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4411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5786.3

申请日:

2014.08.07

公开号:

CN104130821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10L10/00; B01J23/889

主分类号:

C10L10/00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文举; 程明; 张彬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朱显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适宜的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均匀,分散度好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本发明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出的复合载氧体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释氧速率得到明显提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
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
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

7.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
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
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

说明书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链氧解耦系统中载氧体载氧体颗粒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CO2减排技术迫在眉睫。烟气中的CO2常常被大量氮气稀释,CO2的分离与回收成本很高。在燃烧过程中生成高浓度的CO2或便于CO2分离的气相混合物,同时消除其他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是一条有效途径。化学链燃烧(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简称CLC)正是具有上述特性的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已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化学链燃烧(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的基本原理是将传统的燃料与空气的直接反应,通过载氧体的作用分解为两步气固反应,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通过氧载体在两个串联的反应器之间来完成氧的转移,两个反应器分别为空气反应器与燃料反应器,化学链燃烧实现了燃料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载氧体为化学链燃烧的媒介,在两个反应器之间进行循环,不停的把空气反应器中生成的氧和反应生成的热量传递到燃料反应器中进行还原反应,因此,载氧体的性能直接影响了整个化学链燃烧的运行。
目前,载氧体的主要研究集中在Ni、Fe、Cu、Co、Mn等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酸盐载氧体和钙钛矿型载氧体等。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由于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耐高温的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还存在着反应速率不够快等缺点。
王杰、王文举等.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载氧体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2, 32(11): 13-17.中提出Co3O4载氧体在高温下活性和循环稳定性降低,容易出现烧结,反应速率不够快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o3O4载氧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大的载氧能力,Co3O4和碳反应为放热反应,能够减小燃料反应器中的能量需求。但Co3O4较低的熔点使得其在高温下活性和循环稳定性降低,容易出现烧结,在Co3O4载氧体载氧体颗粒中添加MnO2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粒径均匀,反应速率较快的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此比例可充分提升复合载氧体的反应性能。
一种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
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
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
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
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
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适宜的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均匀,分散度好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二)本发明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出的复合载氧体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和较高的释氧质量,释氧速率和释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复合载氧体通过管式炉得出的载氧体释氧转化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
所述载氧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
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
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
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
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
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
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
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
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
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
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
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
本实施例中的原料为分析纯Co(NO3)2产品;络合剂为分析纯柠檬酸;掺杂的金属硝酸盐为分析纯Mn(NO3)2
实施例1:
取38.62 g Co(NO3)2·6H2O放入5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0 ml的蒸馏水,然后把烧杯置于带有恒温水浴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速度为400 rpm。取3.13g Mn(NO3)2·4H2O放入100 ml的烧杯中,加入50 ml的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把硝酸钙溶液滴加到硝酸铜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取49.87 g柠檬酸,放入有1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至全部溶解,待上述溶液搅拌均匀后,缓慢的加入柠檬酸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搅拌6个小时后,溶液已经脱水变为粘稠状的湿凝胶。将湿凝胶置于105 ℃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烧杯内湿凝胶变为干凝胶。将干凝胶取出,置于500 ℃的马弗炉中煅烧5小时至柠檬酸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将马弗炉升温至800 ℃,恒温焙烧5小时,用于活化载氧体,再将载氧体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载氧体,其中Co3O4的质量含量为95wt.%,MnO2的含量为5wt.%。如图1所示,本发明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与不参杂MnO2相比,释氧速率和释氧质量明显提高。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082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0821A21申请号201410385786322申请日20140807C10L10/00200601B01J23/88920060171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地址210094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72发明人王文举程明张彬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代理人朱显国54发明名称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适宜的。

2、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均匀,分散度好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本发明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出的复合载氧体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释氧速率得到明显提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0821ACN104130821A1/1页21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

3、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6根据权。

4、利要求2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7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

5、为31381,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权利要求书CN104130821A1/3页3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化学链氧解耦系统中载氧体载氧体颗粒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CO2减。

