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574300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8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55634.0

申请日:

2015.07.30

公开号:

CN105020036A

公开日:

2015.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F02D 19/0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刘仁义变更后:何耀林|||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02D 19/06登记生效日:2017101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刘仁义变更后权利人: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信威电器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建设路1号变更后权利人: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高村工业区|||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02D 19/06登记生效日:2017051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刘凤德变更后权利人:刘仁义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18223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灌水镇社区变更后权利人: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建设路1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F02D 19/0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刘凤德变更后:刘仁义|||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D 19/06申请日:20150730|||公开

IPC分类号:

F02D19/06

主分类号:

F02D19/06

申请人:

刘凤德

发明人:

刘凤德

地址:

118223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灌水镇社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209

代理人:

张玉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两个阀体、两个阀杆和电机。两个阀体分别设有阀杆。第一阀体设有三个回油孔和两个油道。第二阀体设有四个供油孔和两个油道。当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分别位于相互对应的三组位置时候,第二燃料进入油路时,第一燃料向第一油箱回油,第二燃料把油路的第一燃料全部替代以后,第二燃料向第二油箱回油,阀杆和阀体之间由导向槽和导向杆导向。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减速机带动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带动两个阀杆的左右反向移动。两个蜗杆上的螺纹反向,本装置可以方便的更换两种标号的柴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
第一阀体(1)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
第一阀体(1)设有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
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为通孔;
第一阀杆(3)设有第一油道(13)和第二油道(14);
第二阀体(2)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
第二阀体(2)设有第一供油孔(9)、第二供油孔(10)、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一供油孔(9)、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10)为盲孔;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通过第二阀体(2)内的连接孔(29)连通;
第二阀杆(4)设有第三油道(15)和第四油道(16);
第一阀杆(3)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17),第二阀杆(4)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
第一阀杆(3)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8),第二阀杆(4)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第一阀体(1)上与第一导向槽(18)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杆(19);
第二阀体(2)上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
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杆(22),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轮(20)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一拉杆(17);
电机(5)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速机(23)的第二蜗杆,第二减速机(23)的第二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二拉杆;
第一蜗杆(22)和第二蜗杆螺旋方向相反;
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旋方向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油道(13)为L型,第二油道(14)为Z型;
第三油道(15)为直线型,第四油道(16)为U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均位于第二阀体(2)上侧,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位于第二阀体(2)下侧;
第一回油孔(6)位于第一阀体(1)上侧;
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位于第一阀体(1)下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30);
第二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孔左端设有第一端盖(31);
