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5252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71343.6

申请日:

2012.10.11

公开号:

CN104159831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25/10申请日:20121011|||公开

IPC分类号:

B65D25/10; G02B5/30; B62B3/10

主分类号:

B65D25/10

申请人:

路玛特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金大洙; 尹灿虎

地址:

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玉溪二工团路179-48(龟浦洞)

优先权:

2012.03.13 KR 10-2012-0025276

专利代理机构: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104

代理人:

崔在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收纳多个光学薄膜的收纳盒和用于输送多个收纳盒的输送车,所述收纳盒包括用于收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底面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与另一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在圈边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进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底面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与另一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在圈边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进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边包括与所述底面垂直相接的圈边体;分别形成于所述圈边体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圈边体的外侧延伸、连接上端部和下端部、用于增强刚性的加强壁,所述上端部上设有用于啮合另一收纳盒下端部的内凸和外凸,所述下端部上设有结合于另一收纳盒圈边的下凸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以横向及竖向相隔一定间距形成有底面槽,通过底面槽所述底面分隔成块呈围棋盘状,所述底面从容器底面向上隆起一定高度与相邻的上端面成平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夹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下板、设置于所述下板导引槽内并可移动的固定板和通过手动操作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下板的锁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包括手把、用于把所述手把固定于固定板和下板的固定螺栓和螺帽。

6.
  一种用于输送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收纳盒的收纳盒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状底面板;固定于底面板的支架;固设于支架下侧的滚轮;连接支架和底面板、沿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的至少两个导轨;压住叠层设置于所述底面板的多个收纳盒中最顶端的收纳盒,用以防止所有收纳盒活动的施压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盒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可沿着设置于两侧的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连杠、设置于所述连杠的两端并可通过手动操作可将所述连杠固定于导轨的夹具、用于盖住最顶端收纳盒的压盖、设置于连杠和压盖之间并通过所述连杠进行施压的塞子。

