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4945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4945ACN101934945A21申请号200910151516522申请日20090629B65H18/04200601D04B37/0020060171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72发明人陈世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吴贵明54发明名称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57摘要一种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该卷布杆设置于卷布机上用以卷收布料,以便改善传统卷布杆卷布时布料易偏移且卷布杆太长而不易抽出的缺陷,其中,本发明的该卷布杆其外径朝两端渐增,且包含有一第一半杆及一第二半杆。
2、,该第一半杆及该第二半杆分别于一端对应设有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使得该第一半杆及该第二半杆以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构成定位关系而形成该卷布杆,如此一来,由于卷布杆两端外径较大,因此卷布作业时,布料不会产生偏移,且卷布杆采用两段式设计,故长度较短而便于从整捆布料中抽出,由此达到卷布杆易于卷布、抽出之效。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CN101934945A1/1页21一种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所述卷布杆20设置于卷布机10上用以卷收布料3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布杆20的外径朝两端渐增,且包含有一第一半杆21及一第二半杆22,所。
3、述第一半杆21及所述第二半杆22分别于一端对应设有一第一定位部211及一第二定位部221,使得所述第一半杆21及所述第二半杆22以所述第一定位部211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21构成定位关系而形成所述卷布杆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1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21为匹配组接的凸柱及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杆21及所述第二半杆22的外壁为光滑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杆21及所述第二半杆22的外壁是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多边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
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杆21与所述第二半杆22的长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杆21的外径由所述第一定位部211的一端朝另一端渐增,而所述第二半杆22的外径由所述第二定位部221的一端朝另一端渐增。权利要求书CN101934945A1/3页3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圆编机的卷布机卷布杆结构。背景技术0002卷布机设置于圆编机下方,在卷布机运作时驱动卷布杆将圆编机所编织出的布料卷收成一捆平整布料,而目前现有的技术如中国台湾第M348770号、第M307018号、第M303921号专利申请所示。
5、,上述专利申请的共通点在于,各专利申请所披露的卷布杆皆为圆柱体的态样,且为了在卷布作业完毕后便于将卷布杆抽出,一般来说,圆柱体的卷布杆其外径由一端朝另一端渐增,但是为了避免在卷布作业时,卷布杆表面与布料的摩擦力不足,圆柱体的卷布杆表面又必须设计成非光滑面或止滑面,虽然圆柱体的卷布杆外径渐增,但其表面为非光滑面或止滑面,如此一来,便增加了卷布杆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反而不利于抽出卷布杆。0003为了改善上述需便于卷布及抽出所造成设计上两难且矛盾的问题,另有相关的改进技术如中国台湾第I296293号、第I248485号专利申请所示,这两个专利申请中所披露的卷布杆其外径也是由一端朝另一端渐增,但外观并。
6、非呈圆柱体的态样,该卷布杆的外壁是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多角形态样,因此卷布杆可通过其外壁的边角来增加卷布时的摩擦力,而无需设置止滑面,反而可将表面设为光滑面,使卷布杆不但便于卷布,抽出时还能减少摩擦阻力。0004多角形态样的卷布杆虽能解决圆柱体卷布杆设计上的瑕疵,但无论是多角形态样或圆柱体态样的卷布杆,在使用上均容易产生下列问题0005一、由于卷布杆过长,造成卷布杆与布料的接触面积过大,相对地增加卷布杆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抽出时费时费力,且容易将整捆布料中间的布料一并抽出,因此将不利于抽出。0006二、由于卷布杆的外径朝一端渐增,因此当卷布机旋转驱动卷布杆卷布时,卷布杆上的布料会因为卷布机旋转的力。