6、排技术迫在眉睫。烟气中的CO2常常被大量氮气稀释,CO2的分离与回收成本很高。在燃烧过程中生成高浓度的CO2或便于CO2分离的气相混合物,同时消除其他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是一条有效途径。化学链燃烧CHEMICALLOOPINGCOMBUSTION,简称CLC正是具有上述特性的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已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0003化学链燃烧CHEMICALLOOPINGCOMBUSTION的基本原理是将传统的燃料与空气的直接反应,通过载氧体的作用分解为两步气固反应,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通过氧载体在两个串联的反应器之间来完成氧的转移,两个反应器分别为空气反应器与燃料反应器,化学链燃烧实现了燃料化学能。

7、的梯级利用。0004载氧体为化学链燃烧的媒介,在两个反应器之间进行循环,不停的把空气反应器中生成的氧和反应生成的热量传递到燃料反应器中进行还原反应,因此,载氧体的性能直接影响了整个化学链燃烧的运行。0005目前,载氧体的主要研究集中在NI、FE、CU、CO、MN等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酸盐载氧体和钙钛矿型载氧体等。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由于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耐高温的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还存在着反应速率不够快等缺点。0006王杰、王文举等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载氧体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2,32111317中提出CO3O4载氧体在高温下活性和循环稳定性降低,容易出现烧结,反应速率不够快等缺点。。

8、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O3O4载氧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大的载氧能力,CO3O4和碳反应为放热反应,能够减小燃料反应器中的能量需求。但CO3O4较低的熔点使得其在高温下活性和循环稳定性降低,容易出现烧结,在CO3O4载氧体载氧体颗粒中添加MNO2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粒径均匀,反应速率较快的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0008为了实现上述发明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此比例可充分提升复合。

9、载氧体的反应性能。0009一种含锰CO3O4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说明书CN104130821A2/3页4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0010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0011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0012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

10、5下干燥24小时。0013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适宜的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均匀,分散度好的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二)本发明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出的复合载氧体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和较高的释氧质量,释氧速率和释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复合载氧体通过管式炉得出的载氧体释氧转化率曲线。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所述载氧体由CO3O4和MNO2组成,其中CO3O4的质量百分数为95,MNO2的质量百分数为5。

11、。0017所述载氧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0018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0019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0020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0021步骤4中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

12、时。0022一种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MNNO32溶液滴加到CONO32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步骤2再加入柠檬酸溶液,7080下边蒸发边搅拌至混合液形成湿凝胶;步骤3湿凝胶干燥后变为干凝胶;步骤4将干凝胶置于500下煅烧至有机物充分燃烧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升温至800,活化载氧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0023步骤1中所述的CONO32和MNNO32的质量比为31381,步骤2中所述的柠檬说明书CN104130821A3/3页5酸与CU原子的摩尔比为21。0024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05下干燥24小时。0025步骤4中。

13、煅烧条件为500下煅烧5小时,升温至800后,活化5小时。0026本实施例中的原料为分析纯CONO32产品;络合剂为分析纯柠檬酸;掺杂的金属硝酸盐为分析纯MNNO32。0027实施例1取3862GCONO326H2O放入500ML的烧杯中,加入100ML的蒸馏水,然后把烧杯置于带有恒温水浴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速度为400RPM。取313GMNNO324H2O放入100ML的烧杯中,加入50ML的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把硝酸钙溶液滴加到硝酸铜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取4987G柠檬酸,放入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至全部溶解,待上述溶液搅拌均匀后,缓慢的加入柠檬酸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搅拌6个小时后,溶液已经脱水变为粘稠状的湿凝胶。将湿凝胶置于105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烧杯内湿凝胶变为干凝胶。将干凝胶取出,置于500的马弗炉中煅烧5小时至柠檬酸和硝酸盐完全分解,再将马弗炉升温至800,恒温焙烧5小时,用于活化载氧体,再将载氧体载氧体颗粒研磨、筛分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载氧体,其中CO3O4的质量含量为95WT,MNO2的含量为5WT。如图1所示,本发明含锰钴基复合载氧体与不参杂MNO2相比,释氧速率和释氧质量明显提高。说明书CN104130821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3082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