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变色材料及其在变色衣料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感光变色材料及其在变色衣料中的应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02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0269A21申请号201410340038322申请日20140716C07D498/10200601C09K9/02200601C09B19/00200601D06P1/00200601D06P3/6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地址10019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72发明人姚建年刘文旭詹传郎陆振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7代理人刘元霞谢蓉54发明名称一种感光变色材料及其在变色衣料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含有席夫碱单元的螺噁嗪类式I。
2、化合物,该化合物为感光变色材料有机小分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合成这种含有席夫碱单元的螺噁嗪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染料,来染制织物,被染制的织物可在自然界太阳光照射下变色。式I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0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0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0269ACN104130269A1/4页21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结构如下式I其中,R1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C1C6烯基、C1C6炔基、C1C6烷氧基;R2独立的选自C1C20烷基;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4。
3、烷基、C1C4烯基、C1C4炔基、C1C4烷氧基;R4独立的选自氢、C1C20烷基、C1C20烯基、C1C20炔基、C1C20烷氧基、卤素;R1、R2、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羟基、C1C20烷基、C1C20烯基、C1C20炔基、C1C20烷氧基;X是O、S、NR,其中,R独立的选自C1C20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烯基、C1C6烷氧基;R2独立的选自C1C6烷基;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R4独立的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R1、R2、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羟基、C。
4、1C6烷基、C1C6烷氧基;X选自O、S、NR,其中,R独立的选自C1C6烷基。优选地,R1独立的选自氢、C1C3烷基、C1C3烷氧基;R2独立的选自C1C3烷基;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3烷基、C1C3烷氧基;R4独立的选自氢、C1C3烷基、C1C3烷氧基;R1、R2、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羟基、C1C3烷基、C1C3烷氧基;X选自O、S、NR,其中,R独立的选自C1C3烷基。3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选自化合物TM1,TM2以及TM3。权利要求书CN104130269A2/4页3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式II式I。
5、II权利要求书CN104130269A3/4页4式IV其中,R1、R2、R3、R4、X、R1、R2、R3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定义;1化合物1与化合物2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5发生热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5;将萘衍生物化合物4与NANO2发生亚硝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然后将化合物5与化合物6反应得到化合物7;3将化合物3与化合物7、有机碱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一段时间优选12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缩合剂的二氯甲烷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反应优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所述加热温度可为5080,具体可为6075,优选70。反应时间可为110小时,具体可为。
6、36小时,优选5小时。优选地,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用量为,1MMOL045125MMOL,具体可为1MMOL06085MMOL,优选1MMOL075MMOL。溶剂乙醇的用量为1ML20ML,优选5ML。还优选地,在步骤1中,将所得化合物3进行如下纯化处理将产物进行减压蒸馏,除去3090的溶剂,优选65,冷却后放入20环境中缓慢蒸发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抽滤,将所得晶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并干燥。优选地,在步骤2化合物5的制备中,碱性环境优选有机碱,更优选三乙胺等胺类物质。化合物6的制备中,所述亚硝基化反应优选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例如在稀硫酸存在下。所述反应优选在冰浴中进行,温度优选为55。反应的溶剂优。
