9a。
为了使其处于最优化的运转中, 在所述 26a 末端和所述传输道 9a 的上端水平面入 口之间的该线圈 5 设计为一段向下逐渐变弱的路径, 该段路径对于所述线圈 5 的螺旋距离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且是持续不变的。为此, 在这段线圈 5 的自由路径中设置了一个感应设备 30, 该感应设备的测量信号传输到调节装置 31。该调节装置控制着一个处于所述车盘 21b 上的驱动机 32, 该驱动机与所述传输框架 18 上的一个齿条 33 中的一个小齿轮嵌合。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元件是图 5 和图 6 所示的该连接设备 9。该连接设备在 S 形蜿 蜒的传输道 9a 外具有一个底面 9b, 该底面在设备中水平与所述工作面 10 可动, 还有一个侧 面 9c, 该侧面在设备中沿着所述传输轨道 24 的方向可动。一个长柄勺形的传输剖面 9d 超 出了所述底面 9b, 该超出的高度 H 与一个线圈 5 的高度相符且该超出的宽度 B 与一个第一 线圈 5 和一个第二线圈 5 插入其中的宽度范围之间的范围差相符。由此可知, 一个已经设 置在所述工作面 10 上的线圈 5, 在前行过程中通过具有随后嵌入的线圈 5 的所述连接设备 9, 环绕着所述工作面 10 上垂直于所述传输轨道 24 的这样一个范围被转移, 因此预期的两 个相邻的线圈 5 的重叠使一个插入的金属线 11 能够插入或者织入。显然, 该传输道 9a 向 该侧面 9c 的方向是开放的, 因此该新传输的线圈 5 也通过所述传输轨道 24 被传输。
图 7 尽可能与图 3 相符地显示了一个螺旋筛网 12 的一个大面积的平面部分, 该部 分可能有六米或者更宽, 前面有一个用于成组插入金属线 11 的插入装置 11b 和一个可选择 放置的用于插入所谓的装填金属线 13 的插入装置 13b, 这些通常显示为一个长方形形状。 图 7 还显示出, 所述线圈 5 以相反于线轴的方向交替地传输, 但这些并不是强制性的。 如图 3 至图 6 所示的这些由卷绕设备 4 和链接设备 9 组成的闪光的运动, 对比图 7, 通过在之前范围内的周期性转向, 按照图 3 和图 4 中箭头所示就形成了所述螺旋筛网 12 的开头。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 相对于前进运动时所述车盘 21a 和 21b 以及它们的附加装 置抬高了几毫米, 大约 2mm。
本发明设计方案的更多优点如下,
作 为 所 述 金 属 丝 或 者 说 单 长 丝 的 原 材 料 的 塑 料 由 Polyester, Ryton, PEEK, Polyamid, PPS 等组合而成。所述特别设置为线轴头部的绕线设备, 具有一个特别设置为电 子调控的滞后制动的前进驱动。随后是一个用于将圆形单丝塑成平面金属丝的塑形设备。 所述气流接触加热是通过一种电子调节达到且维持受原料限制的温度, 以每次需要的固定 温度加减 0.5 度为最大波动范围。
单独螺旋段和螺旋筛网的分离装置排出和卷起装置一样设置。 所述插入金属丝的 插入装置可以设置为固定且集中的装置, 也可调节进料装置以便准确定位在连接入口之间 的插入金属丝。相似的如果情况可能首先选择入口装置用于装填金属丝。所述作为一个工 作桌的上表面的最好是可加热的工作面可以附加一个平滑装置和 / 或一个固定设备用于 所述插入金属丝。特点在于一个全套的运行或者自动控制具有一个 PC 和一个用于控制或 者调节所有接口连接的方法。
附图标记
1 储存线圈
2 金属丝
3 制动设备
4 卷绕设备
5 线圈
5a 线圈段
6 加热室
7 散热道 8 感应设备 9 连接设备 9a 传输道 9b 传输道底面 9c 传输道侧面 9d 传输道剖面 10 工作面 11 插入线圈 11a 储存轴 11b 插入设备 12 螺旋筛网 13 装填金属丝 13a 储存轴 13b 插入设备 14 传输滚筒 15 加热装置 16 排出滚筒 17 机器支架 18 传输框架 19 散热设备 20 双滚筒 21a 车盘 21b 车盘 21c 车盘 21d 齿条 21e 变速箱 22 储存线圈 23 制动设备 24 传输轨道 25 机箱 26 主干体 26a 末端 27 支架 28 十字块 29 支撑榫 30 感应设备 31 调节装置 32 驱动机33 齿条 H 高度 B 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