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4297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3587.0

申请日:

2014.08.01

公开号:

CN104129474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9/06申请日:20140801|||公开

IPC分类号:

B63B9/06

主分类号:

B63B9/06

申请人:

陈康平

发明人:

陈康平

地址:

266041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兴华路51号5号楼三单元6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褚庆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其船只包括船体、船舷以及船体骨架,船体骨架由龙骨及肋骨组成,所述船体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与船体上边沿紧密结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置于船体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与龙骨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本发明的船只制造工艺包括:下料、烘料、加压成型、加入船体龙骨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材料选用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重量轻,搬动方便,承载能力大,本身价格低,同时由于一次成型,减少了废料,降低了成本。另外船体既具有弹性又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撞击,船体底部的设计比较平坦,能够对水面有一定的吸附力,不易侧翻,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船只,包括船体、船舷以及船体骨架,船体骨架由龙骨及肋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内部钢圈与船体上边沿紧密结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置于船体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与龙骨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由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只,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设置由网状纤维布或钢丝网组成的加强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上述船只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下料:根据制造船只的大小和类型,剪切出船沿的平面形状;
烘料:将下料完成的材料放入烘料箱进行加热,使改性聚乙烯发泡片软化,加热温度控制在80-160度,加热时间控制在15-50分钟;
加压成型:将经过加热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送入模具固定后,加压一次成型,所述压力控制在0.1-8atm;
加入船体骨架:将船体骨架安装至所述成型船只,最终形成完成工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只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的方法为真空法、气囊加压法、上气室加压法、双模加压法以及加热液体循环法。

说明书

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的船只大多是木质船、金属船、玻璃钢制成的船,还有部分橡胶气垫船,然而他们都有很大的缺陷。木质船吸水性大,易腐烂,使用寿命短,金属船本身质量较大,且制造成本高,一般为较大型的水面船只,玻璃钢制成的船不耐冲击,易破损。
申请号90102742.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的塑料船,其发明所使用的材料为硬质塑料,其弹性及抗撞击力较差,质量也相对较重,成本高且安全性不高,不能够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只,船体重量轻,抗冲击、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只,包括船体、船舷以及船体骨架,船体骨架由龙骨及肋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与船体上边沿紧密结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置于船体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与龙骨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船体由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制成。
所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可以设置由网状纤维布或钢丝网组成的加强层。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造所述船只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下料:根据制造船只的大小和类型,剪切出船沿的平面形状;
烘料:将下料完成的材料放入烘料箱进行加热,使改性聚乙烯发泡片软化,加热温控制在80-160度,加热时间控制在15-50分钟;
加压成型:将经过加热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送入模具固定后,加压一次成型,所述压力控制在0.1-8atm;
加入船体骨架:将船体骨架安装至所述成型船只,最终形成完成工序。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次成型的方法为真空法、气囊加压法、上气室加压法、双模加压法以及加热液体循环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材料选用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本身的重量轻,搬动起来更为方便,且承载能力大,材料的使用寿命长,本身价格低,同时由于一次成型,减少了废料,降低了成本。另外船体既具有弹性又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撞击,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船体底部的设计比较平坦,能够对水面有一定的吸附力,不易侧翻,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环保无污染,易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船只,包括船体1、船舷2以及船体骨架3,船体骨架3由龙骨4及肋骨5组成,所述船体1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1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2内部的钢骨架与船体1上边沿紧密粘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4置于船体1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5与龙骨4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船体1由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制成。所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可以设置由网状纤维布或钢丝网组成的加强层。由于材料的比重小,重量轻,一只长3.6m、宽1.3m、高0.5m的船只,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公斤,但是承载质量大,一般可乘坐3-4人。
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根据制造船只的大小和类型,剪切出船沿的平面形状,每次下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下料方式以及下料大小,以避免材料浪费;烘料:将下料完成的材料放在运送车上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轨道移动进入烘料箱,烘料箱的温度根据材质厚度来确定,一般在80-160度之间,加温时间在15-50分钟之间。当完成加热时,运料车沿着轨道向模具移动,当完成材料运送之后,运料车在电机的作用下,退出模具,之后,模具上压盖随压机下行将发泡片与船模上沿压紧,使发泡片与船膜之间形成密室,然后将密室抽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发泡片拉伸与船模贴紧,冷却定型,完成船壳的加工。然后将船体骨架安装至所述成型的船壳中,最终形成完成工序。
通过上述工艺过程加工制造的船只,制造工艺简单,同时由于采用了一次成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和下脚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船体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单层或者多层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同时中间夹层也可以粘接高强度的网状纤维及钢丝网提高强度,对于船体的改进还有是船体底部设计平坦,能够对水面有一定的吸附力,安全性得到提高。
由于选用的材料为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重量轻,均可由一人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由于船只具有很好的弹性,且具有相当的强度,由此做成的救护船,在海上救护的过程中碰到礁石等坚硬物体,不会损伤船只。同时船只本身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轻便的特点,因此救护船即使与游客发生碰撞,也不容易对游客造成身体伤害。
上述制造的船只同时还可以应用到其它的一些领域,例如可以应用到抗洪救灾、军事领域,例如在在船上加上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冲锋舟可以防弹。同时船只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一般可做成为几米至几十米的船只,用于不同的需要,同时由于船只的大小不同,其应用领域也较为宽泛。
对于船体一次成型的几种方法:
真空法:当上压盖在模具上压住已经加温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时,船模具与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形成密封状态。用真空泵将密封中的空气吸出,形成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变形直至与模具结合,形成船体,冷却后自然定型。
气囊加压法:将气囊放置在上压盖与发泡片之间,当上压盖压住经加温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时,对气囊迅速充进气体或者液体,因上压盖在压力机的压力下不能够向上移动,气囊只能向下膨胀,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与船模具结合,形成船体。
上气室加压法:当上压盖压住加热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时,上压盖与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形成密封,然后对其充气加压,使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与模具结合,形成船体。
双模加压法:将加热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固定在下模的边沿上,然后由上模下压,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与上下模具结合,形成船体。
加热液体循环法:将下模中的液体加热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软化,然后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与下模边沿固定,用抽水泵将下模的液体排送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的上端,在大气压和热液体的作用下,逐渐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下模结合,形成船体。

