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43240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7347.7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257810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44申请公布日:201501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44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44; A61K36/855; A61P31/14

主分类号:

A61K36/744

申请人:

扬中牧乐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建平; 栾必荣; 吴美华

地址:

212214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开发区港隆路3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由党参,黄芪,板兰根,金银花,大青叶,苍术,猪苓,茯苓,当归,红花,栀子,甘草等十二味中药经粉碎、混合后制得。本发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本发明使用方法为:治疗量,按2%拌料,预防酌减,重病鸡按每公斤体重2克口服,并可按上述用量,将药用开水适量浸泡1小时,取上清液供鸡饮用,药渣拌于料中喂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党参5~10%,黄芪10~20%,板兰根10~20%,金银花5~8%,大青叶8~12%,苍术4~6%,猪苓8~12%,茯苓6~10%,当归5~8%,红花1~5%,栀子6~10%,甘草3~6%。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其原料组成按重量计优选为:党参7%,黄芪15%,板兰根15%,金银花8%,大青叶10%,苍术6%,猪苓10%,茯苓8%,当归7%,红花3%,栀子7%,甘草4%。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2~6周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法氏囊肿胀、出血、坏死,胸肌、腿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接性腹泻、震颤和重度虚弱,剖检变化以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等为特征。
本病发生无季节性,只要有易感鸡存在,全年都可发病。本病具有高接触性,可在感染鸡和易感鸡之间、病鸡及隐性感染鸡群之间迅速传播。病鸡及隐性感染的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用具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主要经呼吸道、眼结膜及消化道感染。
本病在易感鸡群发病率很高,可达80%~100%,死亡率不等,低的为4%~5%,高的可达30%~60%或以上。当伴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便会增高。初次暴发本病的鸡场,发病常为急性,症状明显,死亡率也较高。
传染性法氏囊炎遍布于全世界许多养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1988年以来,我国不同类型鸡场,均有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按重量计,原料组成如下:党参5~10%,黄芪10~20%,板兰根10~20%,金银花5~8%,大青叶8~12%,苍术4~6%,猪苓8~12%,茯苓6~10%,当归5~8%,红花1~5%,栀子6~10%,甘草3~6%。
在本发明中,原料组成按重量计优选为:党参7%,黄芪15%,板兰根15%,金银花8%,大青叶10%,苍术6%,猪苓10%,茯苓8%,当归7%,红花3%,栀子7%,甘草4%。
按下述工艺步骤制备: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合均匀,分装。
本发明状态呈浅褐色的粗粉,气清香;味苦,微甘,具有清热解毒、扶正固本、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
本发明使用方法为:治疗量,按2%拌料,预防酌减,重病鸡按每公斤体重2克口服,并可按上述用量,将药用开水适量浸泡1小时,取上清液供鸡饮用,药渣拌于料中喂服。
本发明鉴别方法如下: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无色、壁厚、非木化、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黄芪)。联结乳汁管含微粒状物(党参)。壁薄细胞纺锤形,具斜向交错的细纹理(当归)。菌丝粘结成团,菌丝一般直径1.5~3μm(猪苓);无色不规则分枝团块。遇水合氧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壁较厚或略具壁疣(银花);内果皮细胞镶嵌连结成层(桅子)。
对本发明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了本品既无急性毒性,也无亚慢性毒性,即按推荐的使用方法及推荐剂量使用本品对用药动物是安全的。
本发明组方各成分功效解析如下: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该品功效与人参相似,在兽用领域可代替人参使用。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应激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板兰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金银花,又名忍冬,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大青叶,主治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等症。
苍术,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健脾、化浊、止痛、祛风湿、调整胃肠运动及抗溃疡的功效。
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具有利尿、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茯苓,茯苓为兼性寄生菌,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当归,主要包括藁本内酯类及其异构物、香豆素类、多糖类、黄酮类及有机酸类等,具有补血、镇痛的功效。
红花,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的作用,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甘草,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缓解咳嗽,祛痰,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
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原料组合使用,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具有极好的防治效果,用于鸡的养殖,不产生耐药性,无抗生素或化学药物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党参7kg,黄芪15kg,板兰根15kg,金银花8kg,大青叶10kg,苍术6kg,猪苓10kg,茯苓8kg,当归7kg,红花3kg,栀子7kg,甘草4kg。
制备步骤如下: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本实施例性状呈浅褐色粗粉,气清香,味苦,微甘。显微镜镜检可见黄芪、党参、当归、猪苓、茯苓、银花、桅子的显著特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2014年5月,江苏省扬中市某蛋鸡场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病重者脱水死亡。扬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病鸡剖检可见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炎病。遂按病鸡每公斤体重2克应用本实施例治疗,用开水将本发明浸泡1小时,取上清液供鸡饮用,药渣拌于饲料中喂服。2日后症状消失,5日后痊愈。证明本实施例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2:党参5kg,黄芪12kg,板兰根20kg,金银花6kg,大青叶12kg,苍术5kg,猪苓11kg,茯苓9kg,当归6kg,红花2kg,栀子8kg,甘草4kg。
制备步骤如下: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本实施例性状呈浅褐色粗粉,气清香,味苦,微甘。显微镜镜检可见黄芪、党参、当归、猪苓、茯苓、银花、桅子的显著特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2014年3~8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数次临床试验,证明推荐剂量使用,本发明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总预防率达88.6%,治愈率达73.3%。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78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57810 A (21)申请号 201410467347.7 (22)申请日 2014.09.15 A61K 36/744(2006.01) A61K 36/855(2006.01) A61P 31/14(2006.01) (71)申请人 扬中牧乐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2214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开发区港 隆路 326 号 (72)发明人 卢建平 栾必荣 吴美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 中药散剂, 。