说明书

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收纳多个光学薄膜的收纳盒和用于输送多个收纳盒的输送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易于操作、易于装卸的薄膜夹支固光学薄膜,并利用输送车安全、稳定输送多个收纳盒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
背景技术
通常,LCD用薄膜可分为偏光膜、扩散膜、反射膜、增光膜等。随着LCD-TV生产量的增加上述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薄膜的需求量也增加,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光学薄膜是通过拉伸、压缩、表面涂布、层压、切削等工艺赋予树脂薄膜功能而制造出的产品。所述光学薄膜的制造步骤与叠层设置普通特殊薄膜的步骤相同,结束一个步骤的操作后需要将薄膜装入收纳盒并输送到下一步骤。
现有技术通常利用无盖的收纳盒装载和输送光学薄膜,这时为了避免受到杂质或湿气的影响还需要进行包装,这样不仅费工费力,而且包装时易在薄膜表面形成刮痕或破损。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开发了带有盖的光学薄膜包装容器。
有关上述包装容器的现有技术有名称为“偏光膜包装用容器”的韩国第10-0867966号授权专利,它由设置在箱体内的可装载偏光膜的架子和用于密闭箱体的盖体构成。架子上设有多个可左右移动、对应偏光膜的大小进行固定的滑块,所述偏光膜的上面设有加压件,加压件上面盖有盖体,并利用形成于外周面的挂件与箱体的凸挂相结合。此时,形成于盖体下端外周面的密封圈压住箱体的顶端,从而隔绝箱体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
上述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在架子上设置滑块的结构,它为了安装多个用于整齐排列薄膜侧端的滑块,需要在“十”字状架子本体上形成多个槽,并且由于架子未与箱体形成一体,而插设于设置在箱体底面的槽内,因此,虽然可防止水平方向的移动,但难以控制垂直方向的移动。即,当装载于架子上的薄膜重量足够大时可保持压紧状态,但是,在移送过程中发生冲撞等外力作用时则很容易沿垂直方向移动。因此,需要增设用于垂直固定偏光膜的加压件,而且,需要根据叠置的薄膜高度,选择与其厚度相对应的加压件。虽然加压件由带有伸缩性的材质制成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充满上部空间,但是,当装载的薄膜厚度较小、上面空间较大时,因压力无法施加于薄膜的上面而导致薄膜晃动。并且,由于滑块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因此无法改变接触于薄膜侧端的滑块的固定位置。
如上所述,为了使批量制造的光学薄膜能够顺利进入后续程序,需要使用多个包装盒。现有技术为了隔绝外部空气采用设置盖体等方式,从而使包装盒的总体结构变得繁杂,制造成本也随之提高。同时,为了使盖体和箱体能够牢固结合,需要在盖体和箱体上分别设置锁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侧面设置有用于整齐排列装载于收纳盒内光学薄膜的侧面、防止光学薄膜移动的支架,从而可简便地安装在容器底面,并且,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的光学薄膜收纳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圈边呈双重密闭结构,无需盖体也能确保良好密闭性的光学薄膜收纳盒。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稳定、便利地输送多个叠层设置并带有双重密闭结构的收纳盒的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底面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与另一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在圈边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进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
所述圈边包括与所述底面垂直相接的圈边体;分别形成于所述圈边体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圈边体的外侧延伸、连接上端部和下端部、用于增强刚性的加强壁,所述上端部上设有用于啮合另一收纳盒下端部的内凸和外凸,所述下端部上设有结合于另一收纳盒圈边的下凸起。
所述底面以横向及竖向相隔一定间距形成有底面槽,通过底面槽所述底面分隔成块呈围棋盘状,所述底面从容器底面向上隆起一定高度与相邻的上端面成平面状。
所述薄膜夹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下板、设置于所述下板导引槽内并可移动的固定板和通过手动操作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下板的锁具。
所述锁具包括手把、用于把所述手把固定于固定板和下板的固定螺栓和螺帽。
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包括板状底面板;固定于底面板的支架;固设于支架下侧的滚轮;连接支架和底面板、沿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的至少两个导轨;压住叠层设置于所述底面板的多个收纳盒中最顶端的收纳盒,用以防止所有收纳盒活动的施压装置。
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可沿着设置于两侧的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连杠、设置于所述连杠的两端并可通过手动操作可将所述连杠固定于导轨的夹具、用于盖住最顶端收纳盒的压盖、设置于连杠和压盖之间并通过所述连杠进行施压的塞子。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收纳盒由于易安装于容器底面,且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因此,不但使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可减少制造成本。
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的容器圈边呈双重密闭结构,具有良好的密闭功能,而且,与现有设有盖体的收纳盒相比,其结构简单,从而可减少制造成本。
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的输送车将收纳盒的圈边对齐后层层叠置在底面板,因此,便于输送,另外,利用设置于支撑架上并可上下移动的施压装置固定多个收纳盒,从而可安全、稳定地进行移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从容器中卸载薄膜夹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设置于薄膜夹上的固定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薄膜夹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叠层设置时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的施压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利用施压装置对叠层设置的多个收纳盒进行固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对多个收纳盒施压的施压装置工作状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装载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所述底面的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啮合于叠层设置的另一收纳盒的圈边,并在相结合的部位利用密封件形成双重密闭结构,从而阻隔外部空气流入容器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收纳盒1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10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10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多个薄膜夹30。