7、选为水。优选的,将反应物化合物4溶解于含有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包括将化合物4完全溶解于含有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使用冰浴冷却并保持低温条件55,加入NANO2至完全溶解。随后,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稀硫酸,加完后低温搅拌1小时,过滤,并将滤饼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6。所述稀硫酸的浓度可为2575,优选45。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23MOL/L,具体可为082MOL/L,优选12MOL/L。优选地,化合物4、氢氧化钠、NANO2的用量分别为1MMOL055MMOL052MMOL。具体可为1MMOL083MMOL0816MMOL。优选1M。
8、MOL25MMOL12MMOL。所述稀硫酸溶液的用量为021G,具体可为0408G,优选06G。更优选地,在步骤2化合物5的制备中,所述化合物5优选使用新制备的化合物,所述热消除反应优选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更优选有机碱,例如在三乙胺存在下。所述反应溶剂优选为乙醇。所述反应优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温度可为4080,具体可为5575,优选70。还更优选地,在步骤2最后一步制备化合物7中,所述溶剂优选为乙醇。所述反应优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温度可为4080,具体可为5575,优选70。特别优选的,将化合物6溶于溶剂中,先加热,之后将上述化合物6的溶液趁热与同一温度权利要求书CN104130269A。
9、4/4页5的化合物5的溶液混合,继续加热直至反应结束。化合物5、化合物6的用量为1MMOL053MMOL;具体可为1MMOL082MMOL;优选1MMOL12MMOL。溶剂无水乙醇的总用量可为325ML;可为515ML;优选10ML,且溶解化合物5与含有化合物6的溶剂体积比为23。三乙胺用量可为00505ML,优选03ML。进一步包括,在反应完毕后,优选对化合物7进行如下纯化过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深色固体,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其中,色谱柱分离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优选在氮气保护下、避光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优选68小时。具。
10、体反应步骤如下将化合物3、化合物7、有机碱例如三乙胺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两个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缩合剂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条件下搅拌,由TLC监控反应进度。反应完毕后,优选对式I进行如下纯化过滤除杂,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终产物。其中,色谱柱分离使用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更优选地,化合物3、化合物7、有机碱以及缩合剂的用量为1MMOL0815MMOL0104MMOL12MMOL,优选用量为1MMOL1MMOL025MMOL13MMOL。整个体系的浓度不宜过大,其中,含有化合物3、化合物7、有机碱的二氯甲烷溶。
11、液的总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应在00201MOL/L,优选005006MOL/L;含有缩合剂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应在002012MOL/L,优选005008MOL/L。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化合物作为染料的用途。优选地,所述式I化合物具有感应紫外线变色功能。8一种浸染方法,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式I化合物来浸染。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式I化合物溶于水中,加入分散剂、均染剂、酸化剂,之后加入所述衣料,加热。优选地,在所述方法中,将所述式I化合物加入60温水中溶解。所述加热温度为108115,所述染制的时间优选153小时。更优选地,染制结束后,自然降温,即可将衣料取出。优选使用40的。
12、温水漂洗4次,去净浮色。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浸染方法,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所述染料质量的1035,优选20。所述匀染剂的用量为所述染料质量的0108,优选为025035。所述酸化剂的用量为所述染料质量的0207,优选045。10一种衣料,其中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化合物。权利要求书CN104130269A1/10页6一种感光变色材料及其在变色衣料中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感光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感光变色材料,以及由此类材料为基础制作的感光变色衣料。背景技术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正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对服装而言,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在。
13、穿得舒适的同时又能够美观大方,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这种需求的变化,对颜色一成不变的传统服饰提出了很大的挑战。0003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等问题日趋严重,其直接后果就是有更大比例的紫外线直接透射到地球表面。众所周知,紫外线属于太阳光谱的短波段,虽然不能够被人眼所感应到,但却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影响,包括多种病变的产生,尤其在夏天或者午后时段,其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因此,能够通过简单地方式探知所处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弱,并以此来提醒人们进行针对性的防护从而避免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是很有必要的。综上,具有能够感应紫外线,并且能在其照射下发。
