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门装置的两侧作用的密封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侧作用的密封圈。
背景技术
由DE19621248B4已知一种相应的密封圈。该专利文件所公开的密封圈包含一个钢圈,该钢圈在硫化处理工艺中被两种不同的橡胶材料所包封。因此,对于不同的排出口标称尺寸,就必须相应地准备不同大小的硫化模具,这样便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以及灵活性的降低。此外,该密封圈只能通过一个壁板侧的角型材形式的保持件在壁体上保持就位,这在结构上是复杂的,并且在安装工艺方面也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属于此类型的一种新式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制造简单、经济,同时可以保证简化安装。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实现的:将框架设置在密封体的外侧上,密封体包含一个由两部分形成的突出部,框架与此突出部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密封圈可以不用对密封体硫化处理地加以制造,特别是可以使用连续挤压成型的标准密封型材。此外,由于框架是设置在密封体的外侧上,所以可以直接安装密封体,从而简化了密封体的装配。
由于框架包含一个第一框架部分及一个第二框架部分,并且密封体的突出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之间,因此,密封体可以简单地保持在亦即固定在两框架部分之间。这样就可简化密封部件的制造。
有利地,两密封部件可以是这样的部件,其在一种连续的制造工艺(挤压法等)中成形。这里适宜的是,能够将不同材质的两个密封部件安置在框架中。
或者,也可以采用按共挤法制造的密封体。
只要密封部件彼此至少在其接触面的一个局部区域上相互牢固地连接,特别是粘接、焊接或硫化胶合,密封体就可以作为一种方便操作的构件形式的结构体被提供使用,从而又简化了制造过程。
框架和密封体彼此间的一种尽可能简单的连接或固定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框架和密封体沿着密封圈的圆周通过各单个的固定元件特别是通过铆钉、螺钉或类似元件被连接起来,这些固定元件是垂直于框架的平面延伸的。
由于第二框架部分是整体式的,因此该框架部分可以规定用于壁体固定。第二框架部分宜用金属特别是钢制成。
为了将密封圈固定到第二框架部分上,该框架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最好多个安装凸起部,例如是径向向外突伸的安装板的形式。此安装凸起部的作用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将密封圈机械连接到壁体上。
相对于第二框架部分而言,第一框架部分宜用一种不同的材料制成,该材料比第二框架部分所用材料更轻和/或强度更小。第一框架部分的功能仅在于将密封体的突出部夹紧。因此,它也可以用塑料制成,甚至可以呈弓形段状构造。
每个密封部件宜具有一个所属的部分突出部,在其末端连接着一个向外扩展的、特别是呈凸头状设计成形的部位,该部位在侧向相对框架定位,并保证了直接对壁体或对闸板的密封作用。
在密封圈的横向观察,上述部位宜向外超出框架的或相应框架部分的外侧边缘区域的外侧范围,从而仅仅基于密封体便达到了密封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可选设计,在密封圈的横向观察,至少是一个部位、优选两个部位最多延伸到相应框架部分的外侧边缘的平面为止。这里,框架或者说是相应的框架部分就直接贴靠在墙体上和/或贴靠在闸板上,从而确保一种固有的密封作用。这一点在特别高的压力情况下和/或特别大型的部件条件下是合适的。
基于本发明和下述事实,即,密封体或者说各密封部件可作为连续制造的型材加以使用,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在制造厂商方面,便已经在密封体中或在密封部件中成形出空隙部,这样,弹性特性除了材料选择外还能再另作调制。
适宜的是,密封圈可以通过配置于密封圈上的安装凸起部经由壁元件固定在壁体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一些有利的设计将参照下面的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表示:
图1局部剖开的闸门装置的侧视图,带有第一种结构形式的两侧作用的密封圈;
图2图1所示闸门装置的楔形结构区域内的横断面的局部部分;
图3A图1所示密封圈结构区域内的详图;
图3B密封圈固定在壁体上的局部视图;
图4按图1所示结构的密封圈的一个局部的透视的局部部段图示;