所述容器10由平面四角形底面11和在所述底面11的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13构成。
所述底面11以横向及竖向形成相隔一定间距的底面槽12,并基于此分成块呈围棋盘状,分成的块从容器底面向上隆起一定高度而与相邻的上端面成平面状。
所述圈边13包括与所述底面11垂直相接的圈边体13a、分别形成于所述圈边体13a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14和下端部15、向圈边体13a的外侧延长并连接上端部14和下端部15而用于增强刚性的加强壁16。沿圈边13的外周围设有相隔一定距离的多个加强壁16,所述加强壁16的形状、数量及排列方式可根据安装环境随意改变。
所述圈边13的内侧设有与装入的光学薄膜侧端接触的内侧面18,所述内侧面18上设有凹进一定深度的凹槽19。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凹槽19与底面槽12相互对齐,但是,无需限定所述凹槽19的位置,可根据制造工艺的工作效率和设计条件随意进行调整。
所述圈边13的上端和下端与其它收纳盒的圈边相结合,层层叠置多个收纳盒时,所述圈边13起相互啮合的媒介作用。
所述上端部14包括用于啮合另一收纳盒下端部的内凸14a和外凸14b。设置于最外侧的外凸14b略高于内凸14a,所述内凸14a用于支撑夹在内侧的上密封件20,与所述内凸14a相邻并相隔一定距离的外凸14b当与另一收纳盒的下端部相结合时用于防止其下端部脱离。
多个薄膜夹30沿着底面槽12横向与竖向设置,并根据光学薄膜的尺寸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支撑光学薄膜的侧端。
所述容器10的底面11上设有夹槽11a,当多个薄膜夹30夹在夹槽11a时与底面11的上端面成平面状,从而可稳定支撑叠置在其上面的光学薄膜的下端。
从所述夹槽11a中拔出所述薄膜夹30的一端即可分离底面11和薄膜夹30。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薄膜夹30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下板31、设置于所述下板31导引槽32内并可在导引槽内32移动的固定板36和通过手动操作将固定板36锁定在下板31上的锁具40。
所述下板30的一端设有弯曲而突出的夹凸33,另一端设有可弹性变形的截面呈U型状的挂片34。
通过将所述夹凸33夹在夹槽11a内、将挂片34夹在设置于内侧面18的导引凸挂18a而完成所述薄膜夹30的安装。
所述固定板36沿垂直面和水平面延伸并折曲,呈L字状,其垂直面与光学薄膜的侧端接触,水平面与下板31的上面接触。设置于水平面上的穿孔(未图示)里夹设有锁具40。
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板36的下端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导引片36a。所述导引片36a穿设于下板31的导引槽32内,从而使固定板36沿着导引槽32滑动而不脱离下板31。沿所述下板31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固定板36移至一定位置后利用锁具40固定固定板36。
所述锁具40包括手把41和将所述手把41固定于固定板36和下板31的固定螺栓43和螺帽44。
所述固定螺栓43夹挂在所述手把41的挂槽42内,所述固定螺栓43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固定板36的水平面和下板31的通孔后螺丝连接螺帽44。
所述手把41的底面和固定板36水平面之间设有垫片45,所述固定螺栓43的一端设有固定垫片46,以防止螺帽44的松懈。
若要调整所述固定板36在所述下板31上的位置,先拧开锁具40的固定螺栓43和螺帽44,将所述固定板36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栓43和螺帽44完成固定。
设置于所述下板31另一端的挂片34上形成有可夹设突设在内侧面18下端的凸挂18a的挂片槽35,当压缩挂片34时所述凸挂18a就会脱离挂片槽35,此时,把所述下板31的夹凸33从夹槽11a中拔出即可使薄膜夹30与容器10底面11分离。
如图5所示,所述圈边13的下端部15向下突设有下凸起15a,所述下凸起15a可防止夹设在内侧的下密封件21脱离。
在所述下收纳盒1上叠置上收纳盒1A时,下收纳盒1的圈边13上啮合上收纳盒1A的圈边,夹在圈边13的上密封件20在上收纳盒1A的下凸起15b的作用下处于挤压状态,夹在上收纳盒1A下端、被下凸起15b圈住的下密封件21a在下收纳盒1内凸14a的作用下处于挤压状态。
由于利用上述双重密闭结构,外部空气被隔绝而无法流入收纳盒1内。如图6所示,当层层叠置多个收纳盒时,上收纳盒1A与下收纳盒1分别通过圈边的啮合相结合,上收纳盒1A的底面盖在下收纳盒1的上方而处于密闭状态。即,下收纳盒1的上方和圈边通过叠层设置的上收纳盒1a得到密闭,特别是所述圈边上交错设置有多个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以此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
为了向后续程序稳定输送多个收纳盒需要使用输送车。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收纳盒输送车100包括板状底面板120、固定于底面板120的支架110、固设于支架110下侧的滚轮130。
所述输送车100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多个导轨111,所述导轨111用于连接支架110和底面板120,并并排设置于两侧,垂直设置于靠近叠层设置在底面板120上的多个收纳盒的两侧。
所述输送车100包括通过压住叠层设置的多个收纳盒中最上面的收纳盒而防止所有叠置的收纳盒活动的施压装置140。
所述施压装置140可沿着设置于两侧的导轨111上下移动。
如图8所示,所述施压装置140包括横设于两侧导轨111之间的连杠141、将所述连杠141固定于导轨111的夹具142、压盖150、设置于连杠141和压盖150之间的塞子143。
所述压盖150盖于最顶层收纳盒的上部,所述压盖150的上面中央设有用于收放塞子143的塞槽151。
所述塞子143的上面连接于连杠141,其下面夹塞于塞槽151内。
如图9所示,所述底面板120上叠层设置多个收纳盒后将压盖150盖在最上面的收纳盒上。依此叠层设置时最上面的收纳盒在压盖150作用下上方处于密闭状态,其下面的收纳盒相互叠置,每个收纳盒的上方都处于密闭状态,并且,一个收纳盒的圈边与另一个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形成双重密闭结构,随之叠层设置的所有收纳盒在内装有光学薄膜的状态下形成隔绝外部空气的密闭结构。
为了防止叠置成一定高度的收纳盒在输送过程中因晃动或受到外部冲击而掉落,在所述压盖150的塞槽151内放入塞子143,然后将连杠141移动至所述塞子143的上方。即,在所述连杠141的作用下塞子143对压盖150进行施压,进而对所有叠置的收纳盒施加垂直方向的压力。然后利用夹具142将连杠141两端固定于导轨111上,此时,压力通过塞子143传递至压盖150中央,如图10所示,由此,所有叠置的收纳盒维持垂直状态而不向一侧倾斜。
如上所述,所述输送车100装载多个叠置的收纳盒,在利用施压装置140固定叠置的多个收纳盒的状态下,为后续工艺进行稳定的输送。