第二通孔左端设有第二端盖;第三供油孔(11)孔径大于第一供油孔(9)孔径,第四供油孔(12)孔径大于第二供油孔(10)孔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供油孔(11)、第一供油孔(9)、第四供油孔(12)和第二供油孔(10)截面均为圆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供油孔(11)直径为12-16毫米,第四供油孔(12)直径为12-16毫米;第一供油孔(9)直径为10毫米,第二供油孔(10)直径为10毫米。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供油孔(11)直径为12毫米,第四供油孔(12)直径为12毫米;第一供油孔(9)直径为10毫米,第二供油孔(10)直径为10毫米。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供油孔(11)直径为14毫米,第四供油孔(12)直径为14毫米;第一供油孔(9)直径为10毫米,第二供油孔(10)直径为10毫米。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供油孔(11)直径为16毫米,第四供油孔(12)直径为16毫米;第一供油孔(9)直径为10毫米,第二供油孔(10)直径为10毫米。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燃油转换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可以应用在所有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设备,可以使不同标号柴油在同一油路内自由转换调配,并且能保证-35#号油箱存油的纯洁度为100%。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北方和高寒地区,冬季柴油机使用0#号柴油会产生结蜡现象,若不及时更换高标号柴油会产生油管堵塞致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如使用-35#柴油虽能使用柴油机正常工作,但相比用0#柴油会大幅提高燃油费用,同时降低8%左右的发动机动力并多耗用能源10-20%左右,废气排放相应增加10%以上,以现有技术不能解决燃油在转换过程中,油管、油杯、高压泵中存有的0#柴油串向-35#油箱的最基本问题,在多次转换以后-35#油箱存油会因每次转换而串入少量的0#柴油而逐渐稀释变为-25#和-20#甚至更低造成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的隐患和冷车不能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可以实现不同标号柴油的转换,从而保证柴油车辆在高寒地区长时间熄火后的正常冷车启动与正常运转。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一阀杆、第二阀杆和电机。
其技术要点在于:
第一阀体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设置在第一通孔内。
第一阀体设有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和第三回油孔。
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和第三回油孔均为通孔。
第一阀杆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
第二阀体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设置在第二通孔内。
第二阀体设有第一供油孔、第二供油孔、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第一供油孔、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为盲孔。
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通过第二阀体内的连接孔连通。
第二阀杆设有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
第一阀杆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二阀杆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
第一阀杆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阀杆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第一阀体上与第一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杆。
第二阀体上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
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的第一蜗杆,第一减速机的第一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一拉杆。
电机的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速机的第二蜗杆,第二减速机的第二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二拉杆。
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螺旋方向相反。
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旋方向相同。
第一油道为L型,第二油道为Z型。
第三油道为直线型,第四油道为U型。
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均位于第二阀体上侧,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均位于第二阀体下侧。
第一回油孔位于第一阀体上侧。
第二回油孔和第三回油孔均位于第一阀体下侧。
第一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
第二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
第一通孔左端设有第一端盖。
第二通孔左端设有第二端盖。
第三供油孔孔径大于第一供油孔孔径,第四供油孔孔径大于第二供油孔孔径。方便供油。
当第三供油孔、第一供油孔、第四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截面均为圆形时:
第三供油孔直径为12-16毫米。
第四供油孔直径均为12-16毫米。
第一供油孔直径为10毫米,第二供油孔直径为10毫米。
在进行0#柴油和-35#柴油转换过程中,供油管已经开始进入-35#柴油,而所有的供油回油管、油水分离杯、滤杯内存在的0#柴油在完全流回0#油箱,并且在所有油管、油杯全部充满35#油再自动转换向35#油箱回油,确保35#油箱内存油的纯洁度,从而保证柴油车辆在高寒地区长时间熄火后的正常冷车启动与正常运转。
其优点在于:
本装置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经过本装置调配供柴油以后,就可以使用动力充沛的0#柴油,整个程序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不对柴油机本身作任何改动。本发明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省钱等多种优势它在军事装备领域或将具有重要意义。 它改变了已有百年历史传统柴油机冬季不能用0#柴油的短板使柴油机的性能更加完善大幅度提高柴油机使用过程中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状态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状态B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状态C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连接两个油箱、供油管路、回油管路和发动力高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和电机5。
第一阀体1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
第一阀体1设有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为通孔。
第一阀杆3设有第一油道13和第二油道14。
第二阀体2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
第二阀体2设有第一供油孔9、第二供油孔10、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一供油孔9、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10为盲孔。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通过第二阀体2内的连接孔29连通。
第二阀杆4设有第三油道15和第四油道16。
第一油道13的形状、第二油道14的形状、第三油道15的形状和第四油道16的形状为:
当第一阀杆3位于第一阀杆第一位置(如图所示A位置),第二阀杆4位于第二阀杆第一位置(如图所示A位置),第二油道14连通第一回油孔6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油道13封闭。向0#油箱27回油。
第三油道15连通第一供油孔9和第三供油孔11,第四油道16封闭。0#油箱27供油。
当第一阀杆3位于第一阀杆第二位置(如图所示B位置),第二阀杆4位于第二阀杆第二位置(如图所示B位置),第二油道14连通第一回油孔6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油道13封闭。向0#油箱27回油。