图5图1所示密封圈结构在固定元件区域内的横向剖视图;
图6本发明密封圈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同样在固定元件区域内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附图标记2表示一个壁体,其中设有一个未详示的通道的出口3。为了按选择地关闭该出口3,而配置有一个闸门装置26。闸门装置26通过一个未详细说明的框架固定在壁体2上,并且包括一个轴杆(阀杆)4及一个可借助该轴杆4垂直运动的闸板10,该闸板根据需要用来关闭壁体2的出口3。
闸门装置26包括一个处于闸板10两侧的框架支柱12,闸板10在该框架支柱中被垂直导引。仅在下文还要加以说明的楔形结构13、14的区域内,在图1中为了更好理解起见中断地绘示了框架支柱12。
为了确保闸板10和壁体2之间的密封,闸门装置26包括一个密封圈1,该密封圈在壁体侧被安装出口3的区域内,正如下文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若要将出口3封闭,闸板10便会借助轴杆4逐渐向下运动到出口3的区域中,并且,一旦闸板10到达了其最终的垂直位置,通过楔形结构13、14在壁体侧经一定行程发生运动,从而使密封环1在闸板10和壁体2之间受压。这样,就实现了壁体2出口3的严密的封闭。在图1中示出的设置形式是表示闸板10处于出口3被封闭的状态。
以附图标记24表示的、贴靠在壁体2上的部件是一导引型材,它是为下述目的配备的,即,在闸门未关闭的状态中将闸板10稳定在其位置上。
如图2所示,闸板10在一个垂直延伸的框架支柱12中被引导。楔形结构13、14也安置在该框架支柱12中。在楔形结构13、14的区域内(亦见图1所示),分别配置了一个垂直地接合在闸板10上的增强肋15。此外,在框架支柱12的外侧上也设置了一个增强肋15。在图2中还示出,闸板10在压力作用下贴靠于密封圈1上。
如图3A所示,密封圈1包含两个密封部件5和6,其中密封部件5与闸板10相接触,它是用一种比密封部件6具有更高肖氏(Shore)硬度的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6贴靠在壁体2上。每个密封部件都包含一个呈凸头状设计成形的部位18或19,各自配有一个与之连接着的部分突出部16,17。这两个部分突出部16和17形成一个总的突出部11,该突出部由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框架部分7和8所包夹。第二框架部分8最好是整体地设计成形的,用金属特别是用钢制成,它包含(对此也可参照图4)多个安装凸起部25,这些安装凸起部径向向外在密封部件1上延伸。如图3A所示,密封圈1的在壁体侧的安装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通过螺钉连接,将安装凸起部25固定在一个弯曲的壁元件22上。如图3B所示,该壁元件22又被固定在壁体上。
图4表示出本发明密封圈1的一种结构设计的透视的局部部段图示。第一框架部分7是构造成弓形段状的,宜用塑料制成。其作用在于保证将两个密封部件5、6的总的突出部11同第二框架部分8夹在一起。
根据图5的剖视图,第一框架部分7及第二框架部分8在包夹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5、6的总的突出部11的情况下,通过铆钉21(亦可参照图4)彼此连接起来。为此,在第一框架部分7和第二框架部分8中以及在相应的部分突出部16、17中都设有通孔。
为了提高密封圈1的强度,第一密封部件5和第二密封部件6通过一个处于接触区的粘合层23而彼此连接起来。
按图5所示的结构设计,密封圈1的密封作用仅仅是通过设计成凸头状的部位18、19来加以保证的。此部位超过相应框架部分7或8的外平面延伸出去。
各个密封部件5、6适宜用传统的连续挤压成型的密封材料制成,其中,按图5所示的结构设计,密封部件6配有一个在制造厂商那里就设置了的空隙部9。该空隙部使得:除了材料选择之外还能再实现密封部件6的弹性特性变化。
按图6中所示的结构设计,密封首先是通过直接贴靠在闸板10或壁体2上的相应框架部分7或8予以实现的。在此,相应的密封部件5和6只具有次要的密封功能,亦即不承担主要密封功能。
代替由一个分开的第一密封部件5及一个第二密封部件6所组成的密封体,也可以使用一种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按所谓的共挤法制造的一体式密封体。
附图标记一览表
1 密封圈 14 楔形结构
2 壁体 15 增强肋
3 出口 16 部分突出部
4 轴杆 17 部分突出部
5 密封部件 18 设计成凸头状的部位
6 密封部件 19 设计成凸头状的部位
7 第一框架部分 21 铆钉
8 第二框架部分 22 壁元件
9 空隙部 23 粘合层
10 闸板 24 导引型材
11 突出部 25 安装凸起部
12 框架支柱 26 闸门装置
13 楔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