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983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9831A21申请号201280071343622申请日20121011102012002527620120313KRB65D25/10200601G02B5/30200601B62B3/1020060171申请人路玛特株式会社地址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玉溪二工团路17948龟浦洞72发明人金大洙尹灿虎74专利代理机构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2104代理人崔在吉54发明名称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收纳多个光学薄膜的收纳盒和用于输送多个收纳盒的输送车,所述收纳盒包括用于收纳光学薄膜。

2、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底面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与另一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在圈边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进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12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KR2012/00825620121011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37526KO20130919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9。

3、831ACN104159831A1/1页21一种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底面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与另一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在圈边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进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边包括与所述底面垂直相接的圈边体;分别形成于所述圈边体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圈边体的外侧延伸、连接上端部和下端部、用于增强刚性的加强壁,所述上端部上设有用于啮合另一收纳盒下端部的内凸和外凸,所述下。

4、端部上设有结合于另一收纳盒圈边的下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以横向及竖向相隔一定间距形成有底面槽,通过底面槽所述底面分隔成块呈围棋盘状,所述底面从容器底面向上隆起一定高度与相邻的上端面成平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夹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下板、设置于所述下板导引槽内并可移动的固定板和通过手动操作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下板的锁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包括手把、用于把所述手把固定于固定板和下板的固定螺栓和螺帽。6一种用于输送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收纳盒的收纳盒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状底面板;固。

5、定于底面板的支架;固设于支架下侧的滚轮;连接支架和底面板、沿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的至少两个导轨;压住叠层设置于所述底面板的多个收纳盒中最顶端的收纳盒,用以防止所有收纳盒活动的施压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盒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可沿着设置于两侧的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连杠、设置于所述连杠的两端并可通过手动操作可将所述连杠固定于导轨的夹具、用于盖住最顶端收纳盒的压盖、设置于连杠和压盖之间并通过所述连杠进行施压的塞子。权利要求书CN104159831A1/5页3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收纳多个光学薄膜的收纳盒和用于输送多个收纳盒的输送车,特别是涉。

6、及一种利用易于操作、易于装卸的薄膜夹支固光学薄膜,并利用输送车安全、稳定输送多个收纳盒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背景技术0002通常,LCD用薄膜可分为偏光膜、扩散膜、反射膜、增光膜等。随着LCDTV生产量的增加上述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薄膜的需求量也增加,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光学薄膜是通过拉伸、压缩、表面涂布、层压、切削等工艺赋予树脂薄膜功能而制造出的产品。所述光学薄膜的制造步骤与叠层设置普通特殊薄膜的步骤相同,结束一个步骤的操作后需要将薄膜装入收纳盒并输送到下一步骤。现有技术通常利用无盖的收纳盒装载和输送光学薄膜,这时为了避免受到杂质或湿气的影响还需要进行包装,这样不仅费工费力,而且包。

