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特别是一种可视情况恢复作业系统适当设定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作业系统下执行软件程序时,部分软件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会需要变更作业系统的设定,以利于软件程序运行或达到某些功能。一般来说,这类软件程序在变更系统设定的前会先询问使用者是否同意变更设定,或是要求使用者自行设定以符合执行程序的环境需求,但在软件程序执行完毕后却不会主动将这些变更后的设定恢复。举例来说,对于一些应用于文件同步的软件程序,若需要将两台计算机的文件同步时,大部分这类软件程序会要求使用者自行开启共用文件夹,并建立网络磁盘机以供其使用(例如Allway Sync);而有些程序会主动替使用者开启共用文件夹,但于实行前先询问使用者是否同意此行为(例如Easy2Sync);但前述软件程序并不负责已开启的共用文件夹的恢复工作,如此在使用者未主动关闭共用文件夹的状态下,将对作业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此外,部分软件程序并未明确告知使用者已变更了哪些系统设定,如此也会造成使用者欲自行恢复系统设定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视情况恢复作业系统适当设定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括作业系统及执行于作业系统下的软件程序,软件程序可变更作业系统的设定。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软件程序;判断软件程序是否需要变更作业系统的原始设定,以执行备份程序用以记录新设定;判断是否需要恢复作业系统的设定,以执行恢复程序用以比对作业系统的现有设定与新设定是否相同,以恢复适当的作业系统的设定。借此,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可针对软件程序所改变的计算机系统设定自动进行恢复动作,以提高作业系统的安全性;且于软件程序执行过程中,当使用者因需求主动变更计算机系统设定时,通过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可判断计算机系统设定的变更状态以保留使用者新变更的计算机系统设定,来提高使用便利性并减少使用者的困扰。
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于前述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计算机系统包括作业系统、软件程序及系统设定恢复模块。软件程序于作业系统下执行,软件程序可变更作业系统的设定;系统设定恢复模块用以判断软件程序是否需要变更作业系统的原始设定,以执行备份程序用以记录新设定,并判断是否需要恢复作业系统设定,以执行恢复程序用以比对作业系统的现有设定与新设定是否相同,以恢复适当的作业系统的设定。
本发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方便的恢复系统的适当设定,避免对系统的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备份程序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恢复程序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计算机系统
10存储装置
12作业系统
14软件程序
16系统设定恢复模块
2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优选实施例说明如下。
以下请先参考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1的系统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1包括存储装置10及处理器20,存储装置10包括作业系统12、软件程序14及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其中作业系统12能被视为系统模块而执行对应功能、而软件程序14能被视为设定变更模块而执行对应功能;处理器20与存储装置10电性连接,且通过处理器20可执行作业系统12、软件程序14或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软件程序14于作业系统12下执行,软件程序14于执行过程中为达到部分功能或需求,会主动变更作业系统12的设定。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用以判断软件程序14是否需要变更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以执行备份程序用以记录新设定,并判断是否需要恢复作业系统12的设定以执行恢复程序用以比对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与新设定是否相同,并依据其比对结果以选择恢复适当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可为存储于存储装置10内的一应用软件、写入作业系统12或软件程序14的一程序码或为其他形式,以达到前述功能,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前述提及的设定可包括系统或程序的各种状态,并不局限于单纯的系统或程序的选项。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流程图。须注意的是,以下虽以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但本发明并不以适用于计算机系统1为限,任何其他具有类似架构的计算机系统也可适用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30。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自动测试方法的各个步骤。
首先进行步骤210:执行软件程序14。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应用于前述的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系统1的存储装置10包括作业系统12及软件程序14,当计算机系统1载入作业系统12时会先进入一使用者登入程序,当使用者登入后可载入对应的作业系统12的一原始设定,以开启或执行作业系统12的相关功能;在载入作业系统12后,可于作业系统12环境下执行软件程序14。
如图2所示,在步骤210后进行步骤220,其中步骤220可包括步骤221及步骤222。
步骤221:判断软件程序14是否需要变更作业系统12的一原始设定。如图1所示,存储装置10还包括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由于软件程序14于执行过程中为达到部分功能或需求,会主动变更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因此可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来判断执行中的软件程序14是否需要变更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并依据其判断结果以决定是否续行步骤222。
步骤222:执行一备份程序。如图2所示,当判断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被软件程序14变更时,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可执行一备份程序用以记录作业系统12的一新设定,并进行后续步骤230。
以下请先参考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备份程序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备份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310:记录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可取得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的相关信息,并将其记录于存储装置10中。
