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结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4033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0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7354.6

申请日:

2008.12.29

公开号:

CN101769503A

公开日:

2010.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V 8/00申请日:20081229|||公开

IPC分类号:

F21V8/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V8/00

申请人: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思忠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件,包括一弧形入光面、一导光壁、一斜导光壁及一倾斜出光面,该弧形入光面与该导光壁相邻设置,而该导光壁与该斜导光壁相邻设置;以及一光源,该光源是相对于该弧形入光面而设置;其中,该光源发射光线,光线由该弧形入光面进入该导光件中,而光线藉由该导光壁、该弧形入光面及该斜导光壁平均地被传至该倾斜出光面上。因此,本发明可以使光线平均地被传至整个倾斜出光面上,可以有效避免发光结构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导光件,包括一弧形入光面、一导光壁、一斜导光壁及一倾斜出光面,该弧形入光面与该导光壁相邻设置,而该导光壁与该斜导光壁相邻设置;以及 一光源,该光源是相对于该弧形入光面而设置; 其中,该光源发射光线,光线由该弧形入光面进入该导光件中,而光线藉由该导光壁、该弧形入光面及该斜导光壁平均地被传至该倾斜出光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光件更包括一第一连接面、一第二连接面以及一第三连接面,该第一连接面与该弧形入光面连接,而该第三连接面与该倾斜出光面连接,该第二连接面与该第一连接面及该第三连接面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光件更包括一长方形块体,该第一连接面、该第二连接面以及该导光壁为该长方形块体的相邻侧壁,并且该弧形入光面与该倾斜出光面设置于该长方形块体的一斜对角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光壁为一全反射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斜导光壁与该倾斜出光面对应设置,使部份光线可由该斜导光壁被反射至该倾斜出光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倾斜出光面为一圆弧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倾斜出光面包括一外表面,该外表面为咬花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光件更包括一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该斜导光壁以及该倾斜出光面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倾斜出光面包括一前端部、一上端部以及一中段部,一部分光线藉由该导光壁及该弧形入光面平均地被传至该倾斜出光面的该上端部及该中段部上,而一部分光线藉由该斜导光壁被反射至该倾斜出光面的该前端部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说明书


发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倾斜出光面的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发光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发光结构10包括光源11、导光管12以及倾斜出光面13,当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管12时,光路A会直接通过导光管12而到达倾斜出光面13,最后光线由倾斜出光面13离开,光路B、C先在导光管12中反射,最后到达倾斜出光面13并且由倾斜出光面13离开。现有发光结构10的设计无法提供整体倾斜出光面13平均地发出光线,根据光模拟结果,光线大部分集中于倾斜出光面13的中间部分131及后端部分132,较少光线可被反射到达倾斜出光面13的前端部分133,因此,在使用时,从现有发光结构10可明显地看出倾斜出光面13的前端部分133比倾斜出光面13的中间部分131及后端部分132不明亮,在观看时,亮度不平均的发光结构会降低视觉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发光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光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发光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光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藉由弧形入光面提供各种角度的光入射方向,再藉由斜导光壁的设置,使光线可以在斜导光壁上被反射至倾斜出光面的前端部,而光线更可以被导光壁以及弧形入光面朝倾斜出光面的上端部以及中段部反射,使光线平均地被传至整个倾斜出光面上,可以有效避免发光结构发光不均匀的问题,非常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件,包括一弧形入光面、一导光壁、一斜导光壁及一倾斜出光面,该弧形入光面与该导光壁相邻设置,而该导光壁与该斜导光壁相邻设置;以及一光源,该光源是相对于该弧形入光面而设置;其中,该光源发射光线,光线由该弧形入光面进入该导光件中,而光线藉由该导光壁、该弧形入光面及该斜导光壁平均地被传至该倾斜出光面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导光件更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以及第三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弧形入光面连接,而第三连接面与倾斜出光面连接,第二连接面与第一连接面以及第三连接面连接。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导光件更包括长方形块体,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以及导光壁为长方形块体的相邻侧壁,并且弧形入光面与倾斜出光面设置于长方形块体的一斜对角线上。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导光壁为一全反射面。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斜导光壁与倾斜出光面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倾斜出光面为一圆弧面。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倾斜出光面包括外表面,外表面为咬花表面。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导光件更包括卡合部,卡合部设置于斜导光壁以及倾斜出光面之间。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倾斜出光面包括前端部、上端部以及中段部,光线藉由导光壁及弧形入光面平均地被传至倾斜出光面的上端部以及中段部上,而光线藉由斜导光壁被反射至倾斜出光面的前端部上。

    在上述的发光结构中,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ED)。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发光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发光结构藉由弧形入光面提供各种角度的光入射方向,再藉由斜导光壁的设置,使光线可在斜导光壁上被反射至倾斜出光面的前端部,而光线更可被导光壁以及弧形入光面朝倾斜出光面的上端部以及中段部反射,因此可以使光线平均地被传至整个倾斜出光面上,可以有效避免发光结构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发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在另一视角地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10:发光结构        11:光源

