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空气或物体表面起到杀菌、脱臭、防霉、净化空气作用,采用蜂窝状微孔结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进行混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并能满足环保及客户不同花型要求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由经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织造采用的经、纬纱线均为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经向密度为641——964根/10cm,纬向密度为472——669根/10cm。
所述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的强力不低于170CN,断裂强力CV%控制在8%以内,条干均匀CV%控制在12.5%以内,重量CV%控制在1.8%以内,伸长不匀率在10.0%以下。
上述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
包括以下步骤:
(A)、清花工序:
选用光催化纤维和的细旦天丝作为原料,投料前对原料喷洒水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进行预处理,将纤维均匀松开,堆放高度控制在50-60cm,在温度25-28℃、湿度68-72%下,堆放平衡24小时,使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渗入到纤维中,保证纤维在以后各道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以防止静电;
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措施如下:用浓度为1.0-2.5%的非离子抗静电剂,喷洒时喷雾器喷出的水雾,使纤维受潮均匀,喷洒完毕后,要把纤维每隔24-48小时翻拌一次,共翻拌2次,然后闷16小时,再摊开阴干8小时后再进入下一个生产工序,以保证纤维的可纺性及纱线的最终质量;
(B)、梳棉工序:
控制温度26-28℃,湿度70-72%,梳棉锡林速度330转/分钟,道夫速度17-19转/分钟,盖板速度120-160转/分钟;
由于光催化纤维的强力比普通涤纶低,其纤维强力在2.8-3.5CN/detx之间,梳棉速度比棉纯纺慢6-10%,选用大角度刺辊针布(AT5600×05611)、低齿高密锡林针布(AC2515×01660),以解决转移难、分梳不足的问题,使梳棉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C)、并条工序:
工艺参数采用“较大罗拉隔距、减小后区牵伸、增大前区牵伸”的原则,其中罗拉隔距为8×16mm,末并后区牵伸缩小到1.19倍,经过工艺调整,熟条条干CV值可达2.4%;
(D)、粗纱工序:
粗纱主要工艺参数配置与质量指标如下:罗拉隔距为25×30mm,后区牵伸1.25倍,粗纱定量为4.2g/10m,粗纱捻系数为90,粗纱条干CV%值为4.6%,粗纱断头率为1.5根/(100锭·h),质量稳定,生产顺利;
(E)、细纱工序:
罗拉隔距为18×23mm,后区牵伸为1.25倍,锭速为14000转/分钟,钳口隔距为2.5mm,前罗拉速度为135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00,成纱条干CV%值达不高于12.5%,细节2个/千米、粗节24个/千米、棉结90粒/千米,单纱强力不低于170CN;
(2)、整经:
分批整经,整经根数为610-730根;
(3)、并轴、浆纱:
以减摩为主、增加强力、控制伸长为原则;卷绕硬度控制在50-55之间,保证经纱退绕张力均匀、稳定;回潮率控制在3-5%,车速60转/分钟,保证上浆均匀、稳定;使用荷兰进口T5组合浆料,保证浆液高浓、低粘,加强纱线渗透,保证上浆率;
(4)、上机织造:
车速控制在380转/分钟,开口时间为300°。
本发明还通过以下措施实施:所述步骤(4)之后,还设有检验整理步骤:验布机速度15-20米/分钟,验布时对布的正面进行六项小修,修布时,以修脱纱、纬缩、跳花为主。
所述步骤(3)之前还设有一个花型设计步骤:根据花型要求确定相关数据。