2、由党参, 黄芪, 板兰根, 金银花, 大青叶, 苍术, 猪苓, 茯苓, 当归, 红花, 栀子, 甘草等十二 味中药经粉碎、 混合后制得。本发明制作简单, 使 用方便, 成本低廉。本发明使用方法为 : 治疗量, 按 2% 拌料, 预防酌减, 重病鸡按每公斤体重 2 克 口服, 并可按上述用量, 将药用开水适量浸泡 1 小 时, 取上清液供鸡饮用, 药渣拌于料中喂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7810 A CN 104257810 A 1/。

3、1 页 2 1.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 成 : 党参 5 10%, 黄芪 10 20%, 板兰根 10 20%, 金银花 5 8%, 大青叶 8 12%, 苍术 4 6%, 猪苓 8 12%, 茯苓 6 10%, 当归 5 8%, 红花 1 5%, 栀子 6 10%, 甘草 3 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其原料组成按重量 计优选为 : 党参7%, 黄芪15%, 板兰根15%, 金银花8%, 大青叶10%, 苍术6%, 猪苓10%, 茯苓8%, 当归 7%, 红花 3%, 栀子 7%, 甘草。

4、 4%。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57810 A 2 1/3 页 3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 具体为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0002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 接触性传染病, 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 毒引起26周龄雏鸡的一种急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法氏囊肿胀、 出血、 坏死, 胸肌、 腿 肌出血, 腺胃、 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 厌食、 间接性腹泻、 震颤 和重度虚弱, 剖检变化以脱水、 骨骼肌出血、 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 出血等为特 征。 0003。

5、 本病发生无季节性, 只要有易感鸡存在, 全年都可发病。本病具有高接触性, 可在 感染鸡和易感鸡之间、 病鸡及隐性感染鸡群之间迅速传播。病鸡及隐性感染的带毒鸡是本 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污染的饲料、 饮水、 垫草、 用具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主要经呼吸道、 眼 结膜及消化道感染。 0004 本病在易感鸡群发病率很高, 可达 80% 100%, 死亡率不等, 低的为 4% 5%, 高的 可达 30% 60% 或以上。当伴发其它疾病时, 死亡率便会增高。初次暴发本病的鸡场, 发病 常为急性, 症状明显, 死亡率也较高。 0005 传染性法氏囊炎遍布于全世界许多养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1988 年以来, 。

6、我国不 同类型鸡场, 均有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流行,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以 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中药散剂, 按重量计, 原料组成如下 : 党参 5 10%, 黄 芪 10 20%, 板兰根 10 20%, 金银花 5 8%, 大青叶 8 12%, 苍术 4 6%, 猪苓 8 12%, 茯苓 6 10%, 当归 5 8%, 红花 1 5%, 栀子 6 10%, 甘草 3 6%。 0008 在本发明中, 原料组成按重。

7、量计优选为 : 党参7%, 黄芪15%, 板兰根15%, 金银花8%, 大青叶 10%, 苍术 6%, 猪苓 10%, 茯苓 8%, 当归 7%, 红花 3%, 栀子 7%, 甘草 4%。 0009 按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过筛, 混合均匀, 分装。 0010 本发明状态呈浅褐色的粗粉, 气清香 ; 味苦, 微甘, 具有清热解毒、 扶正固本、 活血 消肿的功效, 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 0011 本发明使用方法为 : 治疗量, 按2%拌料, 预防酌减, 重病鸡按每公斤体重2克口服, 并可按上述用量, 将药用开水适量浸泡 1 小时, 取上清液供鸡饮用, 药渣拌于料中喂服。