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47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9474A21申请号201410373587022申请日20140801B63B9/0620060171申请人陈康平地址266041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兴华路51号5号楼三单元60172发明人陈康平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褚庆森54发明名称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57摘要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其船只包括船体、船舷以及船体骨架,船体骨架由龙骨及肋骨组成,所述船体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与船体上边沿紧密结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置于船体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与龙骨垂直且关。

2、于轴线对称设置。本发明的船只制造工艺包括下料、烘料、加压成型、加入船体龙骨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材料选用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重量轻,搬动方便,承载能力大,本身价格低,同时由于一次成型,减少了废料,降低了成本。另外船体既具有弹性又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撞击,船体底部的设计比较平坦,能够对水面有一定的吸附力,不易侧翻,安全性能大大提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474ACN104129474A1/1页21一种船只,包括船体、船舷以及船体骨架,船体骨架由龙骨及肋骨组。

3、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内部钢圈与船体上边沿紧密结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置于船体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与龙骨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由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只,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设置由网状纤维布或钢丝网组成的加强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上述船只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根据制造船只的大小和类型,剪切出船沿的平面形状;烘料将下料完成的材料放入烘料箱进行加热,使改性聚乙烯发泡片软化,加热温度控制在80160度,加热时间控制在1550分钟;。

4、加压成型将经过加热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送入模具固定后,加压一次成型,所述压力控制在018ATM;加入船体骨架将船体骨架安装至所述成型船只,最终形成完成工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只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的方法为真空法、气囊加压法、上气室加压法、双模加压法以及加热液体循环法。权利要求书CN104129474A1/3页3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只及其制造工艺。背景技术0002目前,通常使用的船只大多是木质船、金属船、玻璃钢制成的船,还有部分橡胶气垫船,然而他们都有很大的缺陷。木质船吸水性大,易腐烂,使用寿命短,金属船本身质量较大,且制造成本高,一般为较大型的。

5、水面船只,玻璃钢制成的船不耐冲击,易破损。0003申请号90102742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的塑料船,其发明所使用的材料为硬质塑料,其弹性及抗撞击力较差,质量也相对较重,成本高且安全性不高,不能够满足需要。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只,船体重量轻,抗冲击、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只,包括船体、船舷以及船体骨架,船体骨架由龙骨及肋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与船体上边沿紧密结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置于船体纵向对。

