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径薄壁金属弯管的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径薄壁金属弯管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径薄壁金属弯管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如空调、航空航天、液压行业用的油管、气管、散热管的不断更新换代,同时更多的产品需要小型化、轻型化、精密化、精致化,因而在生产中常遇到一些弯曲半径较小、管材直径小的薄壁异形管件。这类零件采用传统的液压弯管、气动弯管、中频弯管或机械传动弯管加工时,都容易在弯管过程中使管壁内侧产生起皱和截面畸变等各种缺陷,而且由于管材的直径小和弯曲半径小,在弯管中更容易引起局部变形剧烈,延伸位移量大,使局部壁厚严重变薄,形成扁孔、裂口或裂孔,使成品率极低、力学性能下降、外观质量及尺寸精度差,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为了保证上述小规格弯管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设计开发一套新型高效的弯曲加工组合模具及弯曲加工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细径薄壁金属弯管的加工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可以加工具有不同强度水平的多种金属细径薄壁弯管产品且弯管加工过程对管材性能影响很小,操作方便灵活,效率高,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径薄壁金属弯管的加工装置细径薄壁金属弯管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底座、活动安装在底座上且能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导轮一、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且能绕所述活动连接件左右转动的手柄、安装在手柄中部所开设卡槽内的导轮二以及固定在底座上且弯管过程中保证被弯曲管材不发生径向移动的挡片,所述导轮一和导轮二的上均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所述被弯曲管材直径相同的成型圆弧槽且二者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挡片后端部固定在导轮一上下部与底座连接处的外侧。
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手柄转动过程中对手柄进行限位的定向槽,定向槽的结构与手柄后部所设置把手的结构相对应。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将其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定位销。
所述底座上开有多个将其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定位孔。
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滑动销一,所述导轮一与底座之间通过滑动销一进行固定安装,导轮二与手柄之间通过滑动销二进行固定安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且成本低。
2、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操作简便,通过调整导轮一和导轮二的旋转限位,可以制作圆角(曲率半径)大于R2mm的各规格弯管;通过调整导轮一和导轮二的成型圆弧槽尺寸,可以弯曲制作外径不超过8mm的弯管;通过调整导轮一和导轮二的相对位置,可弯曲制作圆弧型、槽型、S型、异面曲线型等不同形状且弯曲角(或面)圆滑过渡的多种2维和3维弯管产品,并且弯管时只需通过对手柄施加外力旋转即可达到对细径薄壁金属弯管进行加工成型的目的。
3、使用效果好,本发明可以完成具有不同强度水平的多种金属细径薄壁弯管产品加工,且弯管加工过程对管材性能影响很小,具有操作方便灵活、效率高,可加工产品品种多、规格全,质量稳定性好等特点。
4、适用面广,实用价值高,可用于能源、电力、航空等工业领域中油管、气管、连接管、散热器、换热器等设备中所用的钛及钛合金、有色金属(Al、Mg、Ti、Cu等)及其合金和不锈钢等细径薄壁金属管材的弯管加工及制作,可被加工的细径薄壁金属管材尺寸范围是:直径不大于Φ8mm且壁厚小于δ1mm。
5、本发明设置有挡片和定向槽等限位机构,从而能更有效保证弯管的准确程度,具体而言:通过定向槽能对手柄的转动角度进行准确、方便限位;挡片可以确保待弯曲管材不会沿径向移动,保证弯管弯曲加工时均匀变形,提高管材外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可以加工具有不同强度水平的多种金属细径薄壁弯管产品,且弯管加工过程对管材性能影响很小,操作方便灵活,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可广泛用于工业化大规模批量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细径薄壁弯管产品。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导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加工成型的“槽型”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加工成型的“U型”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加工成型的“S型”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加工成型的“异面曲线型”弯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轮一; 2-导轮二; 3-底座;
4-手柄; 5-1-滑动销一; 5-2-滑动销二;
6-挡片; 7-螺钉; 8-定位销;
9-定位孔; 10-定向槽; 11-“槽型”弯管;