所述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中光催化纤维的含量为30-50%,细旦天丝的含量为5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与目前使用的大提花面料相比,色泽好,纹路清晰,立体感强,原料采用光催化纤维和天丝纤维,不仅具有天丝优良的吸湿性、柔滑飘逸性、舒适性等特点,更能对对区域内的空气或物体表面起到杀菌、脱臭、防霉、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生产工艺简单,并能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1进一步阐述发明。图1中,“■”表示经纱的上浮点,“□”表示纬纱的上浮点,“■”的密集区为实施例1的花型图案。
实施例1
一种带有喷气大提花“荷花”图案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织造采用的经、纬纱线均为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经向密度为641根/10cm,纬向密度为472根/10cm。
所述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的强力为176CN,断裂强力CV%控制在8.0%,条干均匀CV%为12.5%,重量CV%控制在1.5%,伸长不匀率在10.0%。
上述带有喷气大提花“荷花”图案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
包括以下步骤:
(A)、清花工序:
选用1.2D X 38mm光催化纤维和0.9D X34mm的细旦天丝作为原料,光催化纤维的含量为30%,细旦天丝的含量为70%,投料前对原料喷洒水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进行预处理,将纤维均匀松开,堆放高度控制在50cm,在温度25℃、湿度68%,堆放平衡24小时后,抗静电液渗入到纤维中;
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措施如下:用浓度为1.0%的非离子抗静电剂,喷洒时喷雾器喷出的水珠必须十分雾化,使纤维受潮均匀,喷洒完毕后,要把纤维间隔24小时翻拌一次,共翻拌二次,然后闷16小时,再摊开阴干8小时后再进行生产;
(B)、梳棉工序:
控制温度26℃,湿度70%,梳棉锡林速度330转/分钟,道夫速度17转/分钟,盖板速度120转/分钟;选择大角度刺辊针布(AT5600×05611)、低齿高密锡林针布(AC2515×01660),保证梳棉质量;
(C)、并条工序:
工艺参数采用“较大罗拉隔距、减小后区牵伸、增大前区牵伸”的原则,其中罗拉隔距为8×16mm,末并后区牵伸缩小到1.19倍,经过工艺调整,熟条条干CV%值可达2.4%;
(D)、粗纱工序:
粗纱主要工艺参数配置与质量指标如下:罗拉隔距为25×30mm,后区牵伸1.25倍,粗纱定量为4.2g/10m,粗纱捻系数为90,粗纱条干CV%值为4.6%,粗纱断头率为1.5根/(100锭·h),质量稳定,生产顺利;
(E)、细纱工序:
罗拉隔距为18×23mm,后区牵伸为1.25倍,锭速为14000转/分钟,钳口隔距为2.5mm,前罗拉速度为135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00,成纱条干CV%值达11.5%,细节2个/千米、粗节24个/千米、棉结90粒/千米,单纱强力为176CN;
(2)、花型设计步骤:
花型图案依据不同的交织浮点体现出来,根据“荷花”花型确定经向密度:641根/10cm,纬向密度:472根/10cm;
(3)、整经:
分批整经,整经根数为610根;
(4)、并轴、浆纱:
以减摩为主、增加强力、控制伸长为原则;降低各区张力,减少纱线伸长,保持纱线自身弹性;卷绕硬度控制在50,保证经纱退绕张力均匀、稳定;回潮率控制在3%,车速60转/分钟,保证上浆均匀、稳定;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纱线断头,提高好轴率,使用荷兰进口T5组合浆料,保证浆液高浓、低粘,加强纱线渗透,保证上浆率,满足国际环保要求;
(5)、上机织造:
车速控制在380转/分钟,减少摩擦,经向采用减小经纱张力、低后梁、低停经架、中开口的上机工艺来减少摩擦,保证开口清晰、减少断经;由于开口不清,造成纬缩严重,以致无法正常织造,为减少纬缩,开口时间由320°调整到300°,加大了开口量,使开口更清晰;优化织机的纬向工艺,采用早投纬、晚出口、低主压、高辅压,延长辅助喷嘴的工作时间,使纬纱飞行稳定;
(6)、检验整理步骤:验布机速度15米/分钟,验布时对布的正面进行六项小修,修布时,以修脱纱、纬缩、跳花为主。
实施例2
一种(松·鹤)图案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织造采用的经、纬纱线均为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经向密度为681根/10cm,纬向密度为614根/10cm。