7、装时易在薄膜表面形成刮痕或破损。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开发了带有盖的光学薄膜包装容器。有关上述包装容器的现有技术有名称为“偏光膜包装用容器”的韩国第100867966号授权专利,它由设置在箱体内的可装载偏光膜的架子和用于密闭箱体的盖体构成。架子上设有多个可左右移动、对应偏光膜的大小进行固定的滑块,所述偏光膜的上面设有加压件,加压件上面盖有盖体,并利用形成于外周面的挂件与箱体的凸挂相结合。此时,形成于盖体下端外周面的密封圈压住箱体的顶端,从而隔绝箱体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上述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在架子上设置滑块的结构,它为了安装多个用于整齐排列薄膜侧端的滑块,需要在“十”字状架子本体上形成多个槽,并且由于架。

8、子未与箱体形成一体,而插设于设置在箱体底面的槽内,因此,虽然可防止水平方向的移动,但难以控制垂直方向的移动。即,当装载于架子上的薄膜重量足够大时可保持压紧状态,但是,在移送过程中发生冲撞等外力作用时则很容易沿垂直方向移动。因此,需要增设用于垂直固定偏光膜的加压件,而且,需要根据叠置的薄膜高度,选择与其厚度相对应的加压件。虽然加压件由带有伸缩性的材质制成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充满上部空间,但是,当装载的薄膜厚度较小、上面空间较大时,因压力无法施加于薄膜的上面而导致薄膜晃动。并且,由于滑块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因此无法改变接触于薄膜侧端的滑块的固定位置。如上所述,为了使批量制造的光学薄膜能够顺利进入后。

9、续程序,需要使用多个包装盒。现有技术为了隔绝外部空气采用设置盖体等方式,从而使包装盒的总体结构变得繁杂,制造成本也随之提高。同时,为了使盖体和箱体能够牢固结合,需要在盖体和箱体上分别设置锁定装置。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侧面设置有用于整齐排列装载于收纳盒内光学薄膜的侧面、防止光学薄膜移动的支架,从而可简便地安装在容器底面,并说明书CN104159831A2/5页4且,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的光学薄膜收纳盒。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圈边呈双重密闭结构,无需盖体也能确保良好密闭性的光学薄膜收纳盒。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稳定、便利地输送。

10、多个叠层设置并带有双重密闭结构的收纳盒的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底面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与另一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在圈边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而形成双重密闭结构,进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所述圈边包括与所述底面垂直相接的圈边体;分别形成于所述圈边体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圈边体的外侧延伸、连接上端部和下端部、用于增强刚性的加强壁,所述上端部上设有用于啮合另一收纳盒下端部的内凸和外凸,所述下端。

11、部上设有结合于另一收纳盒圈边的下凸起。所述底面以横向及竖向相隔一定间距形成有底面槽,通过底面槽所述底面分隔成块呈围棋盘状,所述底面从容器底面向上隆起一定高度与相邻的上端面成平面状。所述薄膜夹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下板、设置于所述下板导引槽内并可移动的固定板和通过手动操作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下板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手把、用于把所述手把固定于固定板和下板的固定螺栓和螺帽。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包括板状底面板;固定于底面板的支架;固设于支架下侧的滚轮;连接支架和底面板、沿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的至少两个导轨;压住叠层设置于所述底面板的多个收纳盒中最顶端的收纳盒,用以防止所有收纳盒活动的施压装置。所述施压。

12、装置包括可沿着设置于两侧的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连杠、设置于所述连杠的两端并可通过手动操作可将所述连杠固定于导轨的夹具、用于盖住最顶端收纳盒的压盖、设置于连杠和压盖之间并通过所述连杠进行施压的塞子。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收纳盒由于易安装于容器底面,且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因此,不但使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可减少制造成本。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的容器圈边呈双重密闭结构,具有良好的密闭功能,而且,与现有设有盖体的收纳盒相比,其结构简单,从而可减少制造成本。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的输送车将收纳盒的圈边对齐后层层叠置在底面板,因此,便于输送,另外,利用设置于支撑架上并可上下移动的施压装置固定多个收纳盒,从而可安全、稳定。