12-“U型”弯管; 13-“S型”弯管; 14-“异面曲线型”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底座3、活动安装在底座3上且能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导轮一1、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在底座3上且能绕所述活动连接件左右转动的手柄4、安装在手柄4中部所开设卡槽内的导轮二2以及固定在底座3上且弯管过程中保证被弯曲管材不发生径向移动地挡片6,所述导轮一1和导轮二2的上均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所述被弯曲管材直径相同的成型圆弧槽且二者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挡片6后端部固定在导轮一1上下部与底座3连接处的外侧且挡片6通过螺钉7进行固定。所述挡片6的厚度为0.05~0.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上部设置有手柄4转动过程中对手柄4进行限位的定向槽10,定向槽10的结构与手柄4后部所设置把手的结构相对应。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有将其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定位销8,并且所述底座3上开有多个将其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定位孔9。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滑动销一5-1,所述导轮一1与底座3之间通过滑动销一5-1进行固定安装,导轮二2与手柄4之间通过滑动销二5-2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底座3的上部后侧还设置有弯管过程中对被弯曲管材进行限位的由平板拼接组成的槽状限位件,挡片6固定在所述槽状限位件上。
结合图6,实际弯管时,当需将结构尺寸为Φ2mm×0.15mm的纯钛毛细管弯成“槽型”弯管11时,所述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半径为1mm,挡片6的厚度为0.2mm且其宽度11mm,首先将Φ2mm×0.15mm的纯钛毛细管材依次从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的成型圆弧槽中穿过,并根据弯曲的曲率半径确定好导轮一1和导轮二2间的相对位置后,转动手柄4且转动角度为90°,转动手柄4转动过程中相应带动导轮二2转动,从而使得穿在导轮二2上成型圆弧槽中的纯钛毛细管材相应随着导轮二2转动被弯曲;弯曲结束后,取下折弯的纯钛毛细管材并将其掉头后再依次从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的成型圆弧槽中穿过,同样将手柄4转动90°后,取下被弯曲的纯钛毛细管材,即可完成“槽型”钛合金毛细管的弯管加工,经检测表面平整,无褶皱开裂,微小变形均匀,满足产品尺寸精度要求。
同理,结合图7,当需要将结构尺寸为Φ2.4mm×0.3mm的铝合金管材弯曲成“U型”弯管12时,则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半径为1.2mm,挡片6的厚度为0.1mm且其宽度11mm。弯管时,将铝合金管材依次从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的成型圆弧槽中穿过,并根据弯曲的曲率半径确定好导轮一1和导轮二2间的相对位置后,转动手柄4且转动角度为180°,转动手柄4转动过程中相应带动导轮二2转动,从而使得穿在导轮二2上成型圆弧槽中的铝合金管材相应随着导轮二2转动被弯曲,弯曲结束后,取下被弯曲的铝合金管材,即可完成“U型”铝合金管的弯管加工,经检测表面平整,无褶皱开裂,微小变形均匀,满足产品尺寸精度要求。
结合图8,当需要将结构尺寸为Φ7mm×0.5mm的镁合金ML管材弯曲成“S型”弯管13时,则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半径为3.5mm,根据“S型”镁合金管弯管的弯曲程度确定导轮一1和导轮二2成型圆弧槽的槽底半径为10mm,挡片6的厚度为0.3mm且其宽度15mm。弯管时,将镁合金ML管材依次从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的成型圆弧槽中穿过,并确定好导轮一1和导轮二2间的相对位置后,转动手柄4且转动角度为60°,转动手柄4转动过程中相应带动导轮二2转动,从而使得穿在导轮二2上成型圆弧槽中的镁合金ML管材相应随着导轮二2转动被弯曲,弯曲结束后取下挡片6,且将被弯曲镁合金ML管材旋转180°后再安装上挡片6,同样将手柄4转动60°后,即可完成“S型”镁合金管的弯管工作,经检测表面平整,无褶皱开裂,微小变形均匀,满足产品尺寸精度要求。
当需要将结构尺寸为Φ1.6mm×0.2mm的不锈钢316L管材弯曲成“之字槽型”弯管时,则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半径为0.8mm,挡片6的厚度为0.1mm且其宽度11mm,根据“之字槽型”不锈钢管弯管的弯曲程度确定导轮一1和导轮二2成型圆弧槽的槽底半径为3mm。弯管时,将不锈钢316L管材依次从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的成型圆弧槽中穿过,并确定好导轮一1和导轮二2间的相对位置后,转动手柄4且转动角度为90°,转动手柄4转动过程中相应带动导轮二2转动,从而使得穿在导轮二2上成型圆弧槽中的不锈钢316L管材相应随着导轮二2转动被弯曲,弯曲结束后取下挡片6,且将被弯曲不锈钢316L管材旋转180°后再安装上挡片6,同样将手柄4转动90°后,即可完成“之字槽型”不锈钢管弯管的弯管工作,经检测表面平整,无褶皱开裂,微小变形均匀,满足产品尺寸精度要求。
结合图9,当需要将结构尺寸为Φ4mm×0.2mm的铜合金管材弯曲成“异面曲线型”弯管14时,则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所设置的成型圆弧槽半径为2mm,挡片6的厚度为0.2mm且其宽度13mm,根据“异面曲线型”铜合金管弯管的弯曲程度确定导轮一1和导轮二2成型圆弧槽的槽底半径为3mm。弯管时,将铜合金管材依次从导轮一1和导轮二2上的成型圆弧槽中穿过,并确定好导轮一1和导轮二2间的相对位置后,转动手柄4且转动角度为45°,转动手柄4转动过程中相应带动导轮二2转动,从而使得穿在导轮二2上成型圆弧槽中的铜合金管材相应随着导轮二2转动被弯曲,弯曲结束后取下挡片6,且将被弯曲铜合金管材旋转180°后再安装上挡片6,同样将手柄4转动45°后,即可完成“之字槽型”不锈钢管弯管的弯管工作,经检测表面平整,无褶皱开裂,微小变形均匀,满足产品尺寸精度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