8、。 0012 本发明鉴别方法如下 : 取本品, 置显微镜下观察 : 纤维无色、 壁厚、 非木化、 有纵裂纹、 两端断裂成帚状 ( 黄 芪 )。联结乳汁管含微粒状物 ( 党参 )。壁薄细胞纺锤形, 具斜向交错的细纹理 ( 当归 )。 说 明 书 CN 104257810 A 3 2/3 页 4 菌丝粘结成团, 菌丝一般直径 1.5 3m( 猪苓 ) ; 无色不规则分枝团块。遇水合氧醛液溶 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 直径 4 6m( 茯苓 )。非腺毛多为单细胞, 壁较厚或略具壁疣 ( 银 花 ) ; 内果皮细胞镶嵌连结成层 ( 桅子 )。 0013 对本发明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结。

9、果表明了本品既无急性毒性, 也 无亚慢性毒性, 即按推荐的使用方法及推荐剂量使用本品对用药动物是安全的。 0014 本发明组方各成分功效解析如下 : 党参,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味甘, 性平, 有补中益气、 止 渴、 健脾益肺, 养血生津之功效。该品功效与人参相似, 在兽用领域可代替人参使用。 0015 黄芪,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保肝、 利尿、 抗应激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能消除实验 性肾炎蛋白尿, 增强心肌收缩力, 调节血糖含量。 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免疫功能, 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0016 板兰根, 对多种细菌有作用。 水。

10、浸液对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八联球菌、 大肠 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甲杆菌、 痢疾 (志贺氏、 弗氏) 杆菌、 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0017 金银花, 又名忍冬, 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 甘寒清热而不 伤胃, 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 还善清解血毒, 用于各种热性病, 如身热、 发疹、 发斑、 热毒疮痈、 咽喉肿痛等症, 均效果显著。 0018 大青叶, 主治热毒发斑、 丹毒、 咽喉肿痛、 疮痈肿毒等症。 0019 苍术, 为运脾药, 性味苦温辛烈, 有燥湿健脾、 化浊、 止痛、 祛风湿、 调整胃肠运动及 抗溃疡的功效。 0020 猪苓, 为。

11、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 已有 2000 多年的药用历史,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具 有利尿、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0021 茯苓, 茯苓为兼性寄生菌, 含茯苓多糖、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有机酸、 脂肪、 卵 磷脂、 腺嘌呤、 胆碱、 麦角甾醇、 多种酶和钾盐,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既能健脾, 又能渗湿, 又 可用为补肺脾, 治气虚之辅佐药。 0022 当归, 主要包括藁本内酯类及其异构物、 香豆素类、 多糖类、 黄酮类及有机酸类等, 具有补血、 镇痛的功效。 0023 红花, 有活血化瘀, 散湿去肿的功效。 0024 栀子, 具有清热、 泻火、 凉血的作用, 对白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伤寒杆菌有抑 制作用。 0025 甘草, 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 缓解咳嗽, 祛痰, 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 成和分泌, 延长上皮细胞寿命, 有抗炎活性。 0026 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原料组合使用,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具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用于鸡的养殖, 不产生耐药性, 无抗生素或化学药物残留。 0027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0028 实施例 1 : 党参 7kg, 黄芪 15kg, 板兰根 15kg, 金银花 8kg, 大青叶 10kg, 苍术 6kg, 猪苓 10kg, 茯苓 8kg, 当归 7kg, 红花 3kg, 栀子 。

13、7kg, 甘草 4kg。 0029 制备步骤如下 :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过筛, 混合均匀, 分装, 即得。 0030 本实施例性状呈浅褐色粗粉, 气清香, 味苦, 微甘。显微镜镜检可见黄芪、 党参、 当 说 明 书 CN 104257810 A 4 3/3 页 5 归、 猪苓、 茯苓、 银花、 桅子的显著特征, 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0031 2014 年 5 月, 江苏省扬中市某蛋鸡场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 病鸡精神沉郁, 采食量 减少, 饮水增多, 有些自啄肛门, 排白色水样稀粪, 病重者脱水死亡。 扬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对病鸡剖检可见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 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炎病。遂。

14、按病鸡每公 斤体重 2 克应用本实施例治疗, 用开水将本发明浸泡 1 小时, 取上清液供鸡饮用, 药渣拌于 饲料中喂服。2 日后症状消失, 5 日后痊愈。证明本实施例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具有显著 的治疗效果。 0032 实施例 2 : 党参 5kg, 黄芪 12kg, 板兰根 20kg, 金银花 6kg, 大青叶 12kg, 苍术 5kg, 猪苓 11kg, 茯苓 9kg, 当归 6kg, 红花 2kg, 栀子 8kg, 甘草 4kg。 0033 制备步骤如下 :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过筛, 混合均匀, 分装, 即得。 0034 本实施例性状呈浅褐色粗粉, 气清香, 味苦, 微甘。显微镜镜检可。

15、见黄芪、 党参、 当 归、 猪苓、 茯苓、 银花、 桅子的显著特征, 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0035 2014年38月,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数次临床试验, 证明推荐剂 量使用, 本发明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总预防率达 88.6%, 治愈率达 73.3%。 0036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其只是作为范例, 本发明并不限 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 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 修改,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25781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