14、生颜色变化的可变色衣服,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的同时又能对人们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能够产生紫外变色的有机材料含有席夫碱单元的螺噁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上述化合物可通过印染的方式,印染于衣料上,使之能在感应到紫外线时颜色发生变化。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含有席夫碱单元的螺噁嗪化合物,其结构为如下式I所示00060007式I0008其中,0009R1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C1C6烯基、C1C6炔基、C1C6烷氧基;0010R2独立的选自C1C20烷基;0011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
15、4烷基、C1C4烯基、C1C4炔基、C1C4烷氧基;0012R4独立的选自氢、C1C20烷基、C1C20烯基、C1C20炔基、C1C20烷氧基、卤素;说明书CN104130269A2/10页70013R1、R2、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羟基、C1C20烷基、C1C20烯基、C1C20炔基、C1C20烷氧基;0014X选自O、S、NR,其中,R独立的选自C1C20烷基。0015根据本发明,所述式I化合物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下0016R1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烯基、C1C6烷氧基;0017R2独立的选自C1C6烷基;0018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4烷基、C1。
16、C4烷氧基;0019R4独立的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0020R1、R2、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羟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0021X选自O、S、NR,其中,R独立的选自C1C6烷基。0022根据本发明,所述式I化合物更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下0023R1独立的选自氢、C1C3烷基、C1C3烷氧基;0024R2独立的选自C1C3烷基;0025R3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3烷基、C1C3烷氧基;0026R4独立的选自氢、C1C3烷基、C1C3烷氧基;0027R1、R2、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羟基、C1C3烷基、C1C3烷氧基;0028X选自O、S、NR,其中,。
17、R独立的选自C1C3烷基。0029最优选地,所述式I化合物选自化合物TM1,TM2以及TM3。0030说明书CN104130269A3/10页800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20033式II00340035式III0036式IV0037其中,R1、R2、R3、R4、X、R1、R2、R3如上所定义;00381化合物1与化合物2反应得到化合物3;00392化合物5在碱性环境下发生热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5;将萘衍生物化合物4与NANO2发生亚硝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然后将化合物5与化合物6反应得到化合物7;00403将化合物3与化合物7、有机碱溶于二氯甲烷中,。
18、搅拌一段时间如12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缩合剂的二氯甲烷溶液。0041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优选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反应优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所述加热温度可为5080,具体可为6075,优选70。反应时间可为110小时,具体可为36小时,优选5小时。0042该方法中,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用量为,1MMOL045125MMOL,具体可为1MMOL06085MMOL,优选1MMOL075MMOL。溶剂乙醇的用量为1ML20ML,优选5ML。0043根据本发明,在步骤1中,将所得化合物3进行如下纯化处理将产物进行减压蒸馏,除去3090的溶剂,优选65,冷却后放入20环境中缓慢蒸发直至有大量晶说明书C。
19、N104130269A4/10页9体析出。抽滤,将所得晶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并干燥。0044根据本发明,在步骤2化合物5的制备中,碱性环境优选有机碱,更优选三乙胺等胺类物质。化合物6的制备中,所述亚硝基化反应优选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例如在稀硫酸存在下。所述反应优选在冰浴中进行,温度优选为55。反应的溶剂优选为水。优选的,将反应物化合物4溶解于含有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0045具体反应步骤优选如下将化合物4完全溶解于含有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使用冰浴冷却并保持低温条件55,加入NANO2至完全溶解。随后,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稀硫酸,加完后低温搅拌1小时,过滤,并将滤饼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6。。
20、所述稀硫酸的浓度可为2575,优选45。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23MOL/L,具体可为082MOL/L,优选12MOL/L。0046该方法中,化合物4、氢氧化钠、NANO2的用量分别为1MMOL055MMOL052MMOL。具体可为1MMOL083MMOL0816MMOL。优选1MMOL25MMOL12MMOL。所述稀硫酸溶液的用量为021G,具体可为0408G,优选06G。0047根据本发明,在步骤2化合物5的制备中,所述化合物5优选使用新制备的化合物,所述热消除反应优选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更优选有机碱,例如在三乙胺存在下。所述反应溶剂优选为乙醇。所述反应优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温度可。