步骤320:通过软件程序14变更原始设定以形成新设定。如图1所示,当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记录完成后,软件程序14即可执行变更作业系统12的设定的动作,经变更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将形成一新设定,以使软件程序14可达到特定的功能。
步骤330:记录新设定。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可取得作业系统12的新设定的相关信息,并将其记录于存储装置10中。
此外,在步骤310后更可执行步骤340:设定恢复程序执行于作业系统12载入一使用者登入程序时。如图1所示,为防止软件程序14于执行过程中因发生错误导致计算机系统1死机必须重新启动,造成已变更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未能即时恢复的状况,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设定恢复程序于作业系统12载入使用者登入程序时自动执行,以期在计算机系统1重新启动并载入作业系统12时可恢复适当的作业系统12的原始设定。
又如图2所示,在步骤220后进行步骤230,其中步骤230可包括步骤231及步骤232。
步骤231:判断是否需要恢复作业系统12的设定。如图1所示,由于作业系统12的设定已被软件程序14所变更,因此借着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来判断是否有需要恢复作业系统12的设定的状况,并依据其判断结果以决定是否续行步骤232。前述需要恢复作业系统12的设定的状况包括:(1)当软件程序14已执行完成某些功能或使用者欲关闭软件程序14时,软件程序14应自动恢复已变更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2)当软件程序14因发生错误导致不正常关闭,而使用者重新执行软件程序14时;(3)通过前述步骤340的设定,于软件程序14执行过程中因计算机系统1死机必须重新启动,而在作业系统12载入使用者登入程序时,应恢复适当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
步骤232:执行一恢复程序。如图1所示,当判断作业系统12的设定需要恢复时,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可执行恢复程序用以比对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与新设定是否相同,以调整适当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
以下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恢复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恢复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410:检查是否存在新设定。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可检查存储装置10内是否具有自前述备份程序的步骤330所记录的新设定,当确认有新设定存在时,即可续行步骤420。
步骤420:记录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如图1所示,由于备份程序与恢复程序的执行可能相隔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使用者可能因需求另外对作业系统12的设定进行变更,因此必须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取得作业系统12于执行恢复程序时点的现有设定的相关信息,并将其记录于存储装置10中。
如图4所示,在步骤420后进行步骤430,其中步骤430可包括步骤431至步骤434。
步骤431:比对现有设定与新设定是否相同。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来比对记录于存储装置10的现有设定及新设定是否相同,若于执行步骤330到执行步骤420这段时间内,使用者因需求而对作业系统12的设定进行变更,则可能造成现有设定及新设定有所差异的情况。
步骤432:将现有设定恢复为原始设定。如图1所示,当判断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与新设定相同时,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即可将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依据步骤310的记录文件恢复为作业系统12最初的原始设定,以恢复软件程序14对作业系统12的设定所作的变更。
步骤433:保留现有设定。如图1所示,当判断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与新设定不同时,代表使用者曾经自行变更过作业系统12的设定,为避免恢复设定后与使用者的原意不符,因此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会维持作业系统12的现有设定不作变更,以保留使用者的最新设定。
步骤434:判断作业系统12的设定是否恢复完毕。如图2所示,在执行步骤432或步骤433后,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会判断作业系统12的设定是否已恢复完毕,若是恢复动作未完成将重新执行步骤430的相关步骤。
此外,在步骤430后更可进行步骤440:清除所有已记录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备份文件。于恢复程序结束之前,通过系统设定恢复模块16将前述步骤所取得并记录于存储装置10的作业系统12的设定备份文件(包括原始设定、新设定及现存设定)予以清除,以避免旧设定备份文件的存在会影响计算机系统1再次执行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时的处理结果。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5。图5为本发明的系统设定恢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软件程序14为一改变防火墙设定的程序,在软件程序14执行过程中需要改变防火墙设定值以达到此程序的部分功能。假设作业系统12的防火墙原始设定值为ALL,表示所有IP均可通过防火墙。如状况a所示,当软件程序14在执行过程中因需求改变防火墙设定值为只限IP:10.36.143.168通过,此即为一新设定值。当软件程序14需要恢复作业系统12的防火墙设定时,在一般状况下判断恢复时点的防火墙设定值(现存设定值)也为IP:10.36.143.168,因此最后会将防火墙设定值恢复为原始设定值ALL。
如状况b所示,软件程序14在执行过程中因需求将防火墙设定值自ALL(原始设定值)改变为IP:10.36.143.168(新设定值),假设此时使用者希望设定所有子网域的IP均可通过防火墙,而在恢复程序执行前将作业系统12的防火墙设定变更为SUBNET。在此状况下当软件程序14需要恢复作业系统12的防火墙设定时,判断恢复时点的防火墙设定值(现存设定值)为SUBNET,与新设定值并不相同,因此会保留现存设定值SUBNET以符合使用者的意志,不会盲目地恢复为原始设定值ALL。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为一大突破。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作修改与变化。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权利要求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