6、称的轴线处,肋骨与龙骨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0006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船体由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制成。0007所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可以设置由网状纤维布或钢丝网组成的加强层。0008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造所述船只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根据制造船只的大小和类型,剪切出船沿的平面形状;烘料将下料完成的材料放入烘料箱进行加热,使改性聚乙烯发泡片软化,加热温控制在80160度,加热时间控制在1550分钟;加压成型将经过加热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送入模具固定后,加压一次成型,所述压力控制在018ATM;加入船体骨架将船体骨架安装至所述成型船只,最终形成完成工序。0009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

7、是,所述一次成型的方法为真空法、气囊加压法、上气室加压法、双模加压法以及加热液体循环法。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材料选用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本身的重量轻,搬动起来更为方便,且承载能力大,材料的使用寿命长,本身价格低,同时由于一次成型,减少了废料,降低了成本。另外船体既具有弹性又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撞击,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船体底部的设计比较平坦,能够对水面有一定的吸附力,不易侧翻,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环保无污染,易维修。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129474A2/3页4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沿AA。

8、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如图1、2所示,一种船只,包括船体1、船舷2以及船体骨架3,船体骨架3由龙骨4及肋骨5组成,所述船体1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船体1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船舷2内部的钢骨架与船体1上边沿紧密粘合,嵌套在一起;所述龙骨4置于船体1纵向对称的轴线处,肋骨5与龙骨4垂直且关于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船体1由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制成。所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可以设置由网状纤维布或钢丝网组成的加强层。由于材料的比重小,重量轻,一只长36M、宽13M、高05M的船只,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公斤,但是承载质量大,一般可乘坐34人。0014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根据制造船只的大小和类型,剪。

9、切出船沿的平面形状,每次下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下料方式以及下料大小,以避免材料浪费;烘料将下料完成的材料放在运送车上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轨道移动进入烘料箱,烘料箱的温度根据材质厚度来确定,一般在80160度之间,加温时间在1550分钟之间。当完成加热时,运料车沿着轨道向模具移动,当完成材料运送之后,运料车在电机的作用下,退出模具,之后,模具上压盖随压机下行将发泡片与船模上沿压紧,使发泡片与船膜之间形成密室,然后将密室抽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发泡片拉伸与船模贴紧,冷却定型,完成船壳的加工。然后将船体骨架安装至所述成型的船壳中,最终形成完成工序。0015通过上述工艺过程加工制造的船只,制。

10、造工艺简单,同时由于采用了一次成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和下脚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船体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单层或者多层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同时中间夹层也可以粘接高强度的网状纤维及钢丝网提高强度,对于船体的改进还有是船体底部设计平坦,能够对水面有一定的吸附力,安全性得到提高。0016由于选用的材料为改性聚乙烯发泡片,重量轻,均可由一人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由于船只具有很好的弹性,且具有相当的强度,由此做成的救护船,在海上救护的过程中碰到礁石等坚硬物体,不会损伤船只。同时船只本身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轻便的特点,因此救护船即使与游客发生碰撞,也不容易对游客造成身体伤害。0017上述制造的船只同时还可以应用到。

11、其它的一些领域,例如可以应用到抗洪救灾、军事领域,例如在在船上加上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冲锋舟可以防弹。同时船只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一般可做成为几米至几十米的船只,用于不同的需要,同时由于船只的大小不同,其应用领域也较为宽泛。0018对于船体一次成型的几种方法真空法当上压盖在模具上压住已经加温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时,船模具与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之间形成密封状态。用真空泵将密封中的空气吸出,形成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变形直至与模具结合,形成船体,冷却后自然定型。0019气囊加压法将气囊放置在上压盖与发泡片之间,当上压盖压住经加温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时,对气囊迅速充。

12、进气体或者液体,因上压盖在压力机的压力下不能够向上移动,气囊只能向下膨胀,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与船模具结合,形成船体。说明书CN104129474A3/3页50020上气室加压法当上压盖压住加热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时,上压盖与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形成密封,然后对其充气加压,使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与模具结合,形成船体。0021双模加压法将加热软化的改性聚乙烯发泡片,固定在下模的边沿上,然后由上模下压,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与上下模具结合,形成船体。0022加热液体循环法将下模中的液体加热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软化,然后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与下模边沿固定,用抽水泵将下模的液体排送到改性聚乙烯发泡片的上端,在大气压和热液体的作用下,逐渐将改性聚乙烯发泡片拉伸至下模结合,形成船体。说明书CN104129474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94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