所述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的强力为170CN,断裂强力CV%控制在7.8,条干均匀CV%为12.5%,重量CV%控制在1.8%,伸长不匀率在9.8%。
上述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
包括以下步骤:
(A)、清花工序:
选用1.2D X 38mm光催化纤维和0.9D X34mm的细旦天丝作为原料,光催化纤维的含量为40%,细旦天丝的含量为60%投料前对原料喷洒水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进行预处理,将纤维均匀松开,堆放高度控制在60cm,在温度26℃、湿度70%,堆放平衡24小时后,抗静电液渗入到纤维中,使纤维在以后各道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以防止静电;
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措施如下:用浓度为1.5%的非离子抗静电剂,喷洒时喷雾器喷出的水珠必须十分雾化,使纤维受潮均匀,喷洒完毕后,要把纤维隔36小时翻拌一次,共翻拌二次,然后闷16小时,再摊开阴干8小时后再进行生产,以保证纤维的可纺性及纱线的最终质量;
(B)、梳棉工序:
控制温度27℃,湿度71%,梳棉锡林速度330转/分钟,道夫速度18转/分钟,盖板速度140转/分钟;选择大角度刺辊针布(AT5600×05611)、低齿高密锡林针布(AC2515×01660),保证梳棉质量;
(C)、并条工序:
工艺参数采用“较大罗拉隔距、减小后区牵伸、增大前区牵伸”的原则,其中罗拉隔距为8×16mm,末并后区牵伸缩小到1.19倍,经过工艺调整,熟条条干CV值可达2.4%;
(D)、粗纱工序:
粗纱主要工艺参数配置与质量指标如下:罗拉隔距为25×30mm,后区牵伸1.25倍,粗纱定量为4.2g/10m,粗纱捻系数为90,粗纱条干CV%值为4.6%,粗纱断头率为1.5根/(100锭·h),质量稳定,生产顺利;
(E)、细纱工序:
罗拉隔距为18×23mm,后区牵伸为1.25倍,锭速为14000转/分钟,钳口隔距为2.5mm,前罗拉速度为135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00,成纱条干CV%值达12.1%,细节2个/千米、粗节24个/千米、棉结90粒/千米,单纱强力为170CN;
(2)、花型设计步骤:
花型图案依据不同的交织浮点体现出来,根据“松·鹤”花型确定经向密度:681根/10cm,纬向密度:614根/10cm;
(3)、整经:
分批整经,整经根数为670根;
(4)、并轴、浆纱:
以减摩为主、增加强力、控制伸长为原则;卷绕硬度控制在55,保证经纱退绕张力均匀、稳定,回潮率控制在4%,车速60转/分钟,保证上浆均匀、稳定,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纱线断头,提高好轴率,使用荷兰进口T5组合浆料,保证浆液高浓、低粘,加强纱线渗透,保证上浆率,满足国际环保要求;
(5)、上机织造:
车速控制在380转/分钟,减少摩擦,经向采用减小经纱张力、低后梁、低停经架、中开口的上机工艺来减少摩擦,保证开口清晰、减少断经;为减少纬缩,开口时间调整到300°,加大了开口量,使开口更清晰;优化织机的纬向工艺,采用早投纬、晚出口、低主压、高辅压,延长辅助喷嘴的工作时间,使纬纱飞行稳定。
(6)、检验整理步骤:验布机速度20米/分钟,验布时对布的正面进行六项小修,修布时,以修脱纱、纬缩、跳花为主。
实施例3
一种(富贵鸟)图案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织造采用的经、纬纱线均为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经向密度为964根/10cm,纬向密度为669根/10cm。
所述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的强力为178CN,断裂强力CV%控制在7.0%,条干均匀CV%为10.5%,重量CV%控制在1.2%,伸长不匀率在9.2%。
上述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60S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混纺纱线:
包括以下步骤:
(A)、清花工序:
选用1.2D X 38mm光催化纤维和0.9D X34mm的细旦天丝作为原料,光催化纤维的含量为50%,细旦天丝的含量为50%,投料前对原料喷洒水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进行预处理,将纤维均匀松开,堆放高度控制在55cm,在温度28℃、湿度72%,堆放平衡24小时后,抗静电液渗入到纤维中,使纤维在以后各道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以防止静电;
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措施如下:用浓度为2.5%的非离子抗静电剂,喷洒时喷雾器喷出的水珠必须十分雾化,使纤维受潮均匀,喷洒完毕后,要把纤维隔48小时翻拌一次,共翻拌二次,然后闷16小时,再摊开阴干8小时后再进行生产,以保证纤维的可纺性及纱线的最终质量;
(B)、梳棉工序:
控制温度28℃,湿度72%,梳棉锡林速度330转/分钟,道夫速度19转/分钟,盖板速度160转/分钟;选择大角度刺辊针布(AT5600×05611)、低齿高密锡林针布(AC2515×01660),保证梳棉质量;
(C)、并条工序:
工艺参数采用“较大罗拉隔距、减小后区牵伸、增大前区牵伸”的原则,其中罗拉隔距为8×16mm,末并后区牵伸缩小到1.19倍,经过工艺调整,熟条条干CV%值可达2.4%;
(D)、粗纱工序:
粗纱主要工艺参数配置与质量指标如下:罗拉隔距为25×30mm,后区牵伸1.25倍,粗纱定量为4.2g/10m,粗纱捻系数为90,粗纱条干CV%值为4.6%,粗纱断头率为1.5根/(100锭·h),质量稳定,生产顺利;
(E)、细纱工序:
罗拉隔距为18×23mm,后区牵伸为1.25倍,锭速为14000转/分钟,钳口隔距为2.5mm,前罗拉速度为135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00,成纱条干CV%值达11.8%,细节2个/千米、粗节24个/千米、棉结90粒/千米,单纱强力为178CN;
(2)、花型设计步骤:
花型图案依据不同的交织浮点体现出来,根据“松·鹤”花型确定经向密度:964根/10cm,纬向密度:669根/10cm;
(3)、整经:
分批整经,整经根数为730根;
(4)、并轴、浆纱:
以减摩为主、增加强力、控制伸长为原则。降低各区张力,减少纱线伸长,保持纱线自身弹性;卷绕硬度控制在53,保证经纱退绕张力均匀、稳定,回潮率控制在5%,车速60转/分钟,保证上浆均匀、稳定,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纱线断头,提高好轴率,使用荷兰进口T5组合浆料,保证浆液高浓、低粘,加强纱线渗透,保证上浆率,满足国际环保要求;
(5)、上机织造:
车速控制在380转/分钟,减少摩擦,经向采用减小经纱张力、低后梁、低停经架、中开口的上机工艺来减少摩擦,保证开口清晰、减少断经;为减少纬缩,开口时间调整到300°,加大了开口量,使开口更清晰;优化织机的纬向工艺,采用早投纬、晚出口、低主压、高辅压,延长辅助喷嘴的工作时间,使纬纱飞行稳定。
(6)、检验整理步骤:验布机速度18米/分钟,验布时对布的正面进行六项小修,修布时,以修脱纱、纬缩、跳花为主。
采用本发明生产的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由于光催化纤维采用现代复合技术将纳米二氧化钛与高分子材料实现完美结合,二氧化钛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后,内部电子被激发,形成活性氧类的超氧化物和羟基原子团,它超强的氧化能力,可以破坏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至死亡,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抑制病毒的活性,并捕捉、杀除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能力达到99%以上,同时,二氧化钛受光后生成的氢氧自由基能加快有机物质、气体的分解,提高空气清净效率,从而起到脱臭的功效。据权威机构试验室测试,每平方的光触媒与其他脱臭物质相比,脱臭能力为高性能纤维活性碳的150倍,结合天丝纤维优良特性,成为了高档、时尚、环保的纺织产品。
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经过本厂的试制和批量生产验证,该品种工艺流程合理、工艺控制数据准确、详实、可靠;光催化纤维和细旦天丝大提花面料经本公司技术部门及省技术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企业标准优等品要求,特别是做成床上用品后产品档次明显高于其他布料;该产品由于工艺要求严格,技术含量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满足不同客户的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