    12:导光管          13:倾斜出光面

    131:中间部分       132:后端部分

    133:前端部分       A、B、C:光路

    20:发光结构        21:导光件

    211:弧形入光面     212:导光壁

    213:斜导光壁       214:倾斜出光面

    215:第一连接面     216:第二连接面

    217:第三连接面     218:长方形块体

    219:卡合部         22:光源

    221:上端部         222:中段部

    223:外表面         224:前端部

    30:电子装置        31:壳体

    D、E、F、G:光路    L:斜对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发光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阅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2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发光结构20,包括导光件21以及光源22,光源22提供光线,而光线进入导光件21后,可使导光件21发光。

    导光件21包括弧形入光面211、导光壁212、斜导光壁213、倾斜出光面214、第一连接面215、第二连接面216、第三连接面217、长方形块体218以及卡合部2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215、第二连接面216以及导光壁212为长方形块体218的三个相邻侧壁,而弧形入光面211与该倾斜出光面214设置于长方形块体218的一斜对角线L上,弧形入光面211与导光壁212相邻设置,而导光壁212与斜导光壁213相邻设置,第一连接面215与弧形入光面211连接,而第三连接面217与倾斜出光面214连接,第二连接面216与第一连接面215以及第三连接面217连接,其中,第三连接面217向长方形块体218的外侧凸出,而倾斜出光面214亦朝长方形块体218的外侧凸出设置。光源22是对应于弧形入光面211而设置,光源22所提供的光线可经由弧形入光面211进入导光件21。另外,卡合部219设置于斜导光壁213以及倾斜出光面214之间。

    请参阅图4所示,倾斜出光面214包括前端部224、上端部221以及中段部222。当光源22发射光线后,大致会区分成光路D、E、F、G,光路D的路径为:光线经过弧形入光面211后,直接被传递至倾斜出光面214,并且由倾斜出光面214的中段部222离开,光路E的路径为:光线经过弧形入光面211后,被导光壁212反射至靠近倾斜出光面214的上端部221,而光路F的路径为:光线经过弧形入光面211后,被斜导光壁213反射至倾斜出光面214的前端部224,最后,光路G的路径为:光线经过弧形入光面211后,被第二连接面216反射至倾斜出光面214的上端部221。因此,光线藉由导光壁212以及弧形入光面211以及斜导光壁213平均地被传至整个倾斜出光面214上。

    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导光壁212也可为一全反射面,倾斜出光面214为一圆弧面。而倾斜出光面214包括外表面223,外表面223可以为咬花表面,咬花表面具有雾面的咬花纹路。另外,光源22可为发光二极管(LED)。

    图5是本发明的发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所示,电子装置30包括壳体31,在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作为电子装置30的实施例,但发光结构20并不限制使用于手机上。利用电子装置30的壳体31以及发光结构20的卡合部219(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将发光结构20固定于电子装置30内部,而发光结构20除了倾斜出光面214外,其余部份被隐藏于电子装置30内部,使光线仅能由倾斜出光面214发出,避免不正常的泄光问题。

    本发明利用设置弧形入光面211,以提供光源22的光线能做更大角度的偏转,使进入导光件21后的光线可具有各种不同的入射方向,另外,增设斜导光壁213对应倾斜出光面214,使光线可转向朝倾斜出光面214的前端部224射出,解决了现有发光结构10中,光线集中于中间部分131及后端部分132的问题。而本发明更在倾斜出光面214的外表面223上设置咬花表面,咬花表面可打散光线在倾斜出光面214的直射现象而造成漫射,使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光结构20可使光线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发光结构20中,无论是单独使用发光结构20或是将发光结构20装设于电子装置30中时,具有较佳发光均匀度的发光结构20确实可提升视觉效果。

    综上可知,本发明发光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发光结构藉由弧形入光面提供各种角度的光入射方向,再藉由斜导光壁的设置,使光线可在斜导光壁上被反射至倾斜出光面的前端部,而光线更可被导光壁以及弧形入光面朝倾斜出光面的上端部以及中段部反射,因此可以使光线平均地被传至整个倾斜出光面上,可以有效避免发光结构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发光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光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光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光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光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件,包括一弧形入光面、一导光壁、一斜导光壁及一倾斜出光面,该弧形入光面与该导光壁相邻设置,而该导光壁与该斜导光壁相邻设置;以及一光源,该光源是相对于该弧形入光面而设置;其中,该光源发射光线,光线由该弧形入光面进入该导光件中,而光线藉由该导光壁、该弧形入光面及该斜导光壁平均地被传至该倾斜出光面上。因此,本发明可以使光线平均地被传至整个倾斜出光面上,可以有效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