第四油道16连通第二供油孔10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三油道15封闭。-35#油箱28供油。
当第一阀杆3位于第一阀杆第三位置(如图所示C位置),第二阀杆4位于第二阀杆第三位置(如图所示C位置),第一油道13连通第一回油孔6和第二回油孔7,第二油道14封闭。向-35#油箱28回油。
第四油道16连通第二供油孔10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三油道15封闭。-35#油箱28供油。
第一阀杆3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17,第二阀杆4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
第一阀杆3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8,第二阀杆4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第一阀体1上与第一导向槽18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杆19。
第二阀体2上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
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杆22,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轮20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一拉杆17。
电机5的输出轴另一端(安装风扇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速机23的第二蜗杆,第二减速机22的第二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二拉杆。
第一蜗杆22为左旋蜗杆,第二蜗杆为右旋蜗杆。
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被设置为当电机5的输出轴旋转时,第一阀杆3和第二阀杆4运动方向相反。即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为同向螺纹。
第一油道13为L型,第二油道14为Z型。
第三油道15为直线型,第四油道16为U型。
在两个阀杆均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油道14的上横管连接第一回油孔6,第二油道14的下横管连接第三回油孔8,第二油道14的上横管和下横管分别位于第二油道14的中部竖直管两侧,并通过第二油道14的中部竖直管连通。第一油道13封闭。
第三油道15连通第一供油孔9和第三供油孔11。
第四油道16封闭。
在两个阀杆均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油道14的上横管连接第一回油孔6,第二油道14的下横管连接第三回油孔8。第一油道13封闭。
第四油道16的上横管连接第二供油孔10,第四油道16的下横管连接第四供油孔12,第四油道16的上横管和下横管通均位于第四油道16的中部竖直管同侧,并通过第四油道16的中部竖直管连通。
第三油道15封闭。
在两个阀杆均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油道13的上横管连接第一回油孔6,第一油道13的竖直管连接第二回油孔7。
第二油道14封闭。
第三油道15封闭,第四油道16的竖直管连接第二供油孔10和第四供油孔14。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均位于第二阀体2上侧,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位于第二阀体2下侧。
第一回油孔6位于第一阀体1上侧。
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位于第一阀体1下侧。
第一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一个第一密封圈30。
第二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圈。
第一通孔左端设有第一端盖31。
第二通孔左端设有第二端盖。
第二回油孔7作为-35#柴油回油孔,第三回油孔8作为0#柴油回油孔。
第一供油孔9和第三供油孔11均作为0#柴油供油孔,第二供油孔10和第四供油孔12均作为-35#柴油供油孔。
第一油道13和第四油道16均为-35#柴油油道,第二油道14和第三油道15均为0#柴油油道。
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截面均为圆形,圆形直径均为12毫米。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截面均为圆形,圆形直径均为10毫米。
第三供油孔11直径大于第一供油孔9直径,第四供油孔12直径大于第二供油孔10直径。
第一减速机21 和第二减速机23均为蜗轮蜗杆减速机。
第一供油孔9连接供油管24,供油管24连接滤杯25的进油口,滤杯25的出油口管路连接发动机高压泵26的进油口,发动机高压泵26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连接第一回油孔7。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截面均为圆形,圆形直径均为14毫米。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截面均为圆形,圆形直径均为10毫米。
实施例3
实施例3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截面均为圆形,圆形直径均为16毫米。
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截面均为圆形,圆形直径均为10毫米。
工作原理:
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两个蜗杆转动,两个蜗杆和蜗轮带动两个拉杆转动,由于两个蜗杆螺旋方向相反,两个拉杆会带动两个阀杆做左右反向移动。
在两个油箱和发动机连接的油管一端加装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
第一回油孔6与柴油机回油管连接,第一供油孔9与柴油机供油管24连接。
第三供油孔11与0#柴油循环水加热器中吸油管相连接。
两个阀杆采用同一电机驱动,确保两个阀杆反向同步移动,当两个阀杆移动在A位置时,发动机使用0#柴油属于正常运行状态。
当司乘人员需要长时间休息,发动机准备熄火时前数秒,(预定时间)使两个阀杆自动移动到B位置,35#油箱28开始向发动机供35#柴油,而回油管内存在0#柴油继续返回0#油箱27,在所有油管、油杯内存油全部转换为35#油后,两个阀杆自动移动到C位置,这时候司机即可让发动机熄火做长时间休息和其他工作,这时所有车上油管、油杯和高压泵内存-35#柴油,所以司机在高寒地区可自由进行冷车启动。
在发动机启动后,预定的时间内,发动机循环水达到一定温度后,两个阀杆再自动移到A位置,0#油箱27开始向发动机供油。
在所有的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装置上,如:汽车、工程车、铁路内燃机车,各种军事装备,水面舰艇船、铁路内燃机车、船用柴油机、固定柴油机组等所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各种装备,安装两个油箱,分别加装0#柴油和-35#柴油,在两油箱与发动机相连接的供、回油管上加装本装置。
在驾驶员的按键式操控下该装备(各种车辆)即可方便、可靠地冬季使用-35#柴油作冷车启动,在发动机达到一定温度时,转换用0#柴油做全天的正常运营,以达到节能,省钱增加动力性的设计效果。
第三回油孔8与柴油车0#油箱27连接,第三供油孔11与0#油箱27内置加热器上吸油管连接。第二回油孔7和第四供油孔12与-35#油箱28连接。
第一油道13、第二油道14、第三油道15和第四油道16可均为异形油道,保证在对应的三个位置,设定的油道连通或者封闭即可。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两个阀体、两个阀杆和电机。两个阀体分别设有阀杆。第一阀体设有三个回油孔和两个油道。第二阀体设有四个供油孔和两个油道。当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分别位于相互对应的三组位置时候,第二燃料进入油路时,第一燃料向第一油箱回油,第二燃料把油路的第一燃料全部替代以后,第二燃料向第二油箱回油,阀杆和阀体之间由导向槽和导向杆导向。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减速机带动两个拉杆,两个拉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