21、为4080,具体可为5575,优选70。0048根据本发明,在步骤2最后一步制备化合物7中,所述溶剂优选为乙醇。所述反应优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温度可为4080,具体可为5575,优选70。特别优选的,将化合物6溶于溶剂中,先加热,之后将上述化合物6的溶液趁热与同一温度的化合物5的溶液混合,继续加热直至反应结束。该方法中,化合物5、化合物6的用量为1MMOL053MMOL;具体可为1MMOL082MMOL;优选1MMOL12MMOL。溶剂无水乙醇的总用量可为325ML;可为515ML;优选10ML,且溶解化合物5与含有化合物6的溶剂体积比为23。三乙胺用量可为00505ML,优选03ML。0。
22、049反应完毕后,优选对化合物7进行如下纯化过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深色固体,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其中,色谱柱分离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其比例由产物的极性确定。0050根据本发明,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优选在氮气保护下、避光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优选68小时。具体反应步骤如下将化合物3、化合物7、有机碱例如三乙胺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两个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缩合剂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条件下搅拌,由TLC监控反应进度。反应完毕后,优选对式I进行如下纯化过滤除杂,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终产物。其。
23、中,色谱柱分离使用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二者比例由产物极性决定。0051该方法中,化合物3、化合物7、有机碱以及缩合剂的用量为1MMOL0815MMOL0104MMOL12MMOL,优选用量为1MMOL1MMOL025MMOL13MMOL。整个体系的浓度不宜过大,其中,含有化合物3、化合物7、有机碱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总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应在00201MOL/L,优选005006MOL/L;含有缩合剂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应在002012MOL/L,优选005008MOL/L。说明书CN104130269A5/10页100052应注意,本发明上述的制备过程中各反应物的用量均是以某一反应。
24、物为基准换算所得比例,实际操作中,允许将所有的反应物、溶剂量做相应的改变。0053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式I化合物作为染料的用途。其可以作为染料,复染于衣料上,使之具有感应紫外线变色功能。005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浸染方法,包括,使用式I化合物来浸染。0055根据本发明,所述浸染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式I化合物溶于水中,加入分散剂、均染剂、酸化剂,之后加入所述衣料,加热。0056根据本发明,在所述方法中,优选将所述式I化合物加入60温水中溶解。0057根据本发明,所述分散剂可以促进染料溶解,其用量为所述染料质量的1035,优选20。所述匀染剂的用量为所述染料质量的0108,优选为025035。所述酸化。
25、剂可以促进染色,其用量为所述染料质量的0207,优选045。0058根据本发明,所述加热温度为108115,所述染制的时间优选153小时。0059根据本发明,染制结束后,自然降温,即可将衣料取出。优选使用40的温水漂洗4次,去净浮色。006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衣料,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式I化合物。0061本发明化合物的结构中包括螺噁嗪结构和席夫碱结构。一方面,由于螺噁嗪类感光变色材料光致变色过程只通过激发单重态进行,所以氧对反应无影响,因而相对于另一些类的感光变色材料如螺吡喃类而言,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同时,螺噁嗪类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较强,即便是有少量的光致分解产物生成,也不会影响分子的光致变色性。
26、能,这对于实际应用是很重要的;而席夫碱类感光变色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不易发生光化学降解,成色消色循环次数多,且光响应速度快,变色迅速。另一方面,螺噁嗪、席夫碱类材料合成简单,且具有多个可修饰的位点,将二者结合后形成的这一类含有席夫碱单元的螺噁嗪类感光变色材料式I化合物,螺噁嗪和席夫碱自身芳香体系的修饰位点很多,因而两个结构单元结构在一起形成的式I化合物的修饰位点更多,通过不同点位的修饰,可以对整个材料的吸收光谱、热稳定性以及溶解性等产生显著地影响。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染料来染制织物,被染制的织物可在自然界太阳光照射下变色。附图说明0062图1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PMMA膜光照前。
27、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图。0063图2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PMMA膜吸光度与时间的曲线图。0064图3为实施例5所染制得到的衣料光照前后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006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和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0066下述方法中如无特殊说明,所述方法均为常规方法。0067实施例1、制备化合物TM1说明书CN104130269A106/10页1100680069将间氨基苯甲酸化合物2A,411MG,3MMOL溶于含有2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待完全溶解后滴加对氟苯甲醛化合物1A,496MG。