7、而产生偏移,甚至于卷布机旋转时整捆布料被甩出。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降低抽出卷布杆的困难度,使卷布杆更易于抽出,且避免卷布时布料发生偏移,使卷布杆可稳定地卷收布料。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卷布机的卷布杆结构,该卷布杆设置于卷布机上用以卷收布料,其中,该卷布杆的外径朝两端渐增,且包含有一第一半杆及一第二半杆,该第一半杆及该第二半杆分别于一端对应设有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使得该第一半杆及该第二半杆以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构成定位关系而形成该卷布杆,使第一、第二半杆与布料接触的面积较少而便于将该卷布杆抽出,再者,由于该卷布杆的外径朝两端渐增,因此该。
8、卷布杆进行卷布作业时,布料受卷布杆两端外径较大的影响,而被限制于说明书CN101934945A2/3页4卷布杆中央段,可避免布料发生偏移,由此稳定地卷收于卷布杆。0009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半杆及该第二半杆的外壁是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多角形结构,且该第一半杆及该第二半杆的外壁为光滑面,卷布时,可通过多角形结构增加卷布杆与布料的摩擦力而便于卷布,抽出时,还可通过外壁为光滑面的设计降低抽出时的摩擦阻力。0010经由以上可知,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0011一、减少抽出卷布杆所耗时间,以提高作业的效率。0012二、提升卷布作业的质量。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0。
9、014图2为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0015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0016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0017图51至图53为本发明的操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0019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卷布机的卷布杆20结构,该卷布杆20设置于卷布机10上用以卷收布料,其中,该卷布杆20包含有一第一半杆21及一第二半杆22,该第一半杆21与该第二半杆22的长度相同,且该第一半杆21及该第二半杆22分别于一端对应设有一第一定位部211及一第二定位部221,使得该第一半杆21及该第二半杆22以该第一定位部211及该第二定位部2。
10、21构成定位关系而组接形成该卷布杆20,且该卷布杆20的外径朝两端的方向渐增,即该第一半杆21的外径由第一定位部211朝组设于卷布机10的一端渐增,而该第二半杆22的外径由第二定位部221朝组设于卷布机10的一端渐增,如是构成本发明的主要架构,且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211及该第二定位部221为匹配组接的凸柱及凹槽。0020本发明中该第一半杆21及该第二半杆22的外壁是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多角形结构,使该卷布杆20可通过外壁成多角形的结构而便于卷布,因此该卷布杆20无需于表面设置止滑面,甚至,该第一半杆21及该第二半杆22的外壁可为光滑面,以减少该卷布杆20与布料间接触的摩擦力,更有利。
11、于将卷布杆20抽出;且通过该卷布杆20两端外径较大的设计,使布料卷收于该卷布杆20后不易产生偏移,而可稳定地卷收于该卷布杆20上。0021另外,当卷布作业完成而欲抽出该卷布杆20时,如图51至图53所示,先抽出该第一半杆21,使该第一定位部211的凸柱逐渐脱离该第二定位部221的凹槽,由于凸柱的外径小于该第一半杆21的外径,因此,抽取该第一半杆21时该凸柱与布料30之间便形成空隙,而减少相互接触的摩擦阻力以便于抽出该第一半杆21,然后再将另一端的第二半杆22抽出,即完成抽离卷布杆20的动作。0022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将该卷布杆20分成相互组接的第一半杆21及第二半杆22,使卷布杆20呈两段。
12、式的结构,抽出该卷布杆20时可由布料30的两侧分别抽出该第一说明书CN101934945A3/3页5半杆21及该第二半杆22,由于该第一半杆21及该第二半杆22分别的长度只有该卷布杆20的一半,使各半杆21、22与布料30接触的面积较少而便于将该卷布杆20抽出,再者,该卷布杆20的外径朝两端渐增,因此该卷布杆20进行卷布作业时,布料30受卷布杆20两端外径较大的影响,而被限制于卷布杆20中央段,可避免布料30发生偏移,由此稳定地卷收于卷布杆20。0023经由以上可知,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0024一、减少抽出卷布杆20所耗时间,以提高作业的效率。0025二、提升卷布作业的质量。0026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说明书CN101934945A1/7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34945A2/7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34945A3/7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34945A4/7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34945A5/7页10图51说明书附图CN101934945A6/7页11图52说明书附图CN101934945A7/7页12图53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