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容器的出液口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液体容器的出液口,其主要是对倒出液体的出液口进行了改进。
背景技术
液体容器一般存在一个缺点(简称缺点A):当液体容器倒出液体后,总有一点点液体从出液口沿容器外壁流下来,造成了这部分液体的流失,同时,弄脏了容器外壁。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食用油壶,油壶的出液口由容器出液壁(容器内液体主要沿容器出液壁内倒出)、凹腔(一个上面开大口、底部开小口、中空地凹体,凹体的壁叫凹腔壁)、最外沿槽(位于出液口的最外层,是一个槽)、液体通道(液体的通道,可以是管道、槽、倾斜边沿等)组成,最外沿槽连着液体通道的高端,液体通道的低端连着凹腔。当油壶往最外沿槽的方向(唯一正确的倒油方向)适当倾斜时,油就会从容器出液壁内壁倒出,倒好后水平放置,这时容器出液壁外壁会有一点点油流下来,流进最外沿槽,再经过液体通道到达凹腔,从凹腔底部的小口流进油壶内,而出液口外沿没有油流下来。由此看出,该油壶的出液口似乎解决了缺点A的问题,但是由于该油壶的出液口有两个口子:一个是容器出液壁(倒油的出口),另一个是凹腔底部的小口(进油的口子)。当油壶过度倾斜倒油倒得急时,油除了从容器出液壁内壁倒出外,还从凹腔底部小口出来进入凹腔,再经过液体通道、最外沿槽流出,倒好后水平放置,最外沿槽的外沿(即出液口的外沿)就会有一点点油流下来,再现缺点A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油壶的出液口在过度倾斜倒油时,再现缺点A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出液口,该出液口无论是否过度倾斜倒液体,都不会再现缺点A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最外沿槽连着液体通道的高端,液体通道的低端连着凹腔,凹腔设有凹腔出液壁,凹腔出液壁位于最外沿槽的内层。凹腔出液壁是凹腔壁的一部分,并尽量往倒液体的方向倾斜。当容器过度倾斜倒出液体时,液体除了从容器出液壁内壁倒出外,还从凹腔底部小口出来流入凹腔,再经过凹腔出液壁直接脱离整个容器倒出(这是凹腔出液壁往倒液体的方向倾斜所致),而不会经液体通道、最外沿槽流出,倒好后水平放置,容器出液壁外壁和凹腔出液壁外壁分别会有一点点液体流下来,由于凹腔出液壁和容器出液壁位于最外沿槽的内层,这些液体只有进入最外沿槽及其内层,并自行流进容器内,最外沿槽的液体经液体通道到达凹腔,由凹腔底部小口流进容器内,这样,出液口外沿就不会有液体流下来。由以上看出,凹腔出液壁实际上就是为凹腔内液体提供倒出通道,避免了凹腔内液体反流向液体通道。
木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管容器是否过度倾斜倒液体,倒好后其出液口的外壁不会有液体流下来,而且结构简单,没有活动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为了简便易懂,所有实施例附图都将容器主体、出液口的盖子、螺纹及手柄等省略,只给出了出液口部分图。
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中1、最外沿槽,2、液体通道,3、凹腔,4、凹腔出液壁,5、容器出液壁,6、挡板,7、凹腔底部小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只能往图中A方向倾斜倒出液体,其工作过程是:当容器的出液口往图中A方向过度倾斜倒液体时,液体除了从容器出液壁(5)内壁倒出外,还从凹腔底部小口(7)出来进入凹腔(3),再经过凹腔出液壁(4)直接脱离整个容器倒出(这是凹腔出液壁4往图中A方向倾斜所致),倒好后水平放置,这时凹腔出液壁(4)外壁有一点点液体流下来,流进容器内,而从容器出液壁(5)外壁流下来的一点点液体,进入最外沿槽(1),经过液体通道(2)到达凹腔(3),再通过凹腔底部小口(7)流进容器内,这样最外沿槽(1)外沿(即出液口外沿)没有液体流下来。其实凹腔出液壁(4)还可进一步往A方向倾斜至容器出液壁(5),将容器出液壁(5)的液体出口覆盖堵上,容器出液壁(5)与凹腔出液壁(4)重合,凹腔底部小口(7)成为整个容器的唯一出口,而凹腔出液壁(4)的泄流速度因A向倾斜加大而加快。
在图1、图2中,如果将凹腔底部小ㄩ(7)堵上,容器出液壁(5)就成了唯一的液体出口,倒好液体后水平放置,从容器出液壁(5)外壁流下来的一点点液体,经过最外沿槽(1)、液体通道(2)后暂存在凹腔(3),直到再次倒液体时,才与容器出液壁(5)出来的液体混合一同倒出。
图3和图4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可以向任意方向倾斜倒出液体,由图中看出:最外沿槽(1)位于出液口的周围;液体通道(2)是两个独立管道,将最外沿槽(1)的液体引到挡板(6)上流入凹腔(3);挡板(6)可以是水平板、凹板等,其主要是用来挡住凹腔(3)内的液体进入液体通道(2);凹腔(3)上面开大口,底部开小口(7),这个小口(7)是整个出液口的唯一出口,凹腔壁、凹腔出液壁(4)及容器出液壁(5)三者完全重合。其工作过程是:当容器过度倾斜从凹腔底部小口(7)倒出液体,经凹腔出液壁(4)流出,由于挡板(6)的存在,挡住了凹腔底部小口(7)来的液休进入液体通道(2),倒好后水平放置,凹腔出液壁(4)外沿流下来的一点点液体到最外沿槽(1),经过液体通道(2)、挡板(6)后进入凹腔(3),由凹腔底部小口(7)流进容器主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