28、,4MMOL,随后将体系置于7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5小时后,停止反应。减压除去体系中65左右的乙醇,冷却至室温后将其置于20条件下缓慢蒸发,待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抽滤,将所得晶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并干燥,得到产物3A黄色固体。0070将7甲氨基2羟基萘化合物4A,173G,10MMOL完全溶解于21ML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使用冰浴将体系冷却至5,并保持低温条件。向体系中加入NANO2828MG,12MMOL至完全溶解。随后,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浓度为45的稀硫酸6G,加完后低温搅拌1小时,过滤后,将滤饼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6A。随后将新制备的N乙基碘化物化合物5A。
29、,314G,10MMOL加入到含有4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加入三乙胺3ML后在70加热1小时即得中间产物5A。在中间体5A进行反应的同时,将中间产物6A化合物6A,227G,12MMOL加入到另一个含有6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70加热。1小时后,将含有中间体6A的烧瓶中的溶液趁热滴加到另一含有中间体5A的烧瓶中,继续加热,用薄层色谱TLC监控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反应完毕,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深色固体混合物,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分离得到中间产物7A。0071将中间产物3A化合物3A,243MG,1MMOL、中间产物7A化合物7A,371MG,1MMOL、三乙胺025MMOL溶于45ML二氯甲。
30、烷中,搅拌两个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260MG13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20ML。室温条件下搅拌,由TLC监控反应进度。注意,整个过程应在氮气保护、避光条件下进行,需68小时。反应完毕后,说明书CN104130269A117/10页12对体系进行如下纯化过程过滤除杂,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终产物TM1。0072终产物TM1的表征数据如下00731HNMR400MHZ,CDCL3PPM848S,1H,840S,1H,813D,J84HZ,1H,808S,1H,796D,J56HZ,1H,793D,J56HZ,1H,778D,J88。
31、HZ,1H,770S,1H,767D,J80HZ,1H,756T,J76HZ,1H,746D,J24HZ,1H,728DD,J188HZ,J224HZ,1H,712722BR,3H,706D,J72HZ,1H,699D,J76HZ,1H,690T,J76HZ,1H,655D,J76HZ,1H,281BR,2H,248S,3H,136S,6H,128T,J64HZ,3HMSMALDITOFM/Z59627MH0074实施例2、制备化合物TM2007500760077将间氨基苯甲酸化合物2A,411MG,3MMOL溶于含有2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待完全溶解后滴加邻羟基苯甲醛化合物1B,488MG。
32、,4MMOL,随后将体系置于7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5小时后,停止反应。减压除去体系中65左右的乙醇,冷却至室温后将其置于20条件下缓慢蒸发,待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抽滤,将所得晶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并干燥,得到产物3B黄色固体。0078将2,7二羟基萘化合物4B,160G,10MMOL完全溶解于21ML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使用冰浴将体系冷却至5,并保持低温条件。向体系中加入说明书CN104130269A128/10页13NANO2828MG,12MMOL至完全溶解。随后,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浓度为45的稀硫酸6G,加完后低温搅拌1小时,过滤后,将滤饼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中间。
33、产物6B。随后将新制备的N丙基碘化物化合物5B,329G,10MMOL加入到含有4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加入三乙胺3ML后在70加热1小时即得中间产物5B。在中间体5B进行反应的同时,将中间产物6B化合物6B,227G,12MMOL加入到另一个含有6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70加热。1小时后,将含有中间体6B的烧瓶中的溶液趁热滴加到另一含有中间体5A的烧瓶中,继续加热,用薄层色谱TLC监控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反应完毕,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深色固体混合物,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分离得到中间产物7B。0079将中间产物3B化合物3B,241MG,1MMOL、中间产物7B化合物7B,372MG,1M。
34、MOL、三乙胺025MMOL溶于45ML二氯甲烷中,搅拌两个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260MG13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25ML。室温条件下搅拌,由TLC监控反应进度。注意,整个过程应在氮气保护、避光条件下进行,需56小时。反应完毕后,对体系进行如下纯化过程过滤除杂,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终产物TM2。0080终产物TM2的表征数据如下00811HNMR400MHZ,CDCL3PPM1241S,1H,872S,1H,842D,J20HZ,1H,816D,J84HZ,2H,780D,J88HZ,1H,771S,1H,768D,J88。