13、地进行移送。附图说明0004图1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从容器中卸载薄膜夹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设置于薄膜夹上的固定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薄膜夹的安装状态示意图。说明书CN104159831A3/5页5图6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叠层设置时的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的施压装置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输送车利用施压装置对叠层设置的多个收纳盒进行固定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对多个收纳盒施压的施压装置工作状态剖面图。具体实。

14、施方式0005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收纳盒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和用于固支装载于所述容器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至少一个薄膜夹,所述容器包括平底面和所述底面的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所述圈边的上端和下端啮合于叠层设置的另一收纳盒的圈边,并在相结合的部位利用密封件形成双重密闭结构,从而阻隔外部空气流入容器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光学薄膜收纳盒及其输送车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收纳盒1包括上端呈开放状、内部可容纳光学薄膜的容器10和用于固支设置于所述容器10内的光学薄膜侧端的多个薄膜夹30。所述容器10由平面四角形底面11和在所述底面11的边沿隆起而形成栅状的圈边。

15、13构成。所述底面11以横向及竖向形成相隔一定间距的底面槽12,并基于此分成块呈围棋盘状,分成的块从容器底面向上隆起一定高度而与相邻的上端面成平面状。所述圈边13包括与所述底面11垂直相接的圈边体13A、分别形成于所述圈边体13A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14和下端部15、向圈边体13A的外侧延长并连接上端部14和下端部15而用于增强刚性的加强壁16。沿圈边13的外周围设有相隔一定距离的多个加强壁16,所述加强壁16的形状、数量及排列方式可根据安装环境随意改变。所述圈边13的内侧设有与装入的光学薄膜侧端接触的内侧面18,所述内侧面18上设有凹进一定深度的凹槽1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凹槽19与底面槽1。

16、2相互对齐,但是,无需限定所述凹槽19的位置,可根据制造工艺的工作效率和设计条件随意进行调整。所述圈边13的上端和下端与其它收纳盒的圈边相结合,层层叠置多个收纳盒时,所述圈边13起相互啮合的媒介作用。所述上端部14包括用于啮合另一收纳盒下端部的内凸14A和外凸14B。设置于最外侧的外凸14B略高于内凸14A,所述内凸14A用于支撑夹在内侧的上密封件20,与所述内凸14A相邻并相隔一定距离的外凸14B当与另一收纳盒的下端部相结合时用于防止其下端部脱离。多个薄膜夹30沿着底面槽12横向与竖向设置,并根据光学薄膜的尺寸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支撑光学薄膜的侧端。所述容器10的底面11上设有夹槽11A,当多。

17、个薄膜夹30夹在夹槽11A时与底面11的上端面成平面状,从而可稳定支撑叠置在其上面的光学薄膜的下端。从所述夹槽11A中拔出所述薄膜夹30的一端即可分离底面11和薄膜夹30。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薄膜夹30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下板31、设置于所述下板31说明书CN104159831A4/5页6导引槽32内并可在导引槽内32移动的固定板36和通过手动操作将固定板36锁定在下板31上的锁具40。所述下板30的一端设有弯曲而突出的夹凸33,另一端设有可弹性变形的截面呈U型状的挂片34。通过将所述夹凸33夹在夹槽11A内、将挂片34夹在设置于内侧面18的导引凸挂18A而完成所述薄膜夹30的安装。所述固定。

18、板36沿垂直面和水平面延伸并折曲,呈L字状,其垂直面与光学薄膜的侧端接触,水平面与下板31的上面接触。设置于水平面上的穿孔(未图示)里夹设有锁具40。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板36的下端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导引片36A。所述导引片36A穿设于下板31的导引槽32内,从而使固定板36沿着导引槽32滑动而不脱离下板31。沿所述下板31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固定板36移至一定位置后利用锁具40固定固定板36。所述锁具40包括手把41和将所述手把41固定于固定板36和下板31的固定螺栓43和螺帽44。所述固定螺栓43夹挂在所述手把41的挂槽42内,所述固定螺栓43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固定板36的水平面和下板31的通孔。