35、HZ,1H,758BR,2H,744D,J68HZ,1H,736D,J76HZ,1H,727DD,J184HZ,J220HZ,1H,719T,J68HZ,1H,710712BR,3H,696T,J68HZ,1H,690T,J68HZ,1H,656D,J80HZ,1H,281D,J36HZ,2H,249BR,2H,136S,6H,092T,J64HZ,3HMSMALDITOFM/Z59633MH0082实施例3、制备化合物TM300830084说明书CN104130269A139/10页140085将间氨基苯甲酸化合物2A,411MG,3MMOL溶于含有2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待完全溶解后滴加。
36、对甲基苯甲醛化合物1C,480MG,4MMOL,随后将体系置于7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5小时后,停止反应。减压除去体系中65左右的乙醇,冷却至室温后将其置于20条件下缓慢蒸发,待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抽滤,将所得晶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并干燥,得到产物3C淡黄色固体。0086将7羟基2巯基萘化合物4C,176G,10MMOL完全溶解于21ML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使用冰浴将体系冷却至5,并保持低温条件。向体系中加入NANO2828MG,12MMOL至完全溶解。随后,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浓度为45的稀硫酸6G,加完后低温搅拌1小时,过滤后,将滤饼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6C。随。
37、后将新制备的N甲基碘化物化合物5C,301G,10MMOL加入到含有4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加入三乙胺3ML后在70加热1小时即得中间产物5C。在中间体5C进行反应的同时,将中间产物6C化合物6C,246G,12MMOL加入到另一个含有60ML无水乙醇的烧瓶中,70加热。1小时后,将含有中间体6C的烧瓶中的溶液趁热滴加到另一含有中间体5C的烧瓶中,继续加热,用薄层色谱TLC监控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反应完毕,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深色固体混合物,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分离得到中间产物7C。0087将中间产物3C化合物3C,239MG,1MMOL、中间产物7C化合物7C,389MG,1MMOL、三乙。
38、胺025MMOL溶于45ML二氯甲烷中,搅拌两个小时后,向体系中滴加含有260MG13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25ML。室温条件下搅拌,由TLC监控反应进度。注意,整个过程应在氮气保护、避光条件下进行,需5小时。反应完毕后,对体系进行如下纯化过程过滤除杂,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使用H60硅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终产物TM3。0088终产物TM3的表征数据如下00891HNMR400MHZ,CDCL3PPM846S,1H,839D,J40HZ,1H,813D,J48HZ,1H,809S,1H,790D,J48HZ,1H,788D,J48HZ,1H,778785BR,2。
39、H,770S,1H,766D,J68HZ,1H,746D,J56HZ,1H,729DD,J184HZ,J220HZ,1H,723T,J64HZ,1H,706D,J52HZ,1H,699704BR,3H,692T,J52HZ,1H,656D,J56HZ,1H,281S,3H,234S,3H,136S,6HMSMALDITOFM/Z58293MH0090实施例4、光致变色的验证0091将5GPMMA溶于30ML甲苯中,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按一定质量分数产物在分散介质中的质量分数为2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加入到一定体积的PMMA的甲苯溶液中,搅拌直至完全混合均匀。将该溶液均匀铺在载。
40、玻片上,置于暗处晾干。溶剂挥发干后,即得光致变色PMMA膜。将制得的螺噁嗪化合物PMMA膜置于高压汞说明书CN104130269A1410/10页15灯2CM处照射2MIN,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由图1所示,没有光照的时候上述PMMA膜在可见区基本没有吸收,而光照后其变为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为606NM。固定波长为606NM扫描得到吸收强度与时间AT的曲线,如图2所示,在500秒内,吸收强度急剧下降,颜色也随之迅速变淡。从而验证了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致变色性能。0092实施例5、变色衣料的染制0093随后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光致变色材料TM1进行衣料印染。具体操作如下用60温水。
41、将染料溶化,之后加入染料质量20的REAX85A作为分散剂,以促其进溶解,随后加入染料质量025035的平平加O25主要成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匀染剂,再加入045的柠檬酸作为酸化剂,促进染色。整个过程需要不断搅拌,使整个体系的溶液均匀。随后将清洗干净、无油污的白色棉纤维衣料放于染缸中,并开始缓慢加热,待到染液即将沸腾时盖上盖子,并使其中温度升到110之间,保持约1小时,然后让其自然降温,即可将衣料取出,再用40的温水漂洗4次,去净浮色。最后将衣料取出后放于暗处放干即可。所染制得到的衣料为白色,放置在阳光下后颜色变为蓝色,将变色的衣料重新置于无光处,衣料颜色逐渐恢复为白色,如图3所示。实验时间为2014年5月28日上午11时,实验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以手机华为荣耀3C拍摄。由此可见,成功的制备了可在阳光照射下变色的衣料。说明书CN104130269A151/2页1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30269A162/2页1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30269A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