19、后螺丝连接螺帽44。所述手把41的底面和固定板36水平面之间设有垫片45,所述固定螺栓43的一端设有固定垫片46,以防止螺帽44的松懈。若要调整所述固定板36在所述下板31上的位置,先拧开锁具40的固定螺栓43和螺帽44,将所述固定板36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栓43和螺帽44完成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板31另一端的挂片34上形成有可夹设突设在内侧面18下端的凸挂18A的挂片槽35,当压缩挂片34时所述凸挂18A就会脱离挂片槽35,此时,把所述下板31的夹凸33从夹槽11A中拔出即可使薄膜夹30与容器10底面11分离。如图5所示,所述圈边13的下端部15向下突设有下凸起15A,所述下凸起15。

20、A可防止夹设在内侧的下密封件21脱离。在所述下收纳盒1上叠置上收纳盒1A时,下收纳盒1的圈边13上啮合上收纳盒1A的圈边,夹在圈边13的上密封件20在上收纳盒1A的下凸起15B的作用下处于挤压状态,夹在上收纳盒1A下端、被下凸起15B圈住的下密封件21A在下收纳盒1内凸14A的作用下处于挤压状态。由于利用上述双重密闭结构,外部空气被隔绝而无法流入收纳盒1内。如图6所示,当层层叠置多个收纳盒时,上收纳盒1A与下收纳盒1分别通过圈边的啮合相结合,上收纳盒1A的底面盖在下收纳盒1的上方而处于密闭状态。即,下收纳盒1的上方和圈边通过叠层设置的上收纳盒1A得到密闭,特别是所述圈边上交错设置有多个密封件而。

21、形成双重密闭结构,以此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为了向后续程序稳定输送多个收纳盒需要使用输送车。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收纳盒输送车100包括板状底面板120、固定于底面板120的支架110、固设于支架110下侧的滚轮130。所述输送车100包括沿长度方向延长的多个导轨111,所述导轨111用于连接支架110和底面板120,并并排设置于两侧,垂直设置于靠近叠层设置在底面板120上的多个收纳盒的两侧。说明书CN104159831A5/5页7所述输送车100包括通过压住叠层设置的多个收纳盒中最上面的收纳盒而防止所有叠置的收纳盒活动的施压装置140。所述施压装置140可沿着设置于两侧的导轨111上下移动。如图。

22、8所示,所述施压装置140包括横设于两侧导轨111之间的连杠141、将所述连杠141固定于导轨111的夹具142、压盖150、设置于连杠141和压盖150之间的塞子143。所述压盖150盖于最顶层收纳盒的上部,所述压盖150的上面中央设有用于收放塞子143的塞槽151。所述塞子143的上面连接于连杠141,其下面夹塞于塞槽151内。如图9所示,所述底面板120上叠层设置多个收纳盒后将压盖150盖在最上面的收纳盒上。依此叠层设置时最上面的收纳盒在压盖150作用下上方处于密闭状态,其下面的收纳盒相互叠置,每个收纳盒的上方都处于密闭状态,并且,一个收纳盒的圈边与另一个收纳盒的圈边相啮合形成双重密闭结。

23、构,随之叠层设置的所有收纳盒在内装有光学薄膜的状态下形成隔绝外部空气的密闭结构。为了防止叠置成一定高度的收纳盒在输送过程中因晃动或受到外部冲击而掉落,在所述压盖150的塞槽151内放入塞子143,然后将连杠141移动至所述塞子143的上方。即,在所述连杠141的作用下塞子143对压盖150进行施压,进而对所有叠置的收纳盒施加垂直方向的压力。然后利用夹具142将连杠141两端固定于导轨111上,此时,压力通过塞子143传递至压盖150中央,如图10所示,由此,所有叠置的收纳盒维持垂直状态而不向一侧倾斜。如上所述,所述输送车100装载多个叠置的收纳盒,在利用施压装置140固定叠置的多个收纳盒的状态下,为后续工艺进行稳定的输送。说明书CN104159831A1/7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2/7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3/7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104/7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115/7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126/7页13